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驕兵

--初平元年十一月末,汜水關--

作爲汜水關守將,徐榮每日很早便起身,因爲此刻汜水關外有近三十萬諸侯聯軍虎視眈眈,容不得他有半點疏忽。

就在徐榮對照行軍圖琢磨對付關外大軍的對策時,有一名士卒匆匆跑了進來,單膝叩地,口述捷報。

“報,華將軍處發來捷報……”

“……”徐榮默然地望了一眼那報訊的士卒,雖說捷報二字他聽得清清楚楚,但是臉上的表情卻顯得十分難以琢磨。

稍稍停頓了片刻,徐榮猶豫問道,“今日?”

“啓稟將軍,是昨日之事!”

“昨日?”徐榮愣了愣,隨即眼中隱隱露出幾分怒容,揮了揮手,說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諾!”將手中捷報恭敬放在徐榮文案之上,那士卒躬身而退。

而這時,門外卻走出一位身穿鎧甲的將領,正是徐榮副將,牙門將軍孫祖。

望了一眼那士卒離開的背影,以及徐榮那滿臉的愁容,孫祖好奇問道,“將軍,難道是關外敵軍有何異動?”

徐榮搖了搖頭,嘆息說道,“關外大軍倒是無任何異動,只是……”說着,他指了指着擺在文案上的捷報。

孫祖頓時會意,拿起案上那捲竹策粗粗一看,隨即面露喜色說道,“華將軍又添勝蹟?唔唔,大破敵軍,令賊子喪膽……龜縮而不敢出……這是喜事啊,爲何將軍如此悶悶不樂!”

“你可知此事發生在何時?”

“唔?”

“乃是昨日!身爲此地主將,本將軍卻未曾得到半點消息!”徐榮強忍着怒氣拍了拍桌子。

“這……”孫祖不知所措地望着徐榮,悄悄將那捲捷報放置桌上,幾次欲言又止,看上去似乎顧慮着什麼。

似乎是瞧出了孫祖的心思,徐榮平靜了一下心神,輕哼說道,“你莫非是認爲徐某妒忌他功勞?”

見徐榮彷彿有些生氣,孫祖連忙告罪。

“末將不敢!”

“唉,”徐榮重重嘆了口氣,來回踱步在房中,搖頭說道,“徐某不過是中人之資,然而相國卻將汜水關大小事物皆託付於我,如此信任,徐榮倍感涕零,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報答相國知遇之恩……如今華雄身爲援軍,卻目中無人,本將軍也不與他一般見識,他若要功勞,本將軍即便將大小功勞都予了他也無妨,他若要對關外大軍用兵,本將軍便爲他造勢、善後,若袁紹、曹操等輩強攻於他,本將軍便出兵支援,徐某隻求合二人之力,保汜水關之周全……他華雄即便獲再多功勞,徐某不會有丁點嫉妒之心,但是,那匹夫竟然不通報於我,擅自與關外大軍開戰,勝則罷了,倘若萬一敗陣,本將軍即便有心支援也趕不及啊!”

孫祖爲之動容,重重一抱拳,恭敬說道,“將軍高義,末將心中慚愧!”

徐榮擺了擺手,搖頭嘆息說道,“徐某並沒有要與他搶功的意思,盼望那華雄能夠明白纔好!”說着,他又忍不住嘆了口氣,隨即好似想到什麼,擡頭說道,“罷了,不提此事,你且替我將陳校尉請來!”

“是!”孫祖愣了愣,隨即轉身走向屋外去請陳驀,按理來說,他的官職與陳驀平級,一個牙門將軍,一個奮威校尉,根本不需要屈身親自前去,但是看他表情,卻沒有任何不滿的意思。

論其緣由,無非是前日陳驀與孫堅的那一戰。

但是沒過多久,孫祖卻又一個人回來了……

“陳校尉不曾起身?”徐榮皺了皺眉。

“呃……”孫祖猶豫一下,搖了搖頭,欲言又止。

“到底怎麼回事!”徐榮有些不耐煩了。

“這……將軍您親自去一趟便明白了!”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孫祖滿臉的古怪神色,令徐榮感到莫名其妙。

徐榮對陳驀的印象非常好,更別說陳驀在前幾日曾救了他一命,以至於孫祖這麼一說,徐榮便立馬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務,想去探個究竟。

陳驀居住的武邸離徐榮並不遠,不到半柱香工夫徐榮便到了,然而還沒等他踏入庭院,他卻猛然感覺到一股鋪天蓋地的殺意如潮水般向他涌來,驚得徐榮後背出了一陣冷汗。

“這……”徐榮神魂不定地瞧了瞧左右。

沒有什麼不對勁啊……

想了想,徐榮看到門外站着幾名士卒,隨手喚來一名,問道,“陳校尉可在?”

那幾名士卒正是陳驀麾下五千三河騎兵其中之一,因爲陳驀沒有侍衛,便暫時作爲守門的護衛,瞧見徐榮招呼,連忙走了過去,抱拳說道,“啓稟將軍,我家校尉在呢,在院內練武……”

“練武?”徐榮滿臉詫異之色。

練武那麼重殺意?

回頭一看副將孫祖,見他表情尷尬,徐榮登時就明白了,這傢伙分明是不敢進去。

倒不是徐榮的副將孫祖膽小,畢竟他也是久經沙場的人物,區區殺意豈能嚇地住他?要怪就怪此刻院內的殺意實在是太過沉重。

深深吸了口氣,徐榮大步邁了進去。

而與此同時,陳驀正如那名三河騎兵所言,在院內練武,因爲汜水關這兩日十分平靜,以至於陳驀將所有的時間就投入在武藝上。

雖說與孫堅交手已是前日之事,但是那交手時的一幕幕卻始終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憑心而論,在向徐榮邀命之時,陳驀心中是信心十足,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年前在孫堅面前沒有任何還手餘地的他,在一年後,仍然是這樣一番情景。

對,陳驀確實是全身而退,但是要知道,他那是依靠了貪狼命格的能力,而孫堅,則從未對陳驀動用過白虎的能力,其中差距,可想而知。

一個人苦思冥想的時候,很容易就鑽入牛角尖,陳驀也是如此,孫堅的強勁實力,極大地打擊了陳驀的自信心,使得他對自己這一年來的成就產生了質疑。

即便明白孫堅似乎對自己頗有好感,想說降自己,故而刻意放水,但是陳驀心中卻很不是滋味。

因爲在去之前,他滿心想和孫堅來一次堂堂正正的較量,但是結果……

【正拳·虎炮!】

“轟!”院內偌大的石柱,竟然被陳驀一拳打地粉碎,但是當事人卻似乎顯得十分不滿意,望着地上那堆大小不一的碎石皺了皺眉。

就在這時,不遠的遠門處響起一陣掌聲。

“好!”

“唔?”陳驀懵然擡頭,意外地看到徐榮與副將孫祖正翹首站在那裡,幾步走了過去,抱拳見禮。

“徐將軍,孫副將!”

“不必多禮,”徐榮笑着揮了揮手,打量着那塊被一圈打碎的石柱,眼中露出了驚訝的神色,撫掌讚道,“好勁道,當真是好勁道,徐某統兵十餘年,從未見過陳校尉這樣的少年英傑……”

“徐將軍過獎了……”

“豈是過獎,”徐榮微微一笑,隨即好似想到什麼,皺眉說道,“只是……不知陳校尉有否發現,你身上殺意……”

“殺意?”陳驀滿臉疑惑地望着徐榮,因爲他並非感覺到自己透露出多少殺意。

徐榮與副將孫祖對視了一眼,因爲他們發現,雖然此刻陳驀身上殺意仍然很沉,但是比起方纔,顯然是無法相提並論。

更令徐榮感到有些疑惑不解的是,就在他方纔喊陳驀的一剎那,那股簡直能嚇死人的殺意竟然如同潮水般悄然退去,彷彿從未出現過一樣,而陳驀自己卻彷彿茫然不知。

當然了,不解歸不解,既然陳驀自己沒有察覺,徐榮也不好細細追問,和陳驀一道進了屋內,道出了此行目的。

“陳校尉想必也聽說了,這幾日華雄每日前去關東聯軍大營之外搦戰,斬殺敵將,小勝得返……”

陳驀點了點頭,說道,“粗知大概,徐將軍爲何提起此事?”

“徐某是心有顧慮,按理說來,偌大天下,人才濟濟,尤其是中原、冀北二地,盛行俠士、豪傑,如今關東諸軍聚兵三十萬,豈會沒有比肩華雄的猛將?”

“將軍的意思是……”

“我恐此事乃叛軍驕兵之計,屢次詐敗矇蔽華雄,以驕其心,待他鬆懈之時,猝然用兵……”

陳驀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是故,徐某有意讓陳校尉前往華雄北營,替徐某多多提醒他,叫他小心謹慎,免得中叛軍詭計!若是關外叛軍有任何風吹草動,還請陳校尉派人火速通知徐某,徐某當派援軍相助,不知陳校尉意下如何?”

陳驀猶豫了片刻,抱拳領命,說實話,他對華雄也沒有多少好感,尤其是到了汜水關後,每日看到他下捷報到徐榮處炫耀,但是既然徐榮都這麼說了,陳驀也只有接令,一來徐榮是此地主將,二來,徐榮這些日子確實待他不薄,客客氣氣,沒有任何指派,有時連陳驀自己有感覺有點不好意思。

商議完畢之後,陳驀便立即動身,麾下五千三河騎兵,有三千留在汜水關以防不測,只帶着兩千兵馬前往華雄北營,畢竟北營屯有五萬精兵,就防守而言,顯然已經足夠了。

因爲皆是輕騎,陳驀只用了不到兩個時辰便到了北營,澄明身份後進入營內,與華雄述說此事。

派陳驀來北營助華雄一臂之力,這本是出於徐榮好心,但是在華雄眼中卻彷彿不是那麼一回事。

“哦,既然這樣,留下吧,你那點兵馬……就屯紮在後營吧,華某倒是還缺一些守糧的兵……還請陳校尉上點心,若是後營糧草出了什麼差錯,可別怪華某翻臉不認人!”或許是見陳驀平日與呂布走的挺近,以至於華雄對陳驀言語中諸多嘲諷、奚落之詞。

--與此同時,關東聯軍大營--

偌大帥帳之內,聯軍盟主袁紹環視帳內諸侯,沉聲說道,“驕兵之計實行已有數日,那華雄日漸張狂,不將我關東諸多豪傑放在眼裡,此刻正是除掉此獠的大好時機,不知諸君誰能擔當此任?”

話音剛落,長沙太守孫堅起身抱拳說道,“前日伏擊不成反被那廝掠了一陣,孫某心有不甘,願擔當此任,爲諸君除掉此獠!”

帳內衆刺史一聽,紛紛點頭,畢竟論起勇武擅戰,誰也沒有孫堅有能耐。

正當帳內衆人一致認定時,曹操站了起來,笑着說道,“孫將軍確實是極好人選,只是奈何將軍虎威太甚,若是孫將軍前去,即便華雄驕心難掩,亦會心生警惕,如此驕兵之計豈不是徒勞無功?”

帳內衆人一聽,紛紛點頭附和。

“唔,”點了點頭,袁紹思忖說道,“但,倘若孫將軍不能去,那何人……”

話音剛落,就聽曹操微微一笑,戲謔說道,“我去!”

“孟德?”袁紹愣了愣,摸了摸下巴鬍鬚驚訝說道,“我知孟德武藝,如何是華雄對手?亦或是孟德麾下有能夠比肩華雄的豪傑?”

曹操神秘一笑,輕聲說道,“是故,曹某需要一個幫手!”

“誰?”袁紹下意識詢問,卻見曹操轉頭望向帳內一角。

那人不是……

袁紹的臉上露出幾分古怪神色,指着帳角那人含糊問道,“你……可願意?”

見身爲盟主的袁紹親自詢問,帳角那人慌忙從座位中站了起來,走到帳中,拱手大拜。

“劉備願意助曹將軍一臂之力!”

第33章 九年第37章 宿命的對決(二)第27章 荊州之戰前夕(二)第46章 江東第59章 迴歸?(二)第26章 荊州之戰前夕第3章 匪夷所思的強援(二)第17章 猙第86章 戰火(二)第2章 匪夷所思的強援第40章 退路第3章 遭遇第47章 下馬威第71章 反戈?(二)第85章 戰火第72章 完結?第52章 逼近的烏雲(二)第56章 戰亂之始第141章 豪豨 許褚第44章 自陷死地的孤軍(二)第107章 對峙(二)第31章 呂不韋與黃雀第21章 錯認?第6章 初戰143章 誰也別招惹誰第28章 黃巾之名(四)140章 離間二第113章 呂袁之亂第73章 謀定第112章 疏途(二)第64章 遇(三)第98章 狼騎之名(四)第6章 初戰第46章 局勢116章 信任第31章 黃巾之名(七)第58章 迴歸?第60章 最後的天書第16章 部署(二)第30章 襄陽之戰開啓第16章 潰敗第14章 沉默的小卒第18章 長安之變第20章 禍不單行(二)第2章 驚愕第111章 疏途第13章 隱患第30章 妖術對決第124章 窮奇與貪狼第33章 戰火起荊州(二)第9章 惡氣第39章 深宮變故第12章 再相會(二)第36章 藏匿第73章 重置第45章 獵虎於丘(六)第16章 部署(二)第90章 無法被阻擋的刀勢第4章 首戰(二)第42章 暗流(二)第53章 瑣碎(二)第21章 禍不單行(三)第18章 長安之變第12章 顧慮(二)第64章 遇(三)第137章 隱藏的(三)第14章 無法拒絕的回答第68章 逆境第33章 第五日:崩離的曹營第26章 黃巾之名(二)第103章 橫生枝節(三)第125章 隱藏的第18章 神武魂第30章 襄陽之戰開啓第59章 迴歸?(二)第62章 遇第113章 呂袁之亂第45章 白眊軍第38章 藏匿(三)第54章 了結第38章 藏匿(三)第64章 最終之戰第142章 圈塊地皮第125章 隱藏的第11章 再相會第102章 橫生枝節(二)第36章 夜襲第35章 弒君?!(三)第18章 追兵(二)第120章 章憲 張遼第60章 最後的天書第10章 長社之戰,攻城第120章 章憲 張遼第24章 貪狼的力量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17章 部署(三)第82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二)第113章 呂袁之亂第59章 御駕之爭(二)第26章 黃巾之名(二)
第33章 九年第37章 宿命的對決(二)第27章 荊州之戰前夕(二)第46章 江東第59章 迴歸?(二)第26章 荊州之戰前夕第3章 匪夷所思的強援(二)第17章 猙第86章 戰火(二)第2章 匪夷所思的強援第40章 退路第3章 遭遇第47章 下馬威第71章 反戈?(二)第85章 戰火第72章 完結?第52章 逼近的烏雲(二)第56章 戰亂之始第141章 豪豨 許褚第44章 自陷死地的孤軍(二)第107章 對峙(二)第31章 呂不韋與黃雀第21章 錯認?第6章 初戰143章 誰也別招惹誰第28章 黃巾之名(四)140章 離間二第113章 呂袁之亂第73章 謀定第112章 疏途(二)第64章 遇(三)第98章 狼騎之名(四)第6章 初戰第46章 局勢116章 信任第31章 黃巾之名(七)第58章 迴歸?第60章 最後的天書第16章 部署(二)第30章 襄陽之戰開啓第16章 潰敗第14章 沉默的小卒第18章 長安之變第20章 禍不單行(二)第2章 驚愕第111章 疏途第13章 隱患第30章 妖術對決第124章 窮奇與貪狼第33章 戰火起荊州(二)第9章 惡氣第39章 深宮變故第12章 再相會(二)第36章 藏匿第73章 重置第45章 獵虎於丘(六)第16章 部署(二)第90章 無法被阻擋的刀勢第4章 首戰(二)第42章 暗流(二)第53章 瑣碎(二)第21章 禍不單行(三)第18章 長安之變第12章 顧慮(二)第64章 遇(三)第137章 隱藏的(三)第14章 無法拒絕的回答第68章 逆境第33章 第五日:崩離的曹營第26章 黃巾之名(二)第103章 橫生枝節(三)第125章 隱藏的第18章 神武魂第30章 襄陽之戰開啓第59章 迴歸?(二)第62章 遇第113章 呂袁之亂第45章 白眊軍第38章 藏匿(三)第54章 了結第38章 藏匿(三)第64章 最終之戰第142章 圈塊地皮第125章 隱藏的第11章 再相會第102章 橫生枝節(二)第36章 夜襲第35章 弒君?!(三)第18章 追兵(二)第120章 章憲 張遼第60章 最後的天書第10章 長社之戰,攻城第120章 章憲 張遼第24章 貪狼的力量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17章 部署(三)第82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二)第113章 呂袁之亂第59章 御駕之爭(二)第26章 黃巾之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