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餘熱

景瓊是可悲的。

他具有遊牧部落的狡猾。

對於中原王朝,他一直恭敬有加,甚至自稱外甥之國,就是想着讓涼州,靈州的漢人,對他視而不見。

從而,讓河西走廊的商路,一直暢通無阻,從而凝聚大量的財富。

無論是軍事上,還是商貿上,與中原交好,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但,對於同樣屬於漢人的歸義軍,他則沒那麼耐心,也沒那麼尊卑。

肅州龍家,本就是歸義軍的一部分,但最後還是被他拉攏,成爲了回鶻的一部分。

在這個資源貧瘠的河西走廊,瓜沙二州,也具有別樣的地位,從而讓他麼覬覦良久。

甚至,幾十年前,打得歸義軍成爲屬國,年年朝貢。

景瓊回想起當年的輝煌歲月,不禁淚撒衣襟,他堂堂回鶻可汗,竟然是淪落如此。

“父汗,咱們不會被殺吧?”

幾個兒子二三十歲的年紀,平日裡弄狗逗鷹好不快活,如今碰到這回事,立馬就心慌了,六神無主,忙不迭地問候起年老父親。

“怕什麼——”景瓊可汗咬着牙,額頭上冒着冷汗,看着一羣妻妾,不由得自信道:“唐人不會拿我們怎麼樣的,回鶻數十萬勇士,他們不敢冒大不韙。”

這番話一出,衆人才淡定了許多,沒有了慌亂。

只是,在這般幽閉的環境,着實讓人難受,關鍵是,折騰了一夜,他們這些養尊處優的人,早就餓得不行了。

“父汗,我餓!!”最受寵的公主,綠寶石般的眼眸中,露出了渴求,她來到自己的父親身邊,輕聲道。

“再忍一會兒,沒事的。”

景瓊心酸道,不住地寬慰着。

很快,不知過了多久,宮殿的大門敞開,一道陽光射入,露出一道身影。

“張焉紅達,你怎麼?”景瓊看着眼前這個男人,不由得有些結巴道。

“可汗——”

張印柳滿臉苦楚道:“唐人入了城,把文武百官都抓起來,不聽從的就處斬,微臣是迫不得已啊!”

景瓊擡起來手臂,聽到這番話,不由得放下。

他又不是傻子,爲什麼不是其他的官吏來見他,而是張印柳?

由此可見,張印柳與唐人,肯定有不清不楚的關係。

但到了這個地步,還有追究的必要嗎?如今只要能夠活下去,只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張焉紅達,你快跟唐人說說,只要饒我們一命,無論做什麼,財富,宮殿,部衆,一切的一切,只能能救我們!”

張印柳聞言,則故作爲難之色:“可汗,如今無論是宮殿,還是財富,都屬於唐人了,您說的這些,並沒有多大用處。”

“那,我能做什麼?”

景瓊睜大眼睛,忙不迭道:“不,我能爲大唐朝廷,有什麼可以效勞的地方嗎?”

張印柳微微一笑,說道:“唐人與我說了,可汗身份尊貴,也並沒有強迫之處,只是想要可汗親自宣佈,納土歸降於唐國,讓各部落安穩下來。”

“那,之後呢?我能如何?”

景瓊哪裡管什麼可汗的體面,迫不及待地問道。

“唐人言語了,一定會保證可汗全家人的性命,並且還會把可汗送到洛陽,享受無邊的富貴!”

張印柳一件恭維道。

“什麼?洛陽?”

景瓊驚訝莫名,他忙說道:“就不能讓我回到自己的部落嗎?我一定會聽話,絕對約束那些人服從大唐——”

聽到這話,張印柳立馬就換了一副面孔,嗤笑道:“我的可汗,在我面前你還裝什麼?”

“能夠坐穩回鶻可汗位置的,哪有易與之人,別看您老了,但一頭老狼,纔是最可怕的,因爲他已經無所謂了!!”

聽到這話,衆人齊齊變色。

而景瓊可汗則沉着臉,看着張印柳那嘲笑的面孔,心中憤恨至極,但到了如今這個處境,逼迫他不得不服從:

“張印柳,我願意爲大唐效勞——”

說着,他重重地嘆了口氣,癱坐在地。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這般局面,如之奈何?

隨之景瓊可汗的出面,甘州回鶻諸部,自然分裂開來。

一部分誓死抵抗的,一部分選擇歸降。

而,發揮完餘熱,景瓊,連同他一家人,被打包,去往了洛陽。

一路上風塵僕僕自然不提,景瓊也見識到了中原如今的面貌。

遍地都是綠水青山,村落雜然而居,在山嶺,或者峽谷,到處都是人,絡繹不絕的人。

直到了長安,他纔算是開了眼,不由得讚歎道:“聽聞長安已經落寞多年,不曾想竟然有山丹城一般繁華,果然不容小覷。”

倒如今,見識到了那麼多的百姓人口,他依舊有些不服,盛名不再的長安,就讓他找到了些許優越感。

不過,隨之見到了黃河後,奔騰的巨龍,氣勢磅礴,讓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甘州要是有這般的河流,早就一統西域了。”

景瓊兀自不服,叫嚷道。

不過,待他過了三門峽,見到了洛陽時,他目瞪口呆。

只見這座雄偉的城池,高超過了五丈,護城河寬十數丈,猶如一條大河般寬廣。

而,只是一面,就有三座巨大的城門,來往的人川流不息,牛羊,人馬車,排着隊,一一而過,井然有序。

這座巨城,從遠處看,仿若一頭巨獸,讓人望而卻步。

景瓊這才被嚇住了,喃喃道:“此城,恐怕是天下第一城了吧!”

進入了洛陽,自然有禮部的官吏前來迎接他,甚至給他換了衣裳,安排了府邸,讓他緩了下來。

翌日,皇帝召見。

他顫抖地來到皇宮,見到這番的雕樓玉徹,越發覺得不能自己,大唐皇帝果然厲害。

“你就是回鶻可汗?”

通譯顫抖地複述着皇帝的話。

景瓊忙不迭地應下,他知曉中原皇帝喜好臉面,忙應下,不斷地露出小丑行徑,逗弄朝臣。

皇帝不爲所動,左右看了看,說道:“既然你是誠心獻土歸降的,我也不難爲你,就封你爲壽州侯,食邑三千戶!”

朝臣們議論紛紛,表示這個爵位還可以,符合其身份,區區兩州之主,一個侯爵足夠了。

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1194章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1235章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1210章夏王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1336章鼓動第1398章喜憂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產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八百八十七章番外4——再興第七百零二章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1324章氣惱第七百八十三章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1225章隱情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1381章紕漏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八百二十九章第1104章幽州營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1145章建議第1371章三路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1103章捷報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七百四十六章第1282章羈糜?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
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1194章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1235章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1210章夏王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1336章鼓動第1398章喜憂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產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八百八十七章番外4——再興第七百零二章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1324章氣惱第七百八十三章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1225章隱情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1381章紕漏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八百二十九章第1104章幽州營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1145章建議第1371章三路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1103章捷報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七百四十六章第1282章羈糜?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