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張太妃打醬油

上陽宮遠離宮殿建築羣,玉潭跟着領路的老太監走着,離得遠遠的就能看見這裡琉璃瓦重檐的殿頂,九曲迴廊上的朱漆斑駁陸離,看起來也有一二十年沒有修繕過了,雕欄玉砌讓人聯想到昔日的輝煌,宮女太監也都有些年紀的了,難免死氣沉沉的,玉潭是新來面孔,沿路收到好幾道詫異的眼光,少不得低了頭,老太監帶她到了地方就退出去了。

玉潭擡眼打量,就見一塊黑色的匾額,四周鑲着金邊,上面是“上陽宮”三個金字。

一個三十左右的掌事宮女從宮殿裡迎出來,穿了件半舊的寶藍色廣袖斜襟長襖,外罩石青刻絲褂子,下面是半舊的天水綠羅裙,生的高大壯碩,神態上也帶着幾分漫不經心,打量她兩眼笑了笑,“這位夫人想必就是方李氏了?太妃娘娘心裡惦記着呢,說好了夫人一來就進去請安吧。”

玉潭少不得低眉斂目,跟在宮女後面進去了,宮殿高大寬闊,氣勢森嚴,裡面站了一排執事的宮女,另有宮女捧了半舊的黃緞子蒲團放到地上,隔着簾子,那面還有隱隱的說話聲,帶着口音也聽不真切。

這是讓她磕頭的意思了,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頭,玉潭少不得忍了羞恥跪下來,“臣婦方李氏給太妃娘娘請安。”

簾子後面的人不說話了,宮殿裡這麼些人,反倒肅靜的有些陰森了。

也不過片刻功夫那邊又放聲說笑起來,根本就沒有搭理她的意思,玉潭不禁在心裡嘆了口氣,這些都是慣用的手法,磕了頭也不叫起來,給她一個下馬威。先嚇住她再說,她是穎國公府的世子夫人,已經按照禮節磕了頭。她又不是張太妃的奴才丫頭。

玉潭在心裡冷笑一聲,索性站起身。靜靜的站在一旁,簾子後面有抽氣聲,顯然沒料到她居然敢站起來,那邊又是一陣嗡嗡的說話聲。

玉潭就打量這宮殿,這裡似乎是張太妃待客的地方。

擺設着雕工精美的几案桌屏,其間安插着古董花瓶諸多奇珍異寶,極盡富貴豪奢之能事,奢華之處一時也說不完。地上擺了一溜金絲楠木的椅子,鋪着大紅五福捧壽的靠墊,那一邊二三十個宮女連喘氣的聲音都沒有,正前方高掛着湘妃竹簾,簾子兩邊各有兩個女官拿着一人多高的鵝毛羽扇。

又過了許久,玉潭站得腿都酸了,太妃娘娘終於命人撤了簾子,

一個衰老的老婦人坐在當中一把椅子上,不過是個又幹又瘦的老太太,體型嬌小。容顏還殘留着昔日的豔麗,滿身的珠光寶氣,衣領袖口有明黃的顏色

。憑添了幾分貴氣,頭上帶着抹額,鬢邊插着碩大一朵珠花,這位想必就是張太妃了,張太妃旁邊還站着一位五旬左右的中年貴婦,穿着王妃的服飾,想必就是寶音王妃,寶音親王早不與這些豪門世家交往了,玉潭也沒見過寶音王妃。

“下面站着的可是方李氏?”都這麼大年紀了。張太妃的聲音依然輕柔悅耳。

“太妃娘娘宣召,臣婦不敢不來。”

張太妃用挑剔的眼光打量她。搖了搖頭,一邊和寶音王妃說着。“眉眼生的不夠端莊,這個子也太高了,方家那孩子不見得喜歡。”

玉潭只管低了頭不說話。

“你嫁進方家也有些日子了,爲什麼不知道進宮與哀家請安?還得哀家宣你進來。”

老太妃開口責難,聲音依然柔和,玉潭就詫異的擡頭說道,“我家婆婆是太妃娘娘的侄女,又是張家的出嫁女,婆婆早就是方家的人了,臣婦年輕見識短,實在不知道宮裡還有外姓人請安這個規矩,方家也有規矩的,老太妃宣召又不好不來。”

還沒有人敢這麼和太妃娘娘說話呢。

張太妃臉色有些不好看了,旁邊的寶音王妃說話了,“方李氏你還年輕,不知道老太妃的規矩也是有的,以後你經常進宮就知道了,老太妃最慈和不過,心裡很疼愛小輩,張家表妹年紀輕輕就沒了,老太妃想起來也常常傷心,太妃心裡想着你們呢。”

“賜坐”

張太妃輕聲漫語吩咐着,宮女就搬過來一個矮矮的小板凳。

看來那邊的一溜椅子是沒資格坐的,玉潭只好謝了坐,從這個角度看,張太妃娘娘越發的高高在上。

就聽老太妃輕柔的說着,“哀家只有彩媛這一個親侄女,這些年哀家也傷心,只是哀家住在上陽宮裡輕易也見不着你們,哀家宣你進來就是要與你做主的,你嫁進方家也有兩個月了,那方鄭氏蛇蠍心腸,想必事事與你爲難,新婦在方家受了什麼委屈,只管和哀家說說看,哀家與你做主就是了。”

“家中婆婆寬厚,不曾爲難新婦。”

張太妃看着她好半晌沒說話,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到底哀怨的嘆息一聲,“不曾爲難你們就好了,哀家白操了這份心。”

玉潭只是低了頭不言語。

“方家那個孩子如今也出息了,哀家心裡高興,那孩子從小就三災八難的,如今好容易大了,你一個人怕是服侍不好,馮雁蘇是在哀家跟前長大的,今年她也有十九歲了,你帶回去做個姐妹也好。”

玉潭嘴角微彎,“臣婦謝過太妃娘娘,太妃娘娘想得周到。”

張太妃似乎沒想到她這麼好說話,一時倒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寶音王妃早悄悄的丟了個眼色,一個盛裝的宮女姍姍走來,對着玉潭福了一福,“馮雁蘇見過姐姐

。”

太妃娘娘賞的,也得是平妻的身份,玉潭早不耐煩坐這小凳子,正好趁機站起來,還了一禮笑道,“這位姐姐承讓了。”

張太妃看她識趣,也覺得她順眼多了。“哀家在這上陽宮住着,身邊早沒有什麼了,這還是哀家年輕的時候戴過的首飾。如今就賞了你吧。”

宮女遞過一個首飾匣子,玉潭接了謝恩。

馮雁蘇宮女身份。要想出宮也有一番手續,張太妃早命人辦好了,“雁蘇你就跟着方李氏回去吧,到了方家好好幫哀家照顧世子,別忘了與哀家請安,到了每月請安的時候你們兩個一起過來吧。”

張太妃正要再勉勵幾句,外面值班的宮女進來,跪伏在地上。“太妃娘娘容稟,皇后娘娘派了柳三變過來,說要召見方李氏,會親的時辰也到了,也該讓方李氏回去了。”

張太妃不期然露出了詫異的神情,玉潭心裡也覺得不可思議。

皇后娘娘召見她做什麼呢。

優雅的福了一禮,“方李氏告退。”

馮雁蘇跪下與張太妃磕了頭哽咽着,“奴婢會想着老太妃的恩情。”

張太妃頷首,看她兩個出去了,沉吟着。這個方李氏心機深重,雁蘇怕不是她的對手。寶音王妃說了兩句話也得出去了,會親都是有時間的。再捨不得也得分開。

寶音王妃出了宮殿,站在高高的臺階上,眼看着一乘小轎擡遠了,馮雁蘇跟在轎子後面緊走,寶音王妃神色愕然,忙問值班的宮女,“皇后娘娘派了轎子過來的?”

這得是多大的面子!

連她貴爲王妃在這深宮都得靠兩條腿走路,寶音王妃失落的站了一會兒只得回去了。

玉潭坐在靑布小轎裡穩住心神,連皇帝她都見過。拜見皇后娘娘也沒什麼,只是皇后娘娘給的禮遇也太高了點。難免不讓人多想,轎子在鳳儀宮附近停了下來。有執事的小太監引着往前走,鳳儀宮也是多年未修繕了,連腳下的青石板路都有一些裂痕,昭明帝登基就沒修繕過宮殿,富麗堂皇中難免帶點衰敗的氣象。

掌事女官迎上來笑道,“方夫人來了,皇后等着呢,方夫人隨奴婢進來。”

玉潭神色間也帶了幾分謙恭。

並沒有進大殿,女官引着她穿門過戶的進了東里間的屋子,一路所見都很樸素,這裡間到底不同,拔步牀懸掛了明黃色的帳幔,顯出了天家威嚴的氣象,桌屏不過是紫檀木,勝在雕工精美,實在巧奪天工,卻也是用過多年的。

靠窗的椅子上坐着一位三旬的美貌婦人,這位難道就是皇后娘娘?

玉潭猶豫着,實在是這位娘娘太簡樸了

皇后先站起身笑道,“你就是安國侯府的二小姐了?”

不說方夫人,反倒說安國候府的二小姐。

玉潭連忙要跪下磕頭,早被皇后娘娘扶起來,含笑打量她。

“本宮虛長几歲,做你長輩也使得,只是本宮不要你多禮,本宮最不耐煩這些繁文縟節,節日裡朝拜也罷了,平日相處只管隨便就是。”

玉潭哪裡敢放肆呢,還要跪下請安,皇后娘娘扶住她的肩膀佯裝生氣了,“都說好了不許客套的,本宮是找你過來說話,不是找你過來磕頭的。”

玉潭禁不住在心裡狂叫,這哪裡是什麼客套,皇后老人家那是什麼身份,好在玉潭素來大方,心裡砰砰直跳,面上還是若無其事,皇后攜了她的手到靠窗的椅子上坐了,玉潭當然不肯入座,只在一旁垂首站了。

皇后微微一笑,讓人另給她搬來一把椅子放到下手。

宮女送上香茗,輕輕的退出去了。

“能進了這間屋子的就不必講這些虛禮了。”皇后娘娘押了一口茶笑道,“那些磕頭的都在那邊的大殿,我不喜歡大殿,輕易也不過去,讓她們對着椅子磕頭吧。”

皇后娘娘掩脣一笑,神態倒有些落寞了,不自稱本宮,反倒你我起來,玉潭恍惚覺得皇后有些面熟,只是她不可能見過的,皇后娘娘也沒什麼事情,不過是與她說些閒話,又命宮人端上了新做的點心,玉潭這回纔算見識到真正世家女子的優雅,那份從容,那份雲淡風輕。

皇后徐徐的說着,說着這些點心的做法,玉潭在吃食上也是行家,很快就和皇后聊到一起了,皇后有點喜出望外了,“我在宮裡多年也找不着說話的人,那些人只是會吃,哪裡會做呢。”

從多寶閣裡拿出一個手抄本,“這還是我年輕的時候掏弄的食譜,現在也沒有那些精力做了,做了也沒人吃。”皇后自嘲的笑笑,“第一次見面,送你點不值錢的。”

這可是天大的臉面!

玉潭連忙拜謝,皇后微微一笑,“天時也晚了,本宮就不虛留你了,外面那個是張太妃賞給你夫君的?”

玉潭點頭,皇后吩咐一聲,“叫她進來見本宮。”

馮雁蘇跪下磕頭,皇后看她一會兒,“你是張太妃的人,想必是個知禮的,到了方傢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你想必是知道的,謹守住你奴婢的本份,不是你該得的宵想也沒有用,到頭來反到害了你自己。”

馮雁蘇嚇得連連磕頭,皇后這才命人傳了轎子送方夫人出宮。

真是給足了面子。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215章 驚疑第268章 圓滿第57章 慎哥兒也擺酒請客第24章 周姨娘的池魚之災第218章 李侯爺的親事第166章 自薦第222章 匆匆玩過第261章 雪藏第167章 栽贓陷害第216章 推到第159章 姻緣第156章 梅香小插曲第88章 向丫鬟道歉第95章 少夫人當家第176章 忘不了的記憶第88章 向丫鬟道歉第134章 傷心第216章 推到第330章 父子第140章 玉沁的臉面第117章 張太妃打醬油第183章 玉容(二)第260章 堂姐夫第310章 勸說第171章 牽着陸大人的鼻子第249章 未來太子妃的排場第56章 慎哥兒的風雲第51章 分家後遺症第147章 手足第138章 捱打第297章 探望第130章 誰是背後的黃雀(二)第125章 當個皇帝真憋屈第262章 大婚第294章 反省第59章 玉潭被罰進祠堂(一)第251章 心中的思量第36章 周家的起復第320章 表彰第315章 分權第105章 謎團第324章 曲線第304章 回來第40章 姐弟倆的一次交心第150章 暗度第166章 自薦第301章 有本啓奏第222章 匆匆玩過第317章 手欠第115章 燕慈王府賞花第223章 淡定第201章 繞圈第43章 慎兒借畫言志第127章 馮雁蘇的任務第143章 內管家的交際應酬第170章 和陸大人打賭第141章 皇后娘娘說的那些話第89章 作死的奶孃第53章 慎哥兒的艱難第293章 玉芳的婚事第129章 誰是背後的黃雀(一)第191章 先甜後苦第169章 慎哥兒宮中一日遊第37章 周姨娘一番哭鬧第249章 未來太子妃的排場第221章 玩去第316章 敲山第302章 深意第251章 心中的思量第60章 玉潭被罰進祠堂(二)第272章 有喜第263章 討要第87章 婆婆的故事第266章 死囚牢第235章 滿月酒第20章 祥和的一家人第52章 玉潭是個好姐姐第158章 緣分第311章 留須第101章 聽來的消息第316章 敲山第263章 討要第7章 一次小小的陷害第213章 款待第199章 絕不偏袒第102章 慎哥兒(一)第124章 暗雲衛副指揮使李大人第22章 黃老先生妙手除病根第95章 少夫人當家第310章 勸說第123章 大皇子鞭打李慎第121章 和周姨娘攤牌第2章 周姨娘進府(下)第139章 送給皇帝的節禮第17章 來自周姨娘的關心第147章 手足第9章 周姨娘小心掩埋的秘密第134章 傷心第298章 君恩第109章 陸大人的一天(二)
第215章 驚疑第268章 圓滿第57章 慎哥兒也擺酒請客第24章 周姨娘的池魚之災第218章 李侯爺的親事第166章 自薦第222章 匆匆玩過第261章 雪藏第167章 栽贓陷害第216章 推到第159章 姻緣第156章 梅香小插曲第88章 向丫鬟道歉第95章 少夫人當家第176章 忘不了的記憶第88章 向丫鬟道歉第134章 傷心第216章 推到第330章 父子第140章 玉沁的臉面第117章 張太妃打醬油第183章 玉容(二)第260章 堂姐夫第310章 勸說第171章 牽着陸大人的鼻子第249章 未來太子妃的排場第56章 慎哥兒的風雲第51章 分家後遺症第147章 手足第138章 捱打第297章 探望第130章 誰是背後的黃雀(二)第125章 當個皇帝真憋屈第262章 大婚第294章 反省第59章 玉潭被罰進祠堂(一)第251章 心中的思量第36章 周家的起復第320章 表彰第315章 分權第105章 謎團第324章 曲線第304章 回來第40章 姐弟倆的一次交心第150章 暗度第166章 自薦第301章 有本啓奏第222章 匆匆玩過第317章 手欠第115章 燕慈王府賞花第223章 淡定第201章 繞圈第43章 慎兒借畫言志第127章 馮雁蘇的任務第143章 內管家的交際應酬第170章 和陸大人打賭第141章 皇后娘娘說的那些話第89章 作死的奶孃第53章 慎哥兒的艱難第293章 玉芳的婚事第129章 誰是背後的黃雀(一)第191章 先甜後苦第169章 慎哥兒宮中一日遊第37章 周姨娘一番哭鬧第249章 未來太子妃的排場第221章 玩去第316章 敲山第302章 深意第251章 心中的思量第60章 玉潭被罰進祠堂(二)第272章 有喜第263章 討要第87章 婆婆的故事第266章 死囚牢第235章 滿月酒第20章 祥和的一家人第52章 玉潭是個好姐姐第158章 緣分第311章 留須第101章 聽來的消息第316章 敲山第263章 討要第7章 一次小小的陷害第213章 款待第199章 絕不偏袒第102章 慎哥兒(一)第124章 暗雲衛副指揮使李大人第22章 黃老先生妙手除病根第95章 少夫人當家第310章 勸說第123章 大皇子鞭打李慎第121章 和周姨娘攤牌第2章 周姨娘進府(下)第139章 送給皇帝的節禮第17章 來自周姨娘的關心第147章 手足第9章 周姨娘小心掩埋的秘密第134章 傷心第298章 君恩第109章 陸大人的一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