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平定高麗

大唐貞觀十八年八月十九,張允文生擒淵蓋蘇文之後,在平壤城以淵蓋蘇文的名義發出了投降書,對鴨綠江的高麗軍發出了勸降書。

李世民收到那橫渡鴨綠江的偵察兵傳來的消息的呈遞上來的投降書之後,不由微微一愣神,一臉的不可置信。想來也是,大軍被困於鴨綠江已有一段時日,如今降書驟來,不由生出措手不及之感。

這也太迅速了吧!

愣神之後,李世民便問起了事情始末。

這名偵察兵一直跟在張允文身邊,自然知道事情始末,當下便從遼水口上船開始一直講到自己渡過鴨綠江送來降書,一件件事情挨着講了一遍。其間起伏,聽得李世民和衆將領眉飛色舞。待這偵察兵說完之後,李世民還下意識的問了一句:“後來呢?”

那偵察兵一僵,訕訕笑道:“後來……後來小人過來送信,也不知後來了!”

李世民這纔回過神來,對那偵察兵道:“好了,辛苦了,你先下去歇息吧!”

那偵察兵抱拳一揖,離了大帳。

“呵呵,諸位愛卿,想不到允文還真的將那淵蓋蘇文給活捉了。其間雖有波折,然終竟全功。一捉了這淵蓋蘇文,允文以五千兵馬便俘獲四萬高麗大軍。降卒過多,恐生不穩!諸位愛卿,你等說說,我軍當如何來辦此事?”李世民笑着向大帳內諸位文武說道。

“陛下,此事可不是取決於我等,而是取決於鴨綠江對面的高成武。只要此人聽從降書之意,投降大軍,大軍渡過鴨綠江,領一支輕騎先行抵達平壤,協助張將軍維護這平壤之局,則乾坤方定!但是若是此人不遵降書,則可能誓死反抗,或者分兵回攻平壤,救援淵蓋蘇文,若是如此,情況恐怕不妙啊!”長孫無忌沉吟片刻,當先說道。

李世民聽得此言,不由微微皺起眉頭:“難道要我等便坐等高成武投降不成?”

這時候李績出言道:“陛下,我軍如今擁大軍八萬,且籌集舟楫四百,對岸高麗軍不過五萬,仗着地利之便方能守住鴨綠江。以微臣看來,不若將四百舟楫盡數下水,八萬大軍列陣待發,向高成武顯示我軍兵威。以火炮向對岸轟擊,徹底打垮地方士氣。如此一來,這高成武定然會向我軍投降!”

李世民猛的一拍面前几案:“好!世勣之言,深合朕心!若是坐等高成武投降,又要等到何時?朕向來不喜對手把握主動!這戰爭主導權,一定要握在我軍手上!”

衆將聽得李世民的話語,當下齊齊起身道:“我等謹遵陛下之言!”

商議之後,李世民決定明日便開始陳兵鴨綠江,同時吩咐炮兵提前架設好陣地,做好轟擊對岸的準備。

第二日,震天的鼓聲和牛角號綿長的號聲響徹在鴨綠江兩岸。

一隊隊披堅執銳的唐軍士卒衝出營地,迅速在鴨綠江畔的沙地上列陣。一時間,步卒站立得整整齊齊,手中長槍橫刀在陽光之下熠熠生輝。騎兵也列成整齊的方隊,駿馬嘶嘯,看起來威武異常。四百舟船在寬達二十里的江面上同時放下,濺起陣陣浪花。

如此大的動靜,鴨綠江對面的高成武自然也是知道的。

從昨日他收到那以淵蓋蘇文名義發過來的勸降書的時候,這位將軍的心頭便一直在猶豫着,到底投不投降呢?按理來說,這淵蓋蘇文既然被活捉了,他們這些屬下理當投降,可是一想起自己在鴨綠江堅守這般長的時間,擋住了唐軍半個月,又十分的不甘心。

就在他左右爲難,猶豫不決的時候,便聽見了對面唐軍陣陣鼓聲和號角聲。

他出了營帳一瞧,只見對面的唐軍在鴨綠江畔列成一個個整齊的方陣,步卒、騎兵,一個個方陣井然有序,在陽光的照射之下,兵器之上,寒光閃爍,片片明光鎧,晃得人眼睛都花了。還有一個單獨的陣地,那裡已經架設起了一百多跟黑色的鐵管子,想必就是唐軍的火炮吧!唐軍用此物,攻城略地,戰無不勝,但不知用於野戰,那效果將是如何?

正沉吟間,忽然對面的唐軍驀地發出一聲大吼:“殺!殺!”

八萬人同時發出的怒吼之聲,當真是響徹雲霄。那聲勢、那殺氣,讓站在岸邊觀看的高麗士卒不由齊齊一怔,接着面露沮喪之色。

“不好了,將軍,唐軍攻過來了!”一名副將急衝衝的跑過來,對高成武說道。

高成武卻是搖搖頭:“什麼攻過來了,唐軍此意,乃是逼迫我投降,怎會真的進攻?”

那副將猶豫了一下,低聲道:“高將軍,要不然咱們降了吧!”

高成武聞言,頓時沉默下來,目光怔怔的望着對面,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就在這時候,只看見對面炮兵陣地之上,火光一閃,隆隆炮聲傳來,接着,營帳前面的沙地之上,驀地騰起一個個爆炸炮彈爆炸時掀起的氣浪,霎時間彈片四下飛濺,沙土揚起,有落在地上。

飛射的彈片命中一些離沙地較近的士卒,中者紛紛殞命。一時間,沒有人敢再靠近那沙地了。

而在前面沙地遭到炮擊的同時,,高麗大營後方一里處,也遭到了炮擊。不過那裡沒什麼人,也就沒有造成什麼損失。

高成武淡淡的轉過頭,望向那營帳後面。片刻之後,便有士卒過來報道說大營後方遭到唐軍火器襲擊。那副將不由一愣:“這些唐人,到底在幹什麼,怎麼盡打在前面後面?”

高成武輕嘆一聲,說道:“他們這是在告訴我們,我們的大營完全在他們的火炮射程之內。若是想要攻擊我們,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此言一出,那副將面色大變。

高成武長嘆一口氣對那副將說道:“好了,你去準備一艘小船,帶着白旗到唐營投降去吧!”

說這話時,高成武望着鴨綠江,目光怔忪,片刻之後,收回目光,轉身離開江邊。

當唐軍轟擊了幾十炮之後,停了下來。

硝煙散去,江面上漸漸清晰起來。

“陛下你看!”一衆大臣簇擁着李世民站在江邊,觀察着對面高麗軍的情況。忽然,一名武將指着江中緩緩駛來的一夜小舟說道。

衆人順着那武將指的方向一看,只見到一葉扁舟之上,一人搖晃着白旗,正慢慢向唐軍大營行駛過來。

大唐貞觀十八年八月二十六,駐守鴨綠江的高麗大將高成武遣副將渡過鴨綠江,舉衆向唐軍投降。

當唐軍用四百舟船運送了一萬大軍渡過鴨綠江,開始在高麗軍大營接收俘虜之時,高麗大將高成武自刎於大帳之中。

李世民聽聞此消息,不由嘆聲道:“高成武真乃忠義之士!”下令厚葬之。

在大軍渡過鴨綠江當日,李世民便遣李道宗領八千騎兵快速奔向平壤城,增援張允文。

而剩餘的大軍則是緩緩的向南推進,沿途之中,望風披靡。

淵蓋蘇文被生擒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高麗,況且唐軍主力渡過鴨綠江,所以,沿途大小城鎮村落,唐軍一至,盡皆歸降。

在唐軍主力慢慢推進的時候,李道宗的八千騎兵日夜兼程,也終於感到了平壤城。

早已經得到消息的張允文領着高麗的貴族官吏,在平壤城門外迎接李道宗的到來。

當這些高麗貴族官吏,見到八千唐軍威武的從面前走過之時,原本心頭存在的異心,也煙消雲散了。

此時平壤城內已經有一萬五千唐軍精銳,控制平壤城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順便提一句,當初淵蓋蘇文領軍返回平壤城之後,便開始着力清理那些糧倉中的有毒糧食。他們先將糧倉中最上面的糧食全部清理掉,然後剩下的糧食以豬狗試之,有毒者繼續清理,沒毒的糧食便重新裝倉。當張允文他們二入平壤的時候,那些高麗人已經將有毒的糧草清理得七七八八了,共整理出乾淨的糧食十五萬石。

所以,即使是大唐主力盡數至平壤,也有足夠的糧草供給。

終於,在張允文他們苦苦等候了半個月之後,李世民和李績領着唐軍主力出現在平壤城外。

強烈推薦:

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95章 論功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159章 南遷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234章 彈劾第274章 收杆第125章 狼羣第224章 歸程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166章 風波第23章 進身之資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95章 前程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214章 求和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219章 蘇烈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84章 埋伏第114章 跑步第237章 燕王佑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88章 威逼第93章 入見第86章 伏擊第143章 趙德言第306章 夏令營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508章 山崩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64章 出征第29章 開府天策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242章 狩獵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434章 捕獵第256章 請客第294章 分裂第291章 引誘第204章 定襄城第81章 密謀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37章 異動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16章 安排第103章 羅成第221章 會面第177章 薛延陀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110章 比試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170章 產業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155章 突利第3章 張文濟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34章 所謂鴿子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249章 招新第227章 爭議第34章 所謂鴿子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202章 炮擊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508章 山崩第55章 敗露第94章 渭水之盟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89章 除根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499章 遼東寒
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95章 論功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159章 南遷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234章 彈劾第274章 收杆第125章 狼羣第224章 歸程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166章 風波第23章 進身之資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95章 前程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214章 求和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219章 蘇烈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84章 埋伏第114章 跑步第237章 燕王佑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88章 威逼第93章 入見第86章 伏擊第143章 趙德言第306章 夏令營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508章 山崩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64章 出征第29章 開府天策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242章 狩獵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434章 捕獵第256章 請客第294章 分裂第291章 引誘第204章 定襄城第81章 密謀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37章 異動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16章 安排第103章 羅成第221章 會面第177章 薛延陀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110章 比試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170章 產業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155章 突利第3章 張文濟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34章 所謂鴿子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249章 招新第227章 爭議第34章 所謂鴿子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202章 炮擊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508章 山崩第55章 敗露第94章 渭水之盟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89章 除根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499章 遼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