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內軋

東北亞的高麗,自建立伊始,就得到了中原的冊封,推崇漢化,即使軍閥混戰的時代,也不例外。

如雙冀等中國的官吏,即使是普通的使臣,都能受到重用。

科舉制,州縣制,高麗都在學,雖然只得其形不得其精髓,但高麗王也從貴族聯盟,進化爲半封建的社會。

尤其是開京之戰,唐軍距離開京只有數十里,可以說完全震撼了整個高麗王國。

也正是因爲如此,高麗王國徹底的成爲了大唐的附庸,簽訂開京之盟,承認大唐的宗主地位,並且,每年還得上繳糧食和銅錢。

每年達到了五萬貫錢,五萬石糧食。

更可怕的是,江華灣,還有數千唐兵駐紮,不到一日,快馬加鞭就能到達開京。

知恥而後勇。

王昭徹底向大唐學習。

政事堂,六部,轉運使,通判,乃至於都督府,都一模一樣,只是規制要降一格。

乃至於進士科,只能見同進士出身,進士及第,只能大唐用。

數年以來,高麗的政治局勢雖然傾軋的厲害,但卻依託於中央集權,一直沒有出什麼動亂。

如今,得知本國有進士及第出身的,立馬就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附屬國對於宗主國的渴望,依從,是難以計量的。

王昭一把年紀了,也爲之振奮。

他高坐着,看着同樣一把年紀的雙冀,不由得笑道:“多年的改制,朝廷如今總算是有所得了!”

“主上所言,可是言語金常安高中進士及第?”

雙冀笑了笑,說道。

“沒錯!”

王昭坐在榻上,笑的很開心。

“提倡科舉,這是你的主意,如今開花結果,怎能不樂?”

“主上!”

雙冀嘆了口氣,說道:“本國有進士及第,這當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卻頗有深意。”

“讀書人以大唐科舉爲先,本國爲後,甚至有礙於禮制,不得不降一等。”

“如此,讀書人皆愛大唐而後高麗,治國者,必人才,長此以往,怕不是人才流失?”

而且雙冀有一層還沒說出來。

目前來說,王昭與貴族頗爲對立,即使貴族們被壓着打,但也頗爲不服。

讀書人出自兩班貴族,可是有封地,有人手的,其日漸被唐人拉攏,向唐之心日隆。

甚至超過了他這個本來的漢人。

怎能不讓人心悸?

但這就是王權的鬥爭,他摻和不了,也不敢摻合。

“兩班貴族,是捨不得自己的家族的!”

王昭不屑道:“他們私心甚重,哪裡敢拋棄那些土地百姓。”

“再者說,雖然中了進士,但大唐之才何其多也,他們不會有出頭之日的,所以只能回開京。”

“主上,您嫁七公主,就是因此?”

“沒錯!”王昭笑了笑,說道:“金常安雖然也出自兩班貴族,但卻是小貴族,落魄的很,與王室聯姻,就能拉攏過來。”

“況且,那些依靠血統爲官的兩班,也看不上他這個讀書進士。”

說着,王昭不由得笑了起來,隨即,又沉寂了片刻,低沉道:“那些兩班陰魂不散,不削弱一些,日後還得了?”

“犧牲一個公主算什麼?”

雙冀沉默了。

高麗的兩班貴族,在他看來甚至比那些軍閥藩鎮還要可怕。

兩班貴族,上百年的盤踞地方,有錢有勢,有人,雖然單個的打不過高麗王,但是聯合起來卻能顛覆整個高麗。

打壓可以,削弱也行,但絕不能消滅。

因爲,高麗王,本就是高麗國最大的貴族。

“聊點開心的!”

王昭又找了,陰轉晴:“聽聞今年,唐人決定提供兩千匹戰馬給我們!”

“如此,就能再組建一千騎兵,達到三千了。”

“主上,唐人如此行徑,必有蹊蹺!”雙冀皺起眉,說道:“怕不是,大唐要開戰了?”

“開戰?”王昭驚詫:“是要與契丹人嗎?”

“真是太好了!”

王昭拍手道:“千里之地,終於能到手了。”

“只要能開疆拓土千里,朝廷的腹心之地,就會大大的擴展,兩班們怎麼敢放肆?”

雙冀也覺得高興,但卻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相對於契丹人和唐人,高麗國不值一提,隨便一下都會被碾壓死,不得不小心。

“主上,唐人讓我們出兵十萬,怕不是送死?”

“無妨!”

王昭沉聲冷笑道:“朝廷的兵馬,兩班貴族也出人,此消彼長,哪有人敢放肆?”

矛盾越來越大,雙冀感覺這樣不好,但沒辦法,中央集權天然與貴族們矛盾,恐怕恨他的人,也不可勝數。

而且,從唐國歸來的人,又天然的積累矛盾,高麗國,越發的危險了。

高麗王,也日趨獨斷專行。

高麗的實力,作爲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廣受關注。

李嘉,也不由得投以目光。

“高麗有多少兵馬??”

“約莫十萬,基本是高麗王的直屬部隊,精銳不過兩萬有餘!”

吳青看着皇帝面無表情的臉。不由得再三小心起來。

“兩萬精銳,不少了!”

李嘉嘆了口氣,說道:“明年就得用兵,可不能讓高麗王渾水摸魚!”

“去,放出一些風聲,就言語明年,高麗人會北上,趁高麗虛弱之際,奪取土地。”

“孱弱的高麗,也能出這些兵馬,果然不能小瞧啊!”

在大唐的計劃中,高麗屬於側翼,專門用於吸引契丹人注意的,勝不勝利的都無所謂,能牽扯一些是一些。 щшш ⊙ttkan ⊙C〇

損失慘重就更好了,方面以後的謀算。

唐人的消息,也傳到了上京。

耶律賢坐在椅子上,秋涼時分,他已經披上裘衣,其他的契丹大臣,則依舊涼快的很。

但,如此體弱的大汗,卻沒有人敢小瞧他。

這幾年來,經過一系列的措施,政治手段,尤其是經常派一些不服從的貴族去榆關攻戰,讓契丹貴族們見識了堅城的厲害。

更是對他,且畏且懼。

三朝老臣耶律屋質,則坐在一旁,眯着眼,沒有哪個貴族敢跟他對視。

時至今日,耶律賢真正意義上坐穩了大汗的位置,比睡王耶律璟好太多。

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1328章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1165章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1356章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1260章離譜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1378章和談第1289章心情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1153章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五百八十四章北漢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1306章驚——第1122章于闐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1312章餘熱第九百一十六章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1208章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九百四十二章第1346章教子第七百章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1221章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一千零七十章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351章折騰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1266章宣揚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
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1328章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1165章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1356章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1260章離譜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1378章和談第1289章心情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1153章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五百八十四章北漢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1306章驚——第1122章于闐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1312章餘熱第九百一十六章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1208章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九百四十二章第1346章教子第七百章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1221章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一千零七十章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351章折騰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1266章宣揚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