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朝堂風波

今年的冬天幾乎沒有下雪,所以開春前的這場大雪,起初還是令人分外愉悅的,士子學子們穿着棉服氅裘,泛舟湖上,作幾首關於雪的詩,贏得衆人附和。百姓家的孩童也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嬉鬧之聲迴盪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官員們則期盼着“瑞雪兆豐年”這樣的好事,憧憬不已。

但誰都沒有料到,這場雪一下,紛紛揚揚竟連着下了十日。

瑞雪變成了暴雪,京城周圍數百里內,雪災爆發,每天都有凍死餓殍無數。

太和殿上,正統帝連續三日召集羣臣商議救災之事。

大雪封山,河道結冰,現在各州府救災的錢糧只能由陸路運輸,且運行艱難,眼看着一時半會是到不了關中的。

以大周京城方圓百里內的區域,南倚秦嶺山脈,渭河從中穿過,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因而稱爲關中。

“現下災情嚴重,縱然錢糧輸送困難,但百姓實在等不得的,還請陛下下旨督促各府道加緊輸送錢糧,並派御史監督,對消極怠慢着給予重懲。”太師張博涉起身道。

“太師之言有理,朕這就擬旨。”正統帝道,張博涉乃兩朝太師,深爲正統帝敬重,現年七十歲,已是高齡,所以上朝時御賜座椅,不過這位深諳養生一道,其實老當益壯,還精神的很。

此時,又以大臣出列,奏道:“陛下,太師之言甚是,但情況仍不容樂觀,現下大雪封道,錢糧一時半會定然到不了關中。臣以爲,現在更重要的是安撫民意,若民意難平,後果不堪設想……”

此人是左都御史薛獻,正統八年進士,現年不過三十八歲,便任職二品大員,可謂前途無量。

“薛愛卿有何良策?”正統帝道。

“臣以爲,陛下何不委派一皇子,代陛下巡視關中,召集鄉紳商賈,出糧出錢,亦可暫時緩解災情之憂。”

此言一出,羣臣頓時安靜了下來,這薛獻話裡有洞啊……

他出的這點子是沒有問題,而且算是務實之言,現在災情嚴重,但受苦的也只是窮苦百姓,號召那些鄉紳商賈出糧出錢,可以極大程度的暫緩災情,平息民意。

關鍵是這活兒誰去幹。

按理說,代陛下巡視是籠絡民心之舉,自是太子最爲名正言順,不過剛纔薛獻之言,卻是“委派一皇子”,這裡面就有文章可循了。

果然,正統帝臉沉了一會兒,便道:“薛愛卿以爲派哪位皇子去合適?”

此言一出,羣臣心裡頓時嗡嗡作響,正統帝不直接點明讓太子去,而是問“派誰去”,這話放出的信號再明顯不過,衆人哪還有不明白的。

“臣以爲,越王殿下素有賢名,德才兼備,乃是最佳人選。”薛獻朗聲道。

代薛獻投向二皇子了?但這未免有些太急了吧。

羣臣一時紛紛訝然看向薛獻,現在雖然陛下的易儲之心已經顯而易見,但換太子可不是皇帝一人說換就換的。

嫡長子繼承製乃是祖宗禮法,再者太子雖然平庸,卻至今從未犯過大錯,怎能說廢就廢?

所以,儘管知道陛下已有易儲之心,但大部分羣臣都只是冷眼旁觀,絕不會明目張膽的表示支持太子又或哪一位皇子,正統帝還年富力強,現在站隊,太早。

但薛獻這投名狀般的行爲,卻證明這位左都御史,已經將全部家當壓到二皇子頭上了。

羣臣心思翻轉間,便見一人出列高聲道:“臣以爲,越王殿下固然賢明,卻代表不了陛下,巡視天下是大事,當由太子殿下出面,方爲名正言順。”

此時出言之人,乃是御史中丞趙珪,也就是沈浪之友趙昊的父親。

羣臣看是趙珪出面,倒也不做他想,御史臺沒有站隊一說,對他們來說,祖宗禮法駕臨一切之上,換句話說,他們支持的是“太子”這個位置,而不是太子是哪位。代皇帝巡視天下本就是太子做的事,誰是太子,該去的就是誰。

正統帝面無表情,只是微微點點頭,趙珪見狀,便又回到隊列中去,對他來說,該做的已經做了,至於最終決定,當然還是得由陛下定奪。

此時,太子左庶子何崇出列,大聲道:“陛下,趙大人此言有理,太子乃是儲君,代陛下巡視災情最合適不過,若由越王出面,必然導致流言四起,不僅無法安民之心,還可能招致大亂。薛獻不顧禮法,居心不良,請陛下斬了此僚,以儆效尤。”

聞聽此言,羣臣倒也沒有側目,何崇雖然是正兒八經的文管出身,但性格向來暴躁,於朝堂上奏事時,頓不頓斬這個斬那個,衆人都習慣了。

何崇是太子輔臣,自然偏向太子,薛獻冷笑一聲,正要出聲,卻見一人搶先一步出列。

中書舍人明鴻才,此人是後起之秀,三年前的探花,出身寒門,但才學極高,中舉後直入中書省,次年又升中書舍人。中書舍人雖只是從七品,但素來是內閣班底的預儲之地,因而可以位列朝堂之上。

明鴻纔不緊不慢的整整衣袖,朗聲道:“晉王殿下幼而聰慧,端莊安詳,寬厚仁慈,正適合安撫民心,臣推薦晉王殿下代陛下巡視關中,賑濟災情。”

聞言,羣臣面上不由一陣古怪,正統帝也顯出驚愕之色。

這啥意思……晉王殿下怎麼亂入了?

和稀泥?

薛獻面露詫異,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明鴻才,椽起袖子,沒出聲。

但其他人卻吵開了,大家也看明白了,陛下是有心讓越王巡視關中的,但除了像薛獻這樣的,其他人都不想在情況未明時賭上前程。

陛下讓大家出謀劃策,也不好裝聾作啞,明鴻纔開了個好頭啊,和稀泥不就行了?

於是乎,太和殿上一時吵吵嚷嚷如同菜市一般,羣臣紛紛各抒己見,後來,洹王、楚王、齊王、紀王……還留在京城的皇子幾乎被挨個提了個遍。

御座之上,正統帝氣的臉色發沉,半晌,“啪”的一聲猛拍龍椅,羣臣立時寂靜下來,個個眼觀鼻鼻觀心。

正統帝又氣了一下,深深吸了口氣。

“陛下,臣有一言。”眼見皇帝被頂到了牆上,太師張博涉只好無奈搖頭,站起來替正統帝解圍。

見是太師,正統帝臉色緩和,道:“太師請說。”

張博涉沉吟道:“關中地廣,郡縣無算,災情又急,太子也罷,其他殿下也罷,一人恐難兼顧各地,莫不如,陛下遣太子,並其他數位殿下一起巡視關中,各自劃分區域,使得關中各地雨露均沾,於萬民同施仁愛,方顯陛下宏德。”

羣臣聞言,當即紛紛出言附和,心中暗歎,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啊,太師這七十年不是白活的。

正統帝沉默半晌,終究也只能如此,長呼一口氣,道:“太師言之有理,准奏!”

第七十二章 兩女相爭第二章 大周王朝第二十六章 開竅境第七十九章 太子姬乾第九十章 要不要春闈?第四十七章 喪屍第六十九章 大案第六十八章 青銅巨柱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五十二章 證據第六十六章 回青州城第八十章 師父乃高人第六十八章 青銅巨柱第九十二章 火鍋第一百零六章 小聰明,太年輕第九十五章 來的不是時候啊第一百零六章 小聰明,太年輕第六十三章 穆峰也感染了?第一百零九章 相王第九十二章 火鍋第四十六章 洞若觀火沈參謀第十六章 寇兄,我教你第十五章 拜訪鄭夫子第一百零四章 朝堂發難第六十章 放花魁鴿子第十五章 拜訪鄭夫子第八十五章 太子不對勁第四十四章 出發第十八章 收容院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七十九章 太子姬乾第六十五章 方千柔第八十章 師父乃高人第三十章 吹牛大法第一百零九章 相王第二十六章 開竅境第七章 夫子有怪癖第五十九章 夜襲第三十二章 偷雞不成第一百章 教坊司第六十一章 卑微的花魁第十五章 拜訪鄭夫子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一百零九章 相王第一百零一章 千里送那啥第八十五章 太子不對勁第八十七章 武德攔路第八十五章 太子不對勁第三十五章 芭蕉扇第六十四章 活捉女喪屍第六章 明心書院第七章 夫子有怪癖第五十一章 卑職和我第三十章 吹牛大法第八章 論兵法第二十四章 故事第三十八章 女大不中留第四十九章 青州城第四十七章 喪屍第七十一章 回家第二十五章 上達天聽第三十一章 大儒一怒第七十四章 牛郎織女第七十八章 朝堂風波第九十三章 攻心第六十九章 大案第九十五章 來的不是時候啊第九十八章 摳門的長樂第十三章 仙留學院第九章 目不識丁第三十三章 甩詩拍馬第六十五章 方千柔第十九章 離家第二章 大周王朝第四十七章 喪屍第四十二章 長樂公主第七十九章 太子姬乾第三十三章 甩詩拍馬第八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四十九章 青州城第六十五章 方千柔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第四十四章 出發第四章 鬥法第六十二章 傳信第九十九章 遇刺第五十四章 只是好奇第五十一章 卑職和我第九十五章 來的不是時候啊第四十九章 青州城第七章 夫子有怪癖第二十二章 衝突第四十章 白糖第四十八章 羣屍歸籠第七十三章 回到學院第七十二章 兩女相爭第六十九章 大案第六十四章 活捉女喪屍第十二章 收徒第五十一章 卑職和我
第七十二章 兩女相爭第二章 大周王朝第二十六章 開竅境第七十九章 太子姬乾第九十章 要不要春闈?第四十七章 喪屍第六十九章 大案第六十八章 青銅巨柱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五十二章 證據第六十六章 回青州城第八十章 師父乃高人第六十八章 青銅巨柱第九十二章 火鍋第一百零六章 小聰明,太年輕第九十五章 來的不是時候啊第一百零六章 小聰明,太年輕第六十三章 穆峰也感染了?第一百零九章 相王第九十二章 火鍋第四十六章 洞若觀火沈參謀第十六章 寇兄,我教你第十五章 拜訪鄭夫子第一百零四章 朝堂發難第六十章 放花魁鴿子第十五章 拜訪鄭夫子第八十五章 太子不對勁第四十四章 出發第十八章 收容院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七十九章 太子姬乾第六十五章 方千柔第八十章 師父乃高人第三十章 吹牛大法第一百零九章 相王第二十六章 開竅境第七章 夫子有怪癖第五十九章 夜襲第三十二章 偷雞不成第一百章 教坊司第六十一章 卑微的花魁第十五章 拜訪鄭夫子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一百零九章 相王第一百零一章 千里送那啥第八十五章 太子不對勁第八十七章 武德攔路第八十五章 太子不對勁第三十五章 芭蕉扇第六十四章 活捉女喪屍第六章 明心書院第七章 夫子有怪癖第五十一章 卑職和我第三十章 吹牛大法第八章 論兵法第二十四章 故事第三十八章 女大不中留第四十九章 青州城第四十七章 喪屍第七十一章 回家第二十五章 上達天聽第三十一章 大儒一怒第七十四章 牛郎織女第七十八章 朝堂風波第九十三章 攻心第六十九章 大案第九十五章 來的不是時候啊第九十八章 摳門的長樂第十三章 仙留學院第九章 目不識丁第三十三章 甩詩拍馬第六十五章 方千柔第十九章 離家第二章 大周王朝第四十七章 喪屍第四十二章 長樂公主第七十九章 太子姬乾第三十三章 甩詩拍馬第八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四十九章 青州城第六十五章 方千柔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第四十四章 出發第四章 鬥法第六十二章 傳信第九十九章 遇刺第五十四章 只是好奇第五十一章 卑職和我第九十五章 來的不是時候啊第四十九章 青州城第七章 夫子有怪癖第二十二章 衝突第四十章 白糖第四十八章 羣屍歸籠第七十三章 回到學院第七十二章 兩女相爭第六十九章 大案第六十四章 活捉女喪屍第十二章 收徒第五十一章 卑職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