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關係

有了內應,又聚集了手底下的兵卒,陳兵看着郭守文有條不紊地安排,心中越發的欽佩,此人果真是個人才。

由於手底下的兵卒,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即使大散關有兩三千人馬,但陳兵依舊不怵,反而趁着五更天時,伺機而動,奪得城門。

由於守軍沒有防備,輕易地就被奪門,如此一來,就形成了關門打狗的態勢。

鳳州與陳倉的分界線,秦嶺北麓,過了此關,就是渭水旁陳倉城。

換句話來說,佔據了大散關,等於是守住了陳倉道的門戶,進可攻退可守,昔日後蜀攻取秦鳳,郭榮不肯罷休,終於奪回,如今,它再次從中原手中丟失。

“連奪柴嶺關、大散關,國華,咱們算是立下大功了。”

屹立在大散關上,陳兵頗爲興奮地說道,關中門戶洞開,他乃是首功也。

“咱們高興得太早了。”郭守文吹着冷風,眉眼舒緩了些許,扭頭說道:“大散關半月一補給,咱們添置了千人,頂多能用十天,十天內若是沒有糧食,大散關也守不住。”

“想必此時張都督已經派遣人手過了連雲棧道,到達了柴嶺關,咱們派幾個腳步利索的,想必是能趕上的。”

陳兵不以爲意,就算沒有糧食,他寧願去山中打獵,吃樹皮,也得堅持到大軍的到來,不然他這差點搭上性命的行動,豈不是白費?

郭守文輕輕一笑,已然知曉了他的心思,不由得感慨道:“鳳翔軍王彥超,在周朝時,便是一等一的大將,跟隨太祖、世宗麾下,南征北戰,累次鎮守鳳翔,就算是宋國初立,也不敢挪動分毫,可見其威勢。”

“那可否勸說一二,令其也棄暗投明?”陳兵看着郭守文,饒有興致地說道,這要是在勸降了鳳翔軍,那麼整個關中就橫行無忌,封個伯都不過分。

“他與某不一樣。”郭守文驚詫與他的異想天開,失笑道:“某爲了一個團練使之位,疏通良久,纔出了大內,而王節度已然是邊地重臣,怎麼可能輕易地就倒向,況且,莫要忘了,他也是禁軍出身。”

“不過,邊臣中,也不一定都是頑固的。”

郭守文望着北方,目光炯炯有神。

靜難軍,邠州。

自唐光啓元年(885年)以邠寧節度使號爲靜難軍,治邠州(今陝西彬縣邠、寧、慶、衍四州,其位於鳳翔之上,乃是關中的強蕃。

如今的靜難軍節度使,乃是楊廷璋,真定人,如今五十有五,在整個關中,也是赫赫有名之人。

其名氣,不是他的勇武,也不是他的官爵,而是他的身份。

他的姐姐,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后妃,就算是郭榮,也得叫他一聲舅舅。

他有勇有謀,曾經入涇原,勸說當時稱病而不朝見史懿入京,由此而收復了涇原,立下偌大的名聲。

最後他鎮守晉州,更是把北漢殺的鬼哭狼嚎,名聲顯赫。

當然,後來趙匡胤篡位,楊廷璋一向安守本分,而原來保義軍節度使袁彥心懷怨恨,一直厲兵秣馬,心懷不軌,但潘美一入爲監軍,他立馬就歸朝,出鎮曹州了。

而楊廷璋見此,回鎮晉州之後,安分守己,絕不妄爲。

趙匡胤不放心,有拘與他的身份,又怕忌憚其他藩鎮兔死狐悲,所以就任命荊罕儒爲鈐轄,監察其行爲。

而荊罕儒因爲楊廷璋是周朝的近親,懷疑他對宋朝有二心,每次進入楊廷璋府中,隨從的人都手持刀劍,想要找機會殺楊廷璋。

楊廷璋一向是胸有丘壑,足智多謀,他反其道而行,選擇推誠相待,毫不設防,荊罕儒多日來一無所獲,也不敢動手,最終離去。

後來,由於晉州位置險要,趙匡胤實在不放心,所以選擇將其移鎮與邠州,爲靜難軍節度使。

如今,來到這貧瘠的關中,已經五年有餘,雖然天高皇帝遠,但楊廷璋早就知道周朝大勢已去,所以沒有復立的心思,平常只是打獵飲酒,好不快活。

初春時分,關中下了一場小雨,大地雖然未滋潤透,但也明顯是個平年,路邊鑽出許多青青小草,點綴着別樣的風景。

關中多年來人丁滋生,又多爲都城,無論是造宮殿還是日常生火,都需要木柴,所以境內的山林都被砍伐完畢,水土流失嚴重,甚至到了唐時,需要遠至秦嶺砍伐樹木。

楊廷璋看着這土黃的大地,心中不由得升起許多苦悶,多年來的瀟灑生活,雖然快活,但他的一身本領抱負卻施展不得,只能憋屈在這片土地上,再也回不到東京了。

“使君,家中來了一封信,說是郭守文郭團練的書信。”

這時,突然有個兵卒跑了過來,沉聲說道。

“郭國華?”楊廷璋有些訝異。

作爲後周的皇親國戚,他當然知曉被郭威收養,平常跟隨左右,識文斷字的郭守文,說起來,由於郭家慘遭滅門,他們這些親戚,反倒是受到重用,關係自然也不錯。

“怕是五六年沒見到他了吧!”

感慨了一聲,想着其年歲已經三十多了,卻依舊一事無成,守在宮殿中被拘束,他不由得感慨萬千。

“咦——”攤開書信,他細細閱讀起來,半刻,一刻,兩刻,不足五百字字的書信,他就這樣站立着,看了兩刻鐘,面色嚴肅。

“知曉這件事的人有幾個?”楊廷璋眉頭一皺,問道。

“由於郎君身份緊要,又是郭團練,所以就只有我與管家知曉。”

“嗯,辦的不錯!”楊廷璋點點頭,說道:“自今日起,家中辦酒宴,隨便找個正當的藉口,把軍中的將校們請過來飲酒。”

“喏——”兵卒什麼也不問,就點頭離去。

對於這般跟隨自己多年的親兵老卒,楊廷璋頗爲信任。

“如此說來,宗訓還活着,並沒有被殺,還被封王了,唐國如今北伐中原,趙匡胤呀趙匡胤,有你苦日子吃了。”

“不行,我家人在東京,須得想個好法子才行……”

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1295章門檻第1173章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1177章走了第1326章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1374章大喜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1308章諸王第1406章歲月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八百四十四章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1145章建議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1375章傳響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1216章忌憚第1227章家宴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1341章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1160章幽州營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九百章第1265章死戰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七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1328章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1402章宗藩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1210章夏王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1219章異議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1296章南詔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1287章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406章歲月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七百二十九章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1327章內軋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
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1295章門檻第1173章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1177章走了第1326章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1374章大喜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1308章諸王第1406章歲月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八百四十四章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1145章建議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1375章傳響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1216章忌憚第1227章家宴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1341章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1160章幽州營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九百章第1265章死戰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七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1328章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1402章宗藩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1210章夏王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1219章異議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1296章南詔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1287章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406章歲月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七百二十九章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1327章內軋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