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鯨吞蠶食

外面的風很大,而且稍微有點涼。

其實,艦隊所在的海域靠近赤道,常年都沒有大風大浪。因爲在高速航行,所以有很強的甲板風。

至於氣溫偏涼,那是因爲才天亮,太陽還沒升起來。

即便是在赤道附近,夜間氣溫也才20攝氏度。

“你認識丁鎮南將軍嗎?”

白止戰突然就問了出來,搞得江文龍滿頭霧水,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

“您說的是指揮波沙灣戰爭的那個丁鎮南將軍?”直到白華偉回頭看過來,江文龍才嘀咕了一句。

難道還有第二個丁鎮南?

白華偉沒接話,只是看着江文龍。

這讓江文龍渾身不自在,又不能轉身走開,也就只能老老實實的點頭,表示知道丁鎮南是誰。

“那你就肯定知道,他在多年之前就斷定,別說第三次,就算是再打幾次全球大戰,我們也無法取得全面勝利,也就是擊敗所有敵人,把全世界統一到一箇中央政府之下,至少在一個聯盟之內。”

江文龍心裡是暗自一驚,不自覺的鎖緊了眉頭。

看到他的這個神色變化,白華偉笑着搖了搖頭。

顯然,江文龍並不知道,當他心有所感的時候,特別是在情緒出現波動的時候,總會不自覺的皺眉頭。

這其實是一句概括性的話語,介紹的是“新軍事學說”。

“按他的觀點,我們從一開始就錯了。”

“錯?”

“打全球大戰,或者說希望通過一場大規模戰爭解決所有問題的軍事思想。”

在白華偉說這番話之前,江文龍就已暗自嘆了口氣。

丁鎮南提出的這個觀點,通常說的新軍事學說,早在帝國軍隊裡面傳開了,而且得到了幾乎所有少壯派軍官的支持。

只是,大部分少壯派軍官是覺得會成爲該理論的受益者。

道理也很簡單,如果傳統的方式無法打贏全球大戰,就必須進行軍事改革,也要在軍事領域投入更多資源,而且不管怎麼做,都會給少壯派軍官帶來實質的好處,讓年輕軍人獲得更多機會。

顯然,丁鎮南的初衷並不是爲少壯派軍官代言。

真正理解,並且相信這個觀點的人並不多,而全力支持就更加是少之又少,白華偉就是其中之一。

要說的話,江文龍也是丁鎮南的擁躉。

當初,他以全校第三名,全省前五十名的優異成績,放棄了帝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選擇了帝國海軍學院,除了從小就喜歡軍事之外,一個最爲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新軍事學說影響。

江文龍讀高中的那幾年,丁鎮南開始出名,而且通過發表文章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軍事學說。

然後,他成了江文龍的偶像。

只是,江文龍的第一選擇其實是帝國陸軍學院。

可惜的是,在進行體能測試的前幾天,因爲患上重感冒,所以沒有能夠達到陸軍學院的最低標準。

所幸的是,沒有錯過海軍學院的招生考試。

至於空軍學院,根本不用想。他的裸眼視力僅4.8,也就剛好達到海軍學院招生的最低要求,而空軍學院需要裸眼5.0。

在從海軍學院畢業之前,江文龍就熟讀了丁鎮南發表的所有文章。

雖然說不上是倒背如流,但是對主要內容,特別是核心思想,肯定是爛熟於心。

要往根本上講,新軍事學說只有一個核心思想:全面放棄與否定打全球大戰的思想,通過小規模戰爭來牽制與消耗對手,達到拖垮對手的目的,再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來完成稱霸全球的目的。

只是,要讓帝國高層接受新軍事學說,實在太難了。

還不說其他人,只是帝國首輔周涌濤,就對新軍事學說不太感冒,或者說不認爲這是唯一的正確選擇。

就像前面說的,支持新軍事學說的幾乎都是少壯派軍官,而且主要是能夠從新軍事學說當中獲益。

那麼,除了少壯派軍官之外他的軍人,特別是身居高位,掌握實權的將領,也就肯定會因爲推行新軍事學說而受損。從權力鬥爭的角度看,這些位高權重的將軍必然阻撓新軍事學說的推廣。

等少壯派軍官坐上實權位置,成爲了高級將領,也會這麼做。

此外,還存在更本質的問題。

採用新軍事學說就等於承認主要對手,即紐蘭共和國與迢曼帝國也是全球霸權,擁有跟帝國平起平坐,至少大致相當的國際地位,也就等於放棄了第二次全球大戰的紅利與全球霸主的桂冠。

在政治上,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雖然迢曼帝國同樣是戰勝國,但是按照大戰後期簽署的衆多協議,迢曼帝國僅居於從屬地位,不但承認帝國的領導地位,還放棄了一部分戰爭紅利,比如布蘭王國的幾座軍事基地的駐軍權。

這也符合兩國在戰爭當中的表現,以及國力的對比。

以當時的情況,迢曼帝國其實是被迫妥協。

如果迢曼帝國不肯妥協,並且承認樑夏帝國的主導地位,那麼第三次全球大戰很可能會立即,或者是在10年之內爆發。對於耗盡了國力,本土還遭到戰略轟炸,急需進行戰後重建的迢曼帝國來說,哪怕是在10年之後,也絕不是樑夏帝國的對手,會在開戰的那一天就輸掉戰爭。

在幾十年之後,迢曼帝國顯然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

其實,在大戰結束之後,迢曼帝國就一直在謀求超級霸權的地位,所做的努力都是爲了達到這個目的。

可惜的是,只要布蘭王國還有樑夏帝國的駐軍,迢曼帝國就不是超級霸權。

至少在政治上,不是貨真價實的超級霸權。

不要忘了,布蘭王國是西陸集團的成員國,也是迢曼帝國的盟國。

顯然,沒有哪個超級霸權會准許盟國境內有其他國家的駐軍,更別說是象徵勝利者的佔領軍。

當然,迢曼帝國還不算什麼。

不管怎樣,迢曼帝國都是第二次全球大戰的戰勝國,而且是西陸集團的主導國,更是傳統的西方強國。

關鍵是紐蘭共和國。

雖然並沒承認戰敗,也沒有簽署任何與投降有關的國際條約,但是紐蘭共和國是事實上的戰敗國。

承認一個戰敗國是超級霸權?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巨大的政治災難。

當初跟紐蘭共和國恢復外交關係,在幾個極爲關鍵的問題上,帝國當局都只是答應暫時擱置爭議。這裡面,包括霍瓦依羣島的歸屬權。也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帝國才保住了戰勝國身份。

簡單的說,只要霍瓦依羣島還在帝國手裡,而紐蘭共和國又宣稱擁有羣島主權,那麼帝國就是佔領國。按照國際法,只有戰勝國有權佔領,準確的說是在戰敗國駐軍,因此駐軍是戰勝國的象徵。

其實,也就是繼續在霍瓦依羣島駐軍,帝國論議兩院才通過了跟紐蘭共和國恢復邦交的法案。

可見,就算紐蘭共和國已經發展成爲超級霸權,而且僅此於樑夏帝國,在法理上也是戰敗國。

這個身份,不只是象徵意義。

因爲是戰敗國,所以在很多國際組織當中,紐蘭共和國的地位都很低,甚至不如羅利王國與斯班王國,這些實力差很多的戰勝國,而且還要承擔更加繁重的義務,比如繳納更多的會員年金。

當然,關鍵還是國際話語權。

發展至今,紐蘭共和國的影響力,也僅限於孤大陸,而且主要在北孤大陸,對南孤大陸部分國家都沒什麼影響。

與之相比,迢曼帝國的政治與外交影響力就大得多。

綜合這些因素,至少在和平時期,帝國當局絕對不會推行新軍事學說。

由此產生了一個極爲嚴重的問題。

全球大戰不可避免!

其實,新軍事學說在根本上,也就是爲了消除全球大戰,或者說要推行新軍事學說,就得避免打全球大戰。

新軍事學說的核心思想,就是用“蠶食”取代“鯨吞”。

如果按照規模衡量,全球大戰是“鯨吞戰略”,也就是通過一次大規模戰爭擊敗所有的強敵。相對的,新軍事學說就是“蠶食戰略”,通過衆多小規模戰爭,有計劃的逐一擊敗所有的對手。

只是,在具體的操作上,新軍事學說同樣存在很多問題。

最突出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定義“擊敗”。

在全球大戰中,這個定義很明確,也就是佔領敵國,或者是敵國投降。

可是在新軍事學說提倡的小規模戰爭當中,這個定義就很含糊了。

打到敵國投降?

那麼,然後呢?

在第一次全球大戰之後,就算打敗了對手,也很少明目張膽的侵佔對方的領土,更別說吞併對手。

嚴格說來,爲了領土而發動戰爭,在全球工業化時代來臨時就已結束。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沒辦法徹底擊敗對手!

就拿駱沙來說,先是始武大帝擊敗了駱沙帝國,獲得了極北地區,一舉把駱沙帝國打回原型;接下來,在第一次全球大戰中,駱沙帝國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經過數年的戰亂之後才由駱沙聯邦取而代之;到了第二次全球大戰,又死灰復燃,駱沙聯邦成爲了最不確定,也是威脅最大的敵人之一;即便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後,來自西駱沙的威脅依然讓帝國感到如芒在背。

可見,在100多年裡面,前後打了三場大規模戰爭,都沒有能夠徹底消滅駱沙。

至於軍事佔領,更加不值得考慮。

殖民時代早已宣告結束,而在非殖民時代,任何性質的軍事佔領,都意味着在經濟上是得不償失。

全面戰爭時期,經濟問題還可以暫時擱置。

和平時期,首先考慮的就是經濟問題。

最典型的,也就是波伊戰爭。

雖然帝國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傷亡數十萬官兵,只是陣亡將士就高達5萬,創下了戰後之最,但是迫使帝國撤軍的,並非巨大的傷亡,畢竟在兩次全球大戰當中,陣亡官兵都超過了100萬。

關鍵就是,這場戰爭的耗費實在是太大了!

把間接開支也算上,總共用掉了大約20萬億金元。

這是金本位時代的20萬億金元!

出兵波伊地區的那一年,帝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10萬億金元,而在撤兵的那一年也只有20萬億。

也就是說,這場戰爭直接燒掉了帝國1年到2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其實,也就是在波伊戰爭當中的巨大開支,產生了鉅額赤字,逼迫帝國當局在此之後宣佈廢除金本位。

按照非官方的統計數據,在20萬億戰爭開支當中,直接用於作戰的還不到1萬億,而佔領費用則高達4萬億。

此外,遭受的傷亡,也有大約60%跟佔領行動有關。

在大規模作戰行動當中,傷亡官兵還不到5萬。

波伊戰爭時期如此,現在就更甚。

直接吞併敵國?

要說的話,這是唯一的可行之策。

只是,這也是最不可能被帝國當局採納的辦法。

不要忘了,在始武大帝之後,帝國已經停止了對外擴張,不再謀求新領土,還開始限制外來移民。

在完成工業化之後,這種排外的思想變得更加突出。

道理也很簡單,在富裕起來之後,帝國民衆不願意增添負擔,也就是不願意跟外人分享現代化建設的成果。

比如,早在第一次全球大戰爆發之前,高巨國王就提出內附,成爲帝國的一個擁有高度自治權的特殊藩國。很明顯,就是希望能夠獲得帝國的援助,又不想放棄既得利益,特別是在王國內部的特權。結果是,帝國當局以“不承認異姓王”爲由,拒絕了由高巨國王提出的內附請求。

此後,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結束後,撒豆羣島也提出內附。

雖然撒豆羣島有更高的戰略價值,而且人口不到100萬,還有旅遊業可以開發,不會給帝國增添多少負擔,但是帝國當局也再三拒絕,後來經過近20年的談判,才以特別行政區身份併入帝國。

這個身份,讓撒豆羣島的居民失去了公民的投票權,幾乎沒有參與政治活動的可能。

從這些方面看,要以吞併方式來徹底擊敗敵國,先不說軍隊能否做到,只是在帝國內部就存在很大的反對聲音。

這也是帝國高層不願意接納新軍事學說的關鍵所在。

就算是周涌濤,如果公然支持新軍事學說,也會被冠上“權相”頭銜,甚至有可能遭到彈劾。

只是,周涌濤不可能不清楚新軍事學說的價值。

不然的話,丁鎮南也不可能獲得那麼多的機會。

對江文龍這些才20多歲的年輕軍官來說,新軍事學說擁有更加巨大,而且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的意義!

第78章 前仆後繼第497章 備戰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499章 層層設防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469章 倍感壓力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329章 疑兵計第70章 突突突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220章 全是壞消息第65章 前沿陣地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316章 大戰局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9章 海陸分歧第198章 定調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19章 龍的天空第305章 陸軍的主戰場第4章 太空貓眼第13章 遮斷戰術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77章 一錘子買賣第188章 聯邦總統第65章 無可奈何的選擇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8章 試探虛實第425章 三種可能第173章 憂心忡忡第1章 空中霸王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第206章 現代女性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192章 搶先攻擊第78章 護航作戰第153章 有限目標第273章 糧食問題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156章 反艦利器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577章 會師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246章 一夜之間第123章 環環相扣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159章 陡然生變第35章 組建團隊第10章 走投無路第260章 軍事顧問第13章 預料之中第279章 錦上添花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435章 突擊巽風海峽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212章 作戰平臺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601章 空操心第296章 總統的擔憂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53章 全線潰退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387章 全面爆發第56章 大蕭條之禍第484章 傳統盟友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171章 搗亂分子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390章 小心眼第28章 風雲突變第21章 導彈威脅第441章 雄心壯志第38章 情景設定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492章 爭論第522章 消息第570章 壞消息第49章 重啓的艦隊演習第522章 消息第160章 大膽前出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58章 偷襲得手第296章 總統的擔憂第212章 大國造的風采第42章 戛然而止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5章 帝國首輔
第78章 前仆後繼第497章 備戰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499章 層層設防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469章 倍感壓力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329章 疑兵計第70章 突突突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220章 全是壞消息第65章 前沿陣地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316章 大戰局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9章 海陸分歧第198章 定調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19章 龍的天空第305章 陸軍的主戰場第4章 太空貓眼第13章 遮斷戰術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77章 一錘子買賣第188章 聯邦總統第65章 無可奈何的選擇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8章 試探虛實第425章 三種可能第173章 憂心忡忡第1章 空中霸王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第206章 現代女性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192章 搶先攻擊第78章 護航作戰第153章 有限目標第273章 糧食問題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156章 反艦利器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577章 會師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246章 一夜之間第123章 環環相扣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159章 陡然生變第35章 組建團隊第10章 走投無路第260章 軍事顧問第13章 預料之中第279章 錦上添花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435章 突擊巽風海峽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212章 作戰平臺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601章 空操心第296章 總統的擔憂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53章 全線潰退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387章 全面爆發第56章 大蕭條之禍第484章 傳統盟友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171章 搗亂分子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390章 小心眼第28章 風雲突變第21章 導彈威脅第441章 雄心壯志第38章 情景設定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492章 爭論第522章 消息第570章 壞消息第49章 重啓的艦隊演習第522章 消息第160章 大膽前出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58章 偷襲得手第296章 總統的擔憂第212章 大國造的風采第42章 戛然而止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5章 帝國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