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宏思巨構

一秒記住,

提前把中華民族最兇惡的敵人——蘇聯解體,把它割碎成多個小塊。但又不能影響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存在與發展。別象後世那樣,帶頭把社會主義陣營整黃了,使美國一家獨大,使這個世界失去了平衡。

只有把最終解體了蘇聯使之喪失一個能和中國進行抗衡的力量,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中國這個幾百年來的惡鄰,才能使中國“佔領開發的廣大的遠東地區”,不被蘇聯再奪回去。使之廣袤的遠東地區,真正的成爲中國社會主義的萬代江山。

這是不是可能呢?

在對蘇戰爭前,以鄧峰爲首的遠東特工委就認真的考慮分析過這個問題,赫魯曉夫爲了奪取蘇聯的最高權利,他以蘇聯人民救世主的面貌,發動了所謂對於斯大林大清洗運動錯誤的批判,把斯大林掀下“神壇”打翻在地。並把斯大林以及斯大林發動的大清洗運動最大限度的妖魔化。雖然迎得了當時一些所謂“受迫害的人”的好感。但這一運動從根本上也動搖了蘇聯社會主義的根基。蘇聯國家內部和東歐各國在斯大林時代已經定型的體制和意識形態的合法性,被赫魯曉夫隨着反斯大林運動推翻了。

反斯大林運動使蘇聯和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的人們喪失了信仰,造成了意識形態領域的混亂。東歐乃至蘇聯本身的動盪徵兆越益明顯。徹底否定斯大林,也使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出現了嚴重的裂痕,東歐的事態發展更是超出赫魯曉夫的想象和控制的範圍。以致赫魯曉夫後來也不得不爲了緩解由於對斯大林的否定,而造成的國內外的動盪局面。他公開稱斯大林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和**家,對於斯大林正確的東西我們還要堅持等等。蘇共中央主席團也發表決議, 強調:批判斯大林的錯誤不應導致否定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否定黨的領導。要求維持和加強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的意識形態的統一。但已經形成的裂痕能就這樣的被彌補上嗎?

不能否認蘇聯的工業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從1928—1937年,僅用了十年時間,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就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但同時也應看到,片面強調以重工業爲中心的工業建設,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帶來一些消極影響:第一,造成農業和輕工業的落後。由於忽視了農輕重之間的協調發展,導致農業和輕工業的長期滯後,這使得重工業超前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又受到制約。第二,由於重工業的發展建立在對農業和輕工業的剝奪基礎上,農業和輕工業積累太少,使羣衆的生活長時間得不到改善,農業更是一團糟,在有蘇聯糧倉之稱的烏克蘭甚至出現過饑民人吃人的現象。

蘇聯國內的民族矛盾也層出不窮。由於沙皇時期長期推行民族壓迫和民族殖民政策,在非俄羅斯民族心靈深處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雖然俄國十月**後,一度承認各民族有自決權,使民族矛盾得到了一些緩解,但蘇聯仍採取對外擴張主義的政策,從1919年至1944年,先後吞併了獨立的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烏克蘭、阿塞拜疆、格魯吉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圖瓦等國家和地區,並通過對外侵略和武力威脅兼併了包括羅馬尼亞人、芬蘭人等民族的大片土地。並在整個蘇聯推行俄羅斯化政策,民族主義被視爲蘇維埃和社會主義的對立面而受到嚴厲的打壓,各民族的政治、文化、經濟精英多被處決,各民族的語言文化和民族意識遭到摧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戰後,情況就變得越來越嚴重了,面對德國軍隊突然入侵,蘇聯在戰爭初期一瀉千里,傷亡慘重,一敗塗地。在這個時候,蘇聯政府採取了一種十分缺德的少數民族政策,他們的意識形態讓他們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在俄羅斯土地上的少數民族,有朝一日很可能成爲德國法西斯的第五縱隊。

所謂德國法西斯的第五縱隊,就是可能成爲潛在的,未來反對蘇聯的敵人。因此蘇聯採取了一種把這些蘇聯的少數民族,從他們的原居住地遷移出去,遷移到一個特殊的保護區裡邊去,便於蘇聯當局進行控制。他們就是憑着這種想象就把蘇聯境內的這些有可能在德國人入侵的時候,成爲俄羅斯的敵人的波蘭人、芬蘭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伏爾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亞韃靼人、卡爾梅克人、車臣人、印古什人、遠東朝鮮人等少數民族採取預防措施,實行了殘酷的種族清洗和種族遷移。把他們監禁起來,或者把他們殺掉。還有就是在大清洗時期對少數民族的黨員、知識分子、軍人和其他無辜者的流放和屠殺,有些甚至被集體處決,這對蘇聯各少數民族的人民造成了極大的思想衝擊,極大的加深了各民族的不滿情緒。

除了少數民族受到的非人待遇外,在經濟上少數民族也沒有從蘇聯受益。東歐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沒被併入蘇聯前經濟發展不錯,尤其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生活水平可以媲美北歐國家,但是併入蘇聯後由於蘇聯的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和無恥的掠奪,他們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儘管蘇聯一再宣稱,蘇聯已成功的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民族問題,但事實上蘇聯一直也沒有能夠溶解沉澱在少數民族心中對俄羅斯民族刻骨的仇恨,這些仇恨如同孕育的火山一樣,在等待着一個契機總爆發。

而這次中蘇之間的戰爭會不會成爲蘇聯各加盟共和國走向民族獨立之路的契機呢?中蘇之間的戰火會不會點燃蘇聯各加盟共和國走向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的熊熊烈火呢?

以鄧峰爲首的遠東特工委認爲這完全是可能的。通過這場戰爭,積極爲解體蘇聯創造充分必要的條件。因此遠東特工委在制定“獵熊行動”計劃時,就充分的考慮瞭如何從這些戰俘身上入手,爲提前解體蘇聯,做好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只有最終解體了蘇聯才能確保中國所打下來的江山千秋萬代真正的成爲中國社會主義的江山。

從後世過來的鄧峰他們雖然知道,社會主義的萬代江山是不可能的。蘇聯不是出了個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這樣的人了嗎。再偉大的人也保證不了自己的兒子、孫子、重孫子個個成人。鄧峰他們認爲,不管以後怎麼樣。現在先把中國這個惡鄰盡力的除掉。徹底的搞垮蘇聯,給那些以後可能不爭氣的低能的後代,留下一個相當舒適的國際環境,和一份厚實的家底,就是敗家也能多敗幾個時辰。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從有戰爭起就有戰俘。

從古代的部落戰爭,交戰雙方抓到對方的戰俘,不是百般的**,殘害,殺戮。就是當奴隸做苦役。

戰俘成了戰爭中最爲悲慘的人羣,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戰俘的命運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有的遣返,有的就地釋放,有的被留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英、蘇都出現扣留戰俘爲本國服務,使之戰俘長期不能返回故鄉的現象,這種現象就是在中國也是有的,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雙方就有很多日本戰俘服務於各自兩個不同的政治集團。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就有很多日本籍從事技術和醫務等工作的解放軍官兵。

據後世日中經濟貿易中心理事兵頭義清這個在1943年參加八路軍,解放戰爭時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112師335團的老戰士說,從東北抗聯、八路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裡,曾經有差不多十多萬日本人,八路軍和解放軍都把他們安置在後勤和支前戰線上。在日本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戰友會,大概10000多人,僅東京地區就有幾百人,335團的有好幾十人。 他不把自己當外人的說:我軍進入東北後,對一些專門人才極感缺乏,因此招募了一批日本技術人員,在兵工廠和特種兵及航空隊和裝甲旅裡幫助工作,還有一批日本軍事專家,對解放軍進行戰術指導訓練,並把與國民黨軍隊作戰的經驗傳授給許多新組成的解放軍部隊......

他最後說:我曾代表日本國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友請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批准他們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老戰士和老戰友的身份回老部隊看看;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增加這段歷史;爲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日本籍戰士們樹碑立傳。

能讓昔日戰場上的敵人,爲自己的政治集團和國家的利益服務,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能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尤其是讓他們自覺自願的那更是難上加難的一種極高的意境。

中國對戰俘的改造應該說是很成功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次對蘇作戰中,在各戰區以師爲單位建立起了將近100多所蘇軍俘虜收容所,全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遠東兵團政治部俘虜管理處第1、2、3......N蘇軍俘虜收容所”。

截止到雙方停火協定生效時,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遠東兵團政治部俘虜管理處所有的蘇軍俘虜收容所,共收容了蘇軍47,4萬戰俘,其中傷員戰俘29,4萬,被俘後因傷勢過重,醫治無效死亡29482人。不包括被中國海軍接管的蘇聯太平洋艦隊海軍官兵的俘虜7.6萬,其中傷員戰俘13000餘人。

這次中蘇戰爭共俘虜278名蘇聯將軍,當然這裡不包括象蘇聯遠東紅旗軍區政委華彼諾夫斯基這樣的“中國人民忠誠的朋友、偉大的無產階級國際共產主義戰士”這樣的100餘名“起義”將軍。

根據停戰協定,在停火協議生效後六十天內,中蘇雙方應將其收容下的所有戰俘的總數,附帶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原隸屬部隊、級別和拘留編號或軍號的名單,通過第三方監督機構交給對方。對於一切堅持遣返的戰俘將分批直接遣返,交給他們被俘時所屬的一方。

中國方面向蘇聯方面提供了1000卷裝訂成冊,印刷精美,每卷400頁包括蘇聯戰俘照片姓名、年齡、性別、原隸屬部隊、級別和拘留編號的名單以及受傷戰俘病例的電腦打印資料。

蘇軍軍隊共俘虜了中國軍隊4892名戰俘,其中傷員3286名,其中級別最高的爲新疆軍區農7師一名副師長,預備役上校軍官。蘇聯方面的準備顯然不如中國,只提供了手寫的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原隸屬部隊、級別和拘留編號的125頁名單。

這讓那些剛到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第三方監督機構”小兄弟們看到蘇聯真的太寒酸了。

接着雙方按照停火協定,對“堅持遣返的病傷戰俘須予優先遣返。在可能範圍內應由被俘的醫務人員與病傷戰俘同時遣返,以便在途中提供醫療與照顧”之規定。停火的第一個月內,中國就把不包括蘇聯太平洋艦隊戰俘在內的,17萬多名傷勢較重的蘇聯戰俘,直接遣返。蘇聯方面也把中國的3286名傷員戰俘全部遣返。

蘇聯戰俘的主要成分是蘇聯的後貝加爾軍區,遠東紅旗軍區,蘇聯克格勃邊防局的邊防軍,蘇軍在遠東地區的空軍,防空軍,火箭軍,軍事院校和個軍事機關的人員等。其民族構成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格魯吉亞這三個蘇聯的主要民族的佔40%,其餘的爲哈薩克斯坦、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伏爾加德意志人、卡爾梅克人、車臣人、印古什人和在遠東的亂七八糟的亞裔等少數民族。

第4章 軍人的責任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204章 特殊的戰鬥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230章 東線出擊第93章 雛鷹展翅二第301章 破落帝國第248章 赫魯曉夫同志的想法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348章 腰斬“惡漢”第339章 陷阱第一百一十五章第321章 遲來的蜜月第63章 金日成密訪北京第369章 大結局勝利後的思考第一百四十二章第200章 千里突襲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62章 對日索賠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280章 特殊的教育改造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366章 大亂——大治第31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291章 感受中國第一百一十四章第123章 兵臨城下1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85章 百業待舉二第347章 海底下的較量第59章 百年血恥二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345章 “人若犯我,我不犯人”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343章 MZD號出擊(2)第29章 敵情.友情第126章 臺北動亂第348章 腰斬“惡漢”第339章 陷阱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27章 戰前會二第143章 崛起的中國第182章 中緬邊界問題第303章 印尼華僑的問題第172章 空降西里古裡走廊第210章 奇襲第273章 中國的貝加爾湖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277章 戰俘改造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19章 驗收一第230章 東線出擊第163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162章 美國之行第274章 蘇聯游擊隊第35章 搗巢行動之轟炸金浦機場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4章 軍人的責任第262章 赫魯曉夫的“止損”第102章 傘兵的覆滅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279章 解放軍遠東艦隊教導學校第33章 95航母艦隊沉沒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306章 空前浩劫第30章 不宣而戰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316章 中國航母製造的瓶頸第28章 狙擊教員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48章 震驚世界(四)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63章 金日成密訪北京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96章 雷霆行動計劃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70章 中國的核心利益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231章 64屯——中國人回來了第359章 “狼”論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292章 西西伯利亞特別行政區第301章 破落帝國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57章 一戰揚威(二)
第4章 軍人的責任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204章 特殊的戰鬥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230章 東線出擊第93章 雛鷹展翅二第301章 破落帝國第248章 赫魯曉夫同志的想法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348章 腰斬“惡漢”第339章 陷阱第一百一十五章第321章 遲來的蜜月第63章 金日成密訪北京第369章 大結局勝利後的思考第一百四十二章第200章 千里突襲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62章 對日索賠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280章 特殊的教育改造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366章 大亂——大治第31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291章 感受中國第一百一十四章第123章 兵臨城下1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85章 百業待舉二第347章 海底下的較量第59章 百年血恥二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345章 “人若犯我,我不犯人”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343章 MZD號出擊(2)第29章 敵情.友情第126章 臺北動亂第348章 腰斬“惡漢”第339章 陷阱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27章 戰前會二第143章 崛起的中國第182章 中緬邊界問題第303章 印尼華僑的問題第172章 空降西里古裡走廊第210章 奇襲第273章 中國的貝加爾湖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277章 戰俘改造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19章 驗收一第230章 東線出擊第163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162章 美國之行第274章 蘇聯游擊隊第35章 搗巢行動之轟炸金浦機場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4章 軍人的責任第262章 赫魯曉夫的“止損”第102章 傘兵的覆滅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279章 解放軍遠東艦隊教導學校第33章 95航母艦隊沉沒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306章 空前浩劫第30章 不宣而戰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316章 中國航母製造的瓶頸第28章 狙擊教員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48章 震驚世界(四)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63章 金日成密訪北京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96章 雷霆行動計劃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70章 中國的核心利益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231章 64屯——中國人回來了第359章 “狼”論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292章 西西伯利亞特別行政區第301章 破落帝國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57章 一戰揚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