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窮奇與貪狼

關於上古衆妖獸的描述,最早要回溯到夏商周時期,夏商時期遍佈於天下,而於商末沒落,即便後來周朝時世人也曾在某些深山角落看到幾隻,但實屬鳳毛麟角,沒過多久便隱匿不見。

妖獸的妖,它指的是難以理解的、或是不合常理的,並非是妖怪的意思,所謂事有反常便爲妖,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而所謂的上古妖獸,指的便是那個時期的妖獸,即便人的歷史並不始於那個年代,而是更早的堯舜禹湯時期,但是人們還是習慣將有確實記載的夏朝稱之爲最初的王朝。

據記載,夏商時期可謂是上古妖獸們的興盛時期,就當時而言,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就簡直就好比是奴役、家畜,期間不時發生妖獸食人的事例,隨後夏朝爲商朝所取代,妖獸們一度隱匿行蹤,但可笑的是,那明明是人所建立的王朝,卻依然混入了不少妖獸,其中最過著名的,便是那隻千古留名的大妖獸,青丘九尾狐。

不得不說,即便是夏朝覆滅、商朝興盛,人被奴役、被視爲家畜的處境依舊沒有改變。

說到這裡,有些事必須澄清一下,也並非是所有的妖獸都有着嗜血、食人的一面,要知道那即便在【惡】的一類妖獸中,也屬於極其少數的,畢竟,妖獸並不是混沌未開蒙的怪物,他們也並不會毫無意義地殺生,他們殺生的目的,主要是爲了補充體內的妖力,其次纔是爲了果腹充飢,而至於那些漫無目的、只爲殺生而殺生的妖獸,那終究只是少數。

說到底,並非只有人才具有上下之分,在妖獸的世界中,它們同樣具有階級之別。

毋庸置疑,妖獸中最高的一階自然是王,統帥、駕馭萬宇妖獸,就如同人類王朝當中的帝王。

但是,王獸階的大妖獸出現得並不多,相反地說,應該是相當稀少,自夏商以來便唯有兩隻,一隻是五爪金龍,它最初便是一隻潔身自好的妖獸,憐憫於人類的苦難,是故終究聯合天下大半妖獸,推翻被妖獸們所控制的商朝,從而人類這才建立了真正意義上屬於自己的王朝,周朝。

是故,此後人類帝王皆自稱是五爪金龍的化身,即真龍天子,這無疑是對這隻王獸級妖獸的憧憬與敬意。

而另外一隻王獸級妖獸,不出意外便是那隻名留青史的、商朝真正的掌控者,青丘九尾狐。

而王階之下,便是神獸與兇獸這一階,其實那所謂的神獸,本身也是妖獸的一類,不過卻潔身自好、不曾留下惡名,且因爲擁有強大的力量,是故被冠以神名。

至於這一階當中的兇獸,它們其實也並未多麼邪惡的妖獸,大多隻是本性偏激、暴戾、好戰,但並不會主動去襲擊人類,或許對它們來說,殺死人類所能汲取的妖力,那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當然了,也並非所有的兇獸都對人類不屑一顧,記得就有一隻名爲九嬰的兇獸,便經常襲擊人的村莊,以殺人爲樂,但是這並非絕大多數,兇獸中更多的則是像窮奇、貪狼這類,獨來獨往,從不出現在人類面前的妖獸。

值得一提的是,神獸與兇獸這一階當中,其中亦不乏有能與那僅有的兩隻王獸級妖獸分庭抗衡的存在,神獸當中的白澤、白虎以及兇獸當中的窮奇、貪狼等等,哪一個不是名震天下的大妖獸?

只能說,它們沒有去統帥其他同類的野心,是故只能算是神獸、兇獸一階,可以說,其實王獸與神、兇這一階的妖獸,其本身的力量相差無幾,甚至於,或許某些兇獸單論實力更要凌駕於王獸級妖獸之上。

而自神獸、兇獸一階以下,妖獸們的實力可以說是大打折扣,這一階中,人們將本性善良的稱爲【瑞】,反之則稱之爲【惡】。

而這一階中的妖獸,也是與人關係最緊密的一階,【瑞獸】被視爲祥瑞,時而出面幫助人解決一些麻煩,比如說憲章;而惡獸則頻繁地出沒襲擊人類,不得不說,自古以來所有被妖獸殺死的人中,有幾乎九成是出於惡獸階的妖獸之手,畢竟這些傢伙還無法像更高一階的兇獸那樣完美地控制自己體內的暴戾,時而受到本性的影響。

而至於瑞獸、惡獸之下,那就只有一些拍不上名號、籍籍無名的,極爲普通的飛禽走獸,人們稱之爲猛獸一階,哪怕擁有着些許力量,但是對於更高階的存在來說,也無疑只是被視爲獵物罷了,甚至於,連作爲獵物的資格也沒有,但是不管怎麼說,比起人來,它們依然是無法戰勝的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神獸當中還有一種很特殊的稱呼,那就是聖獸,當然了,這只是人類的一種尊稱,尊稱那些曾經響應過五爪金龍號召、與兇獸廝殺且隕落的神獸,其本質與神獸並沒有什麼區別,其中包括白澤、白虎等等。

而窮奇,便是兇獸一階中足以挑戰王者的妖獸,但是這傢伙的性情比較乖僻,時而獨自躲在深山中,值得一提的是,倘若你有幸見到窮奇在某處酣睡,或許你也會在它身旁看到許多啃食鮮草的兔子之類的野獸,尤其是當強敵踏足時,那些兔子之類的野獸甚至會縮到窮奇身後躲藏,這些你都不必感到驚訝。

你絕對不會想到,作爲相對邪惡一方的兇獸,這傢伙竟然會庇佑那些弱小的生物,或許,這與窮奇最初便是一隻弱小的妖獸有關。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對方是一隻實力比較強大的妖獸時,無論善惡,都會被窮奇視爲領地的侵略者從而毫不留情地殺死。

據說,這隻曾經咬死過兩條龍的妖獸,一度被譽爲十大凶獸之首,性情怪癖,難以捉摸,只可惜隨後在衆妖獸之戰前受到王獸青丘九尾狐的號召,在商周牧野之戰時與聖獸白虎同歸於盡。

不得不說,這個對自身領地極爲看重的傢伙,其實力簡直就強得令人髮指,據說它曾先後咬死了兩頭誤入其領地的蛟龍,更驅退、擊敗過許多過同爲兇獸一階的妖獸,它驅退過貪狼,擊敗過朱厭、飛廉,甚至連十大凶獸中排名第二的妖獸九嬰都被它咬下過無數腦袋,只不過後來因見始終無法殺死九嬰從而放棄,可謂是戰果累累。

而除了好戰之外,窮奇唯一的喜好便是吸收他人的怒氣,據說,當它所吸食的憤怒達到極限時,它那原本暗灰色的體色便逐漸變紅,彷彿身罩火焰一般,同時,身體上的毛髮也變變硬,就好像刺蝟的倒刺一般,每當這個時候,其他妖獸都會遠遠繞開,哪怕是平時能與他一較高下的兇獸。

與其他大多數兇獸一樣,窮奇一生也是獨來獨往,不與任何兇獸結伴,但是卻很少有其他兇獸去挑戰他,尤其是羣居的野獸,他們不敢,因爲數量上的差距不但會激發起窮奇潛在的兇性、會激怒他,而窮奇本身就是怒氣愈強便愈發兇狠的兇獸。

並且,窮奇有一個神、兇一階妖獸中人人皆知的恐怖能力,它能夠吸收同類的妖力,說實話,這其實算不上一種能力,只能說是一種天賦、一種與生俱來、無法控制的本能,是故,窮奇周圍從來沒有其他的妖獸跟隨,因爲一旦在窮奇身旁呆的時間太久,該妖獸便會因爲體內的妖力被窮奇吸盡而死,這種能力,除了兇獸一階的九嬰之外,沒有任何妖獸可以抵擋得住,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兇獸中最好戰的貪狼纔會在還未分出勝負的情況下逃走,如此也難怪窮奇身旁唯有那些本身就不具有妖力的弱小生物與它作伴。

如果說神、兇一階妖獸本來就是能力比較全面的妖獸,那麼窮奇簡直可以接近無敵的存在,要擊敗它,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只能單打獨鬥,畢竟窮奇每時每刻都在吸收着周圍任何妖獸的妖力,倘若數只妖獸不明就裡地一擁而上,恐怕打到最後,窮奇的妖力甚至要超過它他原本的妖力;第二,前去挑戰的妖獸必須擁有強大的實力,就好比白虎這隻神獸一階中最具攻擊性的聖獸,相對而言,貪狼的實力還是稍顯疲弱,雖說它擁有着無人能敵的速度,只可惜窮奇的能力在某種意義上剋制地它,說白了一句話,貪狼耗不過窮奇,在沒有妖力維持的情況下,哪怕具有再快的速度、再強的攻擊,也是白搭。

而如今,窮奇已經隕落,其精魄成爲了呂布的命魂,配合呂布本身的實力,簡直是如虎添翼,縱觀偌大天下,當真有人能夠擊敗他麼?

或許有人會認爲,倘若張遼配合其他某些武將,是否便能一擁而上擊敗呂布,那好,尚且不論作爲呂布麾下部將的張遼是否會反叛呂布,單單只是來證明這一件事。

不得不說,張遼的命魂憲章,其鎮邪的能力幾乎剋制了天下大多數的妖獸命魂,但是要知道,這個能力是不分敵我的,即便成功遏制了呂布的命魂與對氣的運用,但是話說回來,其他人的命魂與氣同樣便限制住了。

早前便說過,沒有命魂與氣的武人,多半隻是一個頗有武力的農夫罷了,在沒有命魂與氣的情況下,你如何抵擋呂布?

什麼?將呂布圍住,用弓弩射殺?

拿什麼圍?用武將?要知道呂布本身的實力也是冠絕天下,區區一兩人,如何擋得住他?即便是曹操,也狠不下心用數員大將拖住呂布、拖到弓弩手將其圍住、繼而不分敵我的射殺吧?

什麼?武將可以見機退後?

要知道呂布也不是不分輕重的莽夫,一旦察覺不妙,他難道不會撤退麼?

說實話,這種辦法並不現實,但是話說回來,難道真的沒有能與呂布分庭抗衡的武人麼,難道真沒有與窮奇分庭抗衡的妖獸命魂麼?

那倒不見得,至少董卓就是一個例子,要知道董卓當年其實死地有點冤,同樣作爲武神級的武人,他竟然如此輕易地便被陳驀與並未動用窮奇之力的呂布所殺,這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但是話說回來,其實董卓的心情也並不難理解,他無非是想用自己的頭顱去換取自己最疼愛的孫女董白的活命罷了,畢竟在當時大勢已去的情況下,與其和呂布、陳驀拼個魚死網破、兩敗俱傷,不如賣個人情給陳驀。

那麼除了身具九嬰之力的董卓以外呢?

呵呵,別的且不說,至少眼前就有一個……

陳驀!

不過,並非是兇獸貪狼的命魂,而是聖獸白澤的命魂!

毫不客氣地說,除了整個天下間唯一兩隻能夠剝奪視覺的妖獸以外,聖獸白澤擁有着對敵天下任何妖獸都不落於下風的特殊能力,這隻只要看到對方便能自由運用對方能力的聖獸,是除了九嬰以外唯一一個能夠站在窮奇面前的,並且愛呆多久便呆多久,畢竟,窮奇可以汲取周圍的妖力,而用眼睛複製窮奇這個能力的白澤,照樣也可以汲取周圍的妖力補充自己。

當然了,這只是說分庭抗衡,並不是擊敗窮奇,畢竟白澤本身的實力並不是很強。

在撤軍的路上,陳驀不知爲何竟思考着如何擊敗身具窮奇之力的呂布的辦法。

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爲何會思索這件事,或許是出於武人好戰的本能吧,或許,他從潛意識中已經意識到,在不久的將來,他多半要與呂布一戰。

而呂布,亦在撤軍的途中回頭望了一眼陳驀。

“……”

以一人震懾千軍萬馬,對於呂布而言並沒有任何的得意,因爲在他看來,那是理所當然的,畢竟,窮奇之力一出,天下何人是他對手?

但是呂布始終弄不明白,爲什麼張素素會那麼堅信地認爲陳驀可以擊敗他。

陳驀……

身具貪狼之力的男人……

憑心而論,呂布並不認爲陳驀是一個弱者,相反地,他對此人極爲看重,要知道在三年前,當這個膽大妄爲的刺客夜間闖入宮中行刺董卓時,他還尚且不過只是擁有一丁點實力,在武神級的董卓與呂布看來,根本無足輕重。

當時呂布之所以救下陳驀,也無非是驚訝於陳驀的命魂貪狼,而不是這傢伙本身。

但是三年之後,呂布萬萬沒有想到陳驀竟然已經成長到這個地步,且不說他貪狼的命魂足以獨步天下,即便是其本身實力,亦無比接近於萬人敵。

這傢伙只要一個契機,只要一個合適的契機便能叫這小子從二、三流武將躍入一流武將的行列。

只不過三年,短短三年……

短短三年間,一個本來不入流的傢伙,竟然逐漸已成爲近乎一流猛將的行列,在驚歎於自己卓越的眼光之餘,呂布心中亦是極爲震驚,因爲這在以往幾乎就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

這傢伙……究竟經歷過怎樣驚心動魄的戰鬥?

呂布難以想象。

說實話,在聽聞了張素素那番話後,呂布心中對陳驀異常嫉妒,恨不得他就此消失,但是同時,他竟然也萌生了幾許期待,就如同當年期待他一樣的董卓。

養虎爲患,這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啊!

不由地,呂布微微搖了搖頭。

曾幾何時,呂布不止一次地嘲笑董卓的愚蠢,嘲笑董卓沒有在他呂布實力弱小時將他殺死,最終變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記得在那時,自義父丁原被董卓所殺後,呂布曾經強硬闖入董卓府中,欲殺他爲丁原報仇,那時的呂布,只不過是萬人敵的程度,而董卓已經是武神級存在,因此,呂布敗了,敗地毫無懸念,甚至連施展命魂的機會都沒有。

但是出乎意料,董卓竟然沒有殺他,相反的,他給予了呂布更大的成長空間,從而這纔是呂布一躍躍入武神級別,反而將其殺死。

這件事,在當初呂布看來,是一件極其愚蠢的事,但是如今,呂布卻漸漸體會到了董卓當時的感覺。

啊!天下太大,而天下的武人,則太弱了……

董卓死了,孫堅死了,世間僅有的三位武神級的武人,竟然先後逝去,只留下了他呂布一人……

難道真的再沒有能夠與自己一較高下的對手麼?勢均力敵的?分庭抗衡的?

高處不勝寒,呂布感覺自己越來越能夠體會當初董卓欲求一對手的渴望,就如同他眼下這樣……

呂布很清楚,武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是沒有對手,就好比沒有船槳、風帆,這如何能前進?

即便是已經成爲天下第一的呂布,又何嘗不想再進一步,去探索更高的層次呢?

要知道從方纔的交手看來,關羽明顯已經摸到了武神級的門檻,不出幾日,大漢天下便會誕生第四位武神級猛將,倘若他呂布就此止步不前,那麼終有一日,他會被其他人所趕超。

所以,他呂布需要一個對手……

想到這裡,呂布轉頭望了一眼陳驀,他很清楚,陳驀眼下正處在一流與二流武將之間,只要一個合適的契機,便能叫這傢伙一躍成爲萬人仰慕的萬人敵級武將。

而他呂布,恰恰能夠做到這一點……

但是……

多半想到了董卓的結局,呂布猶豫了,在長達一炷香的時間後,他長長嘆了口氣,因爲他想到了張素素所說的那番話。

“養虎爲患,虎大傷人……或許,我呂布也在重蹈董卓的覆轍……”

培養一個日後最可怕的對手……

第60章 最後的天書第32章 致命的誤會第26章 黃巾之名(二)第44章 歸來第61章 最後的天書(二)第18章 長安之變第44章 獵虎於丘(五)第15章 部署第6章 一個要拜,一個不收(二)第13章 隱患第45章 最後的黃巾第58章 迴歸?第64章 遇(三)第70章 動搖的心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7章 虧欠的人情第24章 斷後(四)第22章 糾紛第15章 夜襲第37章 藏匿(二)第142章 圈塊地皮第12章 再相會(二)第43章 刺董!第36章 藏匿第19章 初次體會第27章 荊州之戰前夕(二)第46章 局勢第26章 陳留見聞第37章 藏匿(二)第20章 禍不單行(二)第82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二)第64章 最終之戰第70章 反戈?第29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二)第109章 對峙(三)第58章 迴歸?第26章 陳留見聞第6章 許田見聞第49章 和談第45章 異變的命格第4章 首戰(二)第143章 倒戈第54章 偶遇第29章 黃巾的墮落(三)第49章 最後的黃巾(五)第137章 隱藏的(三)116章 信任第5章 一個要拜,一個不收第45章 白眊軍第28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第52章 瑣碎第34章 小疾不除,必成大患第12章 黃巾力士第43章 刺董!第32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二)第20章 折道汝南第39章 難以戰勝的對手第3章 遭遇第86章 戰火(二)第67章 重逢第141章 豪豨 許褚第36章 夜襲第97章 狼騎之名(三)第104章 橫生枝節(四)第11章 再會關羽,第四武神!第15章 夜襲第1章 失去名字的人第145章 徐州最終之戰第92章 另一個陳驀第25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三)第96章 狼騎之名(二)第6章 初戰第20章 折道汝南第91章 無法被阻擋的刀勢(二)第70章 反戈?第142章 圈塊地皮第10章 人中呂布!(二)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39章 獵虎(三)第26章 荊州之戰前夕第10章 長社之戰,攻城第24章 貪狼的力量第47章 搏虎(二)第6章 驕兵(二)第64章 最終之戰第5章 趕赴長社第44章 歸來第19章 初次體會第26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四)第7章 虧欠的人情116章 信任第4章 首戰(二)第46章 最後的黃巾(二)第89章 不錯的天氣第4章 遭遇(二)第66章 退第19章 禍不單行第72章 完結?第51章 玉璽歸袁第33章 第五日:崩離的曹營
第60章 最後的天書第32章 致命的誤會第26章 黃巾之名(二)第44章 歸來第61章 最後的天書(二)第18章 長安之變第44章 獵虎於丘(五)第15章 部署第6章 一個要拜,一個不收(二)第13章 隱患第45章 最後的黃巾第58章 迴歸?第64章 遇(三)第70章 動搖的心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7章 虧欠的人情第24章 斷後(四)第22章 糾紛第15章 夜襲第37章 藏匿(二)第142章 圈塊地皮第12章 再相會(二)第43章 刺董!第36章 藏匿第19章 初次體會第27章 荊州之戰前夕(二)第46章 局勢第26章 陳留見聞第37章 藏匿(二)第20章 禍不單行(二)第82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二)第64章 最終之戰第70章 反戈?第29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二)第109章 對峙(三)第58章 迴歸?第26章 陳留見聞第6章 許田見聞第49章 和談第45章 異變的命格第4章 首戰(二)第143章 倒戈第54章 偶遇第29章 黃巾的墮落(三)第49章 最後的黃巾(五)第137章 隱藏的(三)116章 信任第5章 一個要拜,一個不收第45章 白眊軍第28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第52章 瑣碎第34章 小疾不除,必成大患第12章 黃巾力士第43章 刺董!第32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二)第20章 折道汝南第39章 難以戰勝的對手第3章 遭遇第86章 戰火(二)第67章 重逢第141章 豪豨 許褚第36章 夜襲第97章 狼騎之名(三)第104章 橫生枝節(四)第11章 再會關羽,第四武神!第15章 夜襲第1章 失去名字的人第145章 徐州最終之戰第92章 另一個陳驀第25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三)第96章 狼騎之名(二)第6章 初戰第20章 折道汝南第91章 無法被阻擋的刀勢(二)第70章 反戈?第142章 圈塊地皮第10章 人中呂布!(二)第19章 長安之變(二)第39章 獵虎(三)第26章 荊州之戰前夕第10章 長社之戰,攻城第24章 貪狼的力量第47章 搏虎(二)第6章 驕兵(二)第64章 最終之戰第5章 趕赴長社第44章 歸來第19章 初次體會第26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四)第7章 虧欠的人情116章 信任第4章 首戰(二)第46章 最後的黃巾(二)第89章 不錯的天氣第4章 遭遇(二)第66章 退第19章 禍不單行第72章 完結?第51章 玉璽歸袁第33章 第五日:崩離的曹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