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馮承乾沒有立即批准攻打中途島的作戰行動,主要就與戰略層面上的問題有關。(_)
在陸戰隊攻佔威克島之前,馮承乾就回了一趟北京,與吳鐵生商討在印度洋上發動進攻的事情。只是,兩人還沒有在先打斯里蘭卡、還是直接登陸印度的問題上達成一致,一個新的麻煩就來了。
這就是,意大利當局在答應向北海派遣艦隊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前提條件,即中國海軍能夠向地中海、或者是北大西洋派遣一支艦隊,承擔部分作戰任務,而不是讓意大利海軍承擔全部重任。
在馮承乾看來,這是一個很無理的要求。
要知道,以當時的情況,中國海軍根本沒有辦法向大西洋派遣艦隊。主要就是,南非依然在英國的控制之中,而且在大西洋沿岸地區,根本沒有可以供中國艦隊停靠的港口與海軍基地,而中國海軍主力艦的續航力都不算長,即便帶上補給艦,也無法從新加坡直接開赴德意志第二帝國、或者是意大利的港口。這樣一來,中國艦隊進入大西洋,就只能走地中海航線。雖然直布羅陀要塞在德意聯軍的控制之中,從地中海進入大西洋不是問題,但是蘇伊士運河並不在德意聯軍的完全控制之下,運河東岸駐紮着大批英軍,而且在距離運河三百公里的範圍內有十多座由英國皇家空軍控制的機場,這些機場上有上千架作戰飛機,能夠輕而易舉的消滅進入運河的艦船。此外。英軍在撤退到運河東岸的時候,還在運河裡部署了上萬枚水雷,而德意聯軍根本就沒有清理出一條可以供大型戰艦通過的航道。也就無法保證戰艦能夠順利通過運河。
事實上,要是蘇伊士運河暢通無阻,中國海軍早就向地中海派遣艦隊了。
此外,如果運河能夠通行,中德間的資源往來就更加方便,而不是隻能依靠由中國軍隊控制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問題是,在軍事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政治上根本就不是問題。
雖然在回覆德意的時候,中國的外交官員已經提到。現在還沒有能力派遣艦隊前往地中海與北大西洋,中國只能在其他方面提供援助,比如向歐洲派遣一支戰術航空兵,或者是提供物資方面的幫助,但是德意當局根本就不這麼想,認爲中國外交官員的推辭只是不想盡到同盟國的義務。
當然。持這個觀點的主要是意大利當局。
當時,雷德爾專門給馮承乾發了一封電報。明確提到,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並不支持意大利的要求,而且也知道中國海軍不是不想出兵大西洋。而是確實沒有這個基礎,或者說時機還不成熟。
問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還有別的選擇嗎?
雖然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但是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來說,無疑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根本是可望不可及。要等到中國海軍出兵大西洋,恐怕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錯過了擊敗英國的最佳時機。
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指望的,就只有近在支持的意大利海軍了。
要知道,只要意大利海軍願意把艦隊派出去,而且使其到達威廉港,就算不能幫助德意志第二帝國奪回制海權,也能夠平衡北海的實力對比,讓英國皇家海軍喪失絕對制海權,也就失去了守衛本土的基礎。
正是如此,即便意大利提出的要求很無理,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能直接反對。
所幸的是,馮承乾非常清楚該如何與意大利打交道。
別忘了,在上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就是有名的牆頭草,差一點就投入了協約國集團的懷抱。
當時,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即意大利絕對不會退出同盟國集團。
道理非常簡單,同盟國集團的戰略優勢極爲明顯,取得勝利的機會非常大,如果意大利在這個時候退出,等於是自葬前程。要知道,紅俄即將戰敗,英國也奄奄一息,美國卻要等到一年多之後纔有望扭轉戰局,而在這一年多裡,同盟國集團很有可能已經取得了至關重要的勝利。就算美國的戰爭潛力全部爆發了出來,最終也不可能取得勝利,最多與同盟國集團打成平手。
當然,美國戰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此一來,只要意大利沒有更好的選擇,那麼在同盟國集團的內部事務上,就得做出適當的讓步。
說白了,意大利在戰後的地位,完全由中德決定。
如果在援助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問題上開價過高,就算中德做出了重大讓步,意大利也別想在戰後佔到便宜。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關係明顯更加緊密。
也就是說,意大利在戰後將是依附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歐洲強國,絕對不可能成爲世界級強國。
這樣一來,意大利當局更加得掂量一下漫天開價的後果了。
說白了,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在這場戰爭中遭受了嚴重損失,無法在戰後迅速恢復,那麼主宰世界的將是中國。到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只能屈居老二,而依附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意大利也就不可能獲得更高的地位。從長遠來講,只有全力支援德意志第二帝國,纔有望在戰後獲得更高的國際地位。
顯然,只有德意聯合起來,纔有能力在戰後與中國抗衡。
明白這層關係,就不難明白,意大利爲什麼要漫天要價了。很明顯,意大利提出的無理要求,在本質上不是爲了支援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是爲了穩住地中海的局勢,而是在設法削弱中國海軍,或者說是限制中國海軍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上獲取勝利的速度,從而讓德意志第二帝國有時間擴大勢力範圍。
對此,馮承乾給出了明確的答覆,即中國海軍不會出兵大西洋。即便是派艦隊前往地中海,也有一個前提條件,即德意聯軍必須攻佔蘇伊士運河東面的西奈半島,並且清除掉運河裡的水雷。在此之前,中國海軍可以派遣一些掃雷艦參與清理水雷的工作,但是不會出動作戰艦艇。
隨後,馮承乾又指示外交部,給意大利發了一份正式外交信函,即在出動艦隊之前,中國可以派遣包括戰術航空兵在內的空中力量,協助意大利艦隊前往德意志第二帝國,並且參與北海方向上的作戰行動。
當然,僅僅做這些事情還不夠。
當時,中國當局還在戰略上做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承諾,即在中國海軍向大西洋派遣遠征艦隊之前,只要德意聯軍能夠擊敗英國,並且登上英國本土,就算中國派遣遠征軍參與了攻打英國本土的作戰行動,也會在戰鬥之後從英國撤軍,由德意佔領英國,並且保證在戰後不插手英國事務。
顯然,這纔是最重要的條件。
說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一直沒有讓中國派遣遠征軍參與歐洲大陸上的戰爭,主要就是擔心中國的影響力擴大到歐洲。當然,在歐洲大陸上,根本沒有勢力真空,中國也不可能讓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鄰國投入自己的懷抱。關鍵就在歐洲唯一的離岸國家,也就是隔着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的英國。可以說,如果中國控制了英國,哪怕在英國有影響力,在戰後都會讓英國成爲牽制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重要力量,甚至扶持英國對付德意志第二帝國,使德意志第二帝國僅僅是歐洲霸主。
要知道,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之後,英國就是其最主要的戰略對手。
中國承諾不插手英國,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來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意大利來說也有很大的好處。
這意味在,在戰後意大利有望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組成歐洲集團,控制整個歐洲。
正是如此,意大利當局最後做出了讓步,即不在要求中國海軍派遣遠征艦隊,但是中國必須向歐洲派遣一支戰術航空兵。
顯然,派遣戰術航空兵根本不是問題,即便空軍不肯出力,也有海軍航空兵可用。
問題是,這並非馮承乾遇到的唯一麻煩。
當時,最大的麻煩還是在中國軍隊內部,即吳鐵生認爲已經到了在印度洋上發起大規模戰略進攻的時候。
更重要的是,劉伯恩也認爲必須得攻打印度了。
原因前面已經提到,即在紅俄戰敗之後,中德的上千萬地面部隊都需要一個新戰場,而且德軍很有可能翻過高加索山脈進軍伊朗,從而控制海灣地區。雖然名義上,德軍此舉是要從東面包圍中東的英軍,但是在戰略層面上,更大的意義在於德軍能夠從伊朗出發,進入南亞地區。
顯然,不可能等到紅俄戰敗之後再攻打印度。
爲此,就得未雨綢繆,就得早做準備。
吳鐵生主張直接攻打印度,即從緬甸出發,向西推進,而以安達曼羣島爲根據地的兩棲部隊則充當輔助力量。吳鐵生的意思很明確,即攻打印度是陸軍的事,海軍只需要提供一些支援就行了。
問題是,從緬甸出發,有可能迅速攻佔印度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