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走吧,走吧。

大明的經歷就像一場夢,很不真實。站在郵輪的甲板上用望遠鏡觀察泰晤士河口的戰場,陳燮的腦子裡浮現的是一部老電影《林則徐》裡的鏡頭,大英帝國的艦隊用大炮轟擊虎門炮臺,打開了古老的國門。歷史無法重寫,儘管這可能就是一個夢,但是陳燮依舊不依不饒的,要把類似的場景重來一遍。

猛烈的炮火將岸上的炮臺變成了一片火海,單單從望遠鏡裡看,已經不會有人存活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大炮的威力確實很大,學會挖戰壕的英國軍隊,咬牙承受。

登陸開始的時候,隱藏較好的炮臺不顧天空張飄來的熱氣球的發現,對準海面上的小船開火了。英國軍隊的反擊頑強堅毅,當大明士兵衝到炮臺跟前時,龍蝦兵端着刺刀衝了出來肉搏。但是迎接他們的是霰彈槍,一槍過去就是一片。整個戰鬥的進程,在大明的軍隊看來並不激烈,因爲對手很難給他們的前進造成麻煩。就算英軍嚴防死守,明軍登陸部隊也僅僅付出了百餘人的傷亡,就佔領了兩岸的炮臺,通往倫敦的大門打開了。

輔助船隻清理河道之後,陸軍沿着河岸推進,海軍沿河火力掩護,一直殺向倫敦。排水量較大的船隻,自然無法走河道,但是一千多噸的風帆船毫無壓力。陳燮暫時留在海上等消息,一週之後,消息傳回,倫敦投降。

八千英軍在這次戰役中陣亡,三萬英軍受傷或者被俘,更多的英軍撤出了倫敦。這個城市,似乎是第一次被異國的軍隊佔領(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乘坐一艘風帆戰艦,陳燮帶着幾個隨從,出現在了倫敦。

小時候學過一首歌叫倫敦橋,可惜。現在並沒有這座橋,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更大的遺憾是,沒有白金漢宮。所以,倫敦沒有什麼好看的。這大概是陳燮最後的一個心願了。隨意的在倫敦城內溜達。倫敦市民們投來的是各種複雜的眼神,主流是仇恨。

沒有人知道陳燮此刻的心裡在想啥,那麼陳燮心裡到底在想啥呢?此刻的陳燮,內心的真實想法有點類似夙願德償,這個時空陳燮的所作所爲。無非就是想讓大明的人都知道兩個事情。一者,家天下要不得,不管是一家一姓,還是一個民族來坐這個天下,都不可取。因爲一旦這個國家進入這個狀態,整個統治階層首先考慮的永遠是屁股下面的位子。因此纔會出現“寧與外人不予家奴”這樣的言論。理由很簡單,外人來了,那是要走的,家奴起來了,是要取而代之的。二者。這個世界其實是沒用公平的,就像破了長城關口入關的清軍,是不會跟你講理的。公平這個東西,是靠自己爭取的。一個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可能就會身邊的其他人得到更多的公平,一個國家努力做到最好,就比其他的國家得到更多的公平。

公平,從來都是相對的,你認爲公平了,別人就不會認爲有公平。一個人一個視角。一個人一個思維,所謂“不患貧而患不均”,其實是個悖論。只有做好自己,纔會有相應的社會地位。只有一個國家強大了,纔會有相應的國際地位。這就是世界的本質,從來不曾改變。

人類社會從來都是不公平的,任何人告訴你,跟我混,我給你公平。記住。他在騙你,希望你給他流血流汗,從你的身上吸血。拋開國外的歷史不說,單單看中國歷史,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就沒有公平過。一代一代人努力的結果,只能是無限的縮短這個差距,但是差距不會消失,因爲人與人本身就存在差距。這個差距,可能是智商,也可能是情商,又可能是毅力,還可能是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個人的家庭教育等等。

人也好,國家也罷,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你強大了,別人就不敢惦記你。

離開倫敦已經是一週之後的事情了,環球旅行還在繼續,這一次走的是非洲海岸,抵達開普敦補給的時候,陳燮指着南非的大陸,對身邊的人說:“這個地方,一定要牢牢的抓在手中。”南非有什麼,陳燮很清楚,但是現在不能說,等將來吧。

陳燮的身邊,一直跟着一個內閣的書記員,公共場合的所言所行,記錄在案。這是內閣特意安排的,如果陳燮真的走了,要爲他立傳。即便不是現在,將來的後人也會這麼幹,多一點史料是好事。

陳燮自己則不清楚,下一站是哪,還能不能看見這個時空後人給他立的傳。

印度終於出現在視線中,這次環球旅行非常匆忙,甚至都沒有等英國的戰役有一個結果。抵達孟買的時候,陳燮終於得到了一個準確的數字,現在的印度有一千二百八十八個大大小小的土王。最大的土王,地盤可能是一個縣的。最小的,可能是一個鄉。而所有的大城市和交通樞紐,都掌握在外來的大明人和日裔手裡。單單靠着收稅,每年就能養活百萬人口不說,還能給國家上繳五千多萬的稅收。現在的印度以農業爲主,傳統的民間織布已經被摧毀殆盡,大明資本家用廉價的棉布,淹沒了土布。

客觀的說,印度人的生活水平極低,但是更客觀的說,他們的反抗意志不斷強烈。

沿着海岸線一路向前,陳燮看見了馬六甲海峽,看見了淡馬錫,當郵輪穿過海峽時,海面上颳起了大風,烏雲密佈,風雨將近。這個時候陳燮卻站在了夾板上,任憑猛烈的海風在臉上吹。陳燮不是腦子進水了,而是他手腕上的表開始了猛烈的震動,還是連續不停的震動。

風急的人都站不住的時候,空氣中憑空出現一個黑洞,所有人都看見了這個黑洞慢慢的移動,最終將穩穩站在原地的陳燮吞噬進去。陳相,還是走了,黑洞消失的瞬間,烏雲散盡,風也停了,海面上陽光燦爛,天空中萬里無雲。

不知道是哪個人發出了一聲哀嚎:“陳相!您不能走啊!”整個郵輪上的人都跪地磕頭,失聲痛哭,陳燮身邊的一些侍者,頭磕破了都感覺不到疼,還在那裡不停的磕頭,痛哭流涕。

消息傳回大明,內閣一片死寂,最終還是決定,在《大明時報》上刊登消息,經過藝術化的消息如下:“船經淡馬錫,天邊突現五彩祥雲,仙鶴漫天飛舞,一時間如置身仙境之中。飄飄仙樂從天而降,仙鶴飛羽結梯,陳相拾階而上,駕雲而去。”

這是對陳燮徹底的神話,也是對陳燮所制定的國策的一種鞏固。儘管現在自然科學已經蓬勃發展,關於神仙的故事,在大明依舊很有市場。尤其是體現在陳燮的身上,說他不是神仙,沒人信不是?你說吧,一個九十歲的老人,看着就不顯老,這上哪說理去?所有自然規律在他身上得不到體現,不用神仙怎麼來解釋。再有,陳燮搞出來的那麼多東西,誰能解釋的清楚?要不怎麼牛頓最後改着去研究神學了呢?不就是他在現有的基礎上,真的搞不懂這個世界,搞不懂這個宇宙嘛,走到極端,轉向神學。

所有大明的報紙都轉載了這個消息,民間聞訊,遍地都是焚香叩拜,流淚送別。皇宮之內,聽到這個消息的朱慈烺沉默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致信內閣,要求搬出紫禁城這個象徵性的地方,提出了改建成博物館的建議。

內閣對此頗感驚訝,這麼一來,皇權的存在感就更差了,到底該怎麼答覆呢?整個內閣開了十天的會,最終才爭吵出一個結論,紫禁城還是皇室的產業,改成博物館的事情,內閣不發表任何意見。百姓參觀所得,內閣也不要,每年給皇室的撥款,依舊不變。內閣另選一地,修建宮殿給皇室居住。

得到回話的朱慈烺回覆:不必如此,陳相將西山別院贈予皇室,直接搬過去住就行了。反正也沒多少人,今後也不會擴大了。大概就是這樣,皇帝和內閣達成了一致,朱慈烺搬出了紫禁城,內閣出現修繕之後,改成了博物館,對外開放,收費的問題皇室自己搞定。這個規矩定下來之後,一直延續。因爲這個舉動,內閣對皇室徹底的放心了。

後人在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陳相駕鶴而去的消息傳回時,內閣的第一個反應是出兵控制皇室。而且調動不是城內的軍隊,而是直接從遼東調兵。人們對於朱慈烺的反應深感欣慰,認爲如果不是這樣做,很可能內閣那幫人爲了自己的利益,會迫使朱慈烺退位去做太上皇,然後從他的兒子中間,找一個最小的來當皇帝。

這個結論,得到了史學家們的一致認可,認爲這個結論太合理了。當然了,正史上對這個事情的說法是另一個面目,死活沒有人提一句遼東調兵的事情。史學家們私下的研究結論,肯定上不了正史的。

那麼,陳燮到底去了哪呢?(。)

第612章 日本變局的禍根第417章 死的選擇,生的希望第397章 再臨秦淮河第753章 統治基礎第836章 交易第582章 態度決定感受第53章 神醫變惡魔第186章 熱熱鬧鬧第647章 沒意見吧?第575章 等待第245章 按部就班第800章 還敢更裝一點麼?第121章 正月初一第43章 基礎生活設施建設第430章 倉皇“北狩”第522章 兩個凡是第893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六)第578章 怪物第754章 援兵第103章 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第15章 不是好東西第886章 報復,必須報復!第798章 兩大帝國之間的接觸第700章 心服口服第273章 試探慘敗第739章 早作安排第133章 關鍵是沒銀子第288章 東南海面第643章 情報第381章 壞透了第276章 大火燒營第537章 事關尊嚴和未來第504章 該怎樣還怎樣第702章 希望工程第319章 我騙他的第一百五十 出乎意外的恩賞第411章 海州外圍第236章 機會不容錯過第281章 咬人和被咬第635章 跳板第363章 對比第121章 正月初一第436章 改變的節奏第609章 火線提拔第346章 新巡撫的來訪第878章 築路(六)第217章 魏國公第68章 一個大生意第137章 管教他有來無回第498章 耐人尋味第119章 行軍打仗做買賣第482章 人選第304章 動不得第631章 宰凱子第61章 都是爲了地方第684章 挽回的辦法第146章 這才叫做大買賣第866章 明法貿易開啓第269章 明朝版登陸作戰第736章 風險和收益第222章 專欄作者第317章 吃兩頭,還得分一份保護費第97章 一個作死的人第643章 情報第887章 融合第688章 滾進來第333章 夜深沉第236章 機會不容錯過第471章 邁出跨時代的一步第九百零八章第474章 打回去第691章 有錢不賺?第527章 大招第759章 無奈的決定第3章 明朝第一日第250章 新兵第293章 無題第557章 教導第365章 擊敗第498章 耐人尋味第73章 番薯豐收第439章 復叛第688章 滾進來第629章 未來的保證第573章 非自由競爭的時代第20章 捐武職第548章 堵個正着第328章 小刀子割肉第653章 公正、意外第442章 蒸汽時代的可能第522章 兩個凡是第61章 都是爲了地方第308章 進度真快第192章 威懾第113章 跪舔第848章 開啓先河第736章 風險和收益第132章 曹化淳到第456章 穩打穩紮第775章 不是一個頻道
第612章 日本變局的禍根第417章 死的選擇,生的希望第397章 再臨秦淮河第753章 統治基礎第836章 交易第582章 態度決定感受第53章 神醫變惡魔第186章 熱熱鬧鬧第647章 沒意見吧?第575章 等待第245章 按部就班第800章 還敢更裝一點麼?第121章 正月初一第43章 基礎生活設施建設第430章 倉皇“北狩”第522章 兩個凡是第893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六)第578章 怪物第754章 援兵第103章 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第15章 不是好東西第886章 報復,必須報復!第798章 兩大帝國之間的接觸第700章 心服口服第273章 試探慘敗第739章 早作安排第133章 關鍵是沒銀子第288章 東南海面第643章 情報第381章 壞透了第276章 大火燒營第537章 事關尊嚴和未來第504章 該怎樣還怎樣第702章 希望工程第319章 我騙他的第一百五十 出乎意外的恩賞第411章 海州外圍第236章 機會不容錯過第281章 咬人和被咬第635章 跳板第363章 對比第121章 正月初一第436章 改變的節奏第609章 火線提拔第346章 新巡撫的來訪第878章 築路(六)第217章 魏國公第68章 一個大生意第137章 管教他有來無回第498章 耐人尋味第119章 行軍打仗做買賣第482章 人選第304章 動不得第631章 宰凱子第61章 都是爲了地方第684章 挽回的辦法第146章 這才叫做大買賣第866章 明法貿易開啓第269章 明朝版登陸作戰第736章 風險和收益第222章 專欄作者第317章 吃兩頭,還得分一份保護費第97章 一個作死的人第643章 情報第887章 融合第688章 滾進來第333章 夜深沉第236章 機會不容錯過第471章 邁出跨時代的一步第九百零八章第474章 打回去第691章 有錢不賺?第527章 大招第759章 無奈的決定第3章 明朝第一日第250章 新兵第293章 無題第557章 教導第365章 擊敗第498章 耐人尋味第73章 番薯豐收第439章 復叛第688章 滾進來第629章 未來的保證第573章 非自由競爭的時代第20章 捐武職第548章 堵個正着第328章 小刀子割肉第653章 公正、意外第442章 蒸汽時代的可能第522章 兩個凡是第61章 都是爲了地方第308章 進度真快第192章 威懾第113章 跪舔第848章 開啓先河第736章 風險和收益第132章 曹化淳到第456章 穩打穩紮第775章 不是一個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