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

165、番外皇帝難爲之三

165、番外皇帝難爲之三

立儲一事,在鳳景乾被綁期間朝中未提及,不承想,鳳景乾回來了會主動提及。

還是在賜死鳳明瀾之後。

奉先殿裡,鳳明瀾三呼冤枉,鳳景乾一句話就堵了他的嘴,“明祥將佈防圖透露給阮鴻飛,你眼看着拿他的把柄,有沒有想過父子之情?明瑞有些城府心機,去山上的刺客是誰派的?明禇尚未成年,因何夭亡?你跟朕說你無辜?”

“父皇父皇,兒子知錯了,父皇您看在永恪的份兒在,饒了兒臣這回吧?”現在不是三堂會審,辯白根本沒有任何用處。兄弟四個,三個弟弟都死了,就你沒事兒,要說跟你沒關係,傻瓜都不會盡信,何況鳳景乾。

鳳景乾虛虛的望着鳳明瀾哭泣的臉孔,溫聲道,“其實你做的並沒錯,唐王李世民也是玄武門之變竊得皇位,最終開創一代盛世。”輕輕的籲一口氣,鳳景乾嘆,“你最大的錯就是錯估了形勢,你沒想到我還能回來吧?我想,就是李世民當初,也曾想過如果玄武門失敗的下場吧?”

“如果你有李世民一半的本事,朕也不會怪你。”鳳景乾臉上帶着一絲悲憫,“你自幼在帝都長大,十五歲上朝聽政,開始當差,朕自問已經盡力。此次,朕既陷於敵手,生死由天。明祥明瑞明禇的事,也並不能完全怪你,可是你對明湛的手段,簡直是不入流!明湛爲何開始會傾向你,你想過沒有?大好的機會,他遞過來的手,你都握不緊!不但握不緊,你還要剁掉那隻手!”

“你是怎麼做的,你爲了不讓朕回來,竟然先借林家除去鎮南王府的密探!”鳳景乾心中一絲怒意強忍下來,冷聲道,“難道朕不知道鎮南王府有密探?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你竟然連這個都不懂嗎?你惹惱了明湛,結果如何?林椿豐怎麼死的,你不清楚嗎?”

“既已決裂,還談什麼面子工夫!借林椿豐之死先將永定侯從九門提督的位子上撤了,換上你的人,帝都盡付你手!若明湛干預,你只需一句,鎮南王府無涉帝都事便能把他堵回去!誰敢與你爭鋒!”鳳景乾簡直是恨其不幸,怒其不爭,冷聲道,“你若有這個決斷力,朕縱使死在外頭,也是瞑目的!可是你做了什麼,你只一門心思的殺了你的兄弟,挑釁鎮南王府,偏又沒本事彈壓明湛。你這樣的無能,朕怎敢把江山付於你手!”

鳳明瀾已經從狂亂中冷靜下來,輕聲問,“父皇賜死我,要立哪個爲儲?”

“明湛。”鳳景乾嘆息。

鳳明瀾自嘲,“原來我是爲他人作嫁。”

“不,你自始至終,都是在爲你自己。”鳳景乾坐在太師椅中,撫摸着椅柄光潤的扶手,鎮定的說,“是你自己,浪費了這天賜良機。”

“父皇把江山看的比血脈都重嗎?”鳳明瀾眼中滿是不甘,此時,他的大腦反而極是清楚明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重重的一叩道,抹去臉上的淚水,倒展露出幾分皇子氣概,“兒臣有罪,不敢相求。父皇卻還年輕,再生幾個小皇弟並不是難事。”他還是有兒子的,日後兒子在親叔叔手下討生活容易,還是在與自己父親有隙的堂叔下討生活容易,似乎是一目瞭然的事。

鳳景乾輕嘆,“朕這一生,做過許多錯的事,違背良心的事。不過,爲了帝位,一切都是值得的。朕千辛萬苦得來這帝位,再如何寵愛明湛,也越不過自己的兒子。朕知道,以往明湛住在宮裡,朕寵愛於他,你們多有不服。可笑你們竟不明白一個道理,朕焉何會寵愛於他,因爲他是朕的侄子,朕纔可以寵。對你們,朕多有嚴厲訓斥,那是因爲朕希望你們可以成才,朕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勝過所有人。”

以往鳳景乾從不會這樣說話,鳳明瀾心知事已無挽回的餘地,淚落不斷,不知是在傷心自己成王敗寇的人生,還是真的有一絲愧悔。鳳景乾道,“明湛是個很有運氣的人,同時,他很會依勢造勢。朕當年沒把阮鴻飛的事做絕,被方皇后鑽了空子。如今雖然阮鴻飛無弒君之心,他也不會讓朕好過。阮鴻飛其勢已成,不過他定不會把這股勢力交給朝廷。朝廷與雲南雖然交好,也有強弱大小主臣之分,如果日後明湛得到這股勢力,你又是這樣的愚蠢的性子,如何能跟明湛抗衡?”

“可偏偏你又不能與他交好,與其如此,不如將皇位讓與明湛吧。”阮鴻飛真的沒對明湛動心嗎?而明湛,受了這樣的欺騙,他會罷手嗎?不論如何,日後兩人必有交集。明湛不是傻瓜。對着明湛,阮鴻飛卻已經心軟了,他有意無意的爲明湛鋪平了道路。鳳景乾永遠不會期望鎮南王府勢力過大,他與鳳景南小心翼翼的維持着這帝都與鎮南王府之間的平衡。不過,阮鴻飛的存在讓他感受到了變數的威脅。

他在位時,明湛自然不可能有不臣之心。可是,明湛這樣的年輕,日後,鳳氏兄弟都老了、死了,明湛卻正當壯年,其勢勃勃,哪怕他沒有反心,可是面對一個如鳳明瀾這樣愚蠢的皇帝時,藩王強而帝都弱,會發生什麼?鳳景乾尚在,明湛都能與鳳明瀾翻臉,他日沒有了鳳景乾這份面子情,讓愚蠢的鳳明瀾忍住明湛,讓明湛恪守臣節,這幾乎是在說夢!既然鳳明瀾連忍讓的本事都沒有,鳳景乾不得不爲皇室、百姓考慮。他沉聲道,“或許,他就有這九五之尊的命數。”鳳景乾想到當年衛王妃誕下龍鳳胎,他既爲兄弟高興,也有些別的心思,便去鎮國寺找當時的方丈爲這對龍鳳胎卜了一卦。在明湛略懂事,鳳景乾就一直要求讓明湛來帝都,其實這也是原因之一。

李世民爲一句“唐三代後女主武王”,冷落當時的武才人,及高宗時則天封后,滿朝文武惶恐不安,天命難解,到底被武則天奪了天下。

鳳景乾對這些神神道道信也不全信,不過也不會因此對明湛做什麼。此時再憶及當初,或者,明湛的確是有帝王之命。

虎毒不食子,這句話,在皇室並不適用。

鳳景乾做事既狠且快,朝臣們還未從皇上要立鎮南王世子爲太子——這樣的驚天動地的大消息中反應過來,鳳景乾已賜死魏貴妃與鳳明瀾母子,皇室之中,只餘兩個嗷嗷待哺的小皇孫。

整個帝都,大臣們除了去宮裡苦勸仿似中了邪的皇帝,就是去踩永寧侯府的大門。

這羣欺軟怕硬的東西,鎮南王府他們不敢去的。

隱居多年的老永寧侯不得不出來待客,可他身子不大好,是人盡皆知的,一天抽了三回,衛穎嘉幾乎要把御醫鎖在自個兒家裡。不過也有了現成的理由,家父病重,閉門謝客。

就是衛穎嘉自己也有些反應不過來,問自己的狐狸爹,“皇上這是說真的嗎?”他當然不反對皇上立明湛爲太子,那是他親外甥。

關鍵是,這是真的?還是皇上真對鎮南王府忌諱深了?

老永寧侯拈着鬍鬚,沉吟道,“皇上真乃聖明天子。”兒子都殺了,定假不了。如今看來,當今能坐上帝位,確有其必然性所在啊。

“咱們家還需繼續低調哪。”老永寧侯道,“你得縮着頭過日子,遇事寧可讓他一讓,誰問立儲之事,你可別開口吱唔。”雖知兒子謹慎慣了的,到底事關重大,還是要叮囑一句。

“我知道。”原本衛穎嘉也不是多高調的人。

老永寧侯向後一倒,靠着錦褥堆兒,“在九門提督,你得多用心,皇上既然把這位子讓你暫代,日後就是你的。你想想,若真有那天,世子就你一個親舅舅……”老頭兒發出一連串的奸笑,自得極了。

衛穎嘉道,“之前世子在帝都,咱們家也沒如何走動過,說起來,若是仗着這個去撈好處,兒子自覺沒這個臉皮。”

老永寧侯一擺手,完全沒有兒子這樣的心理負擔,“有許多事,是不得已。面兒上的花團錦簇是給別人看的,於己又有什麼益處?若我們家上躥下跳,世子就能歡喜嗎?王妃與世子在雲南爲何安穩,只要永寧侯府在,就足夠了。當初鎮南王一心寵愛庶長子,爲何遲遲不肯爲庶長子請封?後來,世子乍一開口,鎮南王請封世子時那般順遂,就是因爲永寧侯府在。你做官,要牢記一點,對上位者,不能有施恩之心。平時裡只管悶頭做事,要走心,適時的爲主上分憂就夠了。”

撫了撫入手光潤的衣衫,老永寧侯嘆道,“細水方能長流啊。”

難得老爹這樣正經一回,衛穎嘉自然應下,老永寧侯望着兒子年輕英氣的臉龐,溫聲道,“你別想太多,雖說你與你七姐非同母所出,見的也少。不過血緣是不變的,我只有你一個兒子,有你,你姐姐們纔算有了孃家。你七姐是個最明白不過的人。”

“我知道。”衛穎嘉道,“七姐對我挺好的。”是真的挺好,姐弟兩個雖見的不多,衛王妃每年的年禮,一直都很豐厚,對這個幼弟也很關心。

衛穎嘉的生母出身很一般,當時真是偶然,那會兒老永寧侯的第二任妻子也早已過逝,老永寧侯一把年紀,誰能想到還能老當益壯、開花結果呢。不過,老永寧侯是個明白人,天賜麟兒,他怎肯讓兒子在出身上吃虧,故此,衛穎嘉甫一出生,老永寧侯便將衛穎嘉的生母擡了正房,只是那女人無福,早早過逝。

老永寧侯在兒子年幼時便讓爵,一方面鳳景乾對他一直是不冷不熱,老爺子想退了,省得天天在朝堂上扎皇上的眼;另一方面,他想趁着還硬朗早生把爵位落在兒子頭上,也了了他一樁心事。

“你那幾個舅舅,讓他們安份些。”老永寧侯完全是爲了兒子的出身才擡舉了妾室,認了這門姻親。那一家子人原本還好,本本份份,老永寧侯也樂意賙濟他們一些。升米恩,鬥米仇,世間恩情大抵如此,如今趙家也算小富,卻不安分起來。衛穎嘉小小年紀就掌家事,後來去了軍中,頗有幾分手段,整治起來毫不手軟,雖然趙家時常出些問題,不過小節,衛穎嘉睜隻眼閉隻眼也就過去了。

“父親放心。”非常時期,衛穎嘉也是個周密的人,自然不會讓他們能露了怯。

老永寧侯掰着手指盤算,明湛雖有幾門子姻親,敬敏公主那裡不過應着個岳家的名頭兒,阮家能平安就是僥天之倖,哪個有自家來的硬來的正呢,這樣一盤算,老永寧侯禁不住奸笑出聲。老道如他,碰上這百年不遇的好事兒,也有些骨頭輕了。

衛穎嘉其實很想提醒狐狸老爹一句,千萬別這樣笑了,讓人聽了瘮的慌。這要是晚上,能嚇死個把人兒啊!

其實,後來衛穎嘉漸漸習慣了這種笑聲,明湛不知是怎樣詭異的隔代遺傳,他竟然遺傳了老永寧侯這恐怕的奸笑,並且在許多時候,他都喜歡在朝上這樣笑上一笑,把些個大臣笑的心驚膽顫、內心惴惴、幾天睡不好覺都是有的。

後來,有一位善於揣摩帝心的大臣,甚至出了一本小冊子,名子就叫《帝王的七十二種笑聲》,其中詳細的分析了明湛七十二種笑聲中所代表的種種不可思議之情緒,在帝都暗裡廣爲流傳。

在鳳景乾示意內務府準備皇太子一應服飾時,老臣們終於坐不住了,勸皇帝勸不來,即便他們再憷鎮南王府,也得來了。

文死諫,武死戰。

死諫這檔子事兒在鳳景乾跟前是行不通的,就剩一根獨苗兒自己還親手拔了,這等手段,讓一班子大臣心肝兒打顫。兒子死都不怕,死上個把大臣,估計鳳景乾眼珠子都不會動一動。

畏強欺弱,人之常情。

他們當然不會認爲鎮南王府是塊兒軟骨頭,實際上,明湛曾當廷杖殺異母妹妹,儘管明菲僥倖留了一命。諸大臣也覺得,這塊兒骨頭也難啃的很。

只是,不來一遭,怎能甘心呢?

李大人乃三朝老臣,當然,在鳳景乾他爺爺那輩兒,李大人剛中了進士,進了翰林,轉年鳳家爺爺就龍御歸西了。到先帝時,李大人以當朝痛罵方皇后牝雞司晨而一舉成名。

其實只是一件小事,那會兒先帝有些不舒服,方皇后心疼丈夫,就代丈夫批了奏章。女人的字體多是婉轉柔媚,即便方皇后也不例外,李大人一瞧,女人敢在奏章上動手腳,當下脫了官帽,在朝上痛罵方皇后干政足有一個時辰,據說當時口沫橫飛,御階前仿似下了一場沾地即溼的春雨。儘管先帝懇切的解釋,只是讓皇后代筆,李大人仍是不罷休,總之一口咬定就是方皇后的錯。皇上?皇上當然沒錯,即便皇上有錯,也不是被些個小人勾搭上了邪路!先帝這人,脾氣軟和,儘管十分生氣,也只是貶謫了李大人。

至鳳家兄弟登基,鳳景乾將人從深山老林刨了出來,加以重用。

李大人低聲求見鎮南王,在門房侯了一時,便被府中內侍引至書房。李大人在書房外仿似聽到了隱隱哭聲,待被宣召,帶着一腔正氣熱血的李大人剛踏進鎮南王的書房,虛眼一瞧,頓時目瞪口呆!

作者有話要說:老話,不要等更~

怕抽,備一份兒~

立儲一事,在鳳景乾被綁期間朝中未提及,不承想,鳳景乾回來了會主動提及。

還是在賜死鳳明瀾之後。

奉先殿裡,鳳明瀾三呼冤枉,鳳景乾一句話就堵了他的嘴,“明祥將佈防圖透露給阮鴻飛,你眼看着拿他的把柄,有沒有想過父子之情?明瑞有些城府心機,去山上的刺客是誰派的?明禇尚未成年,因何夭亡?你跟朕說你無辜?”

“父皇父皇,兒子知錯了,父皇您看在永恪的份兒在,饒了兒臣這回吧?”現在不是三堂會審,辯白根本沒有任何用處。兄弟四個,三個弟弟都死了,就你沒事兒,要說跟你沒關係,傻瓜都不會,何況鳳景乾。

鳳景乾虛虛的望着鳳明瀾哭泣的臉孔,溫聲道,“其實你做的並沒錯,唐王李世民也是玄武門之變竊得皇位,最終開創一代盛世。”輕輕的籲一口氣,鳳景乾嘆,“你最大的錯就是錯估了形勢,你沒想到我還能回來吧?我想,就是李世民當初,也曾想過如果玄武門失敗的下場吧?”

“如果你有李世民一半的本事,朕也不會怪你。”鳳景乾臉上帶着一絲悲憫,“你自幼在帝都長大,十五歲上朝聽政,開始當差,朕自問已經盡力。此次,朕既陷於敵手,生死由天。明祥明瑞明禇的事,也並不能完全怪你,可是你對明湛的手段,簡直是不入流!明湛爲何開始會傾向你,你想過沒有?大好的機會,他遞過來的手,你都握不緊!不但握不緊,你還要剁掉那隻手!”

“你是怎麼做的,你爲了不讓朕回來,竟然先借林家除去鎮南王府的密探!”鳳景乾心中一絲怒意強忍下來,冷聲道,“難道朕不知道鎮南王府有密探?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你竟然連這個都不懂嗎?你惹惱了明湛,結果如何?林椿豐怎麼死的,你不清楚嗎?”

“既已決裂,還談什麼面子工夫!借林椿豐之死先將永定侯從九門提督的位子上撤了,換上你的人,帝都盡付你手!若明湛干預,你只需一句,鎮南王府無涉帝都事便能把他堵回去!誰敢與你爭鋒!”鳳景乾簡直是恨其不幸,怒其不爭,冷聲道,“你若有這個決斷力,朕縱使死在外頭,也是瞑目的!可是你做了什麼,你只一門心思的殺了你的兄弟,挑釁鎮南王府,偏又沒本事彈壓明湛。你這樣的無能,朕怎敢把江山付於你手!”

鳳明瀾已經從狂亂中冷靜下來,輕聲問,“父皇賜死我,要立哪個爲儲?”

“明湛。”鳳景乾嘆息。

鳳明瀾自嘲,“原來我是爲他人作嫁。”

“不,你自始至終,都是在爲你自己。”鳳景乾坐在太師椅中,撫摸着椅柄光潤的扶手,鎮定的說,“是你自己,浪費了這天賜良機。”

“父皇把江山看的比血脈都重嗎?”鳳明瀾眼中滿是不甘,此時,他的大腦反而極是清楚明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重重的一叩道,抹去臉上的淚水,倒展露出幾分皇子氣概,“兒臣有罪,不敢相求。父皇卻還年輕,再生幾個小皇弟並不是難事。”他還是有兒子的,日後兒子在親叔叔手下討生活容易,還是在與自己父親有隙的堂叔下討生活容易,似乎是一目瞭然的事。

鳳景乾輕嘆,“朕這一生,做過許多錯的事,違背良心的事。不過,爲了帝位,一切都是值得的。朕千辛萬苦得來這帝位,再如何寵愛明湛,也越不過自己的兒子。朕知道,以往明湛住在宮裡,朕寵愛於他,你們多有不服。可笑你們竟不明白一個道理,朕焉何會寵愛於他,因爲他是朕的侄子,朕纔可以寵。對你們,朕多有嚴厲訓斥,那是因爲朕希望你們可以成才,朕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勝過所有人。”

鳳景乾從不會這樣說話,鳳明瀾淚落不斷,不知是在傷心自己成王敗寇的人生,還是真的有一絲愧悔。鳳景乾道,“明湛是個很有運氣的人,同時,他很會依勢造勢。朕當年沒把阮鴻飛的事做絕,被方皇后鑽了空子。如今雖然阮鴻飛無弒君之心,他也不會讓朕好過。阮鴻飛勢已成,不過他定不會把這股勢力交給朝廷。朝廷與雲南雖然交好,也有強弱大小主臣之分,阮鴻飛日後如果將手中勢力交給明湛,你又是這樣的愚蠢的性子,如何能跟明湛抗衡?”

“可偏偏你又不能與他交好,與其如此,不如將皇位讓與明湛吧。”阮鴻飛真的沒對明湛動心嗎?而明湛,受了這樣的欺騙,他會罷手嗎?不論如何,日後兩人必有交集。明湛不是傻瓜,對着明湛,阮鴻飛已經心軟了,他在有意無意的爲明湛鋪平了道路。鳳景乾永遠不會期望鎮南王府勢力過大,他與鳳景南小心翼翼的維持着這帝都與鎮南王府之間的平衡。不過,阮鴻飛的存在讓他感受到了變數的威脅。

他在位時,明湛自然不可能有不臣之心。可是,明湛這樣的年輕,日後,鳳氏兄弟都老了、死了,明湛卻正當壯年,其勢勃勃,哪怕他沒有反心,可是面對一個如鳳明瀾這樣愚蠢的皇帝時,藩王強而帝都弱,會發生什麼?鳳景乾尚在,明湛都能與鳳明瀾翻臉,他日沒有了鳳景乾這份面子情,讓愚蠢的鳳明瀾忍住明湛,讓明湛恪守臣節,這幾乎是在說夢!既然鳳明瀾連忍讓的本事都沒有,鳳景乾不得不爲皇室、百姓考慮。他沉聲道,“或許,他就有這九五之尊的命數。”

鳳景乾想到當初衛王妃產下龍鳳胎,他既爲兄弟高興,也有些別的心思,便去鎮國寺找當時的方丈爲這對龍鳳胎卜了一卦。在明湛略懂事,鳳景乾就一直要求讓明湛來帝都,其實這也是原因之一。

李世民爲一句“唐三代後女主武王”,冷落當時的武才人,及高宗時則天封后,滿朝文武惶恐不安,最終到底被武則天奪了天下。

鳳景乾對這些神神道道信也不全信,不過也不會因此對明湛做什麼。此時再憶及當初,或者,明湛的確是有帝王之命。

虎毒不食子,這句話,在皇室並不適用。

鳳景乾做事既狠且快,朝臣們還未從皇上要立鎮南王世子爲太子——這樣的驚天動地的大消息中反應過來,鳳景乾已賜死魏貴妃與鳳明瀾母子,皇室之中,只餘兩個嗷嗷待哺的小皇孫。

整個帝都,大臣們除了去宮裡苦勸仿似中了邪的皇帝,就是去踩永寧侯府的大門。

這羣欺軟怕硬的東西,鎮南王府他們不敢去的。

隱居多年的老永寧侯不得不出來待客,可他身子不大好,是人盡皆知的,一天抽了三回,衛穎嘉幾乎要把御醫鎖在自個兒家裡。不過也有了現成的理由,家父病重,閉門謝客。

就是衛穎嘉自己也有些反應不過來,問自己的狐狸爹,“皇上這是說真的嗎?”他當然不反對皇上立明湛爲太子,那是他親外甥。

關鍵是,這是真的?還是皇上真對鎮南王府忌諱深了?

老永寧侯拈着鬍鬚,沉吟道,“皇上真乃聖明天子。”兒子都殺了,定假不了。如今看來,當今能做上帝位,確有其必然性所在啊。

“咱們家還需繼續低調哪。”老永寧侯道,“你得縮着頭過日子,遇事寧可讓他一讓,誰問立儲之事,你可別開口吱唔。”

“我知道。”原本衛穎嘉也不是多高調的人。

老永寧侯向後一倒,靠着錦褥堆兒,“在九門提督,你得多用心,皇上既然把這位子讓你暫代,日後就是你的。你想想,若真有那天,世子就你一個親舅舅……”老頭兒發出一連串的奸笑,自得極了。

衛穎嘉道,“之前世子在帝都,咱們家也沒如何走動過,說起來,若是仗着這個去撈好處,兒子自覺沒這個臉。”

老永寧侯一擺手,完全沒有兒子這樣的心理負擔,“有許多事,是不得已。面兒上的花團錦簇是給別人看的,於己又有什麼益處?若我們家上躥下跳,世子就能歡喜嗎?王妃與世子在雲南爲何安穩,只要永寧侯府在,就足夠了。當初鎮南王一心寵長庶長子,爲何遲遲不肯爲庶長子請封?後來,世子乍一開口,鎮南王請封世子時那般順遂,就是因爲永寧侯府在。你做官,要牢記一點,對上位者,不能有施恩之心。平時裡只管悶頭做事,要走心,適時的爲主上分憂就夠了。”

撫了撫入手光潤的衣衫,老永寧侯嘆道,“細水方能長流啊。”

難得老爹這樣正經一回,衛穎嘉自然應下,老永寧侯望着兒子年輕英氣的臉龐,溫聲道,“你別想太多,雖說你與你七姐非同母所出,見的也少。不過血緣是不變的,我只有你一個兒子,有你,你姐姐們纔算有了孃家。你七姐是個最明白不過的人。”

“我知道。”衛穎嘉道,“七姐對我挺好的。”是真的挺好,姐弟兩個雖見的不多,衛王妃每年的年禮,一直都很豐厚,對這個幼弟也很關心。

衛穎嘉的生母出身很一般,當時真是偶然,那會兒老永寧侯的第二任妻子也早已過逝,老永寧侯一把年紀,誰能想到還有老年益壯呢。不過,老永寧侯是個明白人,天賜麟兒,他怎肯讓兒子在出身上吃虧,故此,衛穎嘉甫一出生,老永寧侯便將衛穎嘉的生母擡了正房,只是那女人無福,早早過逝。

老永寧侯在兒子年幼時便讓爵,一方面鳳景乾對他一直是不冷不熱,老爺子想退了,省得天天在朝堂上扎皇上的眼;另一方面,他想趁着還硬朗早生把爵位落在兒子頭上,也了了他一樁心事。

“你那幾個舅舅,讓他們安份些。”老永寧侯完全是爲了兒子的出身才擡舉了妾室,認了這門姻親。那一家子人原本還好,本本份份,老永寧侯也樂意賙濟他們一些。升米恩,鬥米仇,世間恩情大抵如此,如今趙家也算小富,卻不安分起來。衛穎嘉小小年紀就掌家事,後來去了軍中,頗有幾分手段,整治起來毫不手軟,雖然趙家時常出些問題,不過小節,衛穎嘉睜隻眼閉隻眼也就過去了。

“父親放心。”非常時期,衛穎嘉也是個周密的人,自然不會讓他們能露了怯。

老永寧侯掰着手指盤算,明湛雖有幾門子姻親,敬敏公主那裡不過應着個岳家的名頭兒,阮家能平安就是僥天之倖,哪個有自家來的硬來的正呢,這樣一盤算,老永寧侯禁不住奸笑出聲。老道如他,碰上這百年不遇的好事兒,也有些骨頭輕了。

衛穎嘉其實很想提醒狐狸老爹一句,千萬別這樣笑了,讓人聽了瘮的慌。這要是晚上,能嚇死個把人兒啊!

其實,後來衛穎嘉漸漸習慣了這種笑聲,明湛不知是怎樣詭異的隔代遺傳,他竟然遺傳了老永寧侯這恐怕的奸笑,並且在許多時候,他都喜歡在朝上這樣笑上一笑,把些個大臣笑的心驚膽顫、內心惴惴、幾天睡不好覺都是有的。

後來,有一位善於揣摩帝心的大臣,甚至出了一本小冊子,名子就叫《帝王的七十二種笑聲》,其中詳細的分析了明湛七十二種笑聲中所代表的種種不可思議之情緒,在帝都暗裡廣爲流傳。

在鳳景乾示意內務府準備皇太子一應服飾時,老臣們終於坐不住了,勸皇帝勸不來,即便他們再憷鎮南王府,也得來了。

文死諫,武死戰。

死諫這檔子事兒在鳳景乾跟前是行不通的,就剩一根獨苗兒自己還親手拔了,這等手段,讓一班子大臣心裡打顫。兒子死都不怕,死上個把大臣,估計鳳景乾眼珠子都不會動一動。

畏強欺弱,人之常情。

他們當然不會認爲鎮南王府是塊兒軟骨頭,實際上,明湛曾當廷杖殺異母妹妹,儘管明菲僥倖留了一命。諸大臣也覺得,這塊兒骨頭也難啃的很。

只是,不來一遭,怎能甘心呢?

李大人乃三朝老臣,當然,在鳳景乾他爺爺那輩兒,李大人剛中了進士,進了翰林,轉年鳳家爺爺就龍御歸西了。到先帝時,李大人以當朝痛罵方皇后牝雞司晨而一舉成名。

其實只是一件小事,那會兒先帝有些不舒服,方皇后心疼丈夫,就代丈夫批了奏章。女人的字體多是婉轉柔媚,即便方皇后也不例外,李大人一瞧,女人敢在奏章上動手腳,當下脫了官帽,在朝上痛罵方皇后干政足有一個時辰,據說當時口沫橫飛,御階前仿似下了一場沾地即溼的春雨。儘管先帝懇切的解釋,只是讓皇后代筆,李大人仍是不罷休,總之一口咬定就是方皇后的錯。皇上?皇上當然沒錯,即便皇上有錯,也不是被些個小人勾搭上了邪路!先帝這人,脾氣軟和,儘管十分生氣,也只是貶謫了李大人。

至鳳家兄弟登基,鳳景乾將人從深山老林刨了出來,加以重用。

李大人低聲求見鎮南王,在門房侯了一時,便被府中內侍引到書房。李大人在書房外仿似聽到了隱隱哭聲,待被宣召,帶着一腔正氣熱血的李大人剛踏進鎮南王的書房,虛眼一瞧,頓時目瞪口呆!

對策內爭訓子回家173 番外皇帝難爲之九明瀾秘寶168 番外皇帝難爲之六範氏父子171 番外明菲之二明淇欲動出聲皇袍殺人番外皇帝難爲之二十責罰離間167 番外皇帝難爲之五代溝進宮內爭191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七較量對策三得失眠當年二狐狸若拙詩集方青二婚涼拌探花172 番外皇帝難爲之八195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一重要門牙196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二將亂會面意外吳應熊命163 番外皇帝難爲之一196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二椅子再臨懸殊107 勝券楊濯皇袍意外阮侯反應197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三做鞋三足探花無聲140 婚後鬩牆第110章當年二花燈159 地動阮妃說客奪親範氏父子190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六賜婚反誤189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五條件父子爭鋒二愣頭青協商怪怪忐忑楊濯嘉睿107 勝券189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五193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九若拙惋嘆168 番外皇帝難爲之六190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六欲動疑心生病王至番外帝王難爲之十六165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王妃成交174 番外帝王難爲之十勾心鬧劇威脅
對策內爭訓子回家173 番外皇帝難爲之九明瀾秘寶168 番外皇帝難爲之六範氏父子171 番外明菲之二明淇欲動出聲皇袍殺人番外皇帝難爲之二十責罰離間167 番外皇帝難爲之五代溝進宮內爭191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七較量對策三得失眠當年二狐狸若拙詩集方青二婚涼拌探花172 番外皇帝難爲之八195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一重要門牙196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二將亂會面意外吳應熊命163 番外皇帝難爲之一196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二椅子再臨懸殊107 勝券楊濯皇袍意外阮侯反應197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三做鞋三足探花無聲140 婚後鬩牆第110章當年二花燈159 地動阮妃說客奪親範氏父子190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六賜婚反誤189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五條件父子爭鋒二愣頭青協商怪怪忐忑楊濯嘉睿107 勝券189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五193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九若拙惋嘆168 番外皇帝難爲之六190 番外皇帝難爲之二六欲動疑心生病王至番外帝王難爲之十六165 番外皇帝難爲之三王妃成交174 番外帝王難爲之十勾心鬧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