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

以蘇聯對軍援的規模來說,加上印尼的地理環境適合海軍,艾倫威爾遜覺得,送印尼艦隊這種事,絕對不會只發生一次。

等到勃列日涅夫上臺說不定還有,就算是沒有了,蘇聯紅海軍要是發展起來, 誰說不能駐軍印尼?

古巴導彈危機,美國海軍出動,把加勒比海圍困的像是鐵桶,蘇聯潛入的潛艇也被美國發現,美蘇海軍實力差距之大,對蘇聯海軍觸動極大, 雖然戰時反艦導彈的確可以擊沉戰艦,核武器更可滅國,但這些東西不是說什麼時候都可以用。

就在古巴導彈危機結束當月,蘇聯紅海軍領導人戈爾什科夫推動了莫斯科級航母的建造,已經被蘇聯中央主席團認可。

雖然這種航母,就像是艾倫威爾遜所說的,類似皇家太平洋艦隊的半人馬級,實在是不堪大用。可他也不能否認,這是一個決定性的轉變。

至此,某段時間流行的航空母艦是浮動棺材的理論,可以說再見了。連鼓吹航母棺材的蘇聯人都已經認識到了錯誤。這對英國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蒙巴頓多年來在女婿的支持下,竭盡全力保存皇家海軍的更新換代,終於等到了棺材派的滅亡。

而現在,皇家海軍的家底還相當不錯, 如果把四艘半人馬加上, 誰手裡還沒有個十艘以上航母戰鬥羣的滅國艦隊了?

“對待澳大利亞的重視,在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普羅富莫在這對翁婿面前表明自己的贊成立場, 自從未成年少女和蘇聯間諜案之後, 國防大臣一改從前對軍方的態度, 堅定的支持軍方保衛英國的作用。

“要賣就賣最好的, 澳大利亞海軍名義上有三艘航母,但其中兩艘不堪大用,在艦載機蓬勃發展的當下,實在是無法升級。”艾倫威爾遜說這些話的時候一點沒不好意思,就是他本人把英國的怨仇級、光輝級、巨人級都賣了。

在這個世界,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前所未有的多,簡直就是航母盛世,好處是這些航母升級極爲困難,就算是勉強做到還需要回英國返廠。

英國自己留下的航空母艦,可都是大傢伙,但這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大更強,如果有一個有錢的國家有這樣的需求?能夠讓英國建造下一級的航空母艦積累經驗?不是有句話嘛,大家彼此都有美好的未來。

“既然連英國本身都沒有這麼強大的航母,而是把如此強大的武器給了澳大利亞,那麼價格上我覺得澳大利亞不會計較,關鍵是讓澳大利亞明白,英國的誠意和客觀上的困難,這就需要一個廣泛受到尊敬和愛戴的人士, 利用自己本身具備的威望來促成這件事。”

蒙巴頓本來不斷的點頭, 聽着女婿長篇大論,可越聽越不是味,這不是在說他麼?搞了半天他纔是那個小丑,直接在普羅富莫面前開口道,“我去堪培拉,希望能夠促成這件事。”

聽着蒙巴頓信心不大,艾倫威爾遜開口道,“我回來之前路過珀斯,帕梅拉告訴我印尼的政局已經引起澳大利亞舉國震動。此時出訪的效果極佳,兩艘鷹級航母雖然調配到太平洋艦隊,但其實鷹級也到了升級改造的時候,如果能通過此次軍售,講兩艘鷹級升級改造的投入收回來,對英國而言是一件好事,也不會讓財政部難做。”

艾倫威爾遜這都是非常保守的估計了,六百六十億美元十二艘核動力潛艇的大單都出現過。

一艘潛艇五十五億美元?如果僅計算建造成本,而不是把人員訓練都加上,這足夠某大國建起來十五艘航空母艦,就算是讓美國人來建福特級,也能造出來五艘。

普羅富莫自然是不會反對,國防大臣希望得到軍方的支持,如果不會造成財政撥款就更好了,不會有任何一個國防大臣會反對軍售,尤其是軍售給說英語的國家。

“我正好去看看帕梅拉。”雖然被女婿不講武德的一腳踢到了澳大利亞,蒙巴頓元帥倒也沒有找女婿麻煩,直接感嘆道,“印尼的變局具有深遠的影響,蘇聯就夠麻煩了,亞洲那邊也一樣麻煩,局勢越發的令人頭疼。”

“貧富差距太大,人均資源不足,就容易出這種事。不過幸虧印尼是一個島國,而皇家海軍對島國的震懾力還在。”艾倫威爾遜一副中立的口吻道,“不過印尼的潛力也不宜高估,資源短板還是相當突出的。”

印尼一些資源當然也堪稱豐厚,石油天然氣都夠用,不過最爲基礎的煤鐵麼,簡單來說就是有煤沒鐵。這種瘸腿的資源分佈,你看德法兩國圍繞着接壤地區打了多少仗就知道了。

相信不會有人認爲,澳大利亞會出口鐵礦石幫助印尼補齊短板,澳大利亞巴不得爪哇島沉沒。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資源短板的國家有的是,整個拉美就處在有鐵沒煤的處境。

中東除了石油、幾乎什麼都不夠用,連填飽自己肚子能力的國家都沒幾個,雖然艾倫威爾遜曾經嘲笑過西歐,自然資源上就一個印度的水平,都不夠某大國打的,更別提和蘇聯比。

但就算是如此,西歐在這個世界上也已經算是非常得天獨厚的地方了,具體說印尼,艾倫威爾遜估計會比他腦海中蘇哈托統治的印尼強橫一些。但要說投共之後就脫胎換骨?只能說前路曲折,還需要加倍努力。

“你以爲我說的僅僅是印尼麼,不是還有一個更難對付的?”蒙巴頓瞟了一眼女婿,表示自己說的威脅還有某大國。

關於印尼生變的消息傳來,因爲當時時局混亂,英國也不知道,暴起的是親蘇勢力還是親中勢力。事實上就算是現在,英國也搞不明白,因爲印尼共之前留下了親中的印象,但看起來是蘇聯贈送的艦隊到了印尼,印尼緊接着政變,好像又是親蘇力量動的手。

“具體是誰不重要,都是敵人。”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道,“只不過是敵人和刺頭打手的分別,蘇聯是敵人,而其他國家是打手。”

“哦,你這麼認爲。”蒙巴頓元帥點頭道,“蘇聯確實是強大的過頭了,如果能讓其他蘇聯的盟國認識到,蘇聯保護不了他們,就好了。”

艾倫威爾遜一挑眉,心說你還是等着蘇聯集團的內部有人親自出手吧,反正英國是不能肩負如此重大的責任。

某大國背刺是蘇聯在對峙中逐漸轉入劣勢的關鍵因素,雖然也只是牽制了四分之一的軍事力量。蘇聯軍隊最精銳的部分從來沒從歐洲離開過。

此時此刻就恰如彼時彼刻,二十一世紀的局勢剛好反過來,那時候對某大國而言,最惡劣的事就是俄羅斯以史爲鑑,學習一下東方鄰國的操作。

除了這個可能之外,剩下的演變都不是最惡劣的,親俄並不是一個選項,而是必須。除非你覺得澳大利亞提供的煤鐵比俄羅斯更加可靠。

可澳大利亞是一個可以爲了美國赴湯蹈火的國家,就像是面對此時的印尼,忠心耿耿的跟着英國一樣。

從國防部出來,艾倫威爾遜直接去了唐寧街十號,彙報這一次參加美國國葬的全過程,因爲兇手被全美國直播殺人滅口,肯定有這方面的提問。

果然,艾登就詢問了關於兇手被擊斃的新聞,“艾倫,你當時就在美國,美國人怎麼看?”

“呃,尊敬的首相,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爲,肯尼迪死於一場陰謀,兇手被槍殺也是一場公開的殺人滅口。”艾倫威爾遜有些羞愧的道,“如果我說美國人都認爲只是意外,那我就是在撒謊,還是在撒自己都完全不相信的謊。”

“其實類似的事情,在日本、意大利等國都發生過,只是我還是不敢相信,美國人竟然在自己國內也這麼做。不過英國沒有美軍駐軍,這方面不用擔心,我相信就算是換了一個總統,英美特殊關係也不會改變。”

關鍵時刻,艾倫威爾遜對英美特殊關係進行了一個背刺,在冷戰剛開始的時候,這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不然意大利很可能就落入蘇聯的懷抱。

同理日本,美國也藉着白手套進行過類似操作。難道英國首相的命就比美國總統硬麼?

艾登是老派的英國人,是親眼見過日不落榮光的,在現在的英國政壇,像是艾登這樣仍然深信英國是世界決定性力量的政客仍然有,但艾登絕對是那個最堅定不移的。艾登絕對不想英國像是德意日一樣被美國挾持。

一時之間,艾登甚至有些理解戴高樂了,爲什麼一定要把國土上的美國駐軍趕走。一旦法國把美軍趕走了?英國也絕對不能收留。

肯尼迪的人血饅頭還要被吃一段時間,艾登都能這麼想,法國人更可以這麼想了,沒人比艾中堂更懂陰謀論,也沒人比他更懂在法國散佈陰謀論。

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
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