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考課的隱患

ps:

一更!今日上架三更求首訂~

年初二,沈華善再一次叮囑沈則敬等人將京兆事務審慎處理之後,就出發前往臺前了,繼續他的治水之路。過年期間,沈家迎來送往了一番,也設了幾個宴會,邀請姻親故舊到沈宅熱鬧了一番。

此是常事不論。

開春不久,沈則敬的考課工作就完全結束了,這令沈家上下都送了一口氣,當然考功司官員覺得無比輕鬆也是可以想象的了。

在過年之後的一個早朝上,長泰帝宣佈通過了吏部考功定等的決議,經門下省備案之後,這定等決議就發還吏部考功司,準備頒發考碟的最後工作了。

考碟作爲考覈的憑證,作爲官員升遷或退職的憑證,是要當面向官員宣讀的,但是因爲地理位置原因,京外官就不一一宣讀考碟了;而京兆官員則齊聚吏部官衙,當衆聽取自己的考碟,這個過程,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的。聽到定等在“中上”以上的官員都面有喜色,加祿是肯定了,加官也很有可能,再不濟,也能累加進階;聽到自己是“中中”的,也鬆了一口氣,起碼本祿能守住了,以後施政還是落心落力就是;聽到自己是在“中下”以下的,則是面色灰敗,減祿還是小事,最主要還是怕被停職啊。

這些官員變幻的神色沒有影響到吏部和考功司的官員,他們神情愉悅,心裡有說不出的輕鬆。考碟宣佈完畢了,這就意味着,考課平平安安結束了,考功司乃至吏部最重要的工作就算順利完成了。他們都放下了心頭大石。不用說考功司諸官員了,岑笑白和沈靜華自然是放心了,連徐友元和蕭厚仁都覺得輕鬆了不少。一時間,尚書省低矮的房子裡不時傳出一陣輕鬆的笑聲。

在頒發考碟之後,爲了表示犒勞和肯定。由尚書左僕射蕭厚仁和吏部尚書徐友元做主,宴請了考功司諸人,吏部侍郎楚炎等也參考了。雖然還是在京華樓,但比上次沈則敬設宴的場面大多了,熱鬧多了。

徐友元肯定了考功司的工作,道是大家都辛苦了,過不久吏部就會根據定等來安排升遷退職等工作,考功司諸官員在考課工作上有上佳的表現,獎賞肯定是少不了的等等。有辛苦必有收穫。考功司諸官自然都很高興。顧梓程和唐谷南都喝醉了。其他人雖沒醉,卻也喝得七七八八了,這一場熱鬧,就當是爲考課劃上一個句號。

考課平安無事,沈則敬受到了讚賞,沈寧心裡也鬆了一口氣。青竹居近日充滿了歡笑聲。這日,春詩面帶嬌羞。臉色通紅地躲到沈寧身後,對於一衆丫鬟的打趣毫無抵擋之力,尤其是秋歌大笑着說:“嫂嫂躲在姑娘身後也沒有用,往後我就叫你嫂嫂了。”,惹得柳媽和其他丫鬟是哈哈大笑。

原來是過完年沒有多久,秋風就向沈俞氏求了恩德,請她做主將春詩許配給秋梧,成全了這對小兒女云云。秋風是沈華善身邊的管事,秋梧又是沈則敬身邊的小廝,春詩又是自小被賣來沈府的,父母都俱無音訊了,沈俞氏自然一力應承了,做主將春詩許配給了秋梧,由柳媽代表春詩孃家接下了秋家的定禮,就等春詩滿了十八歲,就可以拉上天窗成其好事了。這事已經在青竹居傳開了,纔有了秋歌打趣一事。

沈寧笑得甚是開懷,父親的考課安全度過,現在春詩的終生大事也有着落了,秋梧又是知根知底的,沈寧覺得一切都順利無比。

在考功司諸官員認爲考課一切順利平安的時候,底下其實還發生了一件小事,這件小事是因考課而起,最後卻與吏部無關,這本來是件極小的事情,卻爲以後的一件大事埋下了隱患,影響極其深遠!

根據大永對考課的規定,親王、中書門下、三品京官、七大道觀察使的施政記錄是直接報送門下省,經門下省給事中、侍中審覈後,由皇帝親自主考的,正是在給事中審覈的時候,出了一點波折,發生了一件小事。

先時,長泰帝的弟弟幼王上官胤任幷州刺史一職,也是要參加考課的。幼王是長泰帝最小的弟弟,自小驕奢淫逸放浪形骸,向無大志只愛玩樂,作爲長泰帝僅存的兄弟,自然也一向受到長泰帝的疼愛。特別是長泰帝年老之後,更感念天家親情,對幼王多有隆遇,還給了他一個幷州刺史的實職。

可是幼王不知是不是一向懶散慣了,任了幷州刺史之後也並沒有變多少,少問政事,飲酒作樂,大部分事情都是交給刺史府長史來做的,他這個幷州刺史彷彿只剩下簽字蓋章的作用。因此,門下省給事中呂務厚在給他定等考覈的時候,因他““頗縱驕逸,動作無度,政事不清,忝居其位”,將他定爲下下等,準備將這個等第如實報送長泰帝,還準備建議長泰帝奪了幼王幷州刺史一職,以清吏治。

呂務厚其人,三十來歲,性情耿直執真,原是河內道十堰州屬下鍚縣的縣令,因檢舉十堰州刺史貪腐,以有功在長泰三十五年升任五品門下省給事中一職。這次是他第一次接觸考課事宜,雖然幷州刺史上官胤是長泰帝僅存的兄弟,可是這樣的政績,這樣的任官,不管他是不是皇家子弟,不管他是不是深受皇恩,呂務厚毫不猶豫地給他定了一個下下等,也相信門下省主官們也會是如此認定的。

門下侍中申科複覈定等記錄時,看到了呂務厚給幼王的定等,不由得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心裡覺得巴涼巴涼的:呂務厚也太究真了,年起人有熱血有激情有信念是件好事,但那要分清楚情況啊!那是幼王啊,那是皇上僅剩的弟弟,在剿滅了盛王之後,皇上對幼王的恩寵那是噌噌上升啊!皇上這爲的就是昭顯兄弟情深,昭示皇上是仁君是友愛兄弟的。你拿幼王來開刀,這不是明擺着剃皇上眉毛嗎?這等事也能做,是究真還是腦子進水了?申科搖搖頭,想苦笑,覺得自己搞不清楚這些年輕人。

不過搞不清楚也要抹平了此事的。可不能讓門下省因爲呂務厚而惹來事端,尤其是爲這麼小的事情。申科的腦筋清楚得很,能夠做到三省主官的。哪個是省油的燈?於是他找來呂務厚,首先肯定了他對考第工作的嚴肅認真,然後說這種行爲是值得衆官員學習的,最後,他話風一轉,語氣隱晦地道:“現在是多事之秋,皇上煩心的事情不少。南方有水患。北疆有侵略。三殿下又遇刺。我們做臣子的,要爲皇上紓憂解難,雖力有微弱,但勝在一片心意啊。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要給皇上增添麻煩了,這幼王的等第還是改一改吧,就定爲中中好了。”

呂務厚沒有想到申科找他來是說這的事。他將幼王定爲下下等,是根據他的實際爲官爲政表現,問心無悔,所以漲紅了臉說:“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我將幼王定爲下下等,是爲了向皇上盡忠,怎麼會是增添麻煩呢?天家骨肉尤要知禮盡職。幼王這樣的政績表現,只能是評下下等!”呂務厚堅持自己的想法,對申科的話語表示了反對,但態度是極恭敬的,不過這是對主官的態度,卻不是對改等第的態度。

申科也不着急,繼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呂務厚改變對幼王的定等。其實申科的官等職位要比呂務厚高很多,本來他可以直接將幼王的等第給改了,但是這裡面有一個關鍵,那就是涉及給事中職權問題。給事中位卑權重,在先帝惠和帝早年,給事中甚至能駁正百司奏章,雖然這些年給事中的權責有所減少,但依舊保留了重要的兩點:對皇上行事有糾察之權,對皇上的詔令有封駁之權。

申科擔心以呂務厚的性格,到時候一個拎不清,直接給長泰帝的詔令來一個封駁,那就將事情鬧大了,還不如苦口婆心勸他改變定等爲好!將事情控制在最小範圍內,這是他作爲門下侍中的職責所在。

在申科多次勸說之後,呂務厚不便過於違背主官的意思,最後聽取了申科的意見,將幼王的定等改爲中中,再報送給長泰帝。

這事本來到此就結束的了,連長泰帝也不知道中間發生過事情的。可是呂務厚最後雖然改了等第,卻始終覺得十分勉強,他是有自己的堅持和信仰的,覺得這樣做是違背了自己的心意,在上報了考第之後,不由得深感苦悶。苦悶之下他就約友人多喝了幾杯,喝多了幾杯之後就將自己對幼王政績的不滿、對皇上偏寵幼王的不滿說了出來,言辭間還多有長泰帝年邁昏庸的意思,好巧不巧的,那友人也不是嘴嚴的人,一來二去,這些話就傳到了長泰帝耳中。

長泰帝聽了之後面色不顯,心裡卻對呂務厚略有不滿,他原本還不知道這事呢,怎麼到最後他一個做臣子的竟然對上意不滿起來?給事中一職雖有糾察封駁之權,卻沒有定奪之權,最後事情怎樣,還是長泰帝說了算的,所以歸結到底,長泰帝認爲呂務厚管得太多了!還有一點,長泰帝不滿的是:說到底是給事中管得太多了!

不過是爲了幼王定等的小事,呂務厚就敢對他有不滿,長泰帝開始感覺到給事中的存在,是一個掣肘,開始感覺即使貴爲天子也不自由,這種感覺令他不舒服!好在呂務厚最後還算識時務,改了有王等第,長泰帝也就當沒有聽見他那些話了。

呂務厚的酒後言論傳到了皇上的耳中,這一點,申科也知道了。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他心裡咯噔一下,心想這下門下省給你累慘了,怎麼就不聽教訓了?!改了等第就好了,還發什麼牢騷啊!牢騷太盛則腸斷啊!現在的年輕人啊,他真是搞不懂!

幸好長泰帝最後也沒什麼表示,他這才鬆了一口氣,暗想以後一定要盯緊呂務厚了——他容易闖禍啊。

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308章 閒情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385章 離朝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375章 連環局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304章 換命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520章 不臣第320章 差一點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70章 放餌第510章 禮崩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342章 帝視朝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531章 緩稱王第533章 出與入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147章 毒婦第296章 保住第73章 太子妃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348章 有別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376章 誰的人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17章 莊子避暑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219章 圍絕第358章 兵器司!第299章 密謀第173章 先機第309章 驅夢魘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266 三代送嫁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306章 平步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308章 閒情第310章 決裂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355章 私產第74章 入坤寧宮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142章 廷杖(二)第339章 不慈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256章 殺伐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489章 弩威第486章 掌軍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90章 入書房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446章 驚變第405章 償恩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449章 沈家動第360章 首領第53章 出西燕記第220章 利器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30章 臨近過年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552章 路上第521章 弒君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312章 保不得!第483章 天有哭第380章 朝京行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560章 致太平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7章 隨伺書房第39章 衍嗣和祭祖
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308章 閒情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385章 離朝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375章 連環局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304章 換命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520章 不臣第320章 差一點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70章 放餌第510章 禮崩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342章 帝視朝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531章 緩稱王第533章 出與入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147章 毒婦第296章 保住第73章 太子妃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348章 有別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376章 誰的人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17章 莊子避暑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219章 圍絕第358章 兵器司!第299章 密謀第173章 先機第309章 驅夢魘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266 三代送嫁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306章 平步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308章 閒情第310章 決裂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355章 私產第74章 入坤寧宮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142章 廷杖(二)第339章 不慈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256章 殺伐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489章 弩威第486章 掌軍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90章 入書房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446章 驚變第405章 償恩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449章 沈家動第360章 首領第53章 出西燕記第220章 利器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30章 臨近過年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552章 路上第521章 弒君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312章 保不得!第483章 天有哭第380章 朝京行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560章 致太平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7章 隨伺書房第39章 衍嗣和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