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左道的草稿(上)

在下左道,龍郡人士。如今有很多人都知道我的名字,因爲我已是個暢銷書作家了。

我的小說《逆十字》在聯邦政府成立後的第十個年頭完成,很快就找到了一家對此書有興趣的出版社,幾乎一字未改便得以問世。發行至今,又過了十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現在我成了個對金錢幾乎沒什麼概念的人,每個季度收到的版稅都多得花不完。

這本小說以第一人稱進行敘事,由一名具備超能力的小人物進行自述的視角展開,講述了他加入某個神秘組織後的經歷。從一個與歷史教材不同的、帶有奇幻設定的角度,重新描述了那場衆所周知的戰爭。

評論家們對我的小說有着兩極分化的觀點,一部份人對其盛讚有加,認爲我這種將近代歷史和虛構人物糅雜在一起進行“演義”的寫法值得借鑑;另一部份則抨擊我的小說用不科學的觀點來歪曲歷史,譁衆取寵,會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影響。

現在想來,其實我更應該感謝持有第二種觀點的人,雖然沒有他們的存在我也能獲得成功,但絕不會火得那麼快。多年後再回頭看看,他們早已把我忘了,轉而將矛頭指向了另一個在當下炙手可熱的名人,期待着對方可以與他們來一場罵戰什麼的。

所謂學術界,基本上就是這樣一羣人,其實他們的意見,無論褒貶,我都沒怎麼放在心上。他們的姿態很高,學歷很高,自視更高。這羣人彷彿什麼都有,就是沒有作品。當然,我指的是那種能夠讓他們名利雙收的作品,僅在他們那個小圈子裡流行的作品還是有的。而這羣人最熱衷的,就是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去評價別人的東西,以此顯示自己比別人高一點點……

我着實被他們煩了幾年,後來就好多了,畢竟人們不會總是把注意力放在一個人身上的。

在最忙碌的那幾年,我出席了許多商業活動,甚至受邀去知名的大學裡演講過,臨走前校方還非要給我頒發什麼榮譽教授證書。我當時看着手裡的那張紙,心裡只覺得好笑,不就是文憑嘛。我純手工僞造,十五分鐘一張,校長簽名我都能幫你簽了,一模一樣,有什麼用啊?

再來說說《逆十字》的影響,那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雖然我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聲明過,小說中的情節都是虛構的,我們生活的世界很安全。但依然有狂熱的讀者試圖找出書中部份角色在現實中的原型,即便我在書裡使用的幾乎都是假名字……

爲這事兒,前總統克勞澤·維特斯托克先生還請我去他家裡喝了回茶。當時我真怕這是鴻門宴,斟酌了好久才下定決心前去。沒想到人家挺客氣的,心平氣和地跟我商量了一下今後怎樣接着忽悠讀者,還讓我給他的兩個兒子簽名來着。我真佩服他,要知道,在我的書裡,他可是被天一坑得相當慘的……

哦,對了,關於我那小說的結局,其實並不完滿。那本書寫到主角離開逆十字以後,故事就結束了。我只是在後記中,簡單提了一下後來事情。包括薩馬沃沙漠事件、雙鷹郡的戰爭,以及天都的毀滅,那些事我都套用了官方說法,顯得很有歷史感的樣子,最後加上一句——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談中,這就齊活兒了。

實際上,許多事情的真相,我本人也是在多年後才逐步揭開的,還有很多事,連我也不知道,恐怕已成了永遠的謎團。在此,我留下這篇文字,只爲整理一下自己的回憶。若將來有人看到,姑且把這當成是我那小說未曾發佈的一篇草稿吧。

先從創世紀摧毀天都開始說起……2102年3月11日,那天看新聞的人,本來還想瞧瞧新皇的登基大典究竟如何盛況空前,沒想到等着他們的卻是另一條“爆炸性”新聞。就像墨菲定律告訴我們的: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誰又能想到呢,帝國的都城,會被自己研發的終極武器給報銷掉。

當日清晨,在太平洋上的自由前線與刑天部隊都目睹了毀滅的白光降下,那座被視爲無敵要塞的浮島在十秒內就從地球上被徹底抹消了,別說倖存者,連殘骸都蒸發得一乾二淨。

這件事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誰,成了不解之謎。直到半年後聯邦政府成立,幻影號被回收時,纔有部份官方消息被放出,已證明那艘船上一個人都沒有,連前任船員的屍體殘骸都找不到。於是……幽靈船的故事不脛而走,說天都遭了天譴之類的傳聞至今猶存。

不過我大致上已經猜到那是誰幹的了……

在天都的所有人口被宣告無一倖存後。世界各地的人們忽然都顯露出了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精神,甚至是反抗組織佔領區內的輿論,也偏向於哀悼的論調。

我想,這就叫虛僞吧。

反正我在新聞裡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也沒有多大感想。並非貧道念頭通達,我說的是實話。人對於那些未曾親眼見到或是親身經歷的不幸,基本都是很冷漠的。地震、海嘯、饑荒、颶風……全是隔三岔五就能從各種媒體上看到的字眼,但若沒有切身之痛,又怎知顛沛流離者之苦。

惻隱之心人皆有,可真正會落實於行動,不求回報去幫助別人的人,極少。那些在網上裝模作樣給死難者祈福的傢伙,說不定半個月前還在罵貴族們該死呢,天都被毀以後,他們又換上另一副嘴臉,義憤填膺地指責那些說“死得好”的人沒有人性。對他們來說,裝也好,罵也好,成本低廉的自我滿足行爲罷了,也不知做給誰看,誰又會記得他們。

後來我明白了,不是我念頭通達,而是太多人腦子裡一團漿糊。

別人我不敢說,至少天一、顧問、血梟這三個傢伙,若是聽到這個消息,應該會依然故我、毫不掩飾地張狂大笑。因爲他們不需要虛僞,他們也沒什麼人性。

不出所料的,事發之後,地球還在轉,太陽準時升,世界照常運行。改變的……只有我們這些芸芸衆生。

最先出現狀況的是雙鷹郡,由於天都不復存在,當地的帝國軍陷入了一種不知所措的狀態,一名中將級的指揮官成爲了權限最高的臨時長官,據我揣摩。他當時的感覺應該類似於……一名公務員在出差期間突然聽說首都從人間蒸發了。

許多新近被收編的前鋼鐵戒律部隊成員,甚至還有本就是帝國軍的士卒都紛紛當了逃兵,就連校官級別裡都有失蹤跑路的。就在他們自亂陣腳之時,鋼鐵戒律的聖城監察長卡莫·博特里尼和他手下的幾名能力者策動了一次逃獄計劃。對於這次越獄,引用他在回憶錄裡的原話就是“行動異常順利,帝國軍好像都懶得攔我們”。

再說澳洲,那邊的形勢稍微穩定一些,第六皇子威爾弗雷德·維特斯托克作爲帝國皇室剩下的血脈,被當地總督當天王老子一樣供了起來。這個郡的地理位置優越,不與反抗組織的佔領區域接壤,軍事力量方面也不差,隱隱有成爲帝國新都的趨勢。

至於各地反抗組織的反應,諸位在歷史教材上可能看到的都是“對此次事件表示遺憾,積極磋商聯邦事宜”。但依我看,其實那幫傢伙當時全懵了,根本都是被將了一軍的感覺。積極磋商是假,軍備競賽是真。各自都想着拖延時間,鞏固實力。一雙雙眼睛都盯着呢,有誰敢打第一槍,或是做些自立爲王之類的蠢事,立刻就會被羣起攻之。

那麼……接下來我要寫的事情,可能就有些聳人聽聞了。是關於發生在3月29日的,著名的“聯邦協議”演說。

這次演說無疑令舉世震驚,連我也嚇了一跳,不但是吃驚於克勞澤竟沒有伴隨天都一同毀滅,更是難以想象,一個具有帝國合法統治權的人,竟然提出了聯邦制的設想,並要求與戰爭中的衆多敵對方進行協商。

後來,克勞澤親口對我說,那天,當全世界的媒體遭到不明來源的系統入侵,強制轉播那次演講時,他正坐在EAS的本部裡當觀衆。

那時我就明白了,演說者並不是他……

所有人都以爲,“聯邦協議”是由第一任聯邦總統克勞澤·維特斯托克所發表的演講,但實際進行那次演講的……是暗水。

現在不用我說,你們也該知道,那份東西的底稿究竟是誰寫的了。

而後續的進展,在網上基本能查到年紀。第一個響應聯邦協議的是炎武聯合,隨後就是刑天,有了這兩個反抗組織的支持,事情基本已算是成了。

六皇子威爾弗雷德也十分合作,他應該很清楚,投入聯邦纔是唯一的出路。若是世界進入割據的局面,他那塊地方很可能會是自由前線的首要吞併目標。還不如跟着他的七弟混,至少不至深陷圇圄或者殞命。

鋼鐵戒律和自由前線幾乎是同時倒向聯邦的,當然,比起另外兩個組織,他們已經晚了好幾個月。那種感覺……就好像人人都“起義”了,而我最後時刻再“投降”就顯得很難看了。

後來我研究過許多的資料檔案,甚至託關係去查閱過一些各方勢力的秘密文檔。多方對比後才發現,那時的世界格局看似混亂,前途未明,但那最關鍵的一點——軍事實力的對比,五股勢力之間是相對平衡的。

想想也對,我掰着指頭數數,能一騎當千的那類強者幾乎都死絕了,給倖存下來的能力者們排一下座次,曹朔和長纓可能得排到頭兩位去。就他們那個實力,跟當年的梟爺比,差得遠了。

總之,經過漫長的外交進程後,在2102年的9月11日,聯邦政府宣告成立,首都定於水晶郡,前HL歐洲總部的廢址被重新啓用,佔地巨大的設施有80%改爲了戰爭紀念館,對公衆開放,剩餘的區域供聯邦政府辦公所用。這些信息現在在教材或者網上都能查到,我也不詳細贅述了。

而促成這一結果的推手,無疑是聯邦協議的公開播放。那次演說,舉起了一面令人嚮往的旗幟,連反抗組織的成員們都渴望着儘快結束戰爭,何況是一般的民衆。

就像天一曾對我說過的,戰爭是全人類的一針鬆弛劑,能有效緩解多年累積的矛盾和壓力,並讓人們重新認識到和平與安寧的可貴。

寫到這兒,差不多該追溯一下那些我書中角色的命運了。二十多年過去,有些人,我沒能再聯繫上,也不知他們去向何方,邊想邊寫吧……

先說說逆十字以外的人好了,克勞澤·維特斯托克,聯邦的第一任總統,在職五年,後主動放棄連任,退居二線當了個顧問。

他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做出的許多變革沿用至今,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並對未來有着深遠影響的,應該就是他廢除了貴族和王族這兩個世襲制的特殊階級……無論是名義上的,還是實質上的。

他的妻子姜筠後來也恢復了說話的能力,但這位前第一夫人幾乎從不拋頭露面,深居簡出,相夫教子。曾經在逆十字殺過人的回憶,似乎並未對她造成什麼精神傷害,我很爲她高興。

再說他的兩個爪牙……哦不,是心腹,時侍和醉爵。

EAS這個組織至今還存在,時侍在聯邦政府成立那年就當了局長,到現在還是,副局長是他老婆長纓。堂堂超能力者監管局,成了他倆的夫妻店。如今在能力者圈子裡一提起喬瑟夫·諾蘭和愛麗絲·懷特,十個人裡有九個會回答你,“哦……他們……認識……嗯……咱聊點兒別的吧”。

簡而言之,要是這世上有兵器譜,那麼這兩位聯手,應該妥妥兒地排在第一位了。外號我都想好了,毒舌俠侶。

第七章 刺殺(下)第七章 憎面第三十一章 生者的陰謀第四章 歸途(下)第十三章 兩張牌第八章 屠夫的問候第十六章 刺殺目的第五章 留言第六章 刺殺(中)第二十五章 求戰第八章 真正的入口第五章 歐洲戰事第一章 歡迎來到地獄第二章 兩人的較量(第二回合)第十七章 限時,降溫第十四章 生還第四章 換位思考第十一章 發電廠第五章 戰前的談判第十二章 劫神霧(上)第二十七章 憤怒的神祗第三章 推理,結論第二十三章 棄牌第十七章 入侵者第六章 第二個死者第十五章 高級別循環第十八章 棋逢牌手第二十章 紅色機甲第十五章 高級別循環第十六章 騷擾和洽談第十七章 攻防博弈(下)第七章 饋贈?妥協?第十二章 劫神霧(上)第二十章 罐頭第一章 一月之變第二十二章 第二次通話第七章 湖心談判第二十二章 步入深淵的騎士們第二十章 三眼巨人第十五章 攻防博弈(上)第十五章 復仇(上)第二十章 話中博弈第七章 饋贈?妥協?第十章 EAS的標準第二十二章 矩陣“革命”第十五章 高級別循環第十八章 埃德蒙·李的遺產第一章 心之書第十章 合作第八章 真正的入口第一章 學生第三十章 領主之城第十一章 圈套第二十六章 協議的裂痕第四章 過去第十章 甦醒的野獸第十五章 復仇(上)第二十六章 協議的裂痕第十二章 通話第二十章 罐頭第二十七章 提前趕赴第四章 籠中的倖存者第二十二章 進展第三十章 毀滅第十九章 Separately,Encounter第一章 學生第二十五章 第三個命題第十章 巫師?第十三章 邀請入局第二十五章 逃脫的可能第三十一章 挖掘的秘密第二十九章 奇襲第十二章 漩渦中心的男人第十五章 神龍擺尾X2第二十八章 後備計劃第二十五章 逃脫的可能第三十章 毀滅第二十章 罐頭第十章 靈感第二十三章 盜寶(上)第二十八章 你就別做夢了第十七章 重圍之中第九章 狩獵結束第三十二章 阡冥之始第三章 拜訪第二十四章 跳蚤衛兵第八章 去?留?第十章 利用價值第十四章 兩人的較量(第一回合)第十章 測試(上)第八章 混沌神威(上)第九章 啓程追捕第十五章 騙局第十五章 強援第六章 否決者第四章 復仇第十一章 屠蠑第十七章 克勞澤第三章 案發以後第十三章 邀請入局
第七章 刺殺(下)第七章 憎面第三十一章 生者的陰謀第四章 歸途(下)第十三章 兩張牌第八章 屠夫的問候第十六章 刺殺目的第五章 留言第六章 刺殺(中)第二十五章 求戰第八章 真正的入口第五章 歐洲戰事第一章 歡迎來到地獄第二章 兩人的較量(第二回合)第十七章 限時,降溫第十四章 生還第四章 換位思考第十一章 發電廠第五章 戰前的談判第十二章 劫神霧(上)第二十七章 憤怒的神祗第三章 推理,結論第二十三章 棄牌第十七章 入侵者第六章 第二個死者第十五章 高級別循環第十八章 棋逢牌手第二十章 紅色機甲第十五章 高級別循環第十六章 騷擾和洽談第十七章 攻防博弈(下)第七章 饋贈?妥協?第十二章 劫神霧(上)第二十章 罐頭第一章 一月之變第二十二章 第二次通話第七章 湖心談判第二十二章 步入深淵的騎士們第二十章 三眼巨人第十五章 攻防博弈(上)第十五章 復仇(上)第二十章 話中博弈第七章 饋贈?妥協?第十章 EAS的標準第二十二章 矩陣“革命”第十五章 高級別循環第十八章 埃德蒙·李的遺產第一章 心之書第十章 合作第八章 真正的入口第一章 學生第三十章 領主之城第十一章 圈套第二十六章 協議的裂痕第四章 過去第十章 甦醒的野獸第十五章 復仇(上)第二十六章 協議的裂痕第十二章 通話第二十章 罐頭第二十七章 提前趕赴第四章 籠中的倖存者第二十二章 進展第三十章 毀滅第十九章 Separately,Encounter第一章 學生第二十五章 第三個命題第十章 巫師?第十三章 邀請入局第二十五章 逃脫的可能第三十一章 挖掘的秘密第二十九章 奇襲第十二章 漩渦中心的男人第十五章 神龍擺尾X2第二十八章 後備計劃第二十五章 逃脫的可能第三十章 毀滅第二十章 罐頭第十章 靈感第二十三章 盜寶(上)第二十八章 你就別做夢了第十七章 重圍之中第九章 狩獵結束第三十二章 阡冥之始第三章 拜訪第二十四章 跳蚤衛兵第八章 去?留?第十章 利用價值第十四章 兩人的較量(第一回合)第十章 測試(上)第八章 混沌神威(上)第九章 啓程追捕第十五章 騙局第十五章 強援第六章 否決者第四章 復仇第十一章 屠蠑第十七章 克勞澤第三章 案發以後第十三章 邀請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