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

除了五京外,嶺南三府,蜀地三府——西川、巴東、興元;湘西,湖北,江西,江寧,淮揚,淮江,閩南,浙江,山東,河南,河北,隴右,陝西,山西。

剩餘十七府之地,北方六府,南方九府,不南不北兩府——淮揚和淮江。

(地圖我不會製作,有會的,可以聯繫我,我也頭大)

“十七個不夠分啊!”

李嘉一想,五個都督府,相當於五個戰區,要均衡一些,想了想,他繼續說道:

“交州都護府,占城都護府,也要進行部署,不能讓其獨立與外。”

思慮片刻後,皇帝腦海中立馬就呈現了中國地圖,隨即果決地說道:“以山東,河北,淮揚,淮江,爲前軍都督府部署所在。”

“陝西,隴右,興元,山西,此四府,爲左軍都督府範圍。”

“江寧,江西,浙江,福建,爲右軍都督府。”

“河南,湘西,巴東,西川,湖北,此五府爲中軍都督府所在。”

“嶺以,嶺東,承天府,交州,占城,爲後軍都督府所在。”

“陛下英明——”李淮低聲應下。

都督府的範圍劃分,實際上是爲了更好的維持地方太平,說白了就是更好的調兵遣將剿匪,來維持朝廷的統治。

如後來的清朝,乃是集權之大成者,一省巡撫具有侷限性,所以就跨省設立總督之職,最大程度的維持治安。

都督府對於範圍內幾府之地的軍都司,具有統兵權,協調權,而人事任命中,地方總兵,廂指揮使,則歸屬朝廷,營指揮使,都頭等中低級軍官才能分配,但也要由政事堂批准。

領導權則必須與地方分享,跟軍區有很大的相似,但具有更大侷限。

調兵權歸屬於兵部,由皇帝下令,政事堂簽署,兵部畫押,再由五軍都督府進行配合,下發,一整套流程,極爲嚴整。

範圍不只是權力,而是更大的責任,一旦地方出現民亂,協調剿匪不利,那麼責任就先追究都督府,再追究地方總兵。

都督府對總兵雖然沒有任免權,但卻有彈劾權。

想到這裡,李嘉不禁得意,這一套規則下來,軍權三分,何來動盪?

幾個都督自然還是老樣子,並沒有改變。

等再過幾年,就將其升到軍機處,充當軍事顧問,參與軍國大事,也算是酬謝他們多年的辛勞,而且名正言順的削權。

與李淮又商議的些許時間,終於將軍銜制度完善,伴隨着都督府職權的劃分,也終於在軍中開始實施。

第一個施行的,反倒是御營。

御營使司獲得君令後,一羣文書,參謀,開始下發軍令,督促各大營施行。

一開始,曹彬就獲知了消息。

中原大戰後,他率領的萬人宋兵自然就擴張,融入到御營之中,他也成了河南大營的提督,麾下四軍,算是在運營中有數的大將。

也因此,他獲封子爵,正五品的定遠將軍,官爵顯赫。

一直以來,他對於所謂的定遠將軍散階不以爲意,因爲將軍的旗號,亂世以來,不再是受人尊重,甚至只要手底下有幾個兵,都能被稱作是將軍。

太過於口頭化。

直到御營使司傳來軍令,普及了武散階之後,他才詫異:“不曾想,我這個定遠將軍,每月還能添上一千六百錢——”

想到此處,他不由得笑出聲來,這點錢,根本就是聊勝於無,甚至有點多餘。

要知道,按照軍中的規矩,他這般統帥萬人的營提督,手下的親衛就是五百人,錢餉與之匹配,就是五百普通兵卒的月逢,也就是四百貫,一年近五千貫。

而與他相等,多些的,整個朝中,也不過是數十人罷了。

每個月多上一千六百錢,真是撓癢癢啊!

“不過,對於底下的弟兄們來說,倒是一筆不小的錢財。”

他一向是體恤兵卒,深信帶兵打仗,不光是憑藉着謀略,更多的還是手底下弟兄們的悍勇拼殺。

普通的隊正,一個月多出百多錢,可緩解太多困窘。

隨即,他叫來兩位副提督,以及四軍指揮使,以及二十來位營指揮使,整個軍帳滿滿當當。

宣讀完御營使司下發的軍令後,曹彬沉聲道:“我知道你們,看不起每個月的幾百錢,但這對於底層兄弟們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軍銜散階普及開來,也是陛下的意思,咱們御營一定要施行。”

“提督——”這時,某個虎背熊腰,鬍子拉碴的軍指揮使站起身來,大聲說道:“軍銜什麼的,咱們自然要遵從陛下的意思,但說什麼軍銜可以指揮下階之人,我就不懂了。”

“憑什麼,我訓的兵,隔壁的張狗子就能指揮?那我不是白忙活了嗎?”

“陪——”張狗子站起身,啐了一口,笑罵道:“你王胖子的兵能怎樣?還能有我點厲害?我還怕你小子指揮我的兵呢!”

“肅靜——”

曹彬見兩人站起互相扯罵,不由得皺起眉,冷聲道:“你們還是沒有聽清楚,平日裡還是各管各的,只有打仗的時候編制亂了,兩軍相遇,低軍銜的,就得服從高軍銜的,這是就是新的軍規。”

“提督,也就是說,一切都打亂了,隔壁江寧營的,也能指揮我們這些軍指揮?”

張狗子詫異道,滿臉的不可置信。

“沒錯——”

曹彬想了想,雖然心裡也不理解這規矩,好不容易帶的兵成了別人的,真他麼難受,但他只能挺着胸脯,直聲道:

“只要是遇上了,低軍銜的就得服從高軍銜,他可以指揮我的人馬,我也可以指揮他的人馬,沒有區別。”

聞聽此言,所有人萬分難解,但也不得不罵罵咧咧的選擇接受,這規矩在他們看來,實在是太狗屎。

不過,軍令如山,他們也不得不屈服。

曹彬搖了搖頭,走出了軍營,看着不遠處正在遛馬的山東營提督張萬勝,他不由得走了過去。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聽聞其乃是李信,李公爺的旗下悍將,如今入了御營當了提督,也算是少有的。

畢竟能力可以,忠誠的把關可是重要的。

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1200章唐奴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1330章支援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1291章京城事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1112章老君山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1218章涼州詞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1197章想法第1351章折騰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1174章消磨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1114章利刃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1261章涼意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1261章涼意第1144章後宮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1292章事件第1282章羈糜?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1390章治河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1275章木軌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1237章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1315章水師第1344章封王?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四章野外啼哭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1231章開藥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1140章第1208章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1350章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
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1200章唐奴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1330章支援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1291章京城事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1112章老君山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1218章涼州詞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1197章想法第1351章折騰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1174章消磨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1114章利刃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1261章涼意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1261章涼意第1144章後宮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1292章事件第1282章羈糜?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1390章治河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1275章木軌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1237章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1315章水師第1344章封王?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四章野外啼哭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1231章開藥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1140章第1208章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1350章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