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

公祭之後,西燕那邊的最新消息,傳回了昆州。

司馬昊在千餘名皇族護兵的保護下,帶着不足一萬西燕敵軍,逃回了西燕的國都燕都

司馬昊雖然逃回了西燕,卻不算逃出了生天,因爲等着他,是更深的危機。

司馬昊是帶着三十萬大軍親征的,可是最後,活着返回西燕的,不足一萬人。這個殘酷的結果,讓西燕的朝臣和百姓無法接受。三十萬兵馬,得花多少時間、精力、錢財才能培養出來,可是說沒了就沒了!

這怎麼可以?這死去的三十萬兵士,直接讓司馬昊的威望掃地。

西燕民怨沸騰,失去至親的西燕百姓,都怨恨司馬昊出兵之舉;不少西燕朝臣直稱司馬昊應該退位,西燕國君應該另擇賢主。

而司馬昊的皇弟、一向安分守己的閒王司馬義,一反往日對司馬昊的恭敬聽從,意在奪取西燕皇帝的位置,又掀起了西燕奪位的波瀾。

如今的燕都,並不太平。司馬昊威望盡失,要保住皇位,看樣子都十分艱難。

這就是沈餘益傳回來的最新消息。由此可見,西燕或者司馬昊,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入侵大永的能力了。

“告訴益兒,繼續撩撥和資助司馬義,擾亂燕都的局勢。燕都的紛爭一日不停息,西寧道就會有一日安寧。”

沈則敬這樣交代沈餘同。他讓沈餘益在西燕做的事情,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算司馬昊僥倖逃離了昆州,他的皇位,也很難坐得穩。

殺子之仇,我是一定會報的。現在,只是開始而已。

沈則敬這樣想着,斂下了眉,再一次想起了沈餘宏,也想起了病重在臥的沈成氏。然後長嘆了一聲。

要收拾西寧道的局勢,得花多少心力?沈則敬自己都不知道了。

文鎮公祭之後,雖然沈則敬只是昆州刺史,但是謝同甫身死。昆州官員已經以沈則敬爲首了。

文安天下,武定乾坤,這樣的官員,西寧道有幾人?況且朝廷沒有旨意下來,西寧道的官員也沒有什麼話說的。

在沈則儒、盧智勝的建議推動下,西寧道的官員聯名上書,道沈則敬有守護昆州的奇功,一致推舉沈則敬爲西寧道觀察使。

這封聯名上書,和昆州捷報一起,被送往了京兆。至於京兆朝堂會不會接受這個建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樣的西寧道官場格局,卻讓一個人坐立不安,那就是嶺南衛大將軍袁煥。

在擊退西燕敵軍之後,嶺南衛主力就折返嶺南道。袁煥卻留了下來,因爲他心中有惑。想要弄個清楚明白。

袁煥的疑惑,首先是來自西寧商路。

若不是有沈則學帶領,他還不知道,原來西寧道和嶺南道之間的崇山峻嶺,早已被打通。由此開闢出來的道路,會使得從嶺南道到西寧道的時間大大縮短。

沈家是什麼時候打通這條商路的?打通這條商路是爲了什麼?朝廷知道這條商路的存在嗎?

袁煥的疑惑,其次來自胡弩牀。

作爲一個武將。他對於新式兵器的出現,有着異於常人的敏感和在意。沈則思帶着的那架弩牀,體積比一般的守城弩小了一半,威力卻多了一倍,這是了不得的事情!據袁煥所知,京兆的弩坊署並沒有製作出什麼新型弩牀。

而且袁煥還發現。昆州的弓弩、長槍等兵器有些不一樣。雖然看着是弩坊署的制式,卻要輕巧精良得多。

胡弩牀從何而來?這些兵器是不是弩坊署出品?如果不是,昆州這些兵器是從哪裡來的?與沈家有什麼關係?

袁煥的疑惑,第三來自碧雲驄。碧雲驄消失百餘年了,怎麼會憑空出現?而且是在這麼危急的局勢之下。還被沈則敬騎着?天佑祥瑞這樣的話語,他是一概不信的。

以上這三件事,只是袁煥的疑惑,他留在昆州,就是想向沈則敬問個清楚的。

可是沈則敬接下來的動作,卻讓袁煥大驚失色。

徵兵,而且短短几天就徵得十二萬兵馬,比原來的西寧道兵力還要多;傳名,沈則敬和碧雲驄,想必現在西寧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公祭,還是爲沈則敬贏得民望民心。

有了前面三個疑惑,再有後面三個舉動,袁煥就可以推測出沈則敬的謀劃了。兵器、兵力、民望,一個家族同時有這些力量,那不是開玩笑的,沈則敬這是要謀反嗎?那麼,沈華善知不知道?

沈華善一定知道!——袁煥心頭閃過了然。突然間,他覺得嶺南衛提前出兵,是個不太妙的決定了。

沈家所謀的太大,他這個嶺南衛大將軍已經摻合進去了。若是……若是沈家謀反,那麼朝廷會怎麼看待自己提前出兵?

當此之時,是當作什麼都不知道,還是窮嶺南衛兵力,阻止沈則敬鋪勢?

種種想法在袁煥腦海中交織,他心中遲疑着,不知道該不該立刻返回嶺南道,也不知道該不該上書皇上。

就在這時,袁煥接到了沈則敬的邀約,道是有要事相商,請袁煥到均安樓一聚。

雖然昆州曾遭西燕敵軍圍困,但是均安樓依然存在,依然繁華。只是往日的紅燈紅綢,換成了白幡白燈籠。縱如此,也有茶客食客來來往往。

如今的昆州,滿城縞素,均安樓這樣的裝飾,沒有人會覺得突兀不祥。

袁煥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見到了沈則敬。沈則敬一身素服,神色是平靜的。

“大將軍,請。”見到袁煥,沈則敬起身相迎。廂房內,還有另外一個人,那就是俞正道。

袁煥在嶺南道中,和俞正楷打過交道,自然知道眼前的俞正道是什麼人。

“大將軍,你如何看待如今大永的局勢?”待袁煥落座之後,沈則敬就這樣問道。

袁煥聽到沈則敬這麼說。就開始頭痛了。沈華善在說服他提前出兵的時候,開篇還是差不多的內容。

這兩父子,是商定好的嗎?這個問題,他還能怎麼回答?西燕入侵、蔣博文謀反、河內道大災。大永的局勢還能怎麼樣?

“……”袁煥並沒有回答。

“想必大將軍提前出兵,也有了充足考慮。那麼,大將軍在西寧道見到了什麼呢?”

見袁煥沒回答,俞正道搖着鵝毛扇,笑着問道,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在西寧道見到了什麼?胡氏弩、精良兵器、碧雲驄、滿城縞素、人皆痛哭。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還有的,還有很多。西燕敵軍的兇殘,五萬安西府兵的屍體,西寧衛士兵的拼死抵抗。還有沈則思、應南圖身先士卒,還有沈則敬拼死守城;

除了西寧道的疑惑之外,他還看到了西寧道的堅毅不屈。有趙鈺罡、謝同甫這樣的通敵叛國之人,也有蕭若元、沈餘宏這樣拼死力戰的人;

西寧道這裡,有大奸佞。也有大衆義,有人苟且偷生,也有人挺身而出。西燕敵軍入侵西寧道,如實映照了西寧道這裡的忠奸善惡。

橫空出世的胡弩牀,連同昆州的守城弩牀,守護了昆州;弓弩等精良的武器,使得西寧衛殺敵之力增強;沈則敬的碧雲驄。極大地鼓舞了西寧道官員和百姓的勇氣;西寧商路,使得嶺南衛援兵能夠迅速趕西寧道……

如此一想,他之前所想的沈家“大逆不道”,竟然都是爲了西寧道的太平和樂?

袁煥的臉色,忽紅忽白,幾度變換。這樣的袁煥。讓沈則敬和俞正道鬆了一口氣。

“兵者,兇器也,爭者,逆德也,將者。死官也,不得已而用之。用之而爲民,大義也。大將軍以爲此理對否?”

俞正道又再發問。所有的鋪勢和起事,都是出自大義,纔會成功,才得民心。這個基本的道理,俞正道、沈則敬等人是一直堅守的。

“沈家有兵者兇器,卻不攻無過,不殺無罪,反而護佑西寧道。若沒有沈家,大將軍以爲西寧道還可守乎?”

俞正道第三問,語氣嚴厲。沒有沈家的謀劃和堅守,沒有沈家說服嶺南衛提前出兵,西燕敵軍早就踩平西寧道,西寧道百姓或已成爲禿鷲口食了。

哪裡還能在這均安樓之中談論對錯得失!

說到底,西寧道的太平,靠的是以沈則敬爲首的沈家人的努力。這一點,他要清楚告訴袁煥!

聽了俞正道這三問,袁煥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俞正道說的沒有錯,但是沈家這樣的謀劃,非是人臣所爲,乃是大逆不道!

見到袁煥的臉色,沈則敬反而一笑,目露自得威嚴。

“物先自腐,而蠹蟲生焉。須知王朝氣數、天命所歸,卻不是我等可以阻止的。大將軍以爲沈家大逆不道,我卻認爲沈家是天命所歸。如果大將軍不相信,且等朝廷旨意來,大將軍就知道了。”

沈則敬慢悠悠地說出這句話。

朝廷旨意來?這是什麼意思?袁煥一下子不能反應過來。

這下,輪到俞正道笑了。隨即他說出來的話語,擲地有千鈞力:“若我沒估錯,朝廷旨意來,沈家與大將軍都是死罪!”

在袁煥提前出兵的那一刻,他就和沈家聯繫在一起,朝廷的旨意,不過是明證這一點罷了。袁煥知道不?

什麼?皇上怎麼會有這樣的旨意?袁煥再次變了臉色,沈則敬的深意,他當然清楚。

洗溼了頭,只能向前了?

ps:

一更!感謝sunflower889的香囊!求粉紅求訂閱求推薦,各種求……請大家繼續支持!

第182章 代價第274章 登場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12章 國有喪第63章 考課進程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510章 禮崩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515章 清君側第558章 噩耗第239章 大換血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372章 妖孽出第327章 變數第538章 偷天第449章 沈家動第396章 道不同第443章 改元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244章 沈餘憲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80章 棋局之後第239章 大換血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521章 弒君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55章 水災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182章 代價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29章 布謀北疆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70章 卞氏之恨第26章 塵埃落定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488章 奇策第294章 割血第351章 朝南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6章 鋪勢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153章 離間第216章 錯了!番外二淳德盛世第262章 潛行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242章 三策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335章 風波現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459章 產子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35章 開春吏事第540章 神兵第219章 謀利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204章 折臂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49章 真相漸明第218章 斬盡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400章 首亂第48章 百官出動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378章 征伐出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367章 皇家宴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19章 返回京兆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559章 死守善道
第182章 代價第274章 登場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12章 國有喪第63章 考課進程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510章 禮崩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515章 清君側第558章 噩耗第239章 大換血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372章 妖孽出第327章 變數第538章 偷天第449章 沈家動第396章 道不同第443章 改元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244章 沈餘憲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80章 棋局之後第239章 大換血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521章 弒君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55章 水災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182章 代價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29章 布謀北疆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70章 卞氏之恨第26章 塵埃落定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488章 奇策第294章 割血第351章 朝南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6章 鋪勢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153章 離間第216章 錯了!番外二淳德盛世第262章 潛行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242章 三策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335章 風波現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459章 產子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35章 開春吏事第540章 神兵第219章 謀利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204章 折臂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49章 真相漸明第218章 斬盡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400章 首亂第48章 百官出動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378章 征伐出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367章 皇家宴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19章 返回京兆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559章 死守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