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孰強孰弱

帶着五十名偵察營士卒來到將作監,那陸大匠頓時迎了上來。

“大人,卑職已經知曉陛下旨意。這是陛下對我裝備院的一次檢查考評!大人所需用到之物,無論多少,只管取便是!”陸大匠先行了了一個禮,然後說道。

張允文也不客氣,打開沉重厚實的倉庫大門,獨自一人走近倉庫,揀選起武器來。

只見倉庫內一列列博物架上整齊的陳列着各式刀劍、匕首等短兵器,還有長矛、長槊等長兵器,十八般武器,應有盡有。

張允文選了新鑄的橫刀、匕首、軍刺、鋼弩、手雷、短柄雙刃斧還有一張四石大弓,對身後的倉曹道:“麻煩大人把這幾樣東西記下來,前面的全部來上五十件,那弓嘛,來上十具吧!”

倉曹點點頭,出門吩咐人來般武器出來。

不多時,不大的院子裡便整整齊齊的碼放着一對對兵器。

“來,你們全都過來自己選兵器!記住了,這次我們可能會打上幾場正面的戰鬥,像橫刀之類的東西可要帶好!”他之所以這麼交代,卻是怕有些士卒嫌武器太多,負重太沉,不利於快速機動。

這些士卒們頓時圍着這堆武器轉了一圈又一圈最後齊齊動手,幾乎同時選了橫刀、匕首、軍刺、鋼弩。至於手雷有十多個人欣喜的撿了兩枚,還想多拿時被張允文制止了。至於那雙刃斧,則是沒人問津。而吳鵬和其他幾名箭術很好的士卒則還選了大弓。

張允文“嘿嘿”一笑,問道:“你們不選這些?”他指着地上的手雷和雙刃斧。

士卒們一聲鬨笑:“頭兒,這鐵疙瘩用來幹啥?砸人?”

一聽這些人的言語,張允文便知道他們當初在玄武門時肯定沒看見手雷大發神威的樣子。而一些機靈一點的士卒趕忙向撿了手雷的士卒詢問。得到答案之後,這些人雙眼冒光,趕緊上去撿了兩個。

至於雙刃斧……

“頭兒,這斧子比起板斧來太小了,怎能拿來做兵器呢?砍砍柴還差不多!”

然而,也有一些士卒知道張允文拿出這東西必有深意,也象徵性的拿了一把。

見士卒們拾取武器完畢,張允文頓時一擺手:“走,我們出發!”

說完,帶着士卒來到左衛衙門。尉遲恭和長孫無忌便在左衛衙門裡等着。

張允文一到,那長孫無忌便道:“允文,我已派人前往幾個折衝府,徵集將士,恐怕還要等上半日。既然你已經準備完畢,不若先行一步,我和大將軍隨後便來!”

張允文點點頭:“這樣也好,末將先打探出羅藝的虛實,好讓大軍做好準備!”

說完,領着五十人呼嘯而去。

一路出了重玄門,直往北走。疾馳了一段路,眼看快到涇州地界,張允文一揚手,後面的騎士頓時止住。

“十人一小隊,分散進入涇州,若是遇到小股部隊則殲滅之,遇到大部隊則往南奔馳。三個時辰之後,在此集合!”張允文吩咐道。

說完,領着楊石和另外九人縱馬朝一個方向跑去。

其餘士卒對望一眼,頓時分爲四顧,四散開來。

張允文領着楊石等十人一路北奔,行了一段,卻沒有看到任何敵軍。當下縱馬狂奔,攪起煙塵撲騰,幾裡之外便可以看見。

他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他想把隱藏在附近的敵軍給引出來。當然,若是引出燕雲十八騎那就更好,反正自己也是衝他們來的。

終於,在張允文弄出這些煙塵後不久,一隊斥候朝這個方向飛奔過來。

張允文等十一人遙遙看見那隊斥候到來時,當下翻身下馬,躍上道路旁邊的幾顆樹,拿出鋼弩遙遙對着那些斥候。

這些鋼弩採用標準化的流水線生產,規格統一,射程達一百三十步,用的箭支是無羽鐵簇,箭頭上還在張允文的堅持下刻上了螺旋紋,穿透力十足。鋼弩更是漆成黑色,即使陽光照射,也不會反光。

眼見斥候慢慢進入射程,張允文低聲道:“預備——”

頓時,士卒們全都緊張起來。而他身邊的小石頭更是拿着鋼弩的手都在微微顫動。

“放——”

只見十一支弩箭飛速激射而出,直向一百二十步外的斥候射去。

聽到弦響,那些斥候下意思的操作馬繮做躲避動作,

可是又哪裡來得及,當下,便有半數的斥候中箭墜馬。

放完這一杆箭矢,張允文等人又快速的填上新的箭矢。當他又準備射上一輪時,那些斥候已經掉轉馬頭,向北逃亡去了。

無奈的下了大樹,來到樹下的駿馬身邊。

正要翻身上馬,張允文忽然感到一絲危險,當下大聲道:“進馬腹!”

說着當先鑽進馬腹下面。其餘士卒也第一時間鑽入馬腹之中。

西面十餘支黑色的羽箭飛射過來,箭箭命中衆人的馬匹。只聽得一陣馬匹長嘶聲,眼看馬匹就要倒在地上,衆人一下子滾出了馬腹之下。

只見馬匹倒了一地。再看那箭支的位置,分明是從衆人剛纔站立的那側射入的。若是剛纔沒有躲進馬腹,恐怕此刻已經被長箭洞穿了。

再往西面看去,只見一處低緩的斜坡上,十八名黑色的騎士悄然肅立。黑色的衣甲、黑色的面罩、黑色的馬匹、黑色的大弓、黑色的彎刀。就連背上插着 十多隻羽箭也是黑色的。

然而,令張允文感到一絲詫異的是這些騎兵的眼神。眼光之中充滿了冷漠,彷彿萬載寒冰,就連面對剛纔沒有射中張允文等人這樣的結果時,他們的眼神還是如此的冷漠。冷漠的放下雕弓,冷漠的向後抽出羽箭,冷漠搭箭彎弓,冷漠的射出一箭。

燕雲十八騎!

他們便是燕雲十八騎!傳說中的殺人工具,曾經在一夜之間屠了突厥一個幾萬人的部落的隊伍。雖然那種榮譽屬於他們的父輩,然而,如今的燕雲十八騎卻是完好的繼承了那種精神。殺人如割草,無論老幼婦孺,皆殺!

眼見又一輪箭雨將要襲來張允文頓時飛速向身後的大樹退去,同時口中還大喝一聲:“退——”

頓時,偵察營士卒盡數退入到大樹邊,藉着大樹粗大的樹幹擋住了那十多支羽箭。然而,有兩名士卒動作慢了一分,一被長箭貫入箭頭,一被穿過大腿,同時倒地。

張允文看得心頭火氣,讓人將兩名士卒扶到樹後,再慢慢探出頭,向外望去。

只見十八名騎士中,有半數騎士沿斜坡疾馳而下,另外的九人卻是張弓搭箭。

“當——”一支羽箭釘在樹幹上,箭尾微微顫動。

張允文頓時縮回頭來,從腰間摸出一顆手雷,看着那些越來越接近的九名騎士,平靜的目測距離。

百步,九十步,八十步……

眼看到六十步時,張允文驀地將手雷的拉環拉開,一下子扔了出去。扔的位置卻是離自己四十多步的地方,相信當那排成長條的九名騎士剛好是中間的那位到達那裡。

然而出乎張允文意料的是,這些騎士竟然在見張允文扔出手雷後,竟然在五十步左右時往旁邊繞了一點,避開那枚手雷。

“哼,這樣就可以躲過嘛!”心中冷笑一聲。

果然,只聽得“轟——”的一聲巨響,手雷在第三名騎士經過時轟然爆裂,彈片四射。

巨大的聲響和氣浪頓時驚了這些騎士的馬。就連離爆炸有近五十步的山坡上的那些騎士的駿馬也人立而起,發出一陣陣長嘶。

當場便有三名騎士被彈片射死,兩人被氣浪掀下馬來,其中一人還倒黴的被馬匹踏了一腳。剩餘四人則是被驚馬帶着四下逃跑。

張允文冷笑着舉起鋼弩,瞄準地上正努力爬起來的一人,扣動扳機。一支弩箭激射而出,插在那人胸口。

那人驚訝的看看身上的箭支,再看看張允文,轟然倒下。

其餘偵察營的士卒也從震撼中反應過來,紛紛拿起鋼弩,朝那些被驚馬帶着亂跑的騎士射擊。

終於,在滅了三人之後只餘下一名騎士逃回山坡,其餘盡數被滅。

而這時,那些山坡上的騎士反應過來,拿起雕弓便往這邊射來。逃回山坡的騎士下馬到九名騎士後面,開始安撫一下馬匹。

張允文冷笑一聲,撿起一塊手雷大小的石頭,往那些人方向扔了過去。

見到又是一個“手雷”扔過來,剩餘的十名騎士趕忙散開隊形,想要這枚手雷的爆炸範圍。

然而石頭到離騎士們三十多步的地方便落了下來,根本不可能炸到他們。

旁邊帶了手雷的士卒也要學着張允文扔出去,但是被他制止了。手雷不多,以後打仗時還有用處。

山坡上的燕雲騎士見到“手雷”沒有爆炸,也就放心下來。十名騎士放開馬力,發起短距離衝鋒。他們相信,這羣唐軍倚仗的只有手中拿發出爆炸的東西,若是衝到一處和他們近戰,則他們不會再扔出這種可怕的東西了。

眼看騎士衝過來,迎面只見黑色的駿馬壓迫而來,極具有視覺衝擊力。想來也是,面對高速重逢的騎士,能夠保持鎮定 步兵實在不多。

“拿出斧頭!”張允文見周圍士卒面露驚慌,當場大聲吼道。想當初,自己在越南戰場上還見識過坦克集羣衝鋒,這些騎兵衝鋒又算得了什麼。

聽到張允文的話,四名士卒頓時拿出雙刃斧,看着衝鋒而來的騎士。

“聽我口令,將斧頭旋着轉扔出去,一人一個目標,不要混了!預備——”

眼見騎士離偵察營士卒不到三十步。

“扔——”

此時不足二十步。

只見張允文振臂一扔,一面斧頭呼嘯旋轉着劈向一名騎士。

接着,四柄斧頭也同時扔出,迎着高速馳來的騎士而去。

(俺又來求鮮花、收藏和貴賓來鳥!今日有同學幫俺投了兩貴賓,實在感激不盡啦!)

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507章 大限第500章 滑雪板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278章 西進第67章 初戰第105章 說情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66章 五隴阪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69章 退兵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397章 亂平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24章 塞外第377章 于志寧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510章 十年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37章 異動第91章 臨國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207章 投誠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314章 高陽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502章 半日閒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83章 朝堂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274章 收杆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231章 商論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158章 三而竭第50章 再回長安第141章 赴宴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114章 跑步第133章 安置第262章 點將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68章 離間第64章 突厥入寇第123章 朝議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02章 炮擊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95章 論功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434章 捕獵第44章 酒樓第124章 塞外第282章 城降第140章 試炮第325章 就藩第456章 大勢第152章 成親第131章 午餐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83章 告密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159章 南遷第67章 初戰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173章 出發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81章 剿匪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266章 局勢第147章 冠禮第180章 歸程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247章 心意第508章 山崩第21章 情報網絡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41章 赴宴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73章 藥方第287章 客棧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167章 判決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218章 遲滯第50章 再回長安
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507章 大限第500章 滑雪板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278章 西進第67章 初戰第105章 說情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66章 五隴阪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69章 退兵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397章 亂平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24章 塞外第377章 于志寧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510章 十年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37章 異動第91章 臨國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207章 投誠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314章 高陽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502章 半日閒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83章 朝堂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274章 收杆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231章 商論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158章 三而竭第50章 再回長安第141章 赴宴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114章 跑步第133章 安置第262章 點將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68章 離間第64章 突厥入寇第123章 朝議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02章 炮擊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95章 論功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434章 捕獵第44章 酒樓第124章 塞外第282章 城降第140章 試炮第325章 就藩第456章 大勢第152章 成親第131章 午餐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83章 告密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159章 南遷第67章 初戰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173章 出發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81章 剿匪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266章 局勢第147章 冠禮第180章 歸程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247章 心意第508章 山崩第21章 情報網絡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41章 赴宴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73章 藥方第287章 客棧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167章 判決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218章 遲滯第50章 再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