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戰火(二)

“殺劉備,取徐州!”

當袁術說出這句話時,廳內的衆人頓時就愣住了,別說陳驀,就連他們之前也以爲袁術的目標會是實力越來越壯大的孫策,但是萬萬沒有想要,卻是遠在徐州、與袁術井水不犯河水的劉備。(!.贏話費)

“敢問主公,這是爲何?”紀靈於席中坐起,抱拳疑惑問道,“在末將看來,徐州劉玄德與我等素無怨仇……”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袁術打斷了。

“無冤無仇?”只見袁術拿起擺在桌案上信函捏在手中,隨即又恨恨摔在桌案上,氣急反笑道,“劉備這廝,外表仁義,內心奸詐,當日諸侯會盟時便曾假冒皇室後裔,如今也不知用什麼法子騙得陶謙那老匹夫將整個徐州都交予了他,眼下這織蓆販履之輩佔據大郡,與我等諸侯同列,且尚不知足,竟向朝廷上表,斥我心存篡逆,欲起兵伐我,是可忍孰不可忍!”說着,袁術重重一拍桌案,滿臉怒色。

廳內衆人聽罷面面相覷,時部將荀正抱拳疑惑問道,“敢問主公從何處得來消息?”

只見袁術捏着那信函在衆人面前晃了一晃,餘怒未消地說道,“乃曹阿瞞發書告我……”

陳驀聽着心中一愣,轉頭望了一眼身旁的張素素,見她嘴角掛幾分莫名的冷笑,腦海中頓時回想起她前些日子所說的話,心中暗暗說道,曹操、曹孟德……初得大義便已有所行動麼?

就在陳驀心中暗暗感慨時,謀士楊弘於席中坐起身來,拱手說道,“主公且息怒,方纔得主公將此信與在下一觀,在下已知大概……在下以爲,此乃曹操片面之詞,不足輕信,且不說那劉備對主公是否抱有敵意,即便當真像主公所言的,起兵伐我,恐怕其中未必沒有曹操暗中唆使!——主公可莫要忘了,曹操對徐州向來是垂涎三分!”

“唔?”聽聞楊弘此言,袁術臉上的怒意稍稍退去幾分,皺眉說道,“你的意思是……”

只見楊弘伸手一記大拜,隨即面色一正,沉聲說道,“在下以爲,此乃曹操驅虎吞狼之計:先以天子名義發詔書於劉備,叫其起兵伐我,那劉備素來自詡皇室後裔,承蒙天子降詔,哪怕明知是計,卻也不敢不從;另一面,曹操又將劉備起兵的消息泄密於主公,其心叵測,無非是叫我等與劉備拼個兩敗俱傷,他好坐收漁翁之力!”

袁術聽罷,負背雙手在廳中來回踱了幾步,緩緩點頭說道,“曹阿瞞自幼狡詐多詭計,此事也並非沒有可能,只是那劉備……”

望着袁術臉上的猶豫,楊弘輕笑一聲,拱手說道,“在下以爲,主公擔憂的恐怕並非劉備,實乃徐州也!”

見自己心中想法被楊弘說穿,袁術也不在意,皺眉凝聲說道,“去歲曹操借殺父之名伐徐州,不想被呂布謀了後路,是故只得退兵。如今眼下,呂布退出濮陽、敗走徐州;河內的王匡又被我兄袁紹所取;宛城張濟戰死荊州,其侄張繡率其衆,自保不暇;長安郭汜、李傕二賊又遭兵敗橫死,觀曹阿瞞舊日四鄰,唯獨我袁術與我兄袁本初……我兄袁紹素來與曹操交好,倘若其兩人聯手,恐怕我亦不是對手,今曹阿瞞外憂內患皆無,或許不出幾日便要再度出兵討伐徐州,倘若不能在其出兵之前拿下徐州,他日再要想得此寶地,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說着,袁術長長嘆了口氣,令陳驀心中一愣。(最穩定,)

顯然,袁術也有猜到此乃曹操兩方使詐,如此看來,這袁公路其實並非傳聞中那樣愚昧。

“若僅爲此事,主公大可安心,”楊弘笑了笑,拱手說道,“劉備得陶恭祖基業,其勢力亦不容小覷,更何況又有當日的溫侯呂布屯兵於小沛,在下以爲,此二人聯手,恐怕連曹操亦不敢輕動,是故,他曹孟德才行此詐計,看似是叫主公取徐州,實則,乃是欲借主公之力,削弱劉備、呂布罷了……在下以爲,如今徐州局勢詭異,主公實在不應當在此時踏入這灘渾水!”

“可是……”袁術皺了皺眉,頗爲不甘心地說道,“曹阿瞞信中已言明,倘若我在三月之內拿下徐州、殺死劉備,他便上表我爲徐州牧……”

“主公糊塗,”楊弘搖搖頭,拱手說道,“此乃密信之約,如何能作爲憑據叫天下人信服?且不說主公是否能擊敗劉備、呂布二人兵馬,即便能勝,他日曹操反悔,以天子名義降下詔書,令我等與徐州和解,主公從是不從?從,則主公只得無奈退兵,空勞一場;不從,則主公淪爲叛逆矣!——曹操既得大義,顛倒黑白皆在他一念之間,主公不可不防啊!”

“大義……”袁術重重嘆了口氣,隨即忽然轉過頭來,望向陳驀,不滿喝道,“陳驀,何以失手,叫我如今陷入此等被動?!”

似乎是注意到了張素素示意的眼神,陳驀坐起於席中,抱拳說道,“末將承蒙袁使君任命,暗賦差事,實不敢懈怠,曾在[那位大人]逃脫之際,暗中打斷其胯下馬匹前腿,致使[那位大人]一度遭郭汜、李傕二人所擒,只是……就在末將欲潛入行刺時,有大批兵馬趕到,又有一人姓王名越,單人單劍殺入城中,致使城內大亂,[那位大人]趁亂逃走,不得其蹤!——望袁使君恕罪!”

聽聞陳驀口中的[那位大人],廳內衆人有些茫然不解,而其中知情的,皆閉口緘言,畢竟行刺天子,這可是天大的叛逆之舉,諒他們也不敢亂說。

而至於袁術,他其實只是因爲心中不忿隨口一問,畢竟他自認爲陳驀並沒有故意放走劉協的意思,再者,陳驀當初替他除掉了心腹大患孫堅,是故,袁術十分信任陳驀,可他哪裡想得到,陳驀與劉協之間還有那般關係。

“罷了罷了,”不出張素素意料,袁術僅僅是有些失望地嘆了口氣,並沒有起疑,正要轉身走向主位,忽然想到一事,回頭問陳驀道,“那王越……與你想比,如何?”

陳驀愣了愣,一時間有些難以做出答覆,也難怪,潁川黃巾陳驀是他,雒陽劍師王越也是他,這如何比較?

想了想,陳驀謹慎地說道,“王越此人,末將當初在雒陽任職時,亦曾聽聞其名,只是……雖知此人與末將齊名,卻並非與其交過手,難知孰強孰弱……”說着,他忽然瞥到身旁的張素素掩嘴偷笑一聲,心中更是倍感古怪。

“這樣啊,”袁術顯然沒有注意到陳驀的異常之處,點了點頭,轉身步向主位,隨即坐在主位上掃視了一眼廳內衆人,沉聲說道,“如今我等治下郡縣四境,唯荊州劉表、江東孫策、徐州劉備、豫州曹操四人,在四人當中,劉景升與我等有盟,不可輕犯,曹操有我兄袁紹相助,難以抗衡,唯獨徐州的劉備與江東的孫策……”

話音剛落,就見楊弘拱手說道,“主公,聽我一勸,莫在此時出兵徐州,劉備與呂布兩人聯合,急難攻取,不如取孫策,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哪怕孫策此時尚不知是主公暗中令陳將軍殺其生父,他日恐怕也會知曉,到那時候,我等便是江東不同戴天之仇敵,不死不休,不如趁其羽翼未豐之際,將其誅殺,以絕後患!”

袁術聽罷皺了皺眉,猶豫不決,忽然擡頭望向張素素,問道,“張首領意下如何?我是乃取徐州,亦或是取江東?”

張素素莞爾一笑,正要說話,忽然注意到身旁的陳驀微微皺了皺眉,心下頓時暗暗嘆了口氣。

在她看來,謀士楊弘所說的纔是正確的,與其被攪入徐州的渾水,不如放手叫曹操去鬥劉備、呂布,待誅滅孫策、囊括江東全境後,再回過頭來爭奪徐州,只不過嘛……

望了一眼自己心愛的男人,張素素輕笑一聲,不動聲色地說道,“徐州之水雖渾濁,卻也不是沒有機會:劉備得徐州時日未久,徐州軍民未必對其心悅誠服,況且屯兵於小沛的呂布,他又如何會心甘情願寄人籬下,想必是苦等良機,倘若袁使君暗中遣人與呂布會盟,共分徐州,想來劉、呂之盟當即不攻自破……到那時,袁使君與呂布合兵一處,即便曹操反悔,亦來不及出兵……”

“此言在理!”袁術哈哈一笑,望着張素素讚許道,“孫策區區之輩,他日再取也罷,徐州乃寶地,乃天下糧倉,豈有送於旁人之理……”

“主公!”楊弘皺眉拱拱手,正要繼續勸說,卻見袁術大手一擺,沉聲說道,“我意已決,不必再說!”

“唉!”楊弘搖頭嘆了口氣,卻見袁術一拍桌案,凝聲喝道,“徐州寶地,我久欲得知,如今曹阿瞞予我大義,叫我可名正言順問罪徐州,如此良機,豈有錯失之理?紀靈!”

廳內席中大將紀靈一聽,當即起身出列,叩地抱拳喝道,“末將在!”

“叫你領兵五萬,於邊境等候劉備來犯兵馬!”

“諾!”

“張勳、橋蕤、陳紀、雷薄、陳蘭聽命!”

話音剛落,袁術話中五將皆出列叩地,口中呼道,“末將在!”

“你等各領一軍,分屯於邊境,待我將領下達,張勳取浚山、橋蕤取下邳、陳紀取沂都、雷薄取琅琊,陳蘭取碣石,分頭並進,各位掩護,不得有誤!”

“諾!”

這時,袁術的目光望向了張素素,凝聲說道,“張首領,皆借你麾下二將一用!”

張素素對此早有預料,聞言也不驚訝,輕笑說道,“袁使君請便!”

“好,”袁術輕笑一聲,目視陳驀說道,“陳驀!”

聽聞袁術呼名,即便陳驀心中不願,也只得出列領命。

“我聞你麾下有兩千餘三河騎兵,我再添一千予你,叫你且領此軍助我麾下上將紀靈拒劉備於邊境,待我將令下達,你率軍直驅徐州!”

“是!”

“另外,再傳令於張白騎,叫其率本部兵與我麾下衆位大將一道出兵,待將令下達時,取小沛……如不能叫他呂布見識見識我軍實力,他豈會乖乖就範?”

“是!”陳驀抱拳領命,心中暗暗嘆了口氣。

對他而言,不管是呂布也好,關羽、張飛也罷,都是他極度不想遇到的對手,只可惜……

——與此同時,徐州彭城——

作爲徐州世家大戶,陳家的嫡子、也是未來的陳家家主,陳登正與其父親陳珪在府內談論。

“這幾日,劉玄德頻頻調集兵馬,似有出兵意圖,我兒可知所爲何事?”

只見在書房窗邊,有一青年看似雙十上下,面如冠玉、眸似星辰,身着錦服、腰懸玉佩,手中握着一卷書籍,端是一表人才。

“此乃曹操之計也!”

“哦?”其父陳珪眼睛一亮,撫着白鬚說道,“說來爲父聽聽!”

“是,”陳登恭恭敬敬施以一禮,凝聲說道,“曹操欲得徐州久矣,只是礙於如今徐州有劉玄德與呂奉先二人,是故不敢強行出兵,乃先設一計,降詔封劉備爲荊州牧,叫其暗中除去呂布,兩虎競食之計,待此計不成,又降詔令劉備去攻袁術,此乃驅虎吞狼之計,孩兒以爲,那曹操必定會暗中知會袁術,叫其有所準備,好讓袁術與劉備兩敗俱傷!——這些日子劉備調動兵馬,無非是爲伐袁術做準備罷了!”

“善!”陳珪滿意地點了點頭,語重心長地囑咐道,“元龍,我陳家基業,日後就要靠你了,是光宗耀祖、亦或中道家落,皆在你一念之間,需當謹慎處置!”

“是!”

“曹操也好,呂布、劉備也罷,皆於我等無損,我陳家基業在徐州,這三人中無論是得此大郡,若要得民心安定,則勢必要儀仗我等世家,是故……”

“待價而沽麼?”陳登輕笑着打斷了父親的話。

陳珪愣了愣,隨即欣慰地點了點頭,起身走向書房外,口中輕笑說道,“看來已不需爲父再行提點了,家中事務,你且好生思量!”

“是!——孩兒恭送父親!”

望着父親離開的背影,陳登苦笑着搖了搖頭,手握書卷走到書桌後就坐,繼續今日的課程。

也不知多了多久,忽然門外刮入一陣清風,吹拂地桌案上的書頁唰唰作響,陳登皺眉一擡頭,忽然發現書桌前不知何處竟站着一個人。

然而這一瞥之下,陳登臉上那本來有些不耐煩的表情頓時退地一乾二淨,慌忙丟下手中書卷,幾步奔至那人面前,拱手大拜。

“陳登,見過老師……”

第14章 無法拒絕的回答第17章 猙第26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四)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11章 再相會第41章 暗流第58章 御駕之爭第45章 白眊軍第13章 轉折第8章 將至的大限第47章 下馬威第30章 黃巾之名(六)第14章 無法拒絕的回答第95章 狼騎之名第26章 荊州之戰前夕第74章 一線希望?第37章 藏匿(二)第150章 白澤與窮奇(二)第12章 貪狼與飛廉第24章 貪狼的力量第47章 下馬威第40章 獵虎於丘第55章 偶遇(二)第21章 斷後第64章 最終之戰第87章 出征前夕第56章 戰亂之始第22章 糾紛第73章 謀定第45章 異變的命格第55章 偶遇(二)第152章 分裂的黃巾第113章 呂袁之亂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98章 狼騎之名(四)第26章 陳留見聞第11章 顧慮第31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第45章 白眊軍第56章 戰亂之始第81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第34章 小疾不除,必成大患第6章 驕兵(二)第34章 小疾不除,必成大患第52章 瑣碎第29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二)第41章 變天第46章 局勢140章 離間二第50章 最後的黃巾(六)第4章 首戰(二)第34章 弒君?!(二)第8章 驚變第72章 完結?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35章 威震白馬第5章 一個要拜,一個不收第43章 刺董!第14章 分歧第124章 窮奇與貪狼第40章 退路第24章 錯愕第68章 追兵第52章 瑣碎第144章 無法言及的悔恨第102章 橫生枝節(二)第26章 陳留見聞116章 信任第40章 退路第102章 橫生枝節(二)第71章 人心(二)第13章 蓄謀第106章 對峙第9章 驚變(二)第19章 初次體會第49章 賭局(二)第72章 人心(三)第39章 意外(二)第119章 夜襲的變故第四十章第29章 黃巾之名(五)第75章 營救(二)第73章 謀定第54章 了結第90章 無法被阻擋的刀勢第17章 陷落的南陽第19章 禍不單行第2章 改變第9章 驚變(二)第14章 無法拒絕的回答第33章 第五日:崩離的曹營第7章 虧欠的人情第141章 豪豨 許褚第45章 白眊軍第55章 偶遇(二)第18章 神武魂第53章 半年之期第51章 逼近的烏雲第56章 了結(三)
第14章 無法拒絕的回答第17章 猙第26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四)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11章 再相會第41章 暗流第58章 御駕之爭第45章 白眊軍第13章 轉折第8章 將至的大限第47章 下馬威第30章 黃巾之名(六)第14章 無法拒絕的回答第95章 狼騎之名第26章 荊州之戰前夕第74章 一線希望?第37章 藏匿(二)第150章 白澤與窮奇(二)第12章 貪狼與飛廉第24章 貪狼的力量第47章 下馬威第40章 獵虎於丘第55章 偶遇(二)第21章 斷後第64章 最終之戰第87章 出征前夕第56章 戰亂之始第22章 糾紛第73章 謀定第45章 異變的命格第55章 偶遇(二)第152章 分裂的黃巾第113章 呂袁之亂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98章 狼騎之名(四)第26章 陳留見聞第11章 顧慮第31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第45章 白眊軍第56章 戰亂之始第81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第34章 小疾不除,必成大患第6章 驕兵(二)第34章 小疾不除,必成大患第52章 瑣碎第29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二)第41章 變天第46章 局勢140章 離間二第50章 最後的黃巾(六)第4章 首戰(二)第34章 弒君?!(二)第8章 驚變第72章 完結?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35章 威震白馬第5章 一個要拜,一個不收第43章 刺董!第14章 分歧第124章 窮奇與貪狼第40章 退路第24章 錯愕第68章 追兵第52章 瑣碎第144章 無法言及的悔恨第102章 橫生枝節(二)第26章 陳留見聞116章 信任第40章 退路第102章 橫生枝節(二)第71章 人心(二)第13章 蓄謀第106章 對峙第9章 驚變(二)第19章 初次體會第49章 賭局(二)第72章 人心(三)第39章 意外(二)第119章 夜襲的變故第四十章第29章 黃巾之名(五)第75章 營救(二)第73章 謀定第54章 了結第90章 無法被阻擋的刀勢第17章 陷落的南陽第19章 禍不單行第2章 改變第9章 驚變(二)第14章 無法拒絕的回答第33章 第五日:崩離的曹營第7章 虧欠的人情第141章 豪豨 許褚第45章 白眊軍第55章 偶遇(二)第18章 神武魂第53章 半年之期第51章 逼近的烏雲第56章 了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