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

龍鳳五年六月,淮安城內外一片繁忙,數萬民夫正在手推肩扛,搬運着石料木材,修繕着城池宮闕。而旁邊上萬押解監工的軍士擰着皮鞭四處巡視着,民夫稍有停歇者就沒頭沒腦地一頓鞭打。

解觀看着這一場景,不由眉頭緊皺,悄聲問旁邊迎接的李伯升道:“李大人,這是何故?”

“王爺決計遷治淮安城,所以大興土木,而平章行事急了一些。”李伯升猶豫了一下隱晦地答道。

解觀知道李伯升所說的平章正是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龍鳳四年,張士誠佔據淮安沒多久,就自設江淮行省,自任丞相,以其弟張士信爲平章,張士德爲知行樞密院。雖然李伯升說得很隱晦,但是解觀卻也明白了。他在江州接命準備出使張士誠時就做過一番調查,知道張士誠有三個弟弟,張士義早死,張士德打仗還算把好手,張士信就差多了。

他雖然身居高位,但是卻貪婪無比,與其女婿潘元紹上下聯手,聚斂頗多,金玉珍寶及古法書名畫,無不充溢,並日夜歌舞自娛。讓他來主持淮安城修繕,百姓自然要吃一番苦頭。而張士誠本人因爲地盤擴大了,不但全據淮安、高郵,揚州一半,還趕跑了老對頭趙均用,佔據了徐州、下邳,東西南北均有千里之地,地域又還算富庶,尤其是天下聞名的淮鹽,出產豐富,加上一兩年的休養生息,戶口殷盛,所以這位見好就收的厚道誠王就日漸驕縱、怠於政事。大部分精力放在招延名士上,終夕飲樂於幕府之中,唱和往來。

解觀不由對自己的使命開始狐疑起來,張士誠還有勇氣和精力與自家主公東西連橫,共同對付江南的劉浩然嗎?

進入城中王府,張士誠率衆多名士在門口迎接這位湖廣名士。解觀是進士出身,元朝的進士,尤其是漢人、南人進士,數量稀少,算得上是鳳毛麟角,所以張士誠等人是仰慕已久。

客套一番後,解觀見張士誠等人風花雪月的一通亂侃,而且又多人口雜,一時也不好講明來意,只是詩詞歌賦應和着。可是這宴席一路擺下去就沒完沒了,大有秉燭夜歡的意思,不由心中大急,向旁邊的李伯升使了幾個眼色。

李伯升心裡有數,見張士誠有點醉意了,而衆多名士還不甘罷休,於是站起身來對衆人說道:“解進士一路上車舟勞頓,非常疲憊,我看大家還是散了吧。既然解進士已經到了淮安,日後相聚的機會多得是。”

衆名士也聽出來了,這是在趕人,人家有要事商議,於是便一個個識趣地告辭了。

見解觀如此急迫,張士誠洗漱收拾了一番,遣人叫來了張士德、張士信、呂珍等心腹,大家一起會談。

“解進士,如此急切,不知有何要事?”張士誠明知故問道。

“我爲王爺送東南而來。”解觀施然道。

東南,這是張士誠等人心中永遠的痛,於是大家都默然了,只有張士信眼睛一亮,連忙問道:“請問解進士此意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奉我家平章之命,前來與王爺交好,願意與王爺平分江南,我們取江寧以西,東南就全歸王爺。”解觀進一步說道。

張士誠嘴角不由動了動,將東南拱手讓給我,你當我是傻子呀。誰不知道東南是塊富得流油的地方,到時你陳友諒看在眼裡還拔得出來。劉浩然是一世梟雄,你陳友諒又好到哪裡去?

Wωω● ttκā n● co

解觀似乎猜出了張士誠的心思,便繼續說道:“只要王爺同意兩家結盟,我家平章願意將世子送至淮安。”

張士誠的眼睛不由眯了起來,這是送人質爲憑啊,想不到這陳友諒還真敢下血本。

“不知陳平章想要我如何做?”張士誠思量了一番,緩緩地問道。

解觀心中閃過一絲暗喜,只要你動心就好。

“我家平章已經整頓好兵馬,正準備順流而下。屆時我們自東,王爺自西,方家自南,一舉攻破江南。”

“還有方國珍?”

“是的,我家平章已經遣黃昭黃大人前去出使慶元,共謀大事。”

“是嗎?”張士誠不以爲然地說道,方國珍在長江口被大敗,又被劉浩然藉着打紹興好好敲打了一番,現在老實的不得了,怎麼會出這個頭呢?

“方家是偏師,以水師侵擾東南沿海,並出兵牽制江南處州等軍。”解觀連忙解釋道,雖然他不知道長江口水戰的慘烈和對方國珍的打擊有多重,但也知道方國珍實力不濟。

“不知陳平章許了方傢什麼好處,不會也是東南吧。”張士誠皮笑肉不笑地問道,就算打敗江南劉浩然,自己也很難順利地拿到東南,現在又多了一個方國珍來分贓,關係更復雜。

“我家平章願意將紹興、處州、建德等地讓於方家,請王爺放心,東南一定是你的。”解觀正色地保證道。

張士誠等人又陷入了沉寂之中,數年的交往,他們對劉浩然的實力瞭解頗深,也知道這江南不好打,萬一不成那就要與江南撕破臉皮了,到時別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但是張士信卻開口了:“這筆買賣倒也可以做的。”臉上的貪婪之色表露無遺。

自從與江南和好之後,兩家的貿易往來非常興盛,張士信利用職權從中牟利不少,所以非常清楚東南之地的富庶,也一直垂涎那裡。

張士誠不由狠狠地盯了張士信一眼,然後對解觀說道:“江南據地數千裡,人口數百萬,又被劉浩然經營多年,恐怕不好打。”

解觀看出張士誠想佔便宜又怕吃虧的心思,隨即轉言道:“不才出使淮安時,張必先和張定邊兩位將軍是極力反對。”

“爲何?”張士誠果然上鉤了。

“兩位將軍說我家自己一力就能擊敗江南,何必分利於他人。”解觀傲然答道。

張士誠等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牛皮也吹得太大了吧,江南的實力他們深有體會,陳友諒居然說自己能單獨擊敗他,還把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裡。

“江南所持天險不過長江耳。可我家佔據漢陽、江州、安慶,長江之天險已經共享,不足爲憑。”解觀開始精神抖擻地演講起來,“長江之戰全在水師,而我軍卻是強於水師。原元廷湖廣水師有巨舟戰船無數,現在已經全數落入我軍之手。而我家平章自決意東征以來,全力打造,現在有巨舟上千艘,戰船無數。”

對於解觀的吹噓,張士誠等人不由開始思量起這其中的真假來。就長江水師的實力而言,湖泊衆多、江河密佈的湖廣的確要高出一大截,加上又處於南北、東西要道,所以元廷對湖廣水師的重視也要高於江寧,所以不但戰船數量龐大,而且在漢陽、江州、安慶均設有造船廠,不比江寧的小。湖廣水師被倪文俊大敗,基本上是完整地落入天完朝手中,現在轉到陳友諒手裡。而江南水師,被劉浩然連打帶燒,落在手裡真的沒剩多少船了。就算他這幾年裡拼命地造,也頂不住元廷此前數十年留下來的老底子。再說了,湖廣水網密佈,漁民衆多,隨便一拉就是一支水師,而陳友諒屬下大將又多出於漁民水盜,相對於方國珍這種海盜,更擅長於長江的水戰。反觀劉浩然,屬下的水師基本上以巢湖水盜出身的一幫人爲骨幹,加上後來加入的太湖等地的漁民水盜,實力終究還是稍遜一籌。如此算來,解觀還真沒有瞎吹,陳友諒的水師的確要比劉浩然強大許多。

“貴軍水師是否擅於火器?”張士德遲疑地問道,長江口戰事已經成爲一件疑案,真相如何外人誰也不知道,只知道江南水師火器犀利。

“火器?”解觀對這旁門左道還真的不熟悉,但是在他想來,這種東西除了嚇唬人還能幹什麼?於是帶着不屑的語氣道:“我軍鉅艦與牆高,結陣而行猶如城壘,連綿不絕,如長城斷江,這火器能打破嗎?”

張士德一時啞然,他也沒有見過江南火器的威力,不過想象之下,光靠幾個鐵管子就想轟破城池的確是異想天開的事情。

看到自己擺出實力後壓住了張士誠等人的氣勢,有點得意的解觀露出一臉的誠懇道:“我家平章仁義,不忍見江南百姓久浴戰火,能儘早結束戰事就最好,所以就決意相邀王爺和方元帥等英雄豪傑,共創大業。”

自從劉浩然把仁義大旗打得紅遍天之後,諸位諸侯也把仁義掛在了嘴邊,好像不這麼說就上不了檔次一般。

張士誠看了一眼張士德、李伯升、呂珍等人,遲緩地說道:“此事重大,還請解進士容我們商議一二。”

解觀心裡一驚,知道自己把己軍的實力誇得過火了,讓張士誠不但擔心江南的實力,更擔心己軍會不會仗勢欺人,到時連東南也順勢佔了,於是不動聲色地說道:“我家平章爲了表示誠意,世子已經收拾待發,只要王爺點頭,立即就會趕來淮安。”

待解觀退去之後,室裡一片沉寂,張士誠只得首先開口打破這靜寂:“九六,你說說。”

張士德遲疑一會說道:“兩虎相爭,我們插手進去,恐怕會得不償失。”

“三哥,你也太膽怯了吧,放着這麼大一塊肥肉不去搶。”張士信有些不滿地說道。

“我當然知道東南的好處,可是劉浩然的便宜豈是那麼容易佔得?我們又不是沒吃過虧?”張士德看了一眼貪心不足的兄弟,有點惱怒地說道。

“現在與以前不同了。劉浩然最大的靠山劉福通在汴梁被元軍團團圍住,不日就要城陷勢滅,劉浩然此次既無外援,又有陳友諒大兵壓境,我們爲什麼不趁機撈一票呢?再說了,元軍現在在河南步步緊逼,一旦劉福通被滅,我們就首當其衝,當年劉浩然與我們講和也沒安什麼好心,就是想拿我們當擋箭牌。現在元軍就要殺到眼皮底下了,我們不趕緊擴張地盤,難道還要在這裡坐以待斃,爲劉浩然當替死鬼?”張士信不客氣地爭辯道。

“平章的話不無道理。”呂珍遲疑地說道,自從他上次高談闊論,結果把張士誠最後一點家底耗空之後,他就一直夾着尾巴做人,這次也是深思熟慮之後纔開口道,“我們的形勢並不樂觀,元軍滅了劉福通,平定了山東之後,自然會繼續南下,以求打通運河糧道。”

看到張士信得意和張士德皺起眉頭的樣子,呂珍連忙又轉言道:“知院的話也沒錯,劉浩然和陳友諒是兩隻老虎,他們相爭我們恐怕很難佔到什麼便宜。而且他們誰勝誰敗現在還是個未知數。陳友諒水師強大,天下皆知,難道劉浩然就不知道嗎?他經營江南多年,周圍只有陳友諒一個強敵,以他的個性,應該早就做好了應對準備。屬下聽江南的商人說,定遠軍前月剛在信州大敗陳友諒。”

“呂卿,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置?”張士誠覺得呂珍的話以穩妥爲重,權衡了利弊,正和他的心意。

“王爺,我們不妨學學方國珍。”呂珍進言道。

“學方國珍?如何學?”張士誠一時轉不過彎來。

“方國珍此前先接受了劉浩然的交好,就任江南行省平章,而後又接受了元廷的招安,就任海道漕運萬戶。要不是他一時頭腦發熱,率水師侵擾長江,現在應該是左右逢源。”呂珍小心翼翼地說道。

“你的意思是陰持兩端?”張士誠的眼睛一亮。

“王爺英明。我們可以答應陳友諒的通好,但出不出兵,如何出兵卻全在我們。我們還可以將此事通告江寧,因爲這事無法隱瞞,誰知道淮安有多少江南的探子。而我們通告了江寧,表達了我們的誠意,還能讓劉浩然安心。”呂珍斟酌着詞語說道。

張士誠點點頭,經過數年的交往,江南在自己的地盤的確埋了不少探子細作,連自己的屬下也不知道被收買了多少,淮安城一有風吹草動,江南都會知道。一旦要和陳友諒連兵,這兵馬糧草一動,江南早晚都會知道,還不如坦誠一點。

“陳友諒出兵,我們可以屯兵高郵一帶,並告訴劉浩然,我們這是虛張聲勢。一旦陳友諒得勢,我們就出兵揚州,把揚州路盡數佔據;一旦劉浩然得勢,我們就按兵不動;一旦兩人鬥得兩敗俱傷,我們就不妨順勢佔據東南。”

張士誠不由面露喜色,這樣的確是非常穩妥的,萬無一失。張士德、李伯升也覺得不錯,暗暗點頭,只有張士信還是覺得不甘,但是相對而言,自己卷着胳膊就上的建議太冒險了,衆人十有八九不會同意。

“王爺,屬下還有一個建議。”看到自己的建議被張士誠和衆人讚許,不由膽子大了些,又繼續說道。

“但說無妨。”張士誠微笑着說道。

“陳友諒世子我們一定要拒絕。”

“爲何?”

“我們接納了陳友諒的世子爲人質,就被綁在了他的船上,到時就不得不發,否則天下人如何看待王爺?而且我們接納了其世子,劉浩然知道風聲了該如何想,恐怕陳友諒還沒發動,他說不定就先下手爲強,先把後患除了再說。”

呂珍的話讓張士誠出了一身冷汗,的確,劉浩然的快準狠他是領略過,一旦自己接納了陳友諒的世子,依然劉浩然的性格,指不定會先搶先出兵清理身後的隱患,先別說滅了自己,打殘自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自己的精兵強將都在東南吃過虧,幾乎都患上定遠恐懼症,到時劉浩然來招狠的,自己如何招架。

“至於元廷,王爺不妨屈尊一二,遣使前去交接一二。”呂珍又說道。

“你是說接受招安。”張士誠沉吟一會,便接受了這個建議,又不是沒受過招安,再接受一次又如何,好漢不吃眼前虧。

過了兩日,張士誠再次接見解觀,同意與陳友諒結盟,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會出兵策應,至於送來當人質的世子,就堅決不接受。張士誠拍着胸脯說自己是誠信之人,答應的事情就一定會做,請陳友諒放一百個心。

不久,劉浩然接到了張士誠的書信通報,還有細作從淮安城裡送來的密信,看了一會,便笑着將密信燒掉,隨即給張士誠回了一封熱情洋溢、滿紙敬仰的信。

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102章 中樞(二)第180章 巡視第211章 兀魯回河(三)第170章 石嶺關戰役(二)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127章 敗仗(一)第81章 千里尋夫第114章 過年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16章 清澗山(三)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298章 定(二)第114章 過年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21章 風雲突變第82章 江州(一)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336章 西安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331章 天山(二)第230章 羅貫中第二章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40章 龍鳳二年第192章 家宴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295章 驚變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52章 五德第229章 梅花獎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179章 春夏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31章 再戰(二)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98章 定(二)第81章 千里尋夫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330章 天山(一)第39章 我們和了吧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274章 出巡之試點(一)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337章 紛爭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06章 會盟(一)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90章 鬥(一)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228章 白古國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332章 天山(三)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66章 勇氣號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303章 南掌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56章 大內親軍第102章 中樞(二)第112章 中樞(三)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206章 會盟(一)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63章 誰勝誰負?(一)第85章 江州(四)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86章 江州(五)
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102章 中樞(二)第180章 巡視第211章 兀魯回河(三)第170章 石嶺關戰役(二)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127章 敗仗(一)第81章 千里尋夫第114章 過年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16章 清澗山(三)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298章 定(二)第114章 過年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21章 風雲突變第82章 江州(一)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336章 西安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331章 天山(二)第230章 羅貫中第二章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40章 龍鳳二年第192章 家宴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295章 驚變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52章 五德第229章 梅花獎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179章 春夏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31章 再戰(二)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98章 定(二)第81章 千里尋夫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330章 天山(一)第39章 我們和了吧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274章 出巡之試點(一)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337章 紛爭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06章 會盟(一)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90章 鬥(一)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228章 白古國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332章 天山(三)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66章 勇氣號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303章 南掌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56章 大內親軍第102章 中樞(二)第112章 中樞(三)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206章 會盟(一)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63章 誰勝誰負?(一)第85章 江州(四)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86章 江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