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強敵(上)

bookmark

第471章 強敵(上)

成吉思汗再看一眼被木華黎雙手捧着的直刀,將之握持在手裡,掂了掂份量,又揮舞了兩下。

他的手腕極其粗壯有力,所以揮刀的時候動作不大,刀身的擺動卻非常迅速,激起銳利的破風之聲。

用過一柄,他再拿了第二柄和第三柄連續揮動。不同於從金國軍器庫裡蒐羅來那些缺斤少兩的垃圾,這三把的刀脊,還額外加寬加厚了,揮砍時的威力明顯更大,但因爲重心的作用,卻並不讓人特別疲累。

更重要的是,三把刀的規格和手感,幾乎是完全一樣的。

成吉思汗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點。

大蒙古國建立之前,草原上的工藝水平一向落後。就連統治區域橫跨草原東西萬里的遼國,其冶煉冶主要依靠東北的渤海人和燕雲一帶的漢人。

單就草原本身的資源稟賦來看,鐵倒是不缺。但冶鐵需要大量的木炭作爲燃料,但草原上的森林又分佈極不均衡,多在東西兩側的深山,而各部落隨水草遊牧遷徙,也不可能固定在一處開礦鍊鐵。所以幾乎沒有哪個部落擁有冶煉金屬的能力。

一些貴族偶得一柄銳利的鐵器,甚至有當作傳家寶的;而尋常蒙古人與人廝殺,使用骨箭、木棍的不在少數。由此,鐵匠在草原上的地位極高,成吉思汗的名字鐵木真,取自於塔塔爾人的部落首領,其原意就是“打鐵之人”。

待到成吉思汗崛起,將許多部落裡的工匠集合到一處管理,又通過向夏國和金國的戰爭,攫取了大量工匠,到狗兒年以後,金國設置在漠南界壕沿線的礦冶盡數落入蒙古之手,使得蒙古軍的裝備水準得以暴增。

金屬的武器和鎧甲作爲戰利品和賞賜,開始大量配發到普通的蒙古士卒手裡,尤其是成吉思汗最精銳的怯薛軍,各種裝具配備之齊全,之精良,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此前所敵對的金國正規軍。

但因爲各處的俘虜工匠都在生產自家熟悉的武器,蒙古軍的裝備還談不上統一標準。工匠做出來什麼,戰士們就用什麼。

從漢地來的工匠做直刀,他們就用直刀,來自西夏和八河之地的工匠做回回樣的彎刀,他們就用彎刀,以至於成吉思汗召集諸將會議的時候,將領們隨身的武器也是叉叉丫丫,長長短短。

而這個遠在金國南方,卻把手腳伸到遼東的定海軍政權,隨便派兩個暗探,也能攜帶這樣統一規格、自行製造的武器麼?

尋常蒙古人的眼界和知識有限,不理解這代表了什麼,但成吉思汗很清楚,這代表了巨大的戰爭潛力!

成吉思汗握着刀,向左右看了看,豁爾赤大薩滿立刻就領會了他的心意,快步走出了金撒帳。

片刻之後,他再折返。

隨從入來的,是個子比常人高出一個頭,花白鬚發飄拂的札八兒火者。

札八兒火者是來自西域的賽夷人,據他自己說,當年和成吉思汗同飲班朱尼河之水的時候,就已經八十歲了,但至今仍能高坐駱駝背上,被重甲舞槊,陷陣馳突如飛。

他也是得到成吉思汗特別允許,能夠在大汗面前持有出鞘武器的數人之一。

成吉思汗將手中直刀平舉:“來,試試這把刀。”

札八兒火者也不多話,拔刀在手,猛然劈落。

兩刀碰撞,火星四濺。

札八兒火者手中的大刀,是去年從無數繳獲中專門挑選的精品,劈砍那些劣質刀具的時候,甚至有一揮兩段的記錄,定海軍的直刀自然是不如的。

但仔細看看,兩刀碰撞之處,直刀刀鋒上也只迸開細微的缺口罷了。估摸着再撞五六下,也未必影響殺敵。

成吉思汗只覺得手腕發麻,連忙換手持刀,甩了兩下腕子。

“好刀!”他讚歎一聲,再度發問:“一批尋常探子就能攜帶這樣的刀具,難道這樣的刀具,定海軍竟能大批生產了?”

木華黎臨時起意殺人,而將士們動作很快。那兩個裡坊裡頭,都血肉模糊了,否則,這會兒倒是可以好好審問俘虜,探一探消息。

好在他控制北京路以後,用了很多漢兒軍將,也反向對遼東有所滲透,故而立即俯首道:

“羊兒月前後,我和石抹也先率部向東,招攬耶律留哥的餘部,期間和女真人紇石烈桓端所部交過手。紇石烈桓端的親信部下,也有不少使用這等刀具的。我專門遣人打探過,那定海軍郭寧,用山東所產的鹽、藥材、布匹和武器,不斷向東北內地交換戰馬。但這樣的刀,一匹好馬只能換三把。遼東金軍總不見得把自用的馬匹全交出去,所以刀具配備也不多。”

“一匹好馬,換三把刀?”

成吉思汗稍稍鬆了口氣。

草原上多的是馬匹,所以馬匹甚賤。但馬匹畢竟是重要的牲畜,這交換價格,實在不低了。

在戰爭中,刀具難免劇烈磕碰,乃是消耗品。平時把刀具保護得再好,再怎麼珍視,到廝殺的時候,還不是有多大力,就用多大力?生死攸關之時,誰會考慮保護刀?一定得先保護自家性命啊。

所以,愈是勇猛廝殺,刀具損壞越快,有些勇士一仗下來,就要砍壞兩三把刀,甚至有廝殺到半途,兩手空空,在戰場上到處掏摸敵人遺下刀劍使用的。許多將士們喜歡隨身攜帶狼牙棒、鐵骨朵等粗笨武器,便是爲了避免此等局面。

如果一匹馬只能換三把,這個價錢的刀具,無論如何都不是普通士卒能廣泛配備的。看來,那定海軍的工匠,強在精工細作,不過,產量未必很大。

“這個郭寧,去年打敗了拖雷和赤駒駙馬,今年又打敗了按陳那顏的部下,他們能生產精良的武器,還換取戰馬,一定是強敵。我們攻向中都以後,你要多遣人手留守此地,並嚴密觀察遼東方向,以防定海軍故技重施,渡海來襲。”

頓了頓,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不,不能坐待敵人來攻打。孛禿駙馬和哲別隨後就到,你分些漢軍、契丹軍給他們。讓他兩人去往遼東,想辦法牽制定海軍的力量!”

“遵命!”

木華黎接令,隨即又想到一件事。

這件事情,還是前幾日他和部下們商議戰略時,幾個漢臣們共同提出的。木華黎覺得很有道理。

於是他問道:“大汗,咱們這次攻打中都,用什麼理由?”

“什麼?”

“年初退兵時,女真人獻上了公主、金銀、綾羅、童男童女,還有三千匹馬。如今時隔數月,大兵又發,恐怕地方上會有些迷惑。咱們是不是該有個理由宣喻中原?這樣的話,可以讓中原的軍民都知道,責任在金國,而不在咱們;我蒙古大軍是爲了懲治無道,而非無端興兵!”

成吉思汗臉上的微笑忽然消失。

他凝視着木華黎許久,眼中漸漸出現了尋常蒙古軍將習慣看到的冷漠和殘酷神色。

直到木華黎滿頭大汗地跪倒,他才沉聲道:

“你在中原地界待了幾個月,怎麼就染上了中原人那套裝腔作勢的毛病?整片大地,都是蒙古人的牧場,難道牧人想做什麼,還要向牲畜解釋?我們興兵,或者不興兵,和女真人沒有任何關係!無論女真人如何,我們總要奪取他們所有的一切!”

第一百一十二章 援兵(下)第四十八章 入海(中)第487章 襲殺(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蟹鱉(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前(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虎嘯(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大潮(中)第六百三十四章 定海(上)第333章 盟友(下)第565章 詭道(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新血(上)第460章 準備(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膽色(中)第六百四十章 平靜(中)第八百零四章 屠殺(上)第六百九十章 通神(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莽原(中)第364章 較量(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闊氣(中)第571章 向前(上)第310章 無事(下)第一百零七章 步騎(中)第一百六十章 徵收(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連鎖(中)第580章 受死(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黑韃(中)第397章 手段(上)第四章 高陽第二百四十二章 人命(下)第575章 敢死(中)第441章 仇恨(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新血(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回首(中)第八百二十二章 新恩(上)第566章 詭道(中)第296章 鐵鉤(中)第526章 誘餌(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鑿擊(中)第九百九十五章 震動(中)第457章 比武(中)第九百四十八章 有備(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攻守(下)第九十八章 會戰(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雨戰(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萬人(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何人(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拍岸(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落子(下)第九百五十三章 注視(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血(中)第304章 敵友(中)第492章 出兵(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逼迫(上)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不及(中)第七百三十章 一擊(上)第五十四章 租稅(下)第483章 伏擊(上)第六百零二章 平定(中)第三十九章 並肩(上)第六十四章 赤盞(中)第九百九十八章 動向(中)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寇(中)第一百六十章 徵收(上)第九百章 風聲(中)第403章 逆潮(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注視(中)第529章 接應(中)第八百五十九章 屠殺(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道理(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開封(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元帥(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宋人(上)第333章 盟友(下)第二十八章 抵命第七百零八章 打翻(下)第385章 場合(上)第二百章 不懼(上)第六百二十章 開封(下)第526章 誘餌(中)第392章 生死(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樂子(上)第326章 發配(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莽原(上)第405章 逆潮(下)第九百八十二章 洪流(中)第417章 軟硬(下)第一百八十章 保伍(下)第一百二十章 得失(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投命(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擊(中)第四十章 並肩(中)第442章 遺憾(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新官(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光榮(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海倉(下)第七百五十章 新鄰(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寇(中)第二百零六章 死鬥(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樂子(下)
第一百一十二章 援兵(下)第四十八章 入海(中)第487章 襲殺(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蟹鱉(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前(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虎嘯(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大潮(中)第六百三十四章 定海(上)第333章 盟友(下)第565章 詭道(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新血(上)第460章 準備(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膽色(中)第六百四十章 平靜(中)第八百零四章 屠殺(上)第六百九十章 通神(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莽原(中)第364章 較量(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闊氣(中)第571章 向前(上)第310章 無事(下)第一百零七章 步騎(中)第一百六十章 徵收(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連鎖(中)第580章 受死(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黑韃(中)第397章 手段(上)第四章 高陽第二百四十二章 人命(下)第575章 敢死(中)第441章 仇恨(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新血(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回首(中)第八百二十二章 新恩(上)第566章 詭道(中)第296章 鐵鉤(中)第526章 誘餌(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鑿擊(中)第九百九十五章 震動(中)第457章 比武(中)第九百四十八章 有備(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攻守(下)第九十八章 會戰(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雨戰(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萬人(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何人(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拍岸(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落子(下)第九百五十三章 注視(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血(中)第304章 敵友(中)第492章 出兵(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逼迫(上)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不及(中)第七百三十章 一擊(上)第五十四章 租稅(下)第483章 伏擊(上)第六百零二章 平定(中)第三十九章 並肩(上)第六十四章 赤盞(中)第九百九十八章 動向(中)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寇(中)第一百六十章 徵收(上)第九百章 風聲(中)第403章 逆潮(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注視(中)第529章 接應(中)第八百五十九章 屠殺(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道理(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開封(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元帥(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宋人(上)第333章 盟友(下)第二十八章 抵命第七百零八章 打翻(下)第385章 場合(上)第二百章 不懼(上)第六百二十章 開封(下)第526章 誘餌(中)第392章 生死(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樂子(上)第326章 發配(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莽原(上)第405章 逆潮(下)第九百八十二章 洪流(中)第417章 軟硬(下)第一百八十章 保伍(下)第一百二十章 得失(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投命(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擊(中)第四十章 並肩(中)第442章 遺憾(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新官(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光榮(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海倉(下)第七百五十章 新鄰(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寇(中)第二百零六章 死鬥(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樂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