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親上前線

秋高氣爽時節,正適合結伴出遊,書生文人向來喜歡登高賦詩、臨水作詞,高駢自打得到儒門扶持,爲了彰顯自己是個文武兼備的君主,也習慣了附庸風雅。

奈何徐州城位處平地,周圍沒什麼名山大川,好去處着實不多,不過這難不倒無病也要呻吟的文士們,這一日高駢就在城樓大擺宴席,弄了一場文會。

出席的文士有幾百人,閣樓裡自然坐不下,故而城樓左右的城牆上也擺出兩條宴席長龍。好在徐州自古就是雄大城池,城頭馬道足夠寬闊,莫說容納幾排小案,就算是在上面演奏歌舞也綽綽有餘。

閣樓四面窗戶都大開着,坐在這裡飲酒賦詩、高談闊論,向內可以俯瞰棋盤狀的市井街道、鱗次櫛比的房屋飛檐,向外可以看見廣闊原野、泗水湯湯,左右則可以將林立甲士、城防工事納入眼底。

如此風景足以使人胸懷激盪,少不得要作幾篇沙場文章、金戈詩詞。

跟高駢對坐的是郭璞,他是儒門士子隨軍者中地位最高之人,座下自然位置最佳視野最好——爲了方便觀景,他們座下新建了不矮的臺子。

此時,郭璞飲盡杯中美酒,忍不住對高駢嘖嘖發出讚歎:“四境之地,百萬大軍金戈鐵馬、激戰正酣,吳王穩坐中心運籌帷幄、決勝軍機,猶能在軍務之餘居高處與衆文士坐而論道,如此風采實在是天下無雙!”

高駢得到如此稱讚,心中美滋滋,面上微笑着謙虛道:“先生過譽了,孤王也就是個俗人,不敢當‘天下無雙’這樣的評語。”

說到這,高駢話鋒一轉,隨即不無自得道:“不過要說眼下這場戰事,孤王還真沒什麼好擔心的。那李茂貞縱然得三地兵馬,孤王也不放在眼中。”

此言一出,立即引來樓中文士們的吹捧。

“吳王氣度凌人,儼然帝王之象啊!”

“李茂貞就是個跳樑小醜,哪能與殿下匹敵?”

“就算是安王在世,也萬不能跟殿下相比了!”

“......”

聽着衆人的追捧之詞,高駢眼角笑容更甚,得意之色愈發濃郁。

他有驕傲的理由。

近月前李茂貞揮師東進來攻武寧,麾下聚集了關中、河北、中原三地二十餘鎮軍隊,兵馬超過兩百萬,三面合圍,氣勢何等逼人,一度讓身在徐州的文士們惴惴不安。

然而高駢一頓調兵遣將,便在不到一月的時間內,及時遏制住了徐州三面的敵軍鋒芒。

西線蕭縣一戰,孫儒用十七萬兵馬,以少勝多敗了趙念慈二十多萬大軍,大搓敵軍銳氣;南線楊行密更是指揮麾下兵馬主動出擊,讓劉知俊在還沒進入宿州時就吃了一場大敗,損兵折將數萬,嚇得他半步不敢往前。

至於北面袞、沂一線,雙方兵馬也處於對峙時期,敵軍並沒有能攻下及時收縮戰線、嚴密佈防的吳軍任何一座城池。

總體一看,李茂貞統領的三地兵馬雖然來勢洶洶,但直到現在爲止,卻連一場大勝都沒有,更沒能踏進武寧一步。

前兩日上官傾城雖然在磨山跟孫儒野外戰了一場,殺傷也不過數千,實在是不值一提。

在這種局勢下,也就難怪高駢洋洋自得、衆人吹捧奉承了。

就連郭璞,也覺得天下一旦沒了道門,就再也無人能跟儒門爭鋒。

過了一陣,有真人境修士自西而來,在城樓前求見郭璞。郭璞認出那是他派遣出去,跟隨張仲生一起去扶持朱溫的修士,立即起身來到窗邊。

等郭璞聽完對方的彙報,不禁面露笑意,讓對方退下去休息後,回到座上便朝高駢拱手:“恭喜吳王,張仲生已經得手了。”

“哦?”高駢當即喜上眉梢,哈哈大笑三聲。閣樓內外人多眼雜,他沒有多說,只是起身舉杯,對衆人道:“大勝在望,我等共飲此杯!”

在座者雖然不知高駢這話的底細,但也能揣摩出一些信息,畢竟剛剛是有真人境帶回了消息。不難猜測,這肯定是高駢某個佈置取得了不錯效果,遂紛紛起身道賀,一起喝了一杯。

重新坐下後,高駢神態更加自然,整個人顯得十分輕鬆,就像是先前肩上壓着的一塊石頭,此時終於被人搬走了,再也沒有半點兒故作的瀟灑。

郭璞笑着用只有他和高駢能聽見的聲音道:“李茂貞此番大將、精銳盡出,在碭山、宿州兩地,都有絕對優勢兵力發動決勝攻勢。雖然賊軍之中山頭林立,各自必然有許多矛盾算計,但我們畢竟兵力不足,面對如此進攻還是免不得心頭沉重。

“如今張仲生那邊的事情有了成果,只要碭山、宿州能夠堅守一些時日,等到那邊大旗豎起來,開始向外用兵,攻城掠地,賊軍後方必然大亂不說,那些原本屬於中原、河北的藩鎮,面對後院失火的危急情況,也必然各自引軍回撤,去守護自家地盤。

“到了那時,賊軍潰散,就是我軍大舉進攻,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平定中原之時!”

高駢輕輕頷首,“先生說得不錯。”

他哂笑一聲:“朱溫那廝,果然是賊心不死,還想着東山再起!此番被張仲生一說,果然就動心了。”

郭璞不以爲意道:“他畢竟曾經得過整個中原,餘威猶在,這回有我們相助,一旦豎起旗幟,只需要得到幾個州縣,很容易就能起勢。對他而言,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高駢輕蔑的撇撇嘴:“事過境遷,他當天下還是之前那個天下?等我收拾完李茂貞,憑他新拼湊的那點人馬,我反手就能滅了。”

說到這,高駢長長舒了口氣。

他笑道:“弄這場文會,原本是爲了大夥兒知道,即便是面對李茂貞的總攻,我也一點兒都不忌憚,還能飲酒賦詩。如此,好讓讓衆人意識到我胸有成竹,從而堅定各自意志,應付接下來的惡仗不至於慌亂、膽怯。現在朱溫那邊的事情敲定,孤王是真正勝券在握了!”

話說完,高駢忽然低頭沉默了一下。

他很快擡頭,目光鄭重看向郭璞:“先生說,以孤王如今之勢,跟安王相比如何?”

郭璞笑了笑,用實事求是的口吻回答:“昔日的安王,也比不上如今的殿下了。不僅是勢,還有風儀。”

聽到郭璞這麼說,高駢眼中遍是笑意,比聽到之前那些文士此起彼伏的奉承還高興。他像是卸下了心頭某個一直存在的包袱,分外舒坦道:“安王啊安王,孤王終於是取代了安王!”

他舉目看向對面的窗外,目光悠遠,神色深沉:“李峴,李曄,我高駢,還是贏到了最後啊!”

郭璞感受到高駢的心潮起伏,沉吟片刻,正色道:“安王只是過眼雲煙,而殿下必將成就大業。往後殿下要比肩的是秦皇漢武,什麼李峴、李曄,就犯不着再掛在嘴邊了。”

高駢怔了怔,隨即意氣風發,重重一擊節,舉起酒杯慷慨道:“先生說的不錯!李曄已經過去了,再也不值一提!來,幹!”

郭璞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舉起酒杯。

放下酒杯的時候,他目光微微斂了一下,心中默道:“崔克禮,事實證明你選錯了人。你不尊師命,不相信儒門的選擇,逆勢而行,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要失敗......”

......

宋州城外十里亭。

李茂貞站在亭外,負手看着眼前的行軍隊列,眉眼如同覆蓋了一層冰霜,良久不發一言一語,身上冒着猶如實質般的煞氣。

李曄從亭中來到他身旁,也看向塵土飛揚的官道,片刻後側頭問道:“岐王果真要親自上陣?”

過了良久,李茂貞才從鼻孔中重重哼出兩道冷氣,銳利的眸子猶如三尺青鋒,分外逼人:“趙炳坤去宿州已經快二十天,大大小小跟吳軍打了數十陣,到現在才攻佔了兩座縣邑不說,折損的兵馬卻已經數萬,簡直是豈有此理!”

李曄未做置評。

楊行密用兵詭譎,他麾下兵馬分明是以步卒爲主,卻偏偏常能百里奔襲,出現在按理絕對無法出現的地方,給予趙炳坤出其不意的打擊。

這些時日,通過一份份軍報,李曄和李茂貞看到的是,吳軍以神出鬼沒之態、分兵合擊之策,在方圓百十里的地帶上將一股股大軍打得找不着北。

雖然吳軍每次行動都只有幾千人的規模,過萬的都很少,造成的殺傷也不大,但卻禁不住積少成多。往往一日之內,就有多個地方的行軍隊伍、駐紮營寨同時被襲。

趙炳坤麾下那幾萬兵馬就是這麼沒的。

就連趙炳坤攻佔的那兩座縣邑,看起來也像是楊行密故意丟給他,因爲自打趙炳坤佔據這兩座縣邑,戰線被拉長之後,被襲擊的次數反而更多,受創面也更大了。

如此局面持續了近二十日,大軍已經被鬧得疲憊不堪,快要草木皆兵。

李曄很清楚,若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穩住局面,再這樣下去,不用太久大軍意志就要崩潰,那時候就不是折損幾萬人的問題了。

這樣的戰爭局勢,讓李茂貞氣得快要發瘋,甚至不惜派人質問趙炳坤,他和楊行密到底誰纔是兵家之主!

在沙場上被人當猴子耍,趙炳坤這個兵家之主可謂是丟臉丟到了極點。他倒是想勇猛精進,直接進攻宿州城跟楊行密決戰,奈何數十萬大軍被分股、分地襲擾、殺傷,根本無法快速聚集。

李曄甚至懷疑,就算趙炳坤集結兵力到了宿州,楊行密也可能會直接把宿州城丟給他,然後在數百里的戰場上,通過打擊糧道、突襲縣邑、兵營等方式,把趙炳坤的大軍一段段給蠶食。

李茂貞繼續發牢騷:“本王若是不去,打到寒冬趙炳坤也勝不了楊行密,到時候冰凍三尺,這仗還怎麼打?難道要等到明天開春?”

等到明天開春自然不可能。

李曄當然知道,一旦到了寒冬,大戰就無法有效開展,如果那時局勢還在僵持,各鎮兵馬都要回軍。這不僅僅是藩鎮軍隊成了強弩之末的原因,僅僅是幾百萬大軍的糧秣供應都會出問題。

這等於是說,此戰就敗了。

眼看李茂貞重重一甩馬鞭,翻身上馬就要離開,李曄忍不住提醒道:“楊行密的兵馬之所以神出鬼沒,跟潁、宿之間淮泗水網縱橫密佈肯定脫不開關係。除此之外,我懷疑他的大軍主力很可能就沒在宿州,而是分散隱藏在沿線各地。

“岐王去了前方,就算無力解決吳軍水師,也要一寸寸搜查方圓數百里之地。最好將麾下修士都散出去,把守要道路口和山丘等視線開闊地帶,如此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李曄這話一出口,就感覺到李茂貞如劍的目光釘在了他臉上!

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四十五章 這很合理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五十七章 撩撥第十一章 先鋒(第二更)第十九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一章 絕殺局(3)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二十四章 亂世(中)【第七更】第五十九章 一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萬威第五十三章 輸的是安王第五十一章 收服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章 亂天下坐天下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二十四章 唯真英雄能本色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一百三十章 敵至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六十七章 蜀軍之敗(上)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四十一章 絕殺局(3)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五十九章 離長安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青雲蜃樓 火海天書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六十四章 風雲(3)第七十一章 上任(2)第八十八章 配合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第九十八章 所謂默契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四章 應對第三十九章 絕殺局(1)第七十五章 長存與再會(大結局)第十八章 攻城(1)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戰(4)第一百三十八章 宣告勝利第三十六章 一場勝 一聲喚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不想見他嗎?第五十章 上不上岸(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是分是合(二更)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三章 盟誓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六十四章 風雲(3)第九十三章 決戰(3)(三更)第一百零一章 滅國(下)第四十八章 徒使豎子成名(3)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老安王(二更)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萬威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一百零三章 屬於朕(中)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八十六章 殺機第十一章 異變陡生 大戰降臨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十四章 師姐師弟第四十三章 水復第四十七章 嬀州會戰(3)第七十五章 紅袖的焦躁(三更)第二十八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2)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一百零五章 傳說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一百零五章 進入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九十五章 決戰(5)第十章 得定州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三十四章 絕境反擊(第八更)第七十八章 爭鬥第五十三章 人的名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一百五十章 軍議第四十四章 仿若彎月第八章 龍女(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配合第五十六章 安王有令第十六章 太好吃了(第三更)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七十三章 夢醒時分(第三更)
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四十五章 這很合理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五十七章 撩撥第十一章 先鋒(第二更)第十九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一章 絕殺局(3)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二十四章 亂世(中)【第七更】第五十九章 一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萬威第五十三章 輸的是安王第五十一章 收服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章 亂天下坐天下第九十六章 平壤之戰(1)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二十四章 唯真英雄能本色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一百三十章 敵至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六十七章 蜀軍之敗(上)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四十一章 絕殺局(3)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五十九章 離長安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青雲蜃樓 火海天書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六十四章 風雲(3)第七十一章 上任(2)第八十八章 配合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第九十八章 所謂默契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四章 應對第三十九章 絕殺局(1)第七十五章 長存與再會(大結局)第十八章 攻城(1)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戰(4)第一百三十八章 宣告勝利第三十六章 一場勝 一聲喚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不想見他嗎?第五十章 上不上岸(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是分是合(二更)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三章 盟誓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六十四章 風雲(3)第九十三章 決戰(3)(三更)第一百零一章 滅國(下)第四十八章 徒使豎子成名(3)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老安王(二更)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萬威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一百零三章 屬於朕(中)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八十六章 殺機第十一章 異變陡生 大戰降臨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十四章 師姐師弟第四十三章 水復第四十七章 嬀州會戰(3)第七十五章 紅袖的焦躁(三更)第二十八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2)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一百零五章 傳說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一百零五章 進入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九十五章 決戰(5)第十章 得定州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三十四章 絕境反擊(第八更)第七十八章 爭鬥第五十三章 人的名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一百五十章 軍議第四十四章 仿若彎月第八章 龍女(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配合第五十六章 安王有令第十六章 太好吃了(第三更)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七十三章 夢醒時分(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