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下一步

南雄戰役,招討司犧牲的兵將中,就有三營中郎將段宏。

當沈華善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一陣惻然。他默默點了一柱清香,不知該有何言。

以沈家的情報網,不會不知道段宏在暗中護衛那些人質。事實上,沈華善也打算趁着交戰動亂,將俞正時等人救出的。

在第二次衝鋒的前夕,沈家在江南衛中埋的暗線,已經找到了最佳的時機,打算助俞正時等人出逃。

可是沒有想到,俞正時和俞老太等人,根本就不願意離開,他們還說另有計劃,是絕對不會離開的。

沈家暗線苦勸不果,只得暫時離開。接着,沈華善就知道俞正時說的計劃是什麼了。以身死殉道,以身死來成全沈家,這就是俞正時等人的選擇!

“傻,真是太傻了!人都沒了,還有什麼道!真是傻!”沈華善笑着罵道,眼中不斷流淚。

俞老太,俞正時,這些都是他相識了一輩子的人了。這些人年已老邁,行將入棺,卻用他們的性命,來助西寧、嶺南兩衛贏得了勝利。

這一場南雄之戰,沒有俞正時等人,又怎麼會有西寧、嶺南兩衛的勝利呢?不對,還漏了段宏。

以沈華善的心思,只從暗線隻言片語的描述當中,就知道了段宏在當中做了什麼。先償恩,後殉國,這又是一個傻人!

“傻,也不傻。他們做這一切,皆因心中有取捨而已。父親,你切勿悲傷了。”沈則敬在一旁說道。

知曉了俞正時和段宏等人的取捨選擇,沈則敬先是肅然,然後覺得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俞正時等人,爲了成全沈家,不惜赴死,是因爲他們相信,沈家所代表的,乃是他們認同的大義;段宏先償恩,後殉國,也是因爲他認同沈華善的恩德,然後盡了中郎將的責任。

這些人,是沈家前進路上的奠基石,正是他們這些人一點點集力,沈家纔有今天的局勢,才能舉着大義之旗,打敗了招討司。

沈家的取捨,也絕不能辜負了這些人!

“則思已經在安俘了,袁煥的事情也完成了。想必,於鴻圖也將戰況送往京兆了。我們下一步,要怎麼走?”

沈則敬問道,沒有再糾結俞正時和段宏等人的取捨,而是想到了下一步的局勢。

南雄一戰,奠定了嶺南道的局勢。局勢定得這樣快,也出乎沈則敬的預料。

原本他以爲,和招討司的戰爭,會持日曠久的。預料中的局勢和動亂沒有出現,反而招討司一戰即敗。那麼沈家下一步該怎麼走呢?

“是了,局勢定得太快了。下一步,是要好好商量纔是。”沈華善沉吟良久,看着那柱清香燃盡,纔開口。

沒錯,他們是要好好計劃下一步。朝廷,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了吧?君主崩、新帝立,招討司敗,左良哲還能怎麼做?

沈華善想得沒有錯,京兆的左良哲沒有想到,二十萬士兵的招討司,只在嶺南道打了一仗,損失就如此慘重,幾乎全軍潰敗!

剩下萬餘士兵,還能做什麼?喂狗都不夠!

“虧得於鴻圖還剿滅過盛王,古大存還平定過河內道,統統都是廢物!”

在紫宸殿內,左良哲氣急敗壞地罵道。他耳邊聽着嬰兒“哇哇”的哭聲,更覺得煩躁。

紫宸殿的御椅之上,端坐着太后左氏。她的身邊,站立着大宮女春喜,春喜的手中,抱着大哭的睿皇子,呃,準確地說,應該叫幼帝。

按照大永慣例,新帝在執政之前,是沒有帝號和年號的,統稱之爲幼帝。如今景興帝的梓官已經發引,葬入了東郊皇陵當中,左氏也從皇后晉升爲太后了。

幼帝年少,左氏就是這皇宮中最尊貴的人了。從一個官家少女到大永最尊貴的女人,左氏只用了四年多的時間,不得不說,這福澤之深厚,就連她自己也愕然。

她是皇宮中發號施令的人,前廷又是她祖父左良哲做主,她可以隨心所欲,她所想所做的,再無人敢質疑了。

長泰帝和景興帝窮盡一生想要的境界,就這樣輕輕鬆鬆被左氏做到了,被一個他們之前不怎麼放在心上的左氏做到了。

不知道這算不算諷刺?不過他們長眠九泉,也不知這人間的風雲了。

“祖父,於鴻圖敗了,再讓士兵去鎮壓沈則敬就是了。於鴻圖只是敗了,不是死了。沈則敬既然能徵兵,於鴻圖和古大存也能徵兵!江南道和河內道人口衆多,集合幾十萬士兵,不是難事!哀家就不信,小小一個沈家,還能和朝廷作對到什麼時候!”

左氏手握硃筆,在朝官送上來的摺子上,寫下了批語。幼帝尚在乳期,批閱摺子等事,當然是左氏來做了。

此時的大永,雖有幼帝,但大永的朝政江山,已經盡歸左家了。

“太后娘娘說得太輕巧了!朝廷徵兵、養兵,都是費時費力的大事!豈可一蹴而就?就算江南、河內兩道再多人口,也湊不齊幾十萬士兵!”

左良哲的心情不太好,然而左氏坐着那張御案,左良哲說話的語氣倒是很恭敬的。

他總覺得,自稱“哀家”的左氏,莫名的就讓他有些畏懼。

左氏的話語,充分暴露出她只是長居內宅深宮,而不知道這國之大事。雖然她從朝官的彙報中,知道了朝政大事,但真論執政,只是半桶水而已。

她說的那一番徵兵之話,理論上沒有錯,但是實際上根本操作不了。

就河內道而言,將近一百五十萬百姓,卻只有十二萬士兵。這十二萬士兵,是從這些百姓中精挑細選出來,經過層層篩選,才成爲大永的士兵。

這還不算,就算徵集到了這麼多士兵。如何保證這些士兵有作戰之力?如何讓他們在戰鬥中活下來?這就要經過多年的打磨、培養,纔能有穩定的河內衛士兵。

河內衛每年的汰舊徵新,人數也不過控制在三萬以內。因爲,每一個士兵背後,是近十個百姓在供養。所以每一個士兵,都是一筆大財富。況且如今國庫空虛,哪裡來那麼多錢財,供養幾十萬士兵?養兵,那是如水流財啊!

兵者國之大事,聖人都要慎用,不僅是因爲它的大凶器,還因爲它是大耗費!

如今江南、河內兩衛損失如此慘重,沒有三五年的時間,根本無法重新組建新的兩衛!像西寧衛那樣,短時內就可以用上的士兵,在江南、河內道兩道是絕對不可能的!

西寧道出的是彪悍,江南道和河內道出的是文脈和皇脈。這怎麼能比?

“如今大永是無兵可用呀……”左良哲最後說道。

劍南衛和關內衛的兵力,被隴右道的蔣博文牽制着,金吾衛要守護京兆。江南衛和河內衛戰敗,就真的沒有兵力可以去對付沈家了!

“然則,祖父認爲怎麼辦?任由沈家勢盛,率領西寧、嶺南兩衛直入京兆?這樣朝廷的處境更危險!”

左太后沉着臉色說道。祖父說了這麼多,還是沒有辦法。既然如此,就只能用她的辦法了!江南道和河內道人才輩出,徵集二三十萬士兵,算什麼難事?

左良哲被她問得一窒。在這樣的局勢下,似乎除了徵兵一途,真的沒有辦法了。只是,容他再想想,再想想。

“除非祖父另有良策,否則哀家旨意已定,託孤大人召集金吾衛大將軍、門下省官員、兵部尚書,執行此旨意!”

左太后將硃筆重力一放,臉色更沉了。這樣的局勢,容不得再想些什麼。沈家是一定要壓住的,不然這大永的皇位,他們母子怎麼坐得穩?

左良哲跪在紫宸殿上,聽着左太后的話語,終於知道心中莫名的畏懼從何而來了。左太后是他的孫女沒有錯,但此刻左太后坐在御椅上,她是主,他是臣。

主臣之別,是壓在血緣之親上面的。

帶着這樣的領悟,況且也真是沒有辦法可想了,左良哲退出紫宸殿之後,馬上就召集了金吾衛、門下省和兵部的官員,商討在江南道、河內道徵兵一事。

門下省官員對左良哲的建議,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魏延慶和鄭棣恆選擇了沉默,他們知道徵兵非良策,但是他們也不能憑空變出兵力來,這是大永唯一的能做的事情了。

最後,在江南、河內兩道徵兵的旨意,有紫宸殿中發出,通過了門下省,被髮送到江南、河內兩道的各州各縣。同時下達的,還有一道加徵賦稅的旨意,不過是發往除西寧、嶺南外的其餘五道的。

在江南、河內兩道徵兵,以補充這兩道在嶺南道折損的兵力,同時從民中取財,用做朝廷之需。這就是大永朝堂走的下一步。

且不論逃回江南道和河內道的於鴻圖和古大存,在接到旨意之後是什麼樣的心情,只說嶺南道的沈華善等人,知道大永朝廷徵兵之舉後,確定了他們要走的下一步。

就像以往一樣,沈華善召集了沈家的子弟,還有葉正純、俞正道、應南圖等姻親故友,並袁煥和朱敦實兩個人,在曲江邊的院子裡議事。

一直被大家刻意忽略的事情,終於要正式提上臺面了。

水落石出,水位降到那一個程度,石頭纔會出現。有些事情,也是是隻有到了這一步,才能提及。RS

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382章 立功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552章 路上第248章 兩難第318章 鬥錢多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221章 全義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481章 城破第487章 祥瑞現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261章 洗心第320章 差一點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79章 押俘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474章 有溫情第464章 氣數盡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99章 春闈案二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417章 高唱第28章 北疆之局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375章 連環局第55章 水災第368章 殘害第200章 不和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331章 出嫁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221章 全義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169章 情迷第520章 不臣第244章 沈餘憲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5章 姨娘庶妹第35章 開春吏事第556章 得了!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211章 露端倪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55章 援兵到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542 舊仇第318章 鬥錢多第540章 神兵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405章 償恩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141章 廷杖(一)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252章 移勢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51章 所謀爲何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329章 世仇第486章 掌軍第376章 誰的人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394章 復起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349章 新勢力第301章 伏殺第260章 有戲看
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382章 立功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552章 路上第248章 兩難第318章 鬥錢多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221章 全義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481章 城破第487章 祥瑞現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261章 洗心第320章 差一點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79章 押俘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474章 有溫情第464章 氣數盡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99章 春闈案二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417章 高唱第28章 北疆之局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375章 連環局第55章 水災第368章 殘害第200章 不和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331章 出嫁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221章 全義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169章 情迷第520章 不臣第244章 沈餘憲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5章 姨娘庶妹第35章 開春吏事第556章 得了!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211章 露端倪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55章 援兵到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542 舊仇第318章 鬥錢多第540章 神兵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405章 償恩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141章 廷杖(一)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252章 移勢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51章 所謀爲何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329章 世仇第486章 掌軍第376章 誰的人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394章 復起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349章 新勢力第301章 伏殺第260章 有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