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並肩

紫袍女子,名喚宋嬌,昔日安王李峴的門客,八公山之役後便杳無音訊。

夜空上繁星拱月,牛首山上的激戰聲還未停止,靈氣激盪流光溢彩,此處山巒沐浴清輝,林海松濤。

嘩啦啦的瀑布依舊飛流直下,深不見底的清潭仍在水花四濺,李曄和宋嬌並肩坐在圓壇石階上,後者衣袍如蝶,青絲微微拂動如玉臉龐。

“安王追擊龐勳的時候,我們正在戰場剿殺龐勳所部的高手,安王修爲高絕,一去百十里,等我們追去八公山,彼處已被欽天監的高手包圍,安王已經隕落......”

“八公山之役後,衆人心灰意冷,各自歸隱江湖,我先是到終南山隱居,前些時日纔到這牛首山來。之所以跑這一趟,是因爲我在終南山,聽說了一件道門秘事:道門在三清觀蘊養有一池青蓮,青蓮未綻,已有萬千氣運,道門欲以此池青蓮,植入一名被道門看中,可以顛覆大唐皇朝的豪傑體內,助他提升修爲、氣運。”

宋嬌看了李曄一眼,眼神莫名,“此事進行的隱秘,加之青蓮還未長成,故而很少有人知曉。但就在三月初,清蓮池,也就是我們身後這個池子,突然氣運外泄,有根元不穩之象。這回南宮第一突然降臨牛首山,約莫就是欽天監察覺了一絲端倪。”

說到這,宋嬌頓了頓,“然而事情仍是怪異,若說欽天監果真察覺了此事,派人來牛首山,應該直奔清蓮池而來,但南宮第一此時還在跟人纏鬥......若說欽天監沒有察覺此事,南宮第一三劍破山,又未免顯得太過霸道了些。”

宋嬌看向李曄,顯得有些疑惑:“道門培植這池青蓮,本是爲了顛覆大唐皇朝,應運之人應該是江湖梟雄,你現在已經是皇朝親王,按理說,青蓮不可能被你吸收......氣運相沖。”

李曄聽到這裡,心頭微動。

想那許清豐,替道門在三清觀蘊養這池青蓮,爲的就是給來日禍亂大唐江山的那個人用,爲了配合道門大出天下,爲了敗壞朝廷的名聲,許清豐不惜算計李冠書,還將李曄等人也扯進來,更曾想要襲殺李曄,增加事情成功的份量,孰料接了李曄上山,卻是引狼入室,反而讓李曄在機緣巧合下,得到了這池青蓮的力量。

只不過,彼時許清豐也無法預料,欽天監南宮第一會突然殺到,而他自身也重傷垂危,沒能守住這池青蓮,被李曄趁虛而入,最終丟了性命也丟了這池青蓮。

然則,氣運相沖是什麼意思?

李曄問宋嬌:“原本道門選定的人是誰?”

“叫什麼來着......姓黃?”宋嬌一時想不起來。

“黃巢?”李曄脫口而出。

“對!就叫黃巢!”宋嬌點點頭,旋即納罕不已,“你知道這人?”

李曄張了張嘴,心說這事可真是有意思了,我竟然搶了黃巢的氣運。

不過這事他沒法解釋,趕緊轉移了話題:“好像在哪裡聽過這人......南宮第一突然到牛首山來,若說欽天監完全沒有察覺牛首山的異常,應該也不會,畢竟他來的時候,可是說來‘清理門戶’的,說不定就是欽天監的那些大能,夜觀天象,發現了紫微星落於三清觀什麼的,認爲三清觀有謀反之意......”

“另外,南宮第一來的這麼及時,也可能是李冠書從中作梗,畢竟一旦三清觀的謀反之名坐實,他先前的那些算計、罪行,至少有了掩蓋的可能。”

宋嬌想了想,覺得李曄的話,也並非沒有一點道理。

隨後她使勁拍了李曄肩膀一下,像漢子一樣笑起來,不無開懷道:“不管怎麼說,現在你吸收了青蓮,這份大機緣算是便宜你了......本來我還不知道,你也在這些宗室子弟中,畢竟你以前是不能修行的......許清豐這老賊,竟然跟我隱瞞了這件事,氣死我了!不過卻也無妨,反正他現在被你打死了......”

月光傾斜,在瀑布的水汽下,顯得格外朦朧幽深,宋嬌是個韻味十足的女子,看不出具體年齡,她坐在李曄身旁,丹鳳眼明亮深邃,如黑曜石一般閃着光,她的青絲也如瀑布一般傾斜,不管從哪個方面說,她都極美。

只不過,此時的李曄,卻無暇欣賞這種美。

他問宋嬌:“宋姨,八公山之役究竟有什麼內情,我父親,是不是被奸人所害,才落得屍骨無存的下場?”

宋嬌攏了攏鬢角絲髮,幽幽道:“爲什麼會這麼問?”

李曄默然片刻:“我聽到了一些傳聞。”

“傳聞?”宋嬌先是微怔,隨即露出瞭然之色,“看來,道門有意散播的那些言論,已經讓很多人都知道了。”

“道門?”李曄默唸一句,很快就想通,道門散播李峴死於朝廷陰謀的言論,會讓很多人對朝廷離心離德,這符合道門想要大亂天下的意圖。

宋嬌忽然問道:“你相信那些傳聞嗎?”

“大半是信的,若我父親不是死於陰謀,他那些門客、親信,也不至於都散了。”李曄說道,“而且方纔宋姨也說,八公山之役後,衆人心灰意冷,所以退隱江湖——爲何會‘心灰意冷’?”

宋嬌認真看了李曄一眼,長長嘆息道:“你跟小時候還真是不一樣了。不錯,當時我們很多人都認爲,安王是死於皇帝猜忌,而前線的李冠書、康承訓等人,便是劊子手。”

“前些年,安王權勢太大,因爲軍政大權皆在手中,還開府的關係,安王府的份量,甚至超過了六部,一度凌駕於三省之上——莫說皇帝不樂意,那些三省六部的主官,又何曾樂意了?”

“偏偏安王又是個剛直的性子,心裡只有江山社稷,容不下勾心鬥角,他總說大廈將傾,時不我待,他勉力匡扶社稷,尚且不能阻止大唐江河日下,又哪裡還顧得上與宵小之輩虛以委蛇?”

“這些年,安王行事果斷,不懼流言蜚語,有時候爲了懲治貪官污吏,甚至不惜大開殺戒,這就讓他看起來太過強勢,像個十足的權臣......關鍵是,安王的名聲太好了,威望也太重,所以皇帝猜忌,衆臣忌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說到這,宋嬌苦澀一笑,眸子轉冷:“我們勸過安王,剛則易折,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然而安王心裡只有國家大事,他不是不知道這些道理,他是爲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真的顧不上......龐勳作亂時,朝廷原本無意讓安王領兵平亂,是那些領兵將領太過無能,被龐勳打得找不着北,皇帝才被迫讓安王出面。”

“彼時不只是我們,安王都預料到了,那回去淮南,哪怕能平定龐勳,只怕也回不來。但我們依舊心存僥倖,希望皇帝不要自毀長城,希望那些大臣們以大局爲重......我們高看了皇帝和那些大臣......天下人都說,安王生社稷死社稷,真的沒有說錯。”

李曄默然片刻:“在那種局面下,衆人心灰意冷,的確不足爲奇。”

宋嬌看着瀑布下的清潭,出了會兒神,大抵是想起了某些不好的回憶,半響後才艱澀道:“安王死了,我們這些被安王親信的人,自知不會被朝廷放過,更知道不會有人替我們說話,所以只能散入江湖。饒是如此,這兩年,衆兄弟也是死的死,失蹤的失蹤,到現在,沒剩幾個了。”

李曄擡頭看了一眼三清觀的方向,緩緩道:“所以宋姨跟道門走到了一起,大抵對道門想要顛覆皇朝的意圖,也是支持的吧?”

宋嬌咬牙道:“這樣的朝廷,忠良罹難,奸佞當權,已經爛到了根上,還有什麼存在下去的必要?”

李曄不置可否:“所以道門知道八公山之役的秘辛,也是宋姨跟他們說的?”

“不錯。”宋嬌坦然承認。

李曄沉默下來。

在方纔的談話中,宋嬌一直稱呼李峴爲安王。

而現在,李曄纔是大唐的安王,李峴已經是老安王了。

這說明宋嬌對李峴的忠誠,已經深入骨髓,並且對他極度敬重。

李曄心生物是人非之感。

他是皇朝親王,還將繼續在皇朝的體制下行走。

而跟道門走到一起的宋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站到了他的對立面。

至少,短期內是這樣的。

這兩年來,李峴昔日的門客,包括宋嬌在內,無人到長安去找李曄。

他們不會不知道,李曄處境艱難。

大抵,這些人一直都是忽略李曄的,因爲他之前不能修行。

不能修行的世子,跟那個光芒萬丈的安王相比,未免太過不堪。

宋嬌等人既已心灰意冷,且不將李曄看在眼中,也就不會有保護故主後人的想法——他們自身難保,就算有這個想法,只怕也很難做到,冒然到長安去,恐怕還會害了李曄。

李曄不知道,這兩種心理,到底哪種纔是真相。

於是他問宋嬌:“宋姨接下來有何打算?”

宋嬌反問:“你有何打算?”

李曄目光堅定:“父親的仇要先報。”

宋嬌沒有遲疑:“我幫你報仇。”

李曄一怔:“宋姨願意跟我走?”

宋嬌飛了李曄一眼,“你這小鬼,我若不跟你走,你如何走得出這牛首山?”

李曄心頭一暖。

宋嬌站起身,瞥了瀑布頂端一眼,彼處,圓月靜懸,百尺瀑布,如從月宮傾斜。

然後她看向李曄,眉眼如刀,紅脣似血,紫袍無風自動:“昔日,我與安王並肩而戰,浴血爲同袍,患難爲手足,平過亂兵守過國門。也曾縱橫敵營如履平地,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今夜,我也想看看,你這個新晉安王,是否能讓我再見當年。”

這一刻,美人如劍。

李曄站起身,擡頭看向瀑布頂端,彼處,有人迎風而立,背枕皓月,手持利器,衣袂飄飛,如天兵下凡,似仙人降世。

年輕的安王眉目依然:“沙場喋血,不敢讓同袍失望。”

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三十一章 青衣衙門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並不簡單的郡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想反殺?第六十一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二十四章 威逼第四十五章 三生三世第三十章 明志第六十一章 大難臨頭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戰爭(3)第三章 招搖過市第五章 相信我的名字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一百四十五章 浴血同袍 操戈爲敵第四十九章 奔波天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四十章 制勝(1)第五章 屍體已經涼了第三章 道觀第十三章 初戰(2)第三十二章 遠見卓識(第六更)第四十八章 扛起就跑第五十四章 安王駕前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八十八章 配合第七章 氣運第七十章 肝腦塗地第四十八章 嬀州會戰(4)第七十一章 上任(2)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第五十六章 危機與勝利(4)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第十八章 下馬威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八十一章 見朱溫第七十一章 腦袋瓜子有問題?第七章 找上門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何成爲一個賭徒第十二章 先鋒戰冤句(上)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戰第一百四十章 鐵血手腕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二十六章 你們的下場第七十章 煽動情緒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二十五章 妥協第七十三章 新舊仙帝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七十八章 原來是白狼大人(三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熱血未冷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四十三章 赴戰之人第八十六章 回馬槍第一百一十一章 去太原城(二更)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一百三十八章 宣告勝利第二十九章 他所在的江湖第二十八章 爭鬥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四十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賊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一百三十九章 故事中的匆匆過客第三十八章 再會少司命(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上任(4)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第三十五章 行動第五十章 殺破(4)第二十三章 仙帝大謀 李曄一擊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宴席(1)第三十八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5)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五十章 上不上岸(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親上前線第七十六章 嗷嗚?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想反殺?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驚第一百四十三章 熱血未冷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五十一章 找揍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四章 絕不後退第五十二章 大殺器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四十章 花明(5)第九十一章 界限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戰爭(1)第五十二章 真人境楚南懷(第三更)
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三十一章 青衣衙門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並不簡單的郡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想反殺?第六十一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二十四章 威逼第四十五章 三生三世第三十章 明志第六十一章 大難臨頭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戰爭(3)第三章 招搖過市第五章 相信我的名字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一百四十五章 浴血同袍 操戈爲敵第四十九章 奔波天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四十章 制勝(1)第五章 屍體已經涼了第三章 道觀第十三章 初戰(2)第三十二章 遠見卓識(第六更)第四十八章 扛起就跑第五十四章 安王駕前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八十八章 配合第七章 氣運第七十章 肝腦塗地第四十八章 嬀州會戰(4)第七十一章 上任(2)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第五十六章 危機與勝利(4)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第十八章 下馬威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八十一章 見朱溫第七十一章 腦袋瓜子有問題?第七章 找上門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何成爲一個賭徒第十二章 先鋒戰冤句(上)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戰第一百四十章 鐵血手腕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二十六章 你們的下場第七十章 煽動情緒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二十五章 妥協第七十三章 新舊仙帝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七十八章 原來是白狼大人(三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熱血未冷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四十三章 赴戰之人第八十六章 回馬槍第一百一十一章 去太原城(二更)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一百三十八章 宣告勝利第二十九章 他所在的江湖第二十八章 爭鬥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四十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賊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一百三十九章 故事中的匆匆過客第三十八章 再會少司命(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上任(4)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第三十五章 行動第五十章 殺破(4)第二十三章 仙帝大謀 李曄一擊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宴席(1)第三十八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5)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五十章 上不上岸(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親上前線第七十六章 嗷嗚?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想反殺?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驚第一百四十三章 熱血未冷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五十一章 找揍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四章 絕不後退第五十二章 大殺器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四十章 花明(5)第九十一章 界限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戰爭(1)第五十二章 真人境楚南懷(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