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蒼亭之殤

“潁川大捷,潁川大捷!”

一騎快馬,闖入離狐(今山東東明一帶),馬上的小校一邊縱馬疾馳,一邊大聲的呼喊着。

離狐,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城市。

和長安雒陽這樣的城市相比,這裡就好像是一個集鎮一樣。全城的人口加起來,不過八千戶,人口大約在三萬上下。但就在數日前,在這個小小的城鎮之外,發生了一場慘烈大戰。

交戰雙方,是袁紹和以徐庶爲主的關中兵馬。

總兵力近十五萬,在一塊方圓近百餘里的土地上,鏖戰了整整兩天。

河內軍付出了八千多人的性命,把袁紹的十萬大軍死死拖在離狐。就在雙方鏖戰正激烈時,董率領巨魔士,以鐵甲連環馬從袁軍肋部發動了攻擊,將袁紹的人馬一下子攔腰截斷。

袁紹軍,慘敗!

大將眭元進被董走馬生擒,而袁紹則在高覽的拼死掩護下,逃出了離狐,向濮陽敗退。

高覽,也在亂軍之中,被韓德斬殺……

“差不多了!”

董卸下了盔甲,坐在離狐府衙的大堂裡,笑呵呵的說:“經此一戰,袁紹在河南的勢力,算是被摧毀殆盡了。接下來就看漢升將軍何時能拿下鄴城,我巨魔三路大軍,何時能佔領冀州。”董所說的河南,並不是後世的河南。

他所說的河南,是大河之南的意思。離狐大戰結束,袁紹在河南之地的兵馬,幾乎殆盡。

徐庶業已過了而立之年,看上去比之當年,更加的穩重。

在他身後,站立有兩個人。年紀都不是很大,朝氣蓬勃。儀容不凡。

這兩個人一個叫呂昭,一個叫邢,是徐庶治理河內時,招攬來的助手。呂昭年方及冠,是東平國人,表字子展;邢是河間鄭國人,說起來還是張的老鄉,年二十五歲,字子昂。

這幾年來,河內地治理頗有成效。

徐庶常在給董的信中誇讚呂昭邢二人。可以說。董對這兩個人也蠻熟悉了,不過今日卻是第一次見面……其實,也不算是第一次見面,前日在戰陣上,他已經見過了呂昭。

“千歲所言不差!”

徐庶笑道:“怪只怪袁紹刻薄寡恩,只知以家世壓人,卻不懂得體恤部下。沮授投徐州,也是無奈之舉,他居然在冀州大興清洗之風,令得部曲人人自危。田豐有大才。非但不用,反而囚之於牢籠中……不過,若非如此,辛毗韓瓊怎會暗中向千歲投誠?他不能用,而千歲可用。”

董不禁笑了起來。辛毗早在三年前,就藉由往長安商議購買軍械戰馬的時候,和長安有了聯繫。辛家說起來。是陽翟大族。當初看着袁紹的家世,所以舉家投奔冀州,但時間久了,卻發現袁紹並非如傳言中那般說的,是個值得託付的明主。後因沮授之事,辛毗也擔心自家之中會遭受牽連。

不過在當時,時局還不明朗的時候,辛毗並沒有立刻投奔長安。

在他看來,他沒有半點功勞,即便是投靠了長安。也未必能得到重用,於是就留在了冀州。

同時,辛毗暗中和韓瓊勾連,決定尋找時機,立下大功之後,一起投奔董。

袁紹伐曹操,冀州內部的兵馬留守,乃至袁紹軍的一舉一動,早已經通過辛毗,送至董的手中。大野澤被曹操大敗之後。袁紹心生和曹操聯手地念頭。這個消息一經通知董後,坐鎮雒陽,總督戰局的陳宮樑習,立刻做出了反應,更改了原先的作戰計劃。通知董。

按照董早先的計劃。先消滅曹操,佔居兗州之地。把袁紹壓縮在一個狹小區域。

可如果袁紹和曹操進行聯手的話……

八月初,中山國突然舉兵造反!甄逸兄弟與蘇雙張宥聯手,殺死了中山太守,宣佈投靠長安。中山國一反,等同於掐斷了太原和冀州的聯繫。田豫奪取了涿郡,張遼突然轉向,猛攻常山國。三路大軍將太原、常山和清河國的兵力全部牽制住,使得甄逸在中山國得到發展。

冀州,一下子亂了。

董很高興冀州的這種局面,但是卻不喜歡,此刻徐庶和他說話時的語氣,顯得生分不少。

不管徐庶是怎麼想,在董的眼中,他是自己地小老弟。

可是現在,當徐庶用一種下屬對上級說話的口吻時,讓董很不開心。可臉上,卻無表現。

“盯着袁紹吧,我想這一兩日,濮陽一定會有動靜。”

“喏!”

董說完,正要起身離去。這時候從外面傳來一陣喧譁,緊跟着就聽到滿城的歡呼聲。

潁川大捷?

董微微一怔,潁川的戰事這麼快就結束了嗎?

小校跑到了大堂上,將戰報呈遞給了董,口中仍興奮的喊道:“潁川大捷,許昌已被奪取。”

哦,原來是奪下了許昌……

董接過了戰報,一目十行的掃了兩眼,眉頭微微一蹙,臉上流露出了一種黯然神傷之色。

徐庶在一旁看得清楚,連忙低聲詢問:“千歲,出了什麼事?”

董說:“荀,死了!”“荀死了?”

“是,他火燒皇宮,殺了僞帝劉協。許昌已經舉城投降,曹操各府屬員家眷,已被捉拿住。”

說完,董輕輕一嘆,“元直,立刻派人前往許昌,告之龐德,務必要將沮鵠許攸一部,阻擊在潁川境內。呂蒙已經斷去了沮鵠的歸途。消滅這支人馬,就等同於斷去了劉備一隻手臂。”

“下官明白!”

徐庶帶着呂昭和邢,匆匆地走了。

董走出大堂,仰望這蒼穹,這心裡面,卻是無盡的空虛和寂寥。

都死了啊!

先是呂布,而後是關羽……再加上以前死在他手中的張飛馬超太史慈皇甫嵩等人,董卻沒有半點痛快。一個一個熟悉的人物,都消失了……下一個會是誰?這世界又將何去何從?

他不知道……

孟坦和韓德跟在董的身後,亦步亦趨。

二人不明白。原本是好好的事情,董爲什麼會突然變得如此落寞呢?

“千歲!”

董驀地驚醒,扭頭笑了笑,“莫擔心,我沒事……只是老朋友們一個個的走了,心裡面有些感懷……對了老韓,你小兒子今年多大了?我記得,你有四個兒子,大地今年有十八了吧。”

韓德臉一紅,呵呵笑了。“勞主公掛念。我家那大小子,和王子同年。小兒子今年也已經有九歲了,去年入了鄉學。”

董一邊走,一邊聽。突然的好像想起了什麼,臉上露出笑容。

韓德,我似乎想起來了!

在三國演義的評書中,他有四個兒子。合稱韓家五虎,但是最終卻死在了趙雲地手裡。

真沒想到,已經跟隨了自己快二十年的傢伙,居然也是一個牛人。想必這一世,他們不會再和趙雲衝突了吧。

“對了,長安這兩天有消息傳來嗎?”

孟坦想了想,搖頭道:“應該沒有吧。如果有事情的話,黃榮那小子肯定早早的就送過來了。他那人做事情很牢靠,知道輕重緩急。若是長安有信件抵達,黃榮肯定會第一時間送來。”

“聽說。長安這兩日,很不安生啊。”

韓德憨憨一笑,“有大公子在,不會出事的。主公放心好了……”

董頗苦惱的撓撓頭。

看樣子,所有人對董冀都很有信心。希望吧!希望他能控制住長安的局勢,莫要生出變化。

關東地戰局,千變萬化,令人有些目不暇接。

呂蒙在申耽申儀兩兄弟分兵抵達長平之後,率領三千人馬,於無聲無息之中。悄然佔領郾(豔縣今河南漯河,掐斷了沮鵠許攸迴轉汝南的歸途。呂蒙好用奇兵,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他佔領郾縣地時候,正是關羽被殺的那天。

等沮鵠和許攸發現潁川局勢不妙,準備撤軍的時候。龐林蒯越二人。在婁圭習授的帶領下,率典存典見。已奪下了汾丘,佔居養陰裡,切斷了潁川和南陽之間的聯絡。

十萬徐州軍,一下子被困在了臨潁一帶,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一時間進退兩難,好生尷尬。

而龐德呢,則在拿下了許昌後,派董朔董宥二人,與楊維合兵一處,攻破尉氏,斬殺了劉闢。諸葛瑾順勢攻佔了蒙縣,奪取樑國,牽制住了汝南沛縣兩地兵馬,無法前去救援沮鵠。

許昌告破三日之後,袁紹在濮陽,遭逢辛毗地伏擊。

幼子袁尚,被辛毗之子辛敞射殺在濮陽城外,袁紹帶這幾千殘兵敗將,倉皇逃到蒼亭。

此時,董地人馬已經將東郡大部分城鎮掌控在手裡。陳到帶領三萬踏白軍,奪取了東阿和範縣,將曹純地虎騎營擊退,隔絕了曹操和袁紹之間地聯繫,隱隱對曹操,形成了包圍。

向北,有大河阻礙。

向南,有踏白鐵騎西面的董,已經和辛毗匯合一處,向蒼亭逼來。袁紹此時,就如同那籠中之鳥,絕望的等待着死亡的來臨。

第17章 求官(2)第76章 五溪蠻人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393章 十年(三)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11章 馬奴小鐵(1)第12章 心思(1)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489章 西行第13章 殺戮一(上)第317章 幽州牧呂布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488章 長安(完)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10章 獅鬃獸(2)第11章 馬奴小鐵(1)第397章 十年(七)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47章 鄙夫之怒第199章 盧子幹赴河西第59章 古之惡來第358章 小溫侯(一)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412章 老招數第204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一)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163章 韓與馬(完)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53章 追悔莫及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439章 封國第304章 開始吧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465章 溫侯(三)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421章 短歌行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414章 大亂第85章 南宮鉅變第495章 決戰之襄陽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14章 殺戮(二)第282章 請主公上坐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6章 伏波遺寶(2)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二)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3章 天生力王(2)第382章 黑名單第97章 桃園三英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375章 長安之亂(七)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19章 綠漪心思(1)第276章 司馬防(二)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413章 殺虎第472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39章 中原無戰事(二)第269章 殺胡令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47章 鄙夫之怒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40章 董卓喪女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217章 昭寧大事記(完)第494章 決戰之前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149章 憐香惜玉否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333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一)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112章 江東猛虎第419章 煮酒(一)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
第17章 求官(2)第76章 五溪蠻人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393章 十年(三)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11章 馬奴小鐵(1)第12章 心思(1)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489章 西行第13章 殺戮一(上)第317章 幽州牧呂布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488章 長安(完)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10章 獅鬃獸(2)第11章 馬奴小鐵(1)第397章 十年(七)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47章 鄙夫之怒第199章 盧子幹赴河西第59章 古之惡來第358章 小溫侯(一)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412章 老招數第204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一)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163章 韓與馬(完)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53章 追悔莫及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439章 封國第304章 開始吧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465章 溫侯(三)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421章 短歌行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414章 大亂第85章 南宮鉅變第495章 決戰之襄陽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14章 殺戮(二)第282章 請主公上坐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6章 伏波遺寶(2)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二)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3章 天生力王(2)第382章 黑名單第97章 桃園三英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375章 長安之亂(七)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19章 綠漪心思(1)第276章 司馬防(二)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413章 殺虎第472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39章 中原無戰事(二)第269章 殺胡令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47章 鄙夫之怒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40章 董卓喪女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217章 昭寧大事記(完)第494章 決戰之前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149章 憐香惜玉否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333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一)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112章 江東猛虎第419章 煮酒(一)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