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附

見潛伏行動已經失敗,鞠義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除了回去覆命,讓馬超定奪之外,鞠義已經別無選擇了。

鞠義便道:“好,在下這便回去。但願閻將軍所言,不是誘敵深入之計。”

閻行道:“我會大開驪靬城門,只要神威將軍願意接納,隨時可以入城。”

鞠義點點頭,他一揮手,麾下僞裝成商人的三百先登死士也就不再僞裝了,駕馭着裝滿了兵器的馬車揚長而去。

鞠義很快就回來了,而且分毫不損,讓馬超十分疑惑。

鞠義把事情告訴馬超後,反而讓馬超更爲疑惑了。

張繡說:“兄長,不可相信閻行。閻行是除了韓遂和成公英之外,最爲奸詐之人。這一定是他詐降。”

馬岱也附和:“對,閻行必定是想引誘我軍進入驪靬城,而驪靬城裡必定暗伏衆多弓弩手,只待我軍進城,就萬箭齊發,到時候我軍措不及防,一定傷亡慘重。”

聽二人如此說,馬超也有些舉棋不定。

馬超問:“文和,你怎麼看?”

賈詡道:“閻行此舉是真是假,還不好說。少主不如先領一萬騎前去,兩位將軍可各領軍繞過面前的這座城門,蟄伏下來。如果少主看出閻行有詐降的意圖,就急速退卻回來。爲保少主周全,少主可在鎧甲之下加上軟甲,給戰馬加上具裝鎧;跟隨少主的親衛營在前頭的親衛,可着甲騎具裝,以防伏兵發射箭矢。

兩位將軍一旦聽到有激戰之聲,可立即攀爬城牆,攻入城內。因爲閻行果真詐降,其主力必定放在少主進城的城門這裡,其他城門和城牆防守一定不嚴密,可以輕鬆攻入。而若閻行真心歸降,那少主就直接入城,兩位將軍也可入城。”

賈詡娓娓道來,三言兩語就化解了危機,無論如何馬超都不會受損,而且還很有可能借機攻下驪靬城,衆人信服。馬超便按照賈詡的計策去佈置了。

甲騎具裝,就是把騎兵和戰馬都裝上厚實的鎧甲,把除了戰馬四足之外的所有部位,全都嚴嚴實實地保護住。

具裝鎧在西漢時已經出現,如尹灣漢墓出土的竹簡上記載,西漢永始年間的東海郡武庫裡,就有戰馬首鎧97584具,騎兵裝甲具5000餘套;在官渡之戰時,袁紹有馬鎧三百具,曹操有十具;到了魏晉南北朝,甲騎具裝漸漸成爲騎兵的主流,如敦煌壁畫《五百強盜成佛圖》,其中征剿強盜的就是鮮卑的甲騎具裝。馬超在戰後得到了五百具甲騎具裝,全部用於裝備親衛營,因爲親衛營是要隨他衝鋒的尖刀部隊。

馬超給小白加上具裝鎧,厚重的具裝鎧對於優良的小白而言,並不算吃力。親衛們也有五百騎紛紛披掛上了具裝鎧,看起來就像鐵鑄成的鐵人鐵馬。光滑的魚鱗甲,讓五百騎在太陽的照耀下明光四射,閃閃發亮。讓馬超不由想起“甲光向日金鱗開”之詩。突然馬超有了主意,他可以把這五百騎單獨列爲一部,作爲衝鋒突陣的重騎兵。

不過現在還不行,現在還要料理閻行的事。馬超張出旗鼓,率領一萬騎浩浩蕩蕩地逼近驪靬城。在馬超行動的同時,馬岱和張繡也各自率領萬騎悄然左右迂迴,逼近驪靬城的兩個城門。

馬超很快就看到,閻行已經騎在馬上,領着兩三千騎,迎候在驪靬城外。

這讓馬超多少放心了些,不過兵者詭道也,馬超仍然不敢有絲毫地大意,依舊讓萬騎刀出鞘、箭上弩。如果閻行輕舉妄動,他就一聲令下。

萬騎已經聲勢浩大,西涼鐵騎依舊保持着一如既往的靜默和肅殺,慢慢地馳馬靠近。

待行至距離閻行百步時,馬超命令大軍停下,自己領着二十名親衛,向閻行奔去。

閻行見狀,也向馬超行去。

看到了久違的面孔,馬超忽然有些親切。馬超道:“閻將軍,別來無恙。”

閻行立即下了馬,在馬超馬下單膝跪地,道:“小將願降將軍,拜將軍爲少主,獻上驪靬城,還乞將軍收容。”

如此馴服,馬超疑心更重了,這看起來更像詐降了。

馬超認爲,閻行必定以韓遂待之不好,作爲詐降的理由,就說:“閻將軍爲何要投誠?是因爲韓遂不重用將軍嗎?”

閻行擡起頭,誠懇地說:“卻因此事,但卻並不全是。”

馬超有些好奇,說:“那還因爲什麼?”

閻行說:“韓遂暴虐無道,在涼州時就嚴酷地殘害生民,到了河西后,爲了恢復實力,又大肆強搶民壯充軍,搶掠百姓都家產以爲軍資,把河西折騰得烏煙瘴氣。末將實在是看不下去,不忍百姓遭此劫難。”

這一番話,完全出乎馬超的意料。不過馬超想起,在歷史上閻行也曾背叛韓遂、投靠曹操,原因也是因爲他認爲韓遂起兵三十年,致使涼州百姓和軍士都十分疲憊。從這一點來看,閻行應該是有愛惜民衆之心的。

馬超正思考着,閻行又道:“而將軍卻在十二郡實行仁政,讓疲弊不堪的百姓和士卒得以休養生息,又從世家大族手中解救出數十萬奴婢,乃義舉也。小將不才,但也知曉忠義,故而希望歸降將軍。”

這下馬超便完全相信閻行的誠意了,說:“好,將軍能棄暗投明,誠爲大智大勇。若將軍不嫌棄,吾可以給將軍留一箇中郎將的位置。”

馬超考慮到自己的部將實在是太少了,只有龐德、馬岱、張濟、張繡、張濟、段煨、鞠義六人。其中,龐德和馬岱可付大用,張繡還在成長,張濟和段煨則資質平庸,鞠義又專門帶領先登死士。

所以馬超能夠用來指揮較大的部曲的,只要龐德和馬岱兩人,張繡目前的才能也還不足以統領調配萬騎。之所以讓他帶領萬騎,也是因爲確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但如若加上一個才能不下龐德和馬岱的閻行,那大軍的指揮調動就能更爲得心應手。

第九十八章 鞠義第八十九章 是進是退第一百七十九章 徵河西第一百零八章 消弭部曲第十一章 斷水之謀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伙食第八十四章 質疑第一百八十五章 奪城敗敵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困難重重第八十九章 是進是退第一百七十四章 囑咐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五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四十六章 心動行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讀書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湯餅第一百九十章 會水之戰(上)第三十六章 鏖戰(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向散關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一百五十一章 謀驚四座(下)第一百零六章 先登初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宗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六曹理政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二百六十六章 陣前約談 下第四十六章 敵軍來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說和拉攏(上)第六十八章 羣毆的要訣第二百四十三章 皇帝心計第二十八章 突圍第三百零六章 朝爭(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甲騎具裝出擊第三百一十章 意圖第三百零五章 離去第四十四章 戰後的計較第一百二十一章 董卓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人和改革(上)第一百零九章 出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逗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二百三十九章 拖延第一計第四十六章 敵軍來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用人與改革(下)第一百七十章 演武第一百一十章 宣傳第二百零七章 執詢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二十九章 襲取臨汾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盤托出第二百三十一章 奪成公英第二百零九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一十二章 皇室(上)第六十一章 鼓聲第一百七十七章 楊彪之思第一百五十章 謀驚四座(中)第十一章 斷水之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人和改革(上)第三百五十章 勸阻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三百零一章 遲疑不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雜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計又告成第三百八十六章 威逼利誘第二百九十六章 垂釣昆明池第四十二章 成公英第二百八十六章 再次徙民第九十章 朝廷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議事(中)第九十二章 朝爭驟起第二百九十三章 站隊第三百七十五章 硬闖第十三章 罵戰第五十一章 入營詳談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是離間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底第二百三十二章 成公歸附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四百零八章 扯皮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二百三十一章 奪成公英第十五章 獻降第二百四十一章 拖延第二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議事(上)第三百零三章 犒軍第三十八章 騷擾第三百七十三章 偷視第二百五十一章 女婿第十章 街亭南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威懾第二百三十章 西域奇謀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二百五十九章 等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軍議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軍潰逃
第九十八章 鞠義第八十九章 是進是退第一百七十九章 徵河西第一百零八章 消弭部曲第十一章 斷水之謀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伙食第八十四章 質疑第一百八十五章 奪城敗敵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困難重重第八十九章 是進是退第一百七十四章 囑咐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五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四十六章 心動行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讀書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湯餅第一百九十章 會水之戰(上)第三十六章 鏖戰(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向散關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一百五十一章 謀驚四座(下)第一百零六章 先登初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宗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六曹理政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二百六十六章 陣前約談 下第四十六章 敵軍來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說和拉攏(上)第六十八章 羣毆的要訣第二百四十三章 皇帝心計第二十八章 突圍第三百零六章 朝爭(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甲騎具裝出擊第三百一十章 意圖第三百零五章 離去第四十四章 戰後的計較第一百二十一章 董卓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人和改革(上)第一百零九章 出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逗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二百三十九章 拖延第一計第四十六章 敵軍來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用人與改革(下)第一百七十章 演武第一百一十章 宣傳第二百零七章 執詢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二十九章 襲取臨汾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盤托出第二百三十一章 奪成公英第二百零九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一十二章 皇室(上)第六十一章 鼓聲第一百七十七章 楊彪之思第一百五十章 謀驚四座(中)第十一章 斷水之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人和改革(上)第三百五十章 勸阻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三百零一章 遲疑不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雜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計又告成第三百八十六章 威逼利誘第二百九十六章 垂釣昆明池第四十二章 成公英第二百八十六章 再次徙民第九十章 朝廷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議事(中)第九十二章 朝爭驟起第二百九十三章 站隊第三百七十五章 硬闖第十三章 罵戰第五十一章 入營詳談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是離間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底第二百三十二章 成公歸附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四百零八章 扯皮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二百三十一章 奪成公英第十五章 獻降第二百四十一章 拖延第二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議事(上)第三百零三章 犒軍第三十八章 騷擾第三百七十三章 偷視第二百五十一章 女婿第十章 街亭南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威懾第二百三十章 西域奇謀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二百五十九章 等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軍議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軍潰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