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

“英國一直對法國在一戰時期表現出來的犧牲精神,由衷的敬佩。”可能也知道自己有些失言了,艾倫威爾遜馬上採取了補救態度,歌頌法國在一戰時期付出的犧牲,同時也緬懷當初在一個戰壕當中的戰友情。

法國還是要拉攏的,憑藉英國自己,很快就會在美蘇的夾縫當中,被碾壓的粉身碎骨。

艾倫威爾遜真的算是一個歐洲派,希望大英帝國避免淪爲跟班的命運。

一番話把尼諾貝特朗都說的熱淚盈眶,周圍的外交官更是掌聲雷動,爲一戰時期英法兩國並肩作戰的戰友情乾杯。

布魯塞爾最後的一個夜晚,酒會上充斥着團結的氛圍,對美好的明天進行深切的盼望。

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還是坐在一邊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看着熱鬧的酒會,以他的年齡應該遠離這種場合,在人少的時候品嚐着威士忌。

酒會結束之後,愛德華·布里奇斯讓人把艾倫威爾遜叫到了自己的房間,倒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明天就要回到倫敦了,今天晚上找幾個人說說話。

能聊的就這麼幾個人,話題也大多數都是公事,從殖民地到重建,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的首相有一點和丘吉爾先生倒是很一致的,那就是對戴高樂將軍的評價,驚人的一致,這個討厭鬼。”亞歷山大卡多根聳聳肩道,“這個將軍爲什麼有這麼多問題,而且總是給我們難堪。”

“他的頑固程度,比他的身高更加的顯眼。”愛德華·布里奇斯不動聲色的道,“如果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就算是心裡有些許的懷疑吧,但肯定也不會公開宣揚出來,可戴高樂總是對倫敦的意圖表達懷疑,這就有些不可理解了。毫無疑問,站在我們的角度上,這個准將是一個討厭的人。”

“尊敬的愛德華爵士,亞歷山大爵士,戴高樂將軍確實是一個難以對付的角色。不過我們倒也不一定過於焦慮,第四共和國是也一個議會制國家。也許法國內部有無數人,願意牽扯這個法國英雄的注意力。”艾倫威爾遜在兩個頂頭上司都發表完意見之後,才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現在的法國政治制度,可是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議會制,法蘭西政局不穩可以說都不是二十世紀的事情了,可以往前在追溯一個世紀。

巴黎可是號稱革命老區,本身巴黎在法國內部,絕對是一家獨大的地位。從近代開始,巴黎一直是法國獨一無二的經濟、政治、文化、藝術中心。

第二大城市裡昂根本無法望其項背,在這種情況下,巴黎人自然會生出某種傲氣,幾乎從波旁王朝末期開始,外省人就成爲了他們對巴黎以外所有法國人的、略帶譏嘲的稱呼,認爲他們土裡土氣。

巴黎人這種傲氣,使得他們對幾乎一切政府都十分不滿,而在某些時刻,這些不滿就會變成無政府主義的騷亂,甚至變成革命,掀翻一個王朝。

這在法國曆史上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剛剛成立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好像是十二年出現了二十二個政府,艾倫威爾遜的印象當中,這比日本人換首相都要快。

如果不是法國政治在兩百年內一直都處在不穩定的狀態,不是革命就是復辟,一次次的內部爭鬥,英國也沒這麼容易壓制住法國。更新最快 手機端::

“希望法國那些成熟的政客們,能夠像是我們英國的政治家一樣,讓戴高樂早日回到清閒的生活中吧。”愛德華·布里奇斯面帶無奈的拿着酒杯道,“丘吉爾先生現在就活潑多了,重新成爲後座議員之後,簡直減輕了十歲,國會總能聽到他中氣十足的喊叫。”

“這倒是沒錯,聽外交大臣說,外交領域是目前丘吉爾先生最爲不滿的地方。”亞歷山大卡多根笑眯眯的附和道,“他指責工黨政府是蘇聯的代理人。”

“哦,那選民們怎麼看?”愛德華·布里奇斯一聽來了興趣,帶着期待之色追問。

“這個情況比較複雜,保守黨的報紙說首相爲蘇聯服務,支持工黨的報紙說,前首相爲美國服務。”亞歷山大卡多根忍住笑聲說道。

“其實哪有這麼多問題,蘇聯如果想要得到倫敦的消息,找兩個英共的後座議員就行了。波立特會把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告訴斯大林的。”愛德華·布里奇斯說到這話鋒一轉道,“當然我們不要參與到黨派當中去,讓這些不同主張的議員們自己解決問題。”

目前英共的成員有五萬多人,在一九四五年的選舉當中,有兩名黨員進入了國會成爲了後座議員,就和現在丘吉爾的角色一樣,給執政黨添堵就是後座議員的最大樂趣。

不過英共和工黨的關係還算是不錯,艾德禮首相也自稱是社會主義者,目前來說英國國內,保守黨主張對蘇聯強硬的聲音,還處在可控範圍之內。

如果不考慮工黨的一二號人物不和,愛德華·布里奇斯覺得短時間內,工黨不應該遇到什麼困難,當然這也要看國際環境是不是對工黨執政有利。

九月二十三日,旨在維護歐洲團結的布魯塞爾會議正式閉幕,除了一個任何人都挑不出來毛病的六國共同宣言之外,剩下的就是呼籲。

不過在保衛歐洲的問題上,布魯塞爾會議的一小步,則是歐洲人民的一大步。英國拉着法國不加入歐洲外籍軍團的計劃,同時也是看看美蘇有什麼反應。

蘇聯的反應平淡,美國的反應也沒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不過目前美蘇的態度都只能說是表面現象,驟然登上世界之巔的美國,面對的事情可以說很多。

建設任何勢力都是需要時間的,更別提美國內部還沒有對新形勢下的世界領導權,產生一個共識,這還沒有考慮到,動輒用幾個月時間拿出成熟方案的官僚,在拖延上的作用。

美利堅人類燈塔之路纔剛剛開始,比起仍然保留一定實力的英法,歐洲的情況似乎還算穩定,可世界上涉及人數最大的內戰已經在醞釀當中了,美國人正在遠東展現第一次展現世界霸主領導權的手腕。

遠東確實牽扯了美國現在不少精力,蘇聯還和美國在朝鮮半島和北海道問題上,不斷的起摩擦,這都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事情。

世界大戰雖然結束,但對一九四五年的各國政府來講,行程還是安排的滿滿的。

就拿近在眼前的事情來說,剛剛結束布魯塞爾會議的英國,還要去見證聯合國成立,趕往舊金山正式簽訂聯合國憲章。

早在之前的會議上,美蘇就已經在聯合國運行機制上展開交鋒了。

衆所周知,一票否決權是聯合國的基石,正因爲擁有一票否決權,才使得五大常任理事國在涉及除程序性之外的安理會實質性決議時,能夠符合大國一致原則,從而保持國際格局的穩定。

不過由於一票否決權太有分量,一些強國對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趨之若鶩,另外一些實力欠缺的國家則就乾脆建議取消一票否決權。

一票否決權是蘇聯堅持要確定下來的,因爲其他國家都可以算是美國的盟友,蘇聯在聯合國當中深感勢單力孤,一定要爭取到一票否決權。

雅爾塔會議,英國和美國都同意了一票否決權的主張。

布魯塞爾會議之後,除了西班牙之外的參加國,都在準備前往舊金山的日程。

艾倫威爾遜則回到英佔區,開始準備交接,同時在這段時間當中把屁股擦乾淨。防止後來者閒着沒事,揭露自己在佔領區巧取豪奪的事實。

“聽說蘇聯派出了一支歌唱團開始對巴黎進行訪問,不知道法國人和蘇聯人到底搞什麼?”身在英佔區,兩個貿易委員會的副秘書長,仍然有閒心關心另外一個國家的事情。

剛剛回到波恩的艾倫威爾遜,這幾天都忙着銷燬犯罪記錄,哪有空管那種瑣事,就比如現在他就在辦正事,因爲海爾曼菸草工廠的第一個月利潤已經出來了,他正在看貿易委員會的同事們,是不是手腳乾淨,別把英屬印度的那一份給吞了。

“艾倫,布魯塞爾會議上,有沒有對英佔區的決議。”蒂姆布蘭德一看艾倫威爾遜沒有反應,轉而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出於原則,無可奉告。”艾倫威爾遜翻閱着賬目,想都不想的回答道,“關於英佔區的地位和管理問題,首相和內閣秘書的意思是,由貿易委員會進行直接管理,配合倫敦的調配機構,拉進英屬印度和英佔區的互補性,兩翼齊飛帶動本土就業。作爲一個具有保密意識人,我沒什麼可說的。”

“非常具有保密意識。”哈羅德一拍大腿,毫不吝嗇的給予誇獎。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