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顧慮(二)

汜水關,是天下少有的幾處天險雄關,因傳聞周穆王曾將進獻的猛虎圈養於此,所以又稱爲虎牢關。

汜水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是雒陽的京防屏障,關係着大漢朝京師的興盛安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得汜水關,則必得雒陽,一年前張角之所以處心積慮地想聯合潁川黃巾、南陽黃巾攻破汜水關,無非因爲這個原因,只可惜天意難測,波才敗北,導致黃巾軍的勢力被攔腰截斷,隨後又因張角病逝,黃巾軍奪汜水關、破雒陽城的美好計劃隨之告吹。

而如今徐榮之所以能憑藉數萬士卒抵禦關東聯軍數十萬兵馬,也無非是憑藉虎牢堅固、汜水天險,但是徐榮萬萬想不到的是,孫堅竟然率軍跨越了這道天險,到達了汜水關後,畢竟天險並不代表無法跨越。

中計了!

在得知此事後,徐榮懊惱萬分,他萬萬沒有料到關東諸侯竟然效仿漢高祖,用了一招[明修驛棧道、暗度陳倉],一面做出猛攻汜水關舉動,一面卻讓孫堅攀山越嶺,悄然無息地『摸』到了汜水關背後。

其實也怪不得徐榮,畢竟汜水天險實在太過於深入人心,誰會想到有人會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險去挑戰嵩山險峻的極限呢?

想到這裡,徐榮不禁暗暗嘆了口氣,在房內來回踱了幾步。

但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再多懊惱也是於事無補,不如想想如何補救,這個道理徐榮顯然不會不懂。

“既然是攀山越嶺而來,孫堅所率必然是步卒,而且人數應當不會太多……”

身爲汜水關守將,徐榮不會不清楚那所謂的天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華雄那日僥倖擊敗孫文臺,至今不過半月,滿打滿算,孫堅跨越汜水天險應當在十日左右,再者,嵩山險峻之上,朝則雲霧障目,夕則夜幕難行,可用於行軍的時辰,不過寥寥,這樣算來,十日光景看似緊迫,唔……如此看來,孫文臺啓程時麾下士卒不會太多,至多兩千人左右,而能安然無恙到達關後的,恐怕僅有寥寥三、四百人……”

撫『摸』着下巴上的那一縷鬍鬚,徐榮肯定地點了點頭。

區區三、四百人,若在平日那顯然是無足輕重,但關鍵在於此刻有數十萬聯軍兵臨關下,若是關前強攻之時,孫堅引人從關後殺入,就算區區三、四百人,也足以攪得汜水關雞犬不安,畢竟汜水關是一座對外的關隘,換句話說,它對於來自雒陽方向、也就是汜水關後的進攻,防禦能力比較薄弱。

尤其是王莽篡位之後,京師對了加強對汜水雄關的控制,將汜水關關後方向偌大一片城關拆除,以便於一旦此關陷落可以再次奪回,畢竟汜水關是京防重地,關係十分重大。

足足想了半宿, 第 060 章 數十萬叛軍也依然無法攻克汜水關,此刻想必也是騎虎難下,進退兩難,只是心恐被天下人笑話是故強攻汜水關不止,若相國主動讓出雒陽、汜水,這幫叛黨必定就此罷手,再不敢撩相國虎鬚!”

“本相會懼他們?”董卓冷笑一聲。

“相國自是不懼,但是相國可曾想過,您本意乃是爲助幼帝治理天下,何必與那些驅利之輩一般見識?給他們一些好處,他們自然退卻!”

“這……”董卓思忖一下,猶豫問道,“倘若他們不依不饒,又當如何?”

“呵呵,”李儒陰陰一笑,低聲說道,“相國明鑑,我敢斷言,諸侯一旦得了雒陽,必定四分五裂!”

董卓狐疑地望了一眼李儒,猶豫一下,點頭說道,“好,就依你!”

李儒恭恭敬敬行了一記大禮,拱手說道,“既如此,相國宜即刻傳書汜水關,召溫侯回雒陽,叫徐榮死守汜水關十日,待遷都之事畢,獻關於袁紹……”

“召我兒回京?”董卓遲疑了一下。

“溫侯武藝冠絕天下,召溫侯回雒陽,有何不妥?”李儒疑『惑』問道。

董卓默然不語,緩緩點了點頭。

沒過幾日,董卓的命令傳至了汜水關,聽聞雒陽變故,徐榮大爲驚愕,待看到遷都事宜,更是驚駭不止,不過細細一想,感覺這倒也不失是一個好注意。

初平二年一月,呂布率一萬飛熊軍,並陳驀五千三河騎兵返回雒陽,畢竟遷都之事事關重大,爲了避免橫生枝節,董卓儘可能地召回可用兵馬。

那一日,在行軍途中,呂布很意外地主動與陳驀搭話。

“陳驀,你平生可曾立下志向?”

“志向?”陳驀想了想,搖頭說道,“不曾立下!”

呂布皺眉望了一眼陳驀,見陳驀神情坦『蕩』,不像是說假,搖頭一笑,哂笑說道,“大丈夫活這一世,當轟轟烈烈,名揚天下、兵權在握,成就一番事業!”

“或許末將並不適合吧……”

“哦?那什麼纔是你想要的,說來聽聽?”說話間,呂布的眼神閃爍不定。

陳驀並沒有注意呂布眼神的不對勁,苦笑說道,“末將只希望早日能履行與溫侯的承諾,攜馨兒遠離是非之地,從此再無征戰、殺戮,平平淡淡,了卻一生……”

“馨兒?”呂布愣了一下,這才意識到陳驀說的是劉辨未娶的妻室唐妃,搖搖頭,神情難測地說道,“天下何其大,爲了區區一個『婦』人,你甘願就此埋沒一身武藝?”說完,他緊盯着陳驀表情。

“末將的志向,恐怕就是與心愛的女人廝守一生……待末將履行與溫侯的約定後,末將便會捨去這一身戎裝,與她離開雒陽,這是末將承諾她的!”

呂布微微有些動容,沉聲說道,“你不後悔?”

“如何會後悔?”陳驀搖了搖頭,苦笑說道,“但願到時一切順利……”

呂布沉默了,過了許久,低聲說道,“若董卓一死,天下必生動『蕩』,若你願意跟隨我,我可保你一生榮華……”

“多謝溫侯美意,末將實在不是這塊料……”

呂布轉頭望了一眼陳驀,他 第 060 章 西涼軍驅趕百姓趕赴長安,期間又縱容西涼軍奪百姓財物、糧食,『淫』人妻女,但凡有反抗者,當即格殺,當真是慘無人道。

那情景,別說陳驀,就連呂布也看不下去。

忽然間,呂布隱隱感到身旁的陳驀有些不對勁,轉頭一看,卻見他死死捏着馬繮,眼神兇狠如同虎狼,那懾人的戾氣滲透而出,就連呂布也感到陣陣涼意。

好濃重的殺意!

“陳驀!”瞥了一眼那些作惡的西涼士卒,呂布按住了陳驀的右臂,低聲說道,“那是郭汜、李傕麾下飛熊軍,別惹事!”

郭汜、李傕,對於二人陳驀多少也有些瞭解,他二人那可是董卓真正的心腹部將,一身武藝雖說比不過呂布但至少也是西涼佼佼者,甚至還有人傳言,他郭汜、李傕纔是董卓麾下除呂布外首屈一指的猛將。

聽到了呂布的警告,陳驀勉強遏制心中的憤慨,駕馭着戰馬黑風隨呂布進入城中,但是沒過多久,他忽然看到幾名西涼軍大笑着拋擲一名嬰孩取樂,嬰兒的母親幾次想衝過去奪回孩子,卻被一腳踢開,甚至有一名西涼士卒見那『婦』女長地標緻,欲上前施暴。

那時候,呂布猛然感覺到身旁陳驀戾氣暴漲,心中暗道不妙,還沒來得及伸手阻止,便見陳驀一夾馬腹衝上前去,手持劍戟將一招將那名正拋擲嬰孩的西涼士卒頭顱斬下,一手將那嬰孩接在手中。

那幾名西涼軍一愣,隨即拔劍大怒衝向陳驀,卻被陳驀一一斬殺,見陳驀如此勇武,有一名西涼軍慌忙向後逃去,卻被逃不過陳驀一柄短劍,深入背心,當即斃命。

整條街道鴉雀無聲,放眼望去,百姓停下了哭嚎,連帶着街上其餘數百西涼軍也是一臉驚駭地望着陳驀,想不通明明穿着西涼軍款式鎧甲的陳驀爲何要對自己人出手。

“你是何人?!”一名飛熊軍校官或許發現這裡的狀況,趕了過來大聲喝問。

只見陳驀一震劍戟上鮮血,狠聲說道,“奮威校尉,陳驀!”說話間,他一身戾氣澎湃迸出,那摻雜着絲絲血『色』的煞氣,唬地街上數百西涼士卒不敢做聲,就連那位飛熊軍校官也迫於陳驀氣勢,稍稍退了一步,怒不敢言。

當然了,那位飛熊軍校官更多地是顧及呂布與陳驀身後的飛熊軍士卒,畢竟董卓麾下有五支飛熊軍,或許他也怕惹到不好惹的傢伙吧。

怒視了一眼周遭,陳驀翻身下馬,將手中的嬰孩還給了那名『婦』人,在那名『婦』人萬分感謝的目光中,不聲不吭地回到了呂布身旁。

“駕!”呂布一抖馬繮,面『色』不改穿街過巷,畢竟陳驀是他的副將,在他人面前,他自然要爲陳驀幫襯一些,更別說呂布並不認爲陳驀剛纔的舉動有何不對之處。

期間,呂布淡淡說道,“你剛纔的舉動,已經得罪了郭汜、李傕……”

陳驀悶不吭聲。

瞥了一眼陳驀,呂布又說道,“此刻城內,西涼軍數萬,雒陽之民數百萬,你區區一人,即便是救下一個,又能如何?再者,你以爲你救了那『婦』人與她孩兒?哼,西涼士卒蠻橫兇狠,待你走後,那『婦』人必定被折磨至死!”

一句話說得陳驀身上戾氣一滯,望着呂布欲言又止。

望着陳驀那後悔沮喪的模樣,呂布輕哼一聲,嘲諷說道,“又不能救下那『婦』人,又爲此與郭汜、李傕結怨,真是幼稚!”

“那若是溫侯呢?”第一次,陳驀對呂布說話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忿。

望着陳驀眼中的不忿,呂布笑了,哈哈大笑,隨即面容一正,語氣冷漠地說道,“若是本將軍,便要殺到他們膽寒,一人不夠就一百人,一百人不夠就一萬人,即便是郭汜、李傕,能奈我何?”說着,他瞥了一眼陳驀,一抖馬繮,淡淡說道,“若是做不到這一點,那就什麼也別做!——走!”

“……諾!”

此後前往城內的途中,陳驀陸續見到了無數慘絕人寰的慘劇,正如呂布所言。

但是這一次,他沒有再出手,因爲他已經瞭解到,自己根本就不能徹底地救下那些城中百姓,他只能儘可能地不去看那些慘劇,不去聽那些慘叫。

望着陳驀低着頭,死死抓着馬繮,一聲不吭策馬在自己身旁,呂布微微搖了搖頭,在感嘆陳驀想法幼稚的同時,呂布首次對陳驀有了好感,往日對陳驀進步神速而產生的壓力頓時煙消雲散,因爲他已經徹底把握了陳驀的『性』格。

陳驀,重德重義之士!

“陳驀!” ωωω. ttκд n. C〇

“溫侯?”

“你方纔斬殺那些士卒所用戟法,學自何處?”

“這……是學自溫侯……”

“胡說八道!本將軍戟法,如何會那般糟糕?待向董卓覆命之後,你且隨我去校場……”

“是!”

第30章 襄陽之戰開啓第102章 橫生枝節(二)第41章 獵虎於丘(二)第143章 倒戈第79章 復甦的魂第111章 疏途第89章 不錯的天氣第8章 邂逅(二)第113章 呂袁之亂第51章 逼近的烏雲第146章 車輪戰第11章 被顛覆的認識第3章 妙用第94章 失第29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二)第20章 禍不單行(二)第151章 落幕第11章 再相會第23章 衝突二第17章 猙第74章 營救第56章 了結(三)116章 信任第39章 獵虎(三)第26章 陳留見聞第25章 死裡逃生第11章 再會關羽,第四武神!第106章 對峙第34章 弒君?!(二)第86章 戰火(二)第149章 白澤與窮奇第96章 狼騎之名(二)第104章 橫生枝節(四)第36章 宿命的對決第16章 潰敗第119章 夜襲的變故第20章 折道汝南第18章 追兵(二)第44章 自陷死地的孤軍(二)第19章 禍不單行第107章 對峙(二)第50章 最後的黃巾(六)第106章 對峙第2章 突如其來的任命(二)第125章 隱藏的第39章 意外(二)第2章 突如其來的任命(二)第92章 另一個陳驀第43章 長阪坡第78章 命魂之力:二段第72章 人心(三)第35章 戰況直下!第69章 追兵(二)第32章 致命的誤會第55章 偶遇(二)第111章 疏途第十四章第74章 一線希望?第5章 驕兵第51章 逼近的烏雲第46章 江東第9章 惡氣第33章 第五日:崩離的曹營第73章 重置第44章 自陷死地的孤軍(二)第48章 賭局第29章 黃巾之名(五)116章 信任第16章 首戰(二)第28章 黃巾之名(四)第138章 隱藏的(四)第48章 賭局第53章 瑣碎(二)第4章 異於常人的士卒第39章 深宮變故第149章 白澤與窮奇第87章 出征前夕第19章 初次體會第98章 狼騎之名(四)第48章 求和第69章 追兵(二)第64章 最終之戰第62章 約會?第153章 崩壞第117章 信任?(二)第60章 最後的天書第69章 遲來的責任第59章 迴歸?(二)第22章 初至潁川第25章 黃巾之名第27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五)第34章 弒君?!(二)第106章 對峙第17章 部署(三)第四十章第20章 一個人,一種煩惱第111章 疏途第39章 深宮變故第15章 部署
第30章 襄陽之戰開啓第102章 橫生枝節(二)第41章 獵虎於丘(二)第143章 倒戈第79章 復甦的魂第111章 疏途第89章 不錯的天氣第8章 邂逅(二)第113章 呂袁之亂第51章 逼近的烏雲第146章 車輪戰第11章 被顛覆的認識第3章 妙用第94章 失第29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二)第20章 禍不單行(二)第151章 落幕第11章 再相會第23章 衝突二第17章 猙第74章 營救第56章 了結(三)116章 信任第39章 獵虎(三)第26章 陳留見聞第25章 死裡逃生第11章 再會關羽,第四武神!第106章 對峙第34章 弒君?!(二)第86章 戰火(二)第149章 白澤與窮奇第96章 狼騎之名(二)第104章 橫生枝節(四)第36章 宿命的對決第16章 潰敗第119章 夜襲的變故第20章 折道汝南第18章 追兵(二)第44章 自陷死地的孤軍(二)第19章 禍不單行第107章 對峙(二)第50章 最後的黃巾(六)第106章 對峙第2章 突如其來的任命(二)第125章 隱藏的第39章 意外(二)第2章 突如其來的任命(二)第92章 另一個陳驀第43章 長阪坡第78章 命魂之力:二段第72章 人心(三)第35章 戰況直下!第69章 追兵(二)第32章 致命的誤會第55章 偶遇(二)第111章 疏途第十四章第74章 一線希望?第5章 驕兵第51章 逼近的烏雲第46章 江東第9章 惡氣第33章 第五日:崩離的曹營第73章 重置第44章 自陷死地的孤軍(二)第48章 賭局第29章 黃巾之名(五)116章 信任第16章 首戰(二)第28章 黃巾之名(四)第138章 隱藏的(四)第48章 賭局第53章 瑣碎(二)第4章 異於常人的士卒第39章 深宮變故第149章 白澤與窮奇第87章 出征前夕第19章 初次體會第98章 狼騎之名(四)第48章 求和第69章 追兵(二)第64章 最終之戰第62章 約會?第153章 崩壞第117章 信任?(二)第60章 最後的天書第69章 遲來的責任第59章 迴歸?(二)第22章 初至潁川第25章 黃巾之名第27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五)第34章 弒君?!(二)第106章 對峙第17章 部署(三)第四十章第20章 一個人,一種煩惱第111章 疏途第39章 深宮變故第15章 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