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九鼎,油紙地圖

衆人馬上轉移到車馬室去,車馬室裡堆放了不少當初建造墓室用的工具,而另外一間沒有備註的墓室根本不需要備註,因爲裡面空空如也,什麼東西也沒有,而在車馬室與牆的中間也是一道牆,楊硯卿站定,說道:“依地圖所說,就是這裡了。”

楊世間摸着牆體:“這裡頭還有內層?”

吳老六將耳朵貼在牆壁上,用力地敲擊牆壁:“聽不出來有空洞。”

“地圖指向這裡一定有其原因。”楊硯卿說道:“但依地圖所示,應該在這個位置。”

楊硯卿的手在牆壁上緩緩移動,同時閉上了眼睛,見他這幅樣子,楊世間突然大駭,猛地將他拉到一邊:“你剛纔在做什麼?”

“什麼做什麼,爹,你這是怎麼了?”楊硯卿愕然道:“我只是感覺牆壁的厚度。”

“你剛纔不是在用心術?”楊世間說道:“不要騙爹。”

“爹,我已用過兩次,最後一次不會輕易使用。”楊硯卿說道:“我曉得分寸,地圖上面標識得比較清楚,衆人中只有我清楚記得位置,自然由我進行判斷。”

楊世間這才鬆手:“不是就好,你繼續。”

楊硯卿重新將手放在牆壁上,仔細地感受着,突然,手停住了,他睜開眼睛讓齊石把火把舉高一些,然後說道:“牆壁是有角度的,微微傾斜,並非一條直線。”

說完,他檢查其它的牆體,折騰一番後越發覺得地圖指示得沒有錯,牆體傾斜是一特徵,齊石火把拿不穩,手抖了一下,火光掃過牆壁,從明到暗,就在這瞬間,楊硯卿發現牆上面有些花紋,“等等,齊石,火把移回來。”楊硯卿說道。

齊石將火把移過來,火光亮了,牆上的紋路卻消失了,與其它牆壁一樣是平淡無奇的石牆,“稍微過去一點。”楊硯卿說道。

齊石應了一聲,又將火把拿過去一點,直到楊硯卿叫停,他雙手握住火把不敢妄動:“大哥你看到什麼了?”

“你們過來看看,齊石,你不要動。”見齊石下意識地想動,楊硯卿提醒道:“光的明暗不一樣,出現的情景也不一樣,現在這個亮度剛剛好,你們看,上面的紋路像不像兩條龍?一大一小而且交纏在一起。”

衆人一看,石壁上面有兩條從下往上升騰的龍形,龍口大張,氣勢恢弘,只是下面的一條略小,它緊緊地纏着另外一條,十分依賴的樣子,楊硯卿說道:“小的是虺,俗話說,虺五百年化爲蛟,蛟千年化爲龍,它其實是龍的幼年期,大的那條是蟠螭,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一般是雌龍,這難道是母子的象徵?等一下,這個標記, 大小龍糾纏在一起就是地圖上的標識啊,地圖上所指的地方就是這裡啊……”

“大哥,好了沒有,我手軟了。”齊石舉着火把開始叫苦。

楊硯卿說道:“再忍忍,馬上就好了。”

楊硯卿的手在牆上摸索着,當觸到大龍的頭部時,感覺到不同尋常的觸感,他心裡一動,用大拇指指按下去,只聽到“譁”地一聲,齊石趕緊往後跳了一步,眼前的石壁打開,裡面赫然有一個鼎!

鼎是青銅器的最重要青銅器物種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三代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一般來說鼎有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兩類,又可分有蓋的和無蓋的兩種。有一種成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爲一列,稱爲列鼎,列鼎的數目在周朝時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級的。列鼎通常爲單數。據文獻及考古發現九鼎應爲諸侯之制,七、五鼎爲卿大夫,三、一鼎爲士級。

眼前的這個鼎爲三足,無蓋,鼎身上有山川河流,舒易指着其中一條山脈說道:“這是泰山,這是長白山,這個是賀蘭山,還有,長江與黃河也是一目瞭然,這是黃土高原,這裡是……”

“三叔,不用說了,這根本是華夏的地貌圖,主要的地標全在上面了。”楊世間說道。

鼎不大,只到小腿處罷了,但是做工精細,拿在手裡份量不輕,衆人好像想到了什麼,其餘人不約而同地看着楊硯卿。

“九鼎,據傳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象徵九州。有說是一個鼎,也有說是九個鼎的,早就失傳了。”楊硯卿說道:“這兩樣東西比起來,九鼎消失得更早,據說周顯王四十二年,九鼎沉沒在彭城泗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泅水中進行打撈,畢竟是江水滔滔,無從覓處,只得徒勞而返。和氏璧還能追溯到三國時期,九鼎到秦始皇時期就徹底失去蹤影。”

“大,大哥,你說這個鼎是傳說中的九鼎?”齊石不敢置信:“你確定?”

“《左傳》中談到九鼎鑄造的情況是這樣的:夏朝初年,大禹劃天下爲九州,州設州牧。後夏啓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顯示夏王已成爲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楊硯卿說道:“藏在始皇附陵裡的鼎會是九鼎嗎?”

“不管是什麼拿出去再說。”吳老六說道:“得九鼎說明是順應天命的人,這是個好預兆,但並不值得這麼多勢力爭奪啊,大哥,這個鼎在我們手裡有什麼用?”

楊硯卿搖頭:“我也不知道,但像你說的,先拿出去再說。”

鼎看着不大,卻有些份量,吳老六和齊石一起合力搬出來,吳老六手指有傷,手一滑,齊石一個人兜不住,鼎滑到地上,“咚”地一聲,舒易眼尖,說道:“鼎裡還有個盒子,你們看看。”

楊世間撿起那個盒子,盒子沉甸甸的:“是陰沉木。”

因乘天地靈氣,集日月之精華,乃萬木之靈,靈木之尊,陰沉木是東方神木,存放在陰沉木裡的屍體都不腐不朽,若是其它東西也是一樣,楊世間見盒子上面有鎖,不由得犯了愁:“這鎖沒有鎖孔,要怎麼打開?若是毀了盒子,還有些心疼。”

楊硯卿接過來只用手一撥,盒子就打開了,楊世間大感驚訝:“怎麼會這樣?”

“人的認識是可怕的東西,覺得外面有把鎖就一定要開鎖,”楊硯卿說道:“障眼法而已。”

盒子裡面有一張紙,上面的東西令楊硯卿驚訝不已:“寶藏圖!”

“開什麼玩笑,寶藏圖?”齊石湊過來一看:“嘿,還真是,大哥,這,這,原來《氣運錄》裡藏的是寶藏圖啊。”

“硯卿,你準備怎麼做?”楊世間問道:“鼎和寶藏圖如何處理?”

“此鼎是否九鼎不可知。”楊硯卿說道:“但寶藏圖應該爲真,否則前人不會費盡心思將它藏起來,藏得如此隱晦,三爺爺,當初發現《氣運錄》的地方在哪裡?”

“就在車馬室裡。”舒易說道:“車馬室的雜物裡有一個櫃子,是你二爺爺在裡頭髮現的,硯卿,你還沒有說要怎麼辦,鼎要帶走嗎?”

“事有輕重,我們現在的處境艱難,帶着這麼大的鼎未免太引人注目,而且在我看來,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裡頭的藏寶圖。”楊硯卿說道:“我們只需要帶着它就好了。”

“大哥你不用講,我就知道你要做什麼了,”齊石指着自己的腦袋說道:“大哥只要記下來就好了,到時候只有你一個人知道寶藏圖長什麼樣子,真正的毀掉不就好了。”

楊硯卿展開藏寶圖,正盯着入神的時候,上面的字跡突然變淡了,楊世間驚訝道:“不好,就要消失了……”

楊硯卿抓住最後的時機記下來,當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氣的時候,紙上的內容徹底消失,只餘一張紙罷了,楊硯卿盯着手上的那張紙,狐疑道:“秦朝就有紙張了嗎?”

楊世間用手捏了一下:“是油紙。”

“秦朝哪有油紙?”舒易也反應過來:“這東西來得稀奇,不過摸上去也不像普通的紙,不知道是什麼製成的,上面的筆觸消失得好快,難道是接觸空氣的緣故?”

“不深究了,大概也沒有結果。”楊世間肯定地說道:“硯卿,你記下了嗎?”

“記住了。”楊硯卿說道:“爹,鼎就扔到車馬室,如何?”

“隨意吧。”楊世間說道:“三叔,我們現在如何出去?”

“你們和我來。”舒易帶着他們走到那堵牆邊上下摸索着:“奇怪啊,當初鵬飛在這裡曾經鑿開一條通往外界的墓道,現在怎麼不見痕跡?”

“三叔,您莫不是記錯了?”楊世間心裡直敲鼓,今天發生在這裡的事情有太多的不對勁,比如那張油紙,比如石壁上的雙龍,又比如現在莫名消失的盜洞。

舒易摸索半天終於放棄:“沒有了,看來只有沿原路出去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倒鉤箭,溪流第兩百六十八章 前後呼應第兩百五十八章 自南向北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燒,清水出現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帽第三章 恩人第兩百五十一章 沈副官第一章 命批第三百一十七章 男扮女裝,老態第兩百七十三章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第八章 三煞第三百零八章 凶多吉少第兩百零五章 眉心開裂殺機重第兩百一十章 海上風雨第八十七章 了結第一百一十三章 命中無子第兩百五十九章 北龍腹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腦後的眼第一百八十二章 初嫁第兩百七十八章 八字二兩五第兩百五十八章 自南向北第一百七十四章 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第六十六章 出手相救第兩百五十九章 北龍腹地第八十八章 玉秋意天目第五章 血光之災第三百七十六章 屍鱉池,車馬室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相矛盾,布條第一百零五章 火車站?第三百三十一章 骨骼遺像,重葬第兩百一十四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十章 洪門七姝第一百七十七章 玄洋社第兩百六十一章 唐古特文第十七章 陳阿七第三百零五章 古法麻藥第三百章 左峰村(上)第兩百二十六章 關乎身家性命第兩百八十章 渾身酒氣第三百九十八章 各人下落,交集第三百三十一章 骨骼遺像,重葬第十五章 命第兩百四十三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八章 三煞第三百四十三章 虜走,山林間第三百五十八章 空腹,真心第兩百三十五章 同登一條船第一百七十章 最高機密第二十三章 手相第六十四章 法租界第一百三十三章 鐵爪第一百九十章 黑白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三人口供第兩百五十一章 沈副官第兩百七十三章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第三十三章 暗葬第兩百一十七章 眼見爲實,吊索光點第十七章 陳阿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回到起點第六十七章 情報人員第三十三章 暗葬第三百七十五章第一百零九章 南詔王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八思巴文第三百零九章 葬身之地第一百五十章 再相逢(上)第兩百四十八章 重回舊地第三十九章 命中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電臺追捕第兩百二十一章 二次漩渦第兩百八十一章 神戶釀第兩百三十八章 一封密函第九十二章 接應人第兩百八十八章 全城頭條第兩百八十六章 金蠶脫殼第兩百一十二章 七生八死卦第三百三十四章 茶樓私綁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次通報第三百五十五章 火紙,約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放短線,釣大魚第五章 血光之災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百六十疑冢第一百四十六章 遠方來客第兩百二十六章 關乎身家性命第三百九十六章 扭曲空間,靈穿第兩百章 親王的女兒(下)第兩百三十三章 蓋棺第兩百九十六章 避風頭第七十九章 水中玄機第兩百六十三章 妙音鳥第四十五章 迴光返照第一百五十九章 雙重命格第一百三十一章 致命傷第五十二章 麒麟奔日第兩百七十九章 使館與花店第一百三十四章 幕後高人第一百七十章 最高機密第九十一章 開刀第兩百八十六章 金蠶脫殼第一百四十二章 水中乾坤
第三百一十八章 倒鉤箭,溪流第兩百六十八章 前後呼應第兩百五十八章 自南向北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燒,清水出現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帽第三章 恩人第兩百五十一章 沈副官第一章 命批第三百一十七章 男扮女裝,老態第兩百七十三章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第八章 三煞第三百零八章 凶多吉少第兩百零五章 眉心開裂殺機重第兩百一十章 海上風雨第八十七章 了結第一百一十三章 命中無子第兩百五十九章 北龍腹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腦後的眼第一百八十二章 初嫁第兩百七十八章 八字二兩五第兩百五十八章 自南向北第一百七十四章 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第六十六章 出手相救第兩百五十九章 北龍腹地第八十八章 玉秋意天目第五章 血光之災第三百七十六章 屍鱉池,車馬室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相矛盾,布條第一百零五章 火車站?第三百三十一章 骨骼遺像,重葬第兩百一十四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十章 洪門七姝第一百七十七章 玄洋社第兩百六十一章 唐古特文第十七章 陳阿七第三百零五章 古法麻藥第三百章 左峰村(上)第兩百二十六章 關乎身家性命第兩百八十章 渾身酒氣第三百九十八章 各人下落,交集第三百三十一章 骨骼遺像,重葬第十五章 命第兩百四十三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八章 三煞第三百四十三章 虜走,山林間第三百五十八章 空腹,真心第兩百三十五章 同登一條船第一百七十章 最高機密第二十三章 手相第六十四章 法租界第一百三十三章 鐵爪第一百九十章 黑白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三人口供第兩百五十一章 沈副官第兩百七十三章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第三十三章 暗葬第兩百一十七章 眼見爲實,吊索光點第十七章 陳阿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回到起點第六十七章 情報人員第三十三章 暗葬第三百七十五章第一百零九章 南詔王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八思巴文第三百零九章 葬身之地第一百五十章 再相逢(上)第兩百四十八章 重回舊地第三十九章 命中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電臺追捕第兩百二十一章 二次漩渦第兩百八十一章 神戶釀第兩百三十八章 一封密函第九十二章 接應人第兩百八十八章 全城頭條第兩百八十六章 金蠶脫殼第兩百一十二章 七生八死卦第三百三十四章 茶樓私綁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次通報第三百五十五章 火紙,約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放短線,釣大魚第五章 血光之災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百六十疑冢第一百四十六章 遠方來客第兩百二十六章 關乎身家性命第三百九十六章 扭曲空間,靈穿第兩百章 親王的女兒(下)第兩百三十三章 蓋棺第兩百九十六章 避風頭第七十九章 水中玄機第兩百六十三章 妙音鳥第四十五章 迴光返照第一百五十九章 雙重命格第一百三十一章 致命傷第五十二章 麒麟奔日第兩百七十九章 使館與花店第一百三十四章 幕後高人第一百七十章 最高機密第九十一章 開刀第兩百八十六章 金蠶脫殼第一百四十二章 水中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