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

“大都督,紋就是海軍編隊嗎真的太壯觀了六”嚴守樓…讚歎道。艦隊抵達安曼海域便擺出了兩條線式隊列,“廉頗”號三級戰列艦爲左線隊列的首艦。接下來便是“趙奢”號、“田單”號、“孫,脖”號、“樂毅”號、“吳起”號、“白起”號,“王剪”號爲右線隊列的首艦,接下來是“司馬錯”號、“蒙括”號、“王賁”號、“李信”號、“尉繚”號,旗艦“李牧”號間在其中。而六艘護航艦則在隊列更遠處遊戈着。四艘快速警戒船則是時現時隱,不停地在艦隊和海浪中穿行,傳遞消息。

從“李牧”號的艦樓上看去,只見兩條長龍蜿蜒在安曼海面上。每一艘戰艦都有六十餘米長,前後相隔有近兩百餘米,左右相隔五百餘米。如此擺開,便形成了兩條長約兩裡多、寬餘一里的龐大巨龍。

每艘戰艦上高聳的桅杆上都掛滿了帆,趁着已經轉向的東南風,徐徐地向西北方向駛去。它們如同這海洋上的主宰一般,傲視着一切。而艦上掛滿的白帆與晴空裡的白雲相映成輝,如同海龍王捲起的雲層,在海面上掠過。

“對,這就是我們的海軍編隊!”陳孝林驕傲地回答道,指揮這樣一支艦隊,是每一位海軍將領的夢想。

“嚴教授,你真的決定先去錫蘭島?”

“是的大都督。我的考察地點爲錫蘭島、晏陀蠻羣島、海峽南島、婆羅島小呂宋島。爲了方便,也從遠的開始考察起,這一路行程還要夫都督多費心。”

“這是我們海軍義不容辭的事情。”陳孝林笑着點點頭,嚴守慎這樣安排也正適合現在的季風,可以一路順風地直至廣州。自從海軍與格物院醫學研究所開始醫療合作之後,互相之間的關係越發融洽,海軍不遺餘力地從金錢、行動各方面支持這些科學“怪人”或“狂人”的科學研究,而格物院則儘可能地將成熟的科研成果讓海軍先應用上,兩者已經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就如同海軍與海外商人集團一樣。

這時,遠處傳來兩聲低沉的炮聲,嚴守慎不由臉色微微一變,連忙問道:“大都督,現在就開戰嗎?”

“不是,這是我們的巡航艦隊在攔截和檢查泰米爾王國和維賈亞納加爾王國的船隻。”陳孝林眯着眼睛說道,從炮聲判斷,事發地點至少離這裡有三十里,看來以“田鑲直”號爲旗艦、下屬十艘護航艦的巡航艦隊已經開始他們的任務了。

“原來是這樣。”嚴守慎點點頭,從這些日子的同船。他已經隱約感覺到這支大明海軍艦隊的目標就是錫蘭島上的泰米爾王國及其背後的支持者維賈亞納加爾王國,打得旗號則是支持錫蘭島上的僧伽羅王國,這個信奉佛教的國家雖然在實力上強於同島的泰米爾王國,但是人家背後有大靠山,橫行印度中南部的維賈亞納加爾王國,這就不是僧伽羅王國所能抗拒的。在經過大明情報人員以及收買的僧伽羅貴族的努力,僧伽羅科提人建立的甘波羅王朝投向了大明,成爲大明屬國,爲自己找到了一個大靠山。

但是同屬於僧伽羅人。卻有馬拉雅蘭人南印度民族,從根源上與泰米爾人相近血統的羅依伽摩王國王室卻不吃大明這一套,他們寧可相信與他們有紛爭的泰米爾人。於是錫蘭島西部的羅依伽摩王國和北部的泰米爾王國消釋前嫌,開始走得很近,準備共同對付試圖“入侵”錫蘭島的大明勢力和已經淪爲大明“走狗”的甘波羅王國。看來這次大明海軍準備動真格的,試圖一舉拿下錫蘭島,因爲嚴守慎在延年港已經看到,數萬大明海軍陸戰師和陸軍師正在那裡待命,準備在戰事蔓延時進駐錫蘭島。

正想着,遠處傳來的炮聲似乎越來越密集,一聲接着一聲,沒有一息的停止。一直響了約半個小時,炮聲才徐徐停了下來。又過了半個小時,一艘快速警戒船駛了過來,將前面最新的戰報遞交過來。

陳孝林迅速看完後。笑着對嚴守慎說道:“我巡航艦隊攔截了四艘駛往孟加拉的維賈亞納加爾王國商船,有一艘試圖反抗,已經被我艦隊擊沉。”

嚴守慎不冉愣了一下:“看來我大明與維賈亞納加爾王國的戰事是不可避免了。”

陳孝林沒有答話。只是笑了笑,然後在艦樓的木架上迅速寫了一道命令,再轉交給還在待命的快速警戒船,交由它們遞送出去。

“發出命令,全體戰列艦編隊方向西北,緩速前進。”

說完後,陳孝林轉過頭來對嚴守慎歉意地說道:“嚴教授,不好意思。可能要耽誤幾天時間,如果你事急,我先派快速警戒船送你到錫蘭島。

“大都督不必了。戰事要緊,我的事不着急。”嚴守慎連連搖頭推卻道。他剛纔還在懊悔自己說了廢話,大明海軍氣勢洶洶來到這裡,還不就爲了找茬跟維賈亞納加爾王國開打。

戰列艦編隊在海面上劃出一個大弧線,方向由原來的西南方向改爲西北方向,這樣便離開了原本駛向錫蘭島的航線,變爲駛向維賈亞納加爾王國。

到了下午。戰列艦編隊來到了維賈亞納加爾王國外海區域,陳孝林下令各艦停止前進。保持作戰狀態,隨時待命,而在外遊戈的護航艦則撒得更遠,桅杆上端着長筒望遠鏡的膘望手更是時玄注視着四周的動

嚴守慎向陳孝林借來一個望遠鏡,從望遠鏡裡,可以隱隱看到印度半島東部海岸線,就像一條灰色的細線呈現在天海之際。突然間,嚴守慎在望遠鏡裡看到微弱的閃光,開始的時候他還以爲是某種反光,但是仔細一看,卻不是那備回事,像是某種火光在閃動。

嚴守慎再看看周圍。發現陳孝林和王秉章也端着望遠鏡在目不轉睛地觀察着。心裡不由一動,難道是前方又發生戰事了。這時,一陣隱隱的炮聲隨風飄了過來。這炮聲更加微弱,應該比剛纔的檢查炮擊事件相隔的距離更遠。

產守慎連忙端起望遠鏡繼續觀察起來,這時他看到比剛纔要明顯的閃光接連出,而且似乎看上尖越來越亮有形成片的趨是尹嚴守慎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教授,卻不是一位富有經驗的海軍軍官,所以看不出這裡面的玄機。

看到陳孝林放下望遠鏡,嚴守慎不由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我巡航艦隊以遭到維賈亞納加爾王國船隻攻擊爲由。要求入吉爾瓦拉港檢查,搜捕疑犯。應該是遭到了拒絕,所以巡航艦隊便炮擊吉爾瓦拉港。兒郎們應該是使用了灼熱彈,所以港內的船隻被點燃了。”

嚴守慎不由愣了一下,一時說不出合適的詞句,這不是強盜行徑嗎?經過十幾年的默化。這些學者也知道什麼叫主權,隨便找個藉口就要入港檢查,任何一個有自尊的主權國家絕對不會允許的,這一點大明海軍應該很清楚,因爲他們發誓捍衛的就是大明的主權和尊嚴,怎麼就如此踐踏別國的尊嚴和主權呢?

嚴守慎雖然算是大明學看中非常開明和“激進”的異類分子,但是身上依然有傳統的影響所在,多少還有點以德服人的意識,海軍這麼做,多少讓他有點反感。

陳孝林像是看出了嚴守慎的反感,靠着艦樓邊欄上,眺望着遠方的大海說道:”陛下在南京軍官學堂曾經說過,國與國之間,公理和正義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而且這裡是錫蘭洋,我們的洋!”

“難道這樣就可以肆意欺凌弱小?”嚴守慎毫不客氣地譏諷道,學者就是這樣,他可不管你是大明海軍上將還是大明陸軍大將,有意見照樣直言不諱,唯一讓他們有點忌諱的只有直面劉浩然時。

“嚴教授,何爲強者,何爲弱者?”

“保護弱者即爲強者。”嚴守慎毫不猶豫地答道,“強者展示其強權的最好方式就是去保護弱者,就如同上位者顯示其權勢最好的方式爲寬恕。”

陳孝林不由笑了:“我們在保護甘波羅王國,對於他們來說,維賈亞納加爾王國難道不是強者嗎?我們攻打維賈亞納加爾王國。難道不是在保護甘波羅王國這個弱者嗎?”

“大都督,你這是在狡辯”嚴守慎不由氣急道,這軍人武夫說話就是不講道理,“如果大明要保護甘波羅王國,應當居中調解。讓維賈亞納加爾王國和甘波羅王國和平相處,讓藩屬國安寧地生活在大明羽翼之下,這纔是大明強國大德所在。”

“嚴教授,強者爲強。如何爲強?我大明如何讓維賈亞納加爾王國承認自己爲強國?”

嚴守慎不由愣住了,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大明遠隔萬里,雖然現在勢力已經涉入到安曼海區域,但是與維賈亞納加爾王國依然相隔甚遠,人家怎麼知道你強勢?你口口聲聲說要保護甘波羅王國,居中調解。但是如果人家不把你當根菜,你說話就等於放屁。但是大明必須要用這種方式顯示自己是說一不二的強者嗎?

“嚴教授,你說你是研究自然法則,應該博學多才。不知道你看到自然中的強者是如何顯示自己是強者的?”陳孝林繼續問道。“陳某是粗魯之人,只知道狼吃羊,所以對於羊來說,狼就是強者,而在叢林草原上,老虎和獅子可以撕裂一切其他動物,所以它們是當仁不讓的強者和王者。”

嚴守慎眼睛不由一亮:“大都督的意思是弱肉強食,故而強者爲強,弱者爲弱?”

“嚴教授,我不知道這麼高深的意思,我只知道,老虎獅子有獠牙利爪,所以它們就是強者,而羊、鹿沒有。所以它們是弱者。”

嚴守慎不由陷入沉思中,陳孝林雖然是武夫出身,但是遊戈四海,見多識廣,在平常中說出的話讓嚴守慎這位博學教授也不由陷入沉思之中。弱肉強食,自然法則就真的這麼殘酷嗎?難道弱者就一定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一定要在強者的獠牙和利爪下僥倖逃生嗎?如果這是自然法則,那麼人是不是也要適用這一法則?如果適用這一法則,那聖賢的仁德豈不是無稽之談,不,人怎麼能和禽獸混爲一談,可是道法自然,人與禽獸生活在一個自然世界裡,難道就不適用同一法則嗎?

看到嚴守慎陷入沉思之中,臉上的神情一變再變,陳孝林也不願去打攪他。這位南京大學的教授算是開明的,要是遇上一些食古不化的名士文人,自己剛纔那幾句話早就讓他們暴跳如雷,口水噴得自己滿臉

是。

“大都督,巡航編隊稟報,吉爾瓦拉港一百三十餘艘海船被付之一炬,請大都督做下一步指示。”一位滿頭是汗的傳令官從快速警戒船上跳過來稟報道。

陳孝林不由低頭思量了一下,吉爾瓦拉港是維賈亞納加爾王國的重要海港,是連接其與孟加拉、安曼地區、海峽省以及印度西部的中轉站。裡面有一百多艘海船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被自己的巡航艦隊一把火給燒了,維賈亞納加爾王國能善罷甘休嗎?

“巡航編隊迅速撤回來,與戰列編隊匯合,組成作戰隊形,隨時應對維賈亞納加爾王國的反應,另外讓巡航編隊放幾個俘虜回去,帶話給維賈亞納加爾王國。就說他們勾連泰米爾王國和羅依伽摩王國。欺凌大明屬國甘波羅王國,甚至膽大妄爲到襲擊我大明商船和戰艦,現在夫明王師已到,需要他們一個解釋。”

“遵命。”傳令官記下之後,立即跑下艦樓,從船舷上攀着繩網爬到了要低一截的快速警戒船上。幾息之後,連接的繩網被拋開,快速警戒船迅速揚帆,飛一般直掠而去。

傍晚時分,巡航編隊回到了戰列編隊側翼,形成拱衛之勢,整個艦隊在迅速籠罩而下的夜幕中靜靜等待,可走過了五天,一點消息和動靜也沒有,整個海面除了大明艦隊,估計連屬於維賈亞納加爾王國的海魚也沒有出現過,陳孝林當即力斷。傳令艦隊掉頭駛向錫蘭島。並派出一艘快速警戒船到延年港,告訴那裡的海軍陸戰師,隨時待命上船。

第312章 皇帝的心思(二)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89章 大事件(三)第263章 誰勝誰負?(一)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128章 敗仗(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331章 天山(二)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331章 天山(二)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191章 治政第129章 敗仗(三)第124章 理學的未來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298章 定(二)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109章 分省(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289章 亂第121章 授銜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299章 事後第60章 劉仁本第12章 馮氏兄弟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87章 大事件(一)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84章 江州(三)第55章 私話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61章 信州戰役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二章第296章 驚變(二)第77章 風波(二)第179章 春夏第26章 渡江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152章 五德第76章 風波(一)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105章 武昌(一)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186章 藍玉第178章 冬第152章 五德第300章 事後(二)第175章 入大都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60章 劉仁本第17章 定遠城外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102章 中樞(二)第319 泰西攻略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89章 大事件(三)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22章 新大陸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107章 武昌(三)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06章 武昌(二)第121章 授銜第229章 阿瓦國
第312章 皇帝的心思(二)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89章 大事件(三)第263章 誰勝誰負?(一)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128章 敗仗(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331章 天山(二)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331章 天山(二)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191章 治政第129章 敗仗(三)第124章 理學的未來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298章 定(二)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109章 分省(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289章 亂第121章 授銜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299章 事後第60章 劉仁本第12章 馮氏兄弟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87章 大事件(一)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84章 江州(三)第55章 私話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61章 信州戰役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二章第296章 驚變(二)第77章 風波(二)第179章 春夏第26章 渡江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152章 五德第76章 風波(一)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105章 武昌(一)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186章 藍玉第178章 冬第152章 五德第300章 事後(二)第175章 入大都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60章 劉仁本第17章 定遠城外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102章 中樞(二)第319 泰西攻略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89章 大事件(三)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22章 新大陸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107章 武昌(三)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06章 武昌(二)第121章 授銜第229章 阿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