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這一系列的行動都是由托爾策劃,但他策劃這個有什麼用呢?很顯然,他策劃這個恐怖的刺殺活動是爲了搞亂政府,可搞亂政府對他能有什麼作用呢?
歷來搞亂一個地方的秩序無非只有下面幾個原因:要麼他們想在亂中獲取自己的利益,例如一些商人在混亂中想要提高自己的物品價格,從而謀取暴利。還有呢?還有就是戰爭,在發動戰爭前,將對方的局勢搞亂,從而在戰爭中取得相關利益。還有呢?……
還有就是爲了謀取政治利益,去搞垮一個政府。歷來很多顛覆活動都是這樣的。
很顯然,托爾不會屬於前兩者,前兩者都不屬於,那麼托爾最大的可能只能是屬於後者,也就是說托爾爲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去搞垮這個政府的。
結論出來了,托爾顯然是爲了達到某種政治利益去做這件事。如果這些推理都成立的話,那麼托爾將是一個巨大的陰謀家。
陰謀家基本上和政治家可以劃等號的。托爾是一個軍人,50歲之前,也就是在蘇聯時代,他幾乎沒有任何不好的名聲,這個將軍體恤下屬,勤儉節約,至今還喜歡喝一種很便宜的咖啡。
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面臨了嚴重財政問題,這個時候托爾卻挺身而出,站到總統面前,信誓旦旦的說自己要拯救財政。所以托爾在50歲之後主動要求去做非法軍火銷售。
非法軍火銷售有什麼好處,除了能多賺些錢之外幾乎沒什麼好處,還會讓他背上一世的罵名,之前就有一些西方國家的報紙將矛頭直指托爾,稱他是中東動亂後最大的武器供應商。
但托爾卻毫不畏懼,始終堅持自己主持非法軍火銷售。
托爾這麼做,讓俄羅斯內部的很多將軍和官員都很感動。這個已經古稀之年的老朽現在自己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罵名,而他將非法軍售得來的資金都供應給了俄羅斯軍方,讓軍方纔能在2000年之後獲得新的生機。
可托爾的名字不能公開,他只能在幕後。
俄羅斯軍火受到西方國家指責後,托爾先是進行反擊,控制媒體披露美國的非法軍售,並且自己向總統提出退休。
總統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批准他的退休計劃。退休後的托爾並沒有閒着,他主動去擔任關於秘密武器的實驗任務,並且在第一次遠洋實驗的時候還要親自上艦。
在他們看來,托爾秉承了對一個政府的忠誠,中國人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來形容他再恰當不過了。
總統每次提起托爾,都會尊敬的說“托爾將軍”,就這樣一個在俄羅斯政府高層廣受好評的將軍,今天竟然和這些東西聯繫到了一起。
里昂想不明白,可他也不需要明白。他知道權利對一個人,對一個政治家的誘惑力是多麼巨大,如果說犯了毒癮的癮君子能爲了吸一口去割身上的一塊肉,那麼在這些充滿陰
謀的政治家眼裡:權利可以拿去他們除了生命之外的所有東西。
不!甚至生命。
里昂分析完之後,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這個結論實在是太可怕!如果上述都成立的話,那麼這個托爾從十幾年前,甚至更長的時間都一直在僞裝,他一直在僞裝就是爲了等待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現在看來已經到了。
里昂得出這個大膽的結論之後決定抓捕一些人,然後再去親自面見總統。面見前,他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不然他很有可能會被總統殺死。因爲托爾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大到連總統都不是那樣能下令槍斃他?
里昂算是什麼?只是一個“施工隊”暗殺組織的特工,雖然這是比較機密的部門,並且還在這個國家享有很多特權,但跟那些掌控着百萬大軍的將軍們相比,你簡直就是個小螞蟻。
那些胸前掛滿勳章的將軍們有的是托爾的好友,有的甚至曾經是托爾的下屬,可以說托爾已經是權傾朝野了,歷史上也沒有一個小小的特工去扳倒一個權傾朝野的將軍的例子,以前沒有,將來他不知道,但在他身上絕對不可能。
里昂開始猶豫了,這根本不像是他的性格。身爲一個特工殺手,里昂知道,做事猶豫是絕對不被允許的,所以在以前的行動中,他給人留下的印象從來都是冷靜、沉着,沒有絲毫的猶豫的拖沓。
可這一次不同。
這一次他面對的不一樣,他面對的不是他要去親自獵殺的目標,這不是一顆子彈就能解決的問題。這一次牽扯的東西實在太多,而他的手裡卻沒有相關的證據。
有力的證據一點也沒有,有的只是他自己的推測。他不能去跟總統說:我推測這些幕後的人就是托爾將軍。
誰都不會信,他自己都不會相信。
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怎麼能讓別人相信呢?
里昂猶豫了。
稍稍的停頓之後,里昂又做出了一個決定:去逮捕那些殺手。
很快,里昂對照着自己這幾天的觀察,列出了一份有數百人的名單,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各機要部門的警衛。
里昂知道這份名單裡面有大部分的人都是無辜的,但現在是非常時期。寧可錯殺,也不能放過,他這是基於對一個政府的忠誠。
里昂擬定完名單之後喊來了謝德林:“你去集合手底下所有的人,分頭去抓捕名單上的人。記住,一個也不能遺漏,如果遇到抵抗,可立即擊斃!”
謝德林接過名單看看,不禁覺得有些心虛,里昂這份名單列出來的人大都是一些政府重要部門的警衛,有的還是一些高級官員的貼身保鏢,去抓捕這樣的人?還是大肆抓捕,這不免讓人有些心虛。抓對了還好,要是抓錯了,再把那些人放回去,這以後讓他在人家手底下該怎麼混?
謝德林擔心起來,何況自己手底下還沒有這麼多兵力。一
下子去抓一百多人,那至少需要幾千人才行。
“怎麼了?還有什麼問題嗎?”里昂轉過頭來,看謝德林還站的原地沒有動彈,就問道。
“我手下的人手不夠,你這名單上至少有上百人。”謝德林說道。
“那你就去找軍區司令部,或者直接去找國防部也行。現在是特殊時期,你拿着總統的調令,可以借調一部分軍警的。快去吧,沒有時間了。”里昂說完,繼續埋頭做自己的事情了。
謝德林站在原地不動起來,他不知道該怎麼去跟里昂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也不能說。里昂看了眼謝德林,發現他還未動靜,就大爲不悅。現在是什麼時候?現在是關鍵的時候,你這幾分鐘很有可能讓一些人逃脫。
“混蛋!快點去抓捕這些人,名單上少了一個,我就送你去吃牢飯!聽到了沒有?”里昂衝着謝德林發起了火,他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更很少發火,這一次謝德林真的是把他給逼急了。
里昂發火後很見效,謝德林立正之後就跑了出去。一個小時之後,謝德林集合了手下的二百多號警察,緊接着,他又請求調集了近千名軍警。
全副武裝的大兵們集合到一起,霎時間,口令聲、軍靴聲,軍官的喊話聲不絕於耳。上千名全副武裝的軍警分兵多處,直奔名單上的人而去。
大搜捕開始了,一些警衛們看到門口集合起來的軍警早就習以爲常,這些天他們早就看慣了。有些跟軍警熟悉的警衛還熱情的跟他們打着招呼,可他們沒想到這次這些軍警竟然是來抓捕他們的。
很多人被莫名其妙的帶上了囚車,在他們被帶上手銬的那一刻的時候,他們才明白。
還有幾個人本着警衛的本能做出了反抗,當然,執行反抗的大都是被亂槍打死。這次共抓了一百多人,名單上的人所剩無幾,剩下的那不到十個人要麼就是事先跑了,要麼就是沒找到人。
在抓捕中奮力反抗併成功逃脫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里昂緊盯的那個警衛。當他得知這個人沒抓到之後,里昂破口大罵謝德林沒用。
謝德林卻委屈的說道:“那傢伙速度太快,好像知道我們要去抓他的一樣。當我手下的人去敲他的門的時候,沒想到他竟然回過來一梭子子彈。有幾個兄弟被打中,傷勢很嚴重。我們一邊呼叫支援,一邊破門而入。可這個時候,那小子卻順着下水管道爬了下去。”
里昂不想聽一些失敗的理由,這些理由在他看來都是狗皮膏藥,什麼用都沒有。
“你爲什麼不派人在下面守着?這麼簡單的抓捕常識還用我來教你嗎?”里昂怒斥着謝德林。
謝德林:“我派人了,下面的幾個弟兄沒能攔住。那小子搶了一輛摩托車跑了。”
里昂平緩的吸了口氣,稍稍平靜了一下,他覺得這些軍警去抓那些一流的特工實在有些爲難他們,跑一兩個也情有可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