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鏡月的木靈之力,稍一催動,那花盆之中的幾粒種子,便生根發芽,那麼生長了起來。不過幾個呼吸之間,便有細微綠意,從花盆之中的土壤裡冒了出來。
這一點綠意現出後,便迅速的生長了起來。不過片刻之間,就變成了幾棵竹筍。這竹筍越拔越高。用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的生長了起來。一直生長到大約三米多高,才停了下來。
也虧得這會議室的穹頂本來就高。才能容得下這些高達三米多的竹子。
這些竹子在變得茁壯的同時,每一個竹節之間,生長着細嫩竹葉的地方,都開始了分櫱。這些分櫱的形狀,既像是竹子開花,也像是稻花。細碎淺淡,並不漂亮。這些稻花在開放了片刻之後,就開始灌漿結實,變得飽滿豐腴了起來。
又過了片刻,這些稻花,便結出了一穗一穗的稻穀。
正如花鏡月所言,這些一株三米多高的竹子,大約五釐米,就長着一個竹節。每一株竹子上,都有六七十個竹節,也就是說,大約有六七十個分櫱。其中,開花結實的有效分櫱,大約有五十多個!花鏡月先前所言,實際上,還是有所保留。
這些執掌華夏的長老,經歷極爲豐富。別的不說,一些基本的農事和農業常識,他們都是知道的。其中有幾個,還曾經在年輕的時候,親自下田種過水稻。知道耕種水稻的不易。以及水稻的大體產量。
如今,見這稻穀居然如此生長了出來,心中不由得震驚。
這竹米開花結實之後不久,便即枯萎了下來。花鏡月讓人收取了這幾株竹子上所產的竹米。上稱稱一稱,居然有將近兩公斤之多!這樣的產量,已經是如今華夏普通稻田中水稻產量的六七倍之多了!
華夏人一旦認真起來,辦事效率,是絕對的高。從長老下令請人,到命令下達,再到安排好專機,再到安排好專人將袁老請來。一共花了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
這三個小時,正好是花鏡月當衆催生和催熟竹米的時間。在竹米熟落之時,袁老已經被請到了明京的這間會議室中。
袁老被華夏普通民衆戲稱爲袁神農,從研究水稻開始,到如今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這半個多世紀之中,袁神農培育出的雜交水稻,曾經達到過畝產一千一百三十七公斤的記錄。
雜交水稻與常規稻種相比,每公頃的收益,提高了差不多百分之二十五。從種植到現在,累計增產水稻幾百上千萬噸。養活了數以億計的人。
袁神農如今雖然已經有八十餘歲高齡,但是,仍舊執掌華夏水稻界的牛耳,去年還曾成功的將水稻之中關於鎘元素吸收的基因給敲掉。完成了一項重大的突破。
同時,利用沿海的鹽鹼地,在試驗田中,成功的種植出了畝產達到六百多公斤的海水稻。雖然普通人在普通的鹽鹼地中,種植的海水稻,畝產到不了六百公斤這麼高。但是,三四百公斤的產量,卻總是有的。而華夏如今大約有十五億畝的鹽鹼地。其中,有兩億多畝鹽鹼地,適合海水稻的種植。
按照這個量計算,僅此一項,華夏每年就能增產大約數百億公斤的稻穀,多養活兩億人。
像袁神農這樣以一己之力,養活萬千黎民的存在,要是在古代,那是需要建立祠堂,貢奉香火,接受萬千黎民祭拜的。後世更會傳頌不已。以神靈視之。就算是子孫,也能恩澤數代。就算是九五之尊,也要執禮甚恭。
如今這個時代,不講究這些,但戲稱一句袁神農,實在算不得什麼。
在冰期來臨,海平面下降,大面積的沿海灘塗露出水面,成爲鹽鹼地的情況下。這海水稻更是關鍵之物。原本,華夏的上層,在耕地面積減少,氣候逐漸寒冷的時候,打的就是重點推廣海水稻的主意。利用新生的鹽鹼地,華夏的糧產總能多一些。
當然,如今有了更好的選擇。
這袁神農到了這會議廳之後,看到這花盆中的幾株分櫱甚多的竹子,以及那與稻米形狀極爲相似的竹米,便是一愣。然後就激動了起來。
袁神農是真能踏得下心思在田間地頭做研究的人,並且,真的將水稻培育,作爲自己的事業。當年,雜交水稻的產量震驚世人,功成名就之時,曾經訴說過自己的夢想——“我做過一個夢,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穀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們一塊在稻田裡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
如今,這高達三米,每一個竹節都有分櫱的竹米。雖然還達不到水稻顆粒如稻穀的水平。雖然這高達三米多的竹米,與高達五米左右的高粱相比,還矮了一些。但是,就這三米多的高度,也完全可以讓其禾下乘涼的夢想成真了!
而且,袁神農研究了半個多世紀的水稻,如今已經將相關的知識,刻到了骨子裡。對於一切與水稻有關的事情,都有了一種直感。彷彿修行者對於天地萬物的體悟一般。在見到這竹米幾十個分櫱的同時,便大約估算出這東西的產量絕對不低!要比普通的水稻高許多倍!
只是,這樣的植物,他也是頭一次見。以往根本不曾聽說過!
華夏的幾位長老則對袁神農道:“這竹米在我等面前生髮結實。其過程已經被攝影機全程記錄了下來。而結出的竹米,產量也卻如預料。”
“只是,事關重大,還需要袁老把關確定,纔好進入下一個推廣環節。”
袁神農也極爲震驚問花鏡月道:“這究竟是什麼植物?”
花鏡月也曾在世間遊歷過一段時間,但如袁神農這般人,卻很少遇到。作爲草木精靈的她,居然從感應到袁神農身上,有一股讓她感覺到親近的清淡草木氣息。想來,此人平素是與草木親近、並有深刻理解和感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