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藩王領軍

第112章 藩王領軍

寧王要重回大寧領兵?這怎麼可以!

奉天殿內的文武百官雖說大部分都不是朱棣靖難起兵的老班底,但能夠在永樂朝混上奉天殿賜宴席位的,都不是什麼尸位素餐的無能之輩,更不是連這麼一點形式都看不明白的蠢貨。

藩王重新領兵,這無異於是給了藩王們效仿朱棣靖難的機會。

之前朱棣削減各家藩王的兵權,朝臣們可是非常贊同和支持的,都沒人拿朱元璋的《皇明祖訓》出來說事,現在想要再變回去?怎麼可能!

藩王對於國家來說就是個禍害,是潛在的威脅,這一點早已成爲永樂朝文武百官之間的共識。

畢竟藩王再怎麼說都是朱家人,天生就有資格坐那個位置的,他們就算是起兵造反那也不能叫造反,只能叫靖難。

如果任由藩王掌兵,那將來大明的皇位傳承就會變成五代十國那種“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的場面,每次皇位更迭都要來一次靖難,把整個大明打的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朱棣開了個壞頭他們沒有辦法,但是現在必須斷絕一切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可能。

於是有人趕忙站了出來,對着朱棣諫言道:“陛下!寧王千金之軀,怎可置於邊疆?萬一和蒙古人作戰有什麼閃失,是會動搖國本的啊!

陛下忘了淇國公乎?萬一寧王也和淇國公一樣戰死沙場,難道還要陛下再次披甲,御駕親征嗎?”

因爲是臨時遇到這種情況,站出來的這位大臣說的話多少有些不夠完善,但他的意思還算表達的清楚,同時也沒有直說藩王不能領兵。

他只是找準了寧王是藩王身份尊貴這一點,着重強調若是寧王兵敗被俘或者戰死,對於朝廷會帶來多麼惡劣的影響。

但這個話對於朱棣來說,卻毫無意義。

“這是什麼話!當年皇考命朕同衆兄弟鎮守邊疆,說的就是藩王享受國家供奉,自然也要爲國出力!我大明就該君王死社稷,藩王守邊疆!”朱棣大聲駁斥着這種觀點,同時也在拿他自己說事:“朕乃洪武高皇帝與孝慈高皇后親子,朕之兄弟亦是洪武高皇帝的苗裔,哪一個不是尊貴非凡?

當年朕鎮守邊關,也曾親自帶兵遠逐漠北,朕的兄弟又有哪一個不曾領兵親冒矢石上陣殺敵?

寧王,你來說,你當年鎮守大寧,和蒙古人打過多少仗?還有遼王、韓王,哪一個沒有在戰場上受過傷?”

朱棣如此質問着,而坐在堂下的一衆藩王臉上都露出了追憶往昔的懷念。

雖說作爲藩王,他們確實享受了極大的優待,但同樣作爲朱元璋的兒子,他們是真的在邊疆真刀真槍的和蒙古人拼殺過的。

即便是寧王,當年也是靠着手上的朵顏三衛,狠狠的壓制過蒙古人的。

要知道當年朱棣可是鎮守大明邊疆的藩王,他敢裹挾寧王一起起兵靖難搶皇位,而不擔心自己的老家被蒙古人掏了,只能說明當時的蒙元是真被打趴下了,根本沒有能力在這個時候對大明做些什麼。

不然的話,趁着朱棣和朱允炆這兩叔侄內鬥,大明主要的兵力都被牽制住的時候進攻大明,對於蒙元來說就算沒辦法復興元朝,但是對大明邊疆持續性的騷擾,或者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創還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當朱棣說出這種話的時候,藩王們都可以拍着自己的胸脯說,當年咱們也是親自提刀上馬真刀真槍殺過敵的。

然而官員們當然不可能任由朱棣這麼說下去,不然真要讓藩王重新掌兵,大明的朝堂就又要震盪起來了。

只是這些官員纔剛說了幾句,就被朱棣大手一揮的打斷了:“不用再講了,朕的兄弟都不是故宋那些長在深宮裡的柔弱之輩,藩王領兵鎮守邊疆,這是皇考定下的國策!

建文小兒不孝,聽信黃子澄、齊泰、方孝儒之流的奸佞之言,妄圖削藩,逼死湘王,殘骸宗室!

就連朕也被逼得當年在北平裝瘋賣傻才得以活命,所以削藩之言不必再提!

朕現在只問一句,衆位兄弟,可還提得動刀?可還記得皇考的教誨?可還願爲我大明鎮守邊疆?讓你們的子子孫孫都爲我大明江山社稷披荊斬棘,開疆拓土?”

“陛下,臣弟就算老邁,如今也還提得動刀,騎的了馬!願爲我大明江山社稷萬死不辭!”寧王率先表態,前襟一撩便單膝跪在了御階之前。

其他藩王此時已經回過味來,自然也都單膝跪地,就連那些被帶來赴宴的藩王世子也都明白過來,皇帝這是要恢復藩王掌軍的舊制。

朱棣之前所頒佈的兩條政策這下也好理解了,讓藩王每兩年進京一次,是爲了讓藩王不能夠長時間的待在地方,削弱藩王對地方的影響,降低他們造反的可能。

世子入京爲質,就更是爲藩王領兵加上了一道保險,畢竟藩王不可能說捨棄自己的嫡長世子。

但無論是對於藩王還是這些未來會繼位的藩王世子來說,能夠重新領兵,這是他們所不能放棄的。

要知道如今奉天殿裡的這些藩王,可都是大明的第一批藩王,他們是過過那種手上有兵號令地方的舒心日子的,同樣他們也經歷了建文削藩的惶惶不可終日,以及朱棣削藩的憋屈。

對於這些藩王和藩王繼承人來說,能夠重新執掌軍隊,做回一個實權的藩王,些許交換和代價,是可以接受的。

而朱棣看着面前跪倒一地的藩王,臉上自然也浮現出了喜悅的笑意,滿意的說道:“果然不愧是朕的兄弟!咱們大明的皇室,咱們朱家人就該有這樣的擔當!

戰死沙場算什麼?兵敗被俘又算什麼?我大明的親王,我朱家人就該死在馬背上!而不是窩囊的死在牀上!

傳朕的旨意,自即日起恢復藩王統兵治權,各藩藩王三衛王衛皆遵循洪武舊制恢復,各藩封地亦將恢復昔日皇考的分封,重啓我大明藩王鎮守邊疆的舊制!”

(本章完)

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69章 檢地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362.第359章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96章 準備“化龍”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145章 出征第129章 鄭和艦隊第147章 天津衛第137章 聽濤水閣382.第379章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223章 招降第19章 殿興有福?第126章 徵倭方略第2章 朱家麒麟子第291章 刺殺與逃亡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186章 我回來第124章 蠱惑四王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第157章 景福宮之變第33章 考校胡善祥第82章 黑土地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114章 彈劾第155章第8章 進獻朱果第240章 兩京制第78章 城門口第79章 金甲門神第238章 順天府第114章 彈劾第277章 合巹 洞房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請假條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123章第122章 造船第240章 兩京制第109章 大宴儀第273章 4K,二合一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166章 龍珠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205章 飲馬河畔365.第362章 收穫第107章 風雨欲來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300章 後續安排第201章 新軍第290章 神社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120章 考慮將來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41章 絕天地通第217章 班師回朝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354.第351章第199章 掏袖子第34章 匯票和銀行第100章 挑選法寶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38章 意外第145章 出征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52章 募兵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33章 考校胡善祥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356.第353章 剝皮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383.第380章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59章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236章 鄭王側妃第85章 貶爲馬前卒請假條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113章 朕意已決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284章 倭人獻女
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69章 檢地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362.第359章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96章 準備“化龍”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145章 出征第129章 鄭和艦隊第147章 天津衛第137章 聽濤水閣382.第379章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223章 招降第19章 殿興有福?第126章 徵倭方略第2章 朱家麒麟子第291章 刺殺與逃亡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186章 我回來第124章 蠱惑四王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第157章 景福宮之變第33章 考校胡善祥第82章 黑土地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114章 彈劾第155章第8章 進獻朱果第240章 兩京制第78章 城門口第79章 金甲門神第238章 順天府第114章 彈劾第277章 合巹 洞房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請假條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123章第122章 造船第240章 兩京制第109章 大宴儀第273章 4K,二合一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166章 龍珠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205章 飲馬河畔365.第362章 收穫第107章 風雨欲來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300章 後續安排第201章 新軍第290章 神社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120章 考慮將來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41章 絕天地通第217章 班師回朝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354.第351章第199章 掏袖子第34章 匯票和銀行第100章 挑選法寶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38章 意外第145章 出征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52章 募兵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33章 考校胡善祥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356.第353章 剝皮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383.第380章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59章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236章 鄭王側妃第85章 貶爲馬前卒請假條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113章 朕意已決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284章 倭人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