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大勢

張允文並不是一個浪漫的人,無論是張允文還是張文濟,皆是如此。前者在張文濟未到來之時,不過是一個有些迂腐的書生,而後者,在到來此地之前,很多時光都在軍營中度過。兩者合浪漫都沾不上邊。

不過今日他陪李宇出來看了一下雪景,讓李宇心頭極大滿足的同時,卻惹起了支柔和王妍的不快。於是張允文又只好分別單獨的陪這二人。

支柔乃是奚族女人,喜愛騎馬,所以張允文便趁着旬假的時候,帶着他縱馬曲江,並轡而行。聽着支柔騎在馬背上發出銀鈴一般的笑聲,張允文心頭也是十分高興。

至於王妍,張允文則是在初春冰雪融化之時,放舟與曲江之上。

這樣一來,纔將這二人哄得喜笑顏開。

在貞觀十九年的第一場朝會,張允文終於見識到了萬國來朝的盛景了。當然,這“萬”字乃是多的意思,並不是說有一萬個國家來朝貢大唐。恐怕就是將這個時代整個世界的國家加在一塊兒,也沒有一萬個。

文武分做兩列站好之後,李世民當先笑道:“呵呵,諸位卿家,新春已過,不知衆位過得可安好?”

衆文武聞言,同時躬身行禮道:“託陛下洪福,臣等過得安好!”

李世民道:“既是如此,那請諸位卿家戮力同心,齊心協力,爭取能在今年做出更好的成績來!”

在這樣的寒暄之後,便是由三省六部九寺各自奏事了。這新年之始,也倒沒什麼大事,只有三省六部九寺的主要負責人向李世民提交了工作規劃和財政預算。

這財政預算之法還是當年滅亡東突厥之後,安置其降衆之時,才用的辦法。當然,張允文只是提了個大概,因爲他也只知道個大概,剩餘的方法皆是由戶部度支司的官員們在張允文提出的框架之上,加以完善而得出來的。如今已經普及到朝中各個部門,正在從關中開始,往地方上推行這種方法。

處理完這些問題之後,便聽見鴻臚寺少卿出列奏道:“啓奏陛下,今有蠻夷諸邦之使節,聞朝會開始,特於朝外候見,臣請示陛下,當如何處置?”

李世民臉上頓時泛出光華來,整個人也顯得精神奕奕了許多:“當然是宣他們進來了!”

這鴻臚寺少卿聞言,向身邊的鴻臚寺官員示意了一下,後者即刻退出大殿。不多時,這名鴻臚寺官員再次回到殿中,向李世民奏道:“啓奏陛下,外邦使節實在太多,微臣恐大殿容納不下,故先請了一半的使臣過來!”

衆臣聞言,不由譁然,要知道,這太極殿大殿長寬各有三十多丈,雖然柱子、幔帳、火爐、香爐等物品佔了一些地兒,但是剩餘的空間容納個百人是沒有問題的。這官員竟然說恐怕容納不下,不由讓李世民和衆官員表示懷疑。

正在這時,只見一隊隊穿着各式服裝的使臣走進大殿之中。這些使臣皆是帶着兩到五個副使,進入大殿之後,自覺的排在三列。

“外臣參見大唐皇帝陛下!”這些使臣齊齊行禮道。

見到這些使臣叩拜起來,李世民笑得連嘴都合不攏。這種外邦朝貢的場面確實令人驕傲。

“衆位卿家快快請起!”

這些使臣起來之後,一個個便開始自報家門,向李世民朝貢。

“新羅使臣樸正銀參見大唐皇帝陛下,祝願大唐皇帝陛下萬壽無疆!獻東珠百粒,千年人蔘五十根……”

“百濟使臣扶余牟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回紇使臣骨力羅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

一個個使臣自報家門,同時獻上豐厚的貢品。開始那些國家張允文還聽說過,可是到了後面,那些國家聽也聽說過,而且進貢的東西也是亂七八糟的,既有貴重的諸如玳瑁珊瑚之類的珍寶,也有檳榔椰果之類不值錢的東西。尤其是聽到一個從未聽過的小國獻上椰果的時候,張允文和衆大臣不由同時翻了翻白眼,這東西也好意思拿出來,真是丟人現眼!大唐嶺南那邊這椰果多的是!

而那小國使臣仍舊一臉懵懂的樣子:“這椰果乃是我國特產,極爲珍貴,只有我王每日能吃上兩個……”

張允文偷偷瞧向李世民的時候,發現他的嘴角正在輕輕抽搐。

當第一批使臣進貢完畢之後,李世民便下令有司賞賜他們,當然,賞賜多少東西,李世民也沒有說,想必有司也能根據各國進貢的多少判定出來。

接着便是第二批。

當所有的使者進貢完畢之時,已經是午時初刻了。一輪紅日掛在天空正中。

粗略統計了一下,一共有四五十個使團今日向李世民進貢了,也就是說,大唐的屬國至少有四五十個。比起去年新年時朝貢的國家多了近二十個。

李世民自然認爲是去年平定高麗的戰爭讓大唐威望驟升,使得萬國來朝。朝中大多數人也是這般想法。

然而,張允文從各國進貢的貢品上看出了一絲端倪。這些貢品中,很多貢品產於南方和海上,而聯繫到大唐南洋水軍在南洋的動作,就不能得出結論,這裡面很多國家都是搭乘這大唐水軍的戰船前來長安朝貢的。

不過看到李世民興高采烈的樣子,張允文強忍着沒有說出來。

大唐水軍在開發南洋的時候,遇上不少的小國。對於這些小國,**將領本意是要將他們全部滅國的,然而,在操作的時候,發現此事不太容易。雖然藉着火炮的威力,佔領了他們的城池,當小國的軍隊逃竄道山林之中,個個矯捷如猿猱,大唐士卒在叢林環境中與他們作戰,吃虧太大。所以,大唐水軍將領便該滅爲撫,用大唐豐富的產品配合武力,漸漸控制這些國家。

至於大唐水師到達何處,誰也說不上來,但是張允文在一次看到水軍將領送來的奏章上說他們到達的海域天氣炎熱,海島之上,到處是樹葉寬大的樹木和藤蔓還不時往下面滴水。每日中午,便會有降雨。看到這裡張允文便猜測到了,大唐水軍竟然跑到赤道附近的熱帶去了。

不光是大唐水軍在海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大唐四境陸上,在高麗滅亡之後大唐四境屬國盡皆震動,要知道這高麗的國力可是不若,傾國之兵,也有五十萬之衆,大唐竟能以十五萬兵力,滅亡高麗,這讓大唐四境的國家不由心驚膽顫起來。萬一大唐那天看自己不順眼,發兵前來攻打,那自己怎能擋得住?

於是與大唐相鄰的國家紛紛前來朝貢,就連那已經好幾年沒有朝貢的西突厥也派出使臣來,朝貢大唐。如今大唐四境,能稱得上對手的,勉勉強強只有這西突厥了。

大唐東面,有新羅百濟二國在蘇定方的唆使之下,這兩國在**撤走後不久便開始了廝殺,打了三個多月後,蘇定方這纔出面化解。這時候,雙方已經戰死了萬餘人。大唐北面,在蘇定方領軍滅了薛延陀之後,整個草原盡皆膽寒。無論是回紇、僕骨、契丹還是奚族,各個部族都像長安派去了使臣朝貢。那回紇、僕骨等鐵勒部落還提出了內附的請求。

而大唐西面,安西都護郭孝恪,整個好戰的傢伙帶着三千兵馬不僅僅在西州站穩腳步,吞下焉耆,還向北佔據了天山一部,如今正在打着龜茲的主意。西突厥也在郭孝恪手中吃了幾次虧,老實多了。大唐西面的吐谷渾不用再言,已經在大唐控制之下,甚至還有一支百人駐軍駐紮在伏俟城。而吐蕃更是不堪,前些日子才和羊同打了一仗,如今,有何唐旌與泥婆聯軍打仗,爭奪地盤。整個高原之上,已經進入戰國時代。

大唐南面則要平靜得多,畢竟南面的國家要少得多。也安穩得多。

可以說,整個大唐四境,已經在無人能與大唐抗衡,即使是西突厥也不行。

如此一來,大勢已成。

第473章 第一步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42章 詩會第226章 獻舞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106章 夜談第229章 遷移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242章 狩獵第87章 復仇第254章 裴行儉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173章 出發第313章 定局第325章 就藩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49章 招新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509章 亂局第244章 麴文泰第501章 清剿第8章 死亡角逐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130章 歸附第510章 十年第227章 爭議第104章 戡亂第219章 蘇烈第52章 上門說親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03章 擴編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197章 糧草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202章 炮擊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314章 高陽第63章 圍獵第206章 說客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214章 求和第271章 軍議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207章 投誠第39章 斷腿第176章 大漠第159章 南遷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3章 送信第266章 局勢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316章 南北衙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192章 功成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45章 太學生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297章 風疾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320章 趨利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426章 白袍小將
第473章 第一步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42章 詩會第226章 獻舞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106章 夜談第229章 遷移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242章 狩獵第87章 復仇第254章 裴行儉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173章 出發第313章 定局第325章 就藩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49章 招新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509章 亂局第244章 麴文泰第501章 清剿第8章 死亡角逐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130章 歸附第510章 十年第227章 爭議第104章 戡亂第219章 蘇烈第52章 上門說親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03章 擴編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197章 糧草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202章 炮擊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314章 高陽第63章 圍獵第206章 說客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214章 求和第271章 軍議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207章 投誠第39章 斷腿第176章 大漠第159章 南遷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3章 送信第266章 局勢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316章 南北衙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192章 功成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45章 太學生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297章 風疾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320章 趨利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426章 白袍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