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昭宗回京

胡真其實並不介意去寧遠軍做節度使,寧遠軍地處邊鎮,朝中大臣幾乎沒有人願意去,正因爲如此,胡真覺得去了那裡才能更好的有一番作爲,如果能夠在那裡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一來可以牽制交趾,二來可以和朱溫的兵馬南北呼應,爲朱溫一統天下做準備。

韓建還脅迫李曄下旨召遠在嶺南擔任節度使的宗室薛王李知柔來華州行在,調同平章事徐彥若爲嶺南東道節度使。

嶺南東道治廣州,與容州距離雖遠,可都在南海邊沿,地處偏僻,多爲朝中有罪的臣子流放之地,兩人得以同行,路上也不寂寞了。

朱溫聽到韓建劫持天子的事情,他並不感到意外,甚至在明明有機會可以攔下韓建的情況下依舊沒有出兵,這一下不光是朱珍等武將有些看不透朱溫的想法,就連敬翔和李振都有些納悶兒,不知道爲何這麼好的機會朱溫會放棄。

朱溫的東平郡王府的議事廳上衆人都一言不發,看着朱溫,想聽朱溫的想法。

朱溫面色平靜如水,道:“如今各路藩鎮並起,以至於民不聊生,我若想平息叛亂,就要名正言順,要不然只會適得其反,別看現在我們擁有中原數鎮,兵力逾百萬,可能否抵擋各路大軍的聯手進攻?”

衆人不語,沉默許久,敬翔道:“可如今李茂貞佔據關中,焚掠長安,主公不能解民於倒懸,救民於水火,萬一讓李克用藉助先登,豈不可惜?”

朱溫搖頭道:“李克用麾下大將李存孝已經到我的麾下,猛將薛阿顫自盡,老將周德威年邁,加上連年征伐,攻吐谷渾、盧龍鎮,前些時日又與王行逾大戰,現在正兵力疲憊,將士正需要休息,如果他想發兵關中,定然要聯合盧龍劉仁恭。可劉仁恭明裡依附李克用,暗裡卻籠絡幽燕勇士,其志不小,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劉仁恭定然不會出兵。”

朱溫頓了頓,見衆人不接話,接着道:“如此一來,以李克用的爲人,定然要出兵攻打幽州,李克用以疲憊之師攻打劉仁恭,勝負難料,一旦李克用戰敗,不但幽州脫離了河東的控制,李克用進軍關中的打算更要成爲泡影。”

李振擊掌讚道:“對,李克用不能進關中,李茂貞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長安爲惡,必然被各路勤王兵馬視爲衆矢之的,羣起而攻,且不論各藩鎮是爲了瓜分鳳翔還是爲了真正的勤王,李茂貞都必定實力大損。至於韓建,他憑同華彈丸之地也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真是不知量力,只要主公想,隨時都可以攻下華州和同州。”

敬翔卻道:“可關中百姓會在戰亂中死傷多少?”

李振沉聲道:“子振兄,如今是爲了天下蒼生的安危,而不僅僅是爲了關中,更不是爲了腐朽不堪的李唐王朝,主公雖然兵強馬壯,可如果不能在最恰當的機會一舉而平定關中衆鎮,恐怕就會遭到各路大軍的聯手抵制。如今不是考慮婦人之仁的時候,還望子振兄能夠理解。”

李振剛跟朱溫不久,可此人文武雙全,也是名將世家的後代,每每能夠揣摩朱溫的意圖,還能夠做出更加細緻的分析,並能夠從朱溫的隻言片語中推理出更多的利益關係來,可以說此人是天生的謀士,無論是陰謀還是陽謀,都是其他人望塵莫及的。

敬翔爲人中正平和,精於吏治,善於理財,對用兵之道也有很深的造詣,只是兼顧的東西多了,難眠多而不精,是以論謀略,就比李振略微遜色了一些。更重要的是敬翔爲人寬厚,勤政愛民,其實他又何嘗不知道李振說的那些?他只是想解救關中的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而已。

敬翔看了看朱溫,朱溫毫無所動,敬翔嘆了口氣,心道:“主公變了,如果是以前,他會毫不猶豫的出兵關中,可現在他可以爲了更大的利益而讓關中的百姓遭受荼毒……也或許只有這樣,他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霸主,或者成爲曹操……”

朱溫嘆道:“如果想讓戰爭停止,就要用武力威懾的住衆藩鎮,可無論是誰都沒有這個能力,韓建爲了怕李唐王室不服,一定會解除諸王的兵權,並殺人立威,一旦韓建如此做了,恐怕他就會像李茂貞一樣同樣造到羣起而攻,到時候就是我們進軍關中的時候。”

***********果然,在薛王李知柔來到華州的時候,韓建以諸王謀反,要謀殺自己和天子爲由,把諸王囚禁在十六宅,殺捧日都都頭李筠,殺通王、覃王、薛王等李唐宗室十一人,天子李曄敢怒不敢言。

羣臣噤若寒蟬。

乾元四年,李克用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一起出兵關中勤王,劉仁恭按兵不動,李克用大怒,親帥大軍三萬攻盧龍,正逢大霧,在蔚州城外的木瓜澗遭遇劉仁恭的大將楊師侃伏擊,傷亡近兩萬人,損失慘重,不得不退軍晉陽。

可李克用依舊虛張聲勢,揚言要入關中勤王,靜難軍、定難軍、山南東道、宣武軍都表示要入關中勤王,雖然大多都是虛張聲勢,可李茂貞依舊有些坐不住了,忙向昭宗請罪,並願意出錢十五萬貫修繕長安宮室,迎接昭宗還長安。

韓建脅迫昭宗在華州兩年,殺李唐宗室王爺十一人,要說李曄不恨他那是假的,如果等大軍來勤王的話,恐怕以他韓建的兵力根本無法抵擋,所以韓建只能悻悻然的答應讓李曄回長安。

韓建讓李曄回長安之前,昇華州爲興德府,李曄一一照辦,可依然拖到乾元五年(也就是光化元年),才送昭宗李曄回長安。剛剛三十一歲的李曄這時已經兩鬢略顯斑白,步履之間已顯老態,這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身影是那麼的落寞……

同年,朱溫遣李振入長安,李振這時已經位居檢校右僕射、天平軍節度副使,入長安後又升爲紫金光祿大夫,從三品。在京城雖然沒有什麼實職,但因爲有朱溫這個強大的藩鎮做靠山,朝中自宰相崔胤以下,百官爭相與李振結交,讓李振內心不由的感慨萬千。

想想當年自己屢次參加科舉,都名落孫山,李振本就持才傲物,幾次落榜之後也就不再參加科考,憑着祖宗的福廕在禁軍中某了一個職位,十來年才混到金吾將軍的位置。金吾將軍和金吾衛大將軍之間雖然只兩字之差,卻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好不容易外放一個刺史,還碰上董昌叛亂稱帝。

讓他感到意外的是無意中投靠朱溫,卻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就弄了一個節度副使做,雖然只是遙領,已經讓他很是滿足,加上現在那些原本自己需要仰視的大臣們紛紛對自己恭敬有加,甚至有人曲意奉承,希望能夠得到宣武節度使朱溫的庇護。雖然他知道這些人都是衝着朱溫的面子來的,但還是讓李振感到很解氣。心中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這日李振剛剛睡了一個午覺,起牀之後聽管家說宰相崔胤來了,已經等了大半個時辰了。

李振不由的淡然一笑,他很享受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即便是李唐王朝的宰相,在自己面前也要矮上三分。可享受歸享受,說句實話,李振還是一個很知道分寸的人,他知道該應付朝中這些大佬,什麼人該用什麼樣的手段,他都很清楚。

在李振身邊負責安全的是夏魯奇,夏魯奇已經如願以償的當上了校尉,可以統領三百人馬,這讓夏魯奇很是高興,雖然他沒有被安排在前線立功,但能夠跟着李振進入長安,還是讓他很是興奮了一陣子。

校尉在武將中雖然只是七品的低級武將,可卻是能夠統領三百人的實打實的武將,比那些只有官銜而沒有實權的什麼將軍的要好上不少。出身寒微的夏魯奇已經很是滿足於現在的狀態了,加上李振對他也不錯,所以夏魯奇暗自感激朱溫和氏叔琮的知遇之恩,對王彥章的嫉妒之心也淡了不少。

他卻不知道現在的王彥章已經是別將的級別了,據說馬上就要升都將了,如果他知道這個消息的話,恐怕又要感嘆不公平了。其實有時候人就是這樣,明明自己得到的並不少,而且自己心裡也很高興,可萬一看到一個與自己條件差不多的人得到的比自己多的話,心裡就難免感到不平衡。這是人之常情,並不是夏魯奇一個人有這種想法,而是大多數人都會有同樣的想法。

李振讓夏魯奇先和管家退出去,自己親自去客廳見當朝宰相崔胤,李振很清楚,崔胤貴爲宰相,親自登門定然有很重要的事情商量,或許這件事可以關係到天下的格局……

崔胤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朱溫雖然在關中幾次**中都沒有插手,不是因爲朱溫沒有能力插手,而是因爲他不想插手。因爲崔胤清楚的知道,以朱溫的兵力,絕對不在李克用之下,憑朱溫輕易的拿下澤州而李克用幾次出兵都被葛從周戰敗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來,李克用的勢力已經大不如前。李茂貞雖然擁有鳳翔和山南西道,可也是外強中乾,連李克用都應付不了,怎能是朱溫的對手?

所以崔胤想在朝中站穩腳跟,與外鎮聯合的話,最佳的選擇就是朱溫,他可以爲朱溫時刻提供朝中動向,而朱溫可以給自己提供對朝中的武力威懾,如果兩人聯手,控制李唐王朝絕對不成問題,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最佳組合。

第七十五章 勸降楊行密第九十一章 共和制第四十章 攻破澤州第四十一章 雲州叛亂第四十五章 圍困鳳翔第五章 進城謀生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二章 有緣無份第一三七章 關中秀才第六十一章 黃穎來了第一零九章 朱溫迎母第一三零章 洛陽之行(中)第六十一章 黃巢詐降(上)第二十五章 酒樓上第八十二章 北伐滄州第一八二章 朱昱的計劃第六十七章 平定平盧軍第一二五章 狗日的關二爺第一七零章 朱溫的憤怒第二十三章 計取長垣第四十六章 朱溫的法制觀和愛情觀第二十二章 楊行密的下落第九十七章 朱溫出手第五十五章 火器專家第八十一章 白馬之禍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敗第十六章 河東風雲第一二一章 陰陵夜月第三十九章 清寧宮的家宴第六十三章 韋鳳的心思第四十章 黃巢稱王第九十五章 猛將安敬思第四十九章 二師兄楊行密(上)第一二七章 黃巢敗退第一二二章 月夜銷魂第六十七章 太巧合了吧第一三九章 灞水之濱第十六章 血戰土丘第四十七章 退敵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十六章 河東風雲第七十章 免賦稅第九十一章 突破第十三章 李克用的憤怒第三十三章 原來他是龐師古第一四零章 入主長安第四十五章 藩鎮內訌第三十章 與徐懷玉交手第七十一章 宜君寨大敗第六十九章第十四章 戰還是不戰第二十八章 選隊長(上)第二十九章 楊復光西進第九十章 宰相們的爭論第一六二章 洛陽告急第四十章 黃巢稱王第一五零章 中原混戰(上)第六十九章第三十章 忠武軍八都將第八十三章 屯兵八百里第七十六章 李曄的謀劃第七十四章 大敗錢鏐第一二零章 擁兵自重第五十二章 偷襲敵營(下)第七十章 高駢發威第一一二章 賄賂張璘第一六一章 揚州被圍第九十二章 心似中秋月第十四章 戰還是不戰第一二零章 擁兵自重第六十五章 她是誰呢?第一零二章 大戰樑田坡第四十章 攻破澤州第十九章 佳人恩重(下)第一三七章 尚讓之死第一八六章 朱宣之死第七十四章 大敗錢鏐第一一三章 問心無愧第八十三章 兵圍幽州第十一章 拉攏李存孝第七十二章 蜀中之亂第二十九章 楊復光西進第一七三章 一招敗朱瓊第一二四章 張存敬力斬三將第三十二章 楊復恭出奔興元第七十五章 曹家大小姐第一三三章 雨夜苦戰第五十五章 進軍同州第一零四章 北伐開始第八十三章 屯兵八百里第一九零章 夜闖大營第五十三章 勝利回城第一七六章 佔領鄆州第七十七章 困守夏陽第六十章 羅紹威求親第一零七章 飛槊李思安第一六一章 揚州被圍第一三一章 上源驛(中)第六十七章 平定平盧軍
第七十五章 勸降楊行密第九十一章 共和制第四十章 攻破澤州第四十一章 雲州叛亂第四十五章 圍困鳳翔第五章 進城謀生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二章 有緣無份第一三七章 關中秀才第六十一章 黃穎來了第一零九章 朱溫迎母第一三零章 洛陽之行(中)第六十一章 黃巢詐降(上)第二十五章 酒樓上第八十二章 北伐滄州第一八二章 朱昱的計劃第六十七章 平定平盧軍第一二五章 狗日的關二爺第一七零章 朱溫的憤怒第二十三章 計取長垣第四十六章 朱溫的法制觀和愛情觀第二十二章 楊行密的下落第九十七章 朱溫出手第五十五章 火器專家第八十一章 白馬之禍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敗第十六章 河東風雲第一二一章 陰陵夜月第三十九章 清寧宮的家宴第六十三章 韋鳳的心思第四十章 黃巢稱王第九十五章 猛將安敬思第四十九章 二師兄楊行密(上)第一二七章 黃巢敗退第一二二章 月夜銷魂第六十七章 太巧合了吧第一三九章 灞水之濱第十六章 血戰土丘第四十七章 退敵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十六章 河東風雲第七十章 免賦稅第九十一章 突破第十三章 李克用的憤怒第三十三章 原來他是龐師古第一四零章 入主長安第四十五章 藩鎮內訌第三十章 與徐懷玉交手第七十一章 宜君寨大敗第六十九章第十四章 戰還是不戰第二十八章 選隊長(上)第二十九章 楊復光西進第九十章 宰相們的爭論第一六二章 洛陽告急第四十章 黃巢稱王第一五零章 中原混戰(上)第六十九章第三十章 忠武軍八都將第八十三章 屯兵八百里第七十六章 李曄的謀劃第七十四章 大敗錢鏐第一二零章 擁兵自重第五十二章 偷襲敵營(下)第七十章 高駢發威第一一二章 賄賂張璘第一六一章 揚州被圍第九十二章 心似中秋月第十四章 戰還是不戰第一二零章 擁兵自重第六十五章 她是誰呢?第一零二章 大戰樑田坡第四十章 攻破澤州第十九章 佳人恩重(下)第一三七章 尚讓之死第一八六章 朱宣之死第七十四章 大敗錢鏐第一一三章 問心無愧第八十三章 兵圍幽州第十一章 拉攏李存孝第七十二章 蜀中之亂第二十九章 楊復光西進第一七三章 一招敗朱瓊第一二四章 張存敬力斬三將第三十二章 楊復恭出奔興元第七十五章 曹家大小姐第一三三章 雨夜苦戰第五十五章 進軍同州第一零四章 北伐開始第八十三章 屯兵八百里第一九零章 夜闖大營第五十三章 勝利回城第一七六章 佔領鄆州第七十七章 困守夏陽第六十章 羅紹威求親第一零七章 飛槊李思安第一六一章 揚州被圍第一三一章 上源驛(中)第六十七章 平定平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