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娘娘,皇上讓齊王殿下前往甘露殿。”王德進了楊淑妃的寢宮,開口對楊淑妃說道。
“既然是你父皇召見你,那就趕緊去忙正事吧。讓婧柔留在這裡陪母妃聊會兒天。”楊淑妃笑着對李恪說道。
“那母妃和婧柔先聊一會兒,兒臣去甘露殿看看父皇到底有什麼吩咐。”李恪說完之後,便跟隨王德向甘露殿而去。
王德帶着李恪一路向甘露殿而來,當看到左右無人的時候。王德放慢腳步拉近了和李恪的距離。
一邊走一邊低聲的說道:“等一下皇上問殿下朝中大事,殿下千萬不要回答。”
王德說完之後,便又正常的頭前帶路。彷彿自己剛纔沒有說過任何話一般。
而李恪也只是感激的點了點頭,並沒有回答王德的話。也彷彿自己什麼都沒聽見一般。
很快李恪便到了甘露殿,進了甘露殿之後,便看到李世民正坐在龍書案後批閱奏摺。
李恪急忙上前兩步,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行君臣大禮。然後開口對李世民說道:“不知父皇召見兒臣有何交代?”
“朕這裡有一本奏摺,一時之間不知應該如何決斷。你來幫朕看看吧。”李世民說完之後,便命王德將奏摺交到了李恪的手中。
李恪接過奏摺之後,認認真真的讀了起來。彷彿要將每一個字都分析透徹一般。盞茶時間之後,纔將奏摺交還給李世民。
並且開口對李世民說道:“父皇,兒臣剛剛仔細的品味了一下這奏摺之中的內容。覺得過於咬文嚼字用詞顯得十分浮誇,算不得一篇好文章。”
聽到李恪的話,李世民的鼻子沒有氣歪了。冰冷着臉對李恪說道:“朕讓你看的是奏摺中所奏之事,誰讓你去檢查皺摺的文采了?”
“父皇這就有一點難爲兒臣了,讓兒臣看看文章寫的好壞還可以。處理這朝中大事,兒臣可沒有那個能耐了。”李恪一臉委屈的對李世民說道。
“難道你覺得用筆桿子就能治理天下不成?難道你覺得寫得一手好詩,天下就會成爲太平盛世不成?”李世民冰冷着臉對李恪質問道。
“父皇,靠筆桿子自然不能自理天下,詩寫得再好也只是一種幻想和期望,並不可能真正的成爲現實。”李恪畢恭畢敬的對李世民說道。
“既然你明白這個道理,還去犯這樣的錯誤。你這樣讓朕如何放心,將七州之地交給你去治理?”李世民臉上的怒氣更加的盛了。
“父皇,兒臣也覺得治理七州之地,對於兒臣來講真的太難了。所以並未參與其他六州之事,兒子目前只接手了一個齊州。”
“兒臣擔心的就是,自己能力不足反將事情變得糟了。到時候可就真的是勞民傷財了。”李恪低着頭小聲的說道。
“既然你覺得沒有能力治理七州,那朕便下旨收回其他六州。你暫且只負責齊州的軍政事務吧。”李世民冰冷的說道。
“多謝父皇體諒兒臣,兒臣定然將齊州治理的井井有條。絕對不會讓父皇失望。”李恪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高興的對李世民說道。
“你如今只對狩獵禮佛感興趣,對了,還有你的詩詞歌賦。你又如何讓朕相信你能自理好齊州呢?”李世民對李恪問道。
李恪信心滿滿的說道:“父皇大可不必擔心此事,兒臣如今已經讓琅琊王家家主王天來,出任齊州刺史一職了。”
“並且讓襄城皇姐的駙馬爺,蘭陵蕭家少家主蕭銳,出任齊王府主簿一職。由他們二人幫着兒臣管理齊州,父皇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沒有想到你竟然讓琅琊王家家主出仕爲官了。既然你有這份能耐,那這七州之地還是由你管着吧。”李世民面無表情的說道。
雖然李世民早就見到了李恪的奏摺,也知道李恪與琅琊王家三公子王凱之間的事情。
可是讓李世民沒有想到的是,李恪最終竟然讓琅琊王家家主王天來出仕爲官。這也算是讓山東世族第一次向朝廷低頭。
雖然李世民心中十分高興,不過表面上卻沒有露出任何的痕跡。反而仍然是一臉冰冷的表情。
“父皇,俗話說的好君無戲言。父皇既然已經收回了其他六州,又怎可再將它們交給兒臣呢?”
“如果傳將出去的話,恐怕會有人說父皇朝令夕改,有是君王的威嚴。”李恪苦着臉對李世民說道。
“回去收拾一下吧,然後就趕緊回齊州去吧。沒有朕的召見,沒事就不要來長安城了。免得讓人看到你心煩。”
“對了,回到齊州城之後,先把調味品的事情落實了。”李世民對李恪擺了擺手後說道。
李恪再想說什麼,李世民已經不再給他機會了。而是低頭開始批閱起奏摺來。李恪只能無奈的告退離開了甘露殿。
“王德,你說齊王李恪是懶惰呢?還是能力不足呢?”李恪離開之後,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毛筆,對身邊的王德說道。
“奴才不敢妄加評論朝政。”王德急忙跪倒在地,向李世民開口說道。
“朕賜你無罪,不過今日朕要聽你的心裡話。”李世民開口對王德說道。
“既然皇上讓奴才說,那奴才就斗膽說說自己的看法。奴才覺得齊王殿下是懶惰,而並非沒有能力。”王德起身後對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點點頭後說道:“朕也覺得是這樣。如果他真的沒有能力,又如何能讓琅琊王家家主俯首帖耳。”
“如果他要真的沒有能力,襄城公主的駙馬蕭銳,又豈會輕易的出任齊王府主簿。”
“只不過這小子玩心太盛,反倒將正事荒廢了。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就算他能力再強也將一事無成。”
“皇上聖明。”王德只是簡單的說了一聲皇上聖明。其他的便什麼也沒有說。
因爲王德跟在李世民的身邊久了,自然知道李世民的脾氣和秉性。又如何會觸碰李世民的忌諱。
李世民最忌諱的有三件事,第一就是後宮干政,第二便是外戚結黨營私,最後一件便是宦官弄權。
這也是李世民當政期間,長孫皇后不敢參與政事的原因。也是爲何史書上,連李世民貼身太監的名字,都沒有記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