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能源問題

第603章 能源問題

шшш▪ TTkan▪ c o

恩斯特說的是大概發展路徑,後續肯定會根據東非的情況變更,實際上有關汽車產業發展,那就避不開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公路建設。

現在汽車出現了,那東非的公路建設就必須提上日程了,過去東非建設了許多道路,尤其是東部,道路密度已經可以和歐洲一些國家相比。

但是這些道路的標準很低,有沙石路,土路,還有煤渣鋪的道路,亦或者是磚石路,又或者是水泥路。

東非的曠野和鄉村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土路,部分路面經過夯實,工業區附近的鄉村會有煤渣路,也有少量的沙石路面。

城市內多以磚石路爲主,包括石板路,工業區內部一般有水泥路,而在經濟水平一般的城市也存在土路,尤其是西部的一些城市,基礎設施很是匱乏。

不過東部未必好到哪去,雖說東部道路水平超過歐洲平均水平,可歐洲當前的路況也是一言難盡,大家都是半斤八兩。

而現在汽車出現了,那全世界的道路格局也要發生變動,來滿足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

要恩斯特自己來說,硬化路面和橡膠輪胎之間的高度契合,也是公路發展的一大動力,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要是古典的木製輪胎或者鐵質輪胎,壓在硬化路面上,光是噪音恩斯特想想就受不了。

雖然硬化路面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恩斯特並不着急馬上在東非實行,一方面是東非現在工程量太大,很多水利設施建設正在用人階段,另一方面是需要時間來籌備。

而且除了公路,那東非最應該解決的就是燃油問題,東非本土的石油工業也應該提上日程。

不管怎麼說,本土的石油資源都應該開發一點出來,用於壓制進口石油價格,仔細想了想前世非洲的石油產區。

恩斯特打算先對圖爾卡納湖的油氣資源進行探索和開發,這屬於照着答案思考解題過程。

圖爾卡納湖的石油資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至少幾億桶儲量還是有的,這點石油放在後世肯定不夠看,但是在這個時代絕對夠東非前期使用。

在一,二戰期間羅馬尼亞石油產量也就每年七百到一千萬噸之間,這還是戰爭之下產能爆發的情況,所以圖爾卡納湖的石油配合進口石油,至少夠東非前期四五十年使用。

現在石油生產國就那麼幾個,而且產量少的可憐,所以東非也沒有必要直接拿出烏干達或者南蘇丹的石油進行開發。

實際上東非在美國和洛克菲勒等石油巨頭已經簽訂了不少供貨協議,在羅馬尼亞,奧匈帝國,沙俄境內更是直接佈局了歐洲的石油產業用來培養東非所需的專業工人和技術人員。

但這些舉措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東非整體石油資源算不上匱乏,但是也不充裕,想保證東非的能源安全,安哥拉未來肯定要想辦法全部拿下,尤其是剛果河北部的羅安達地區。

能拿下羅安達地區的話,那東非的石油儲量即使到了21世紀都算比較可觀,東非東部的石油資源潛力也很大,用作前期發展也是足夠的。

非洲的石油儲量,在各大洲裡水平中等偏上,整體還是主要分佈在北方區域,尤其是北非和西非,而這對如今東非境內就不算友好。東非的石油資源同樣集中在北部地帶,包括尼羅河盆地和東部,至於安哥拉北部現在暫時控制在葡萄牙人手裡。

除了以上這些東非觸手可及的石油資源,還有一個阿拉斯加算是王室產業,而阿拉斯加地區孤懸海外,恩斯特並不想讓其發育太早,如果阿拉斯加的金礦和石油資源被發現,那就很有可能引來日本,沙俄,加拿大(英國),美國四國的覬覦。

說句不好聽的,也就是現在遠東帝國實力不濟,不然也會被算在其中,整個北太平洋地區除掉東南亞就沒有多少小國。

所以在東非可以給阿拉斯加提供武力安全支持以前,阿拉斯加地區還是繼續低調發展比較好。

而想開發圖爾卡納湖石油資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雖然恩斯特肯定圖爾卡納湖存在石油資源,但是技術上能不能做到,恐怕不好說。

不過按照恩斯特的想法,難度應該不是特別高,羅馬尼亞石油是在黑海沿岸,而圖爾卡納湖雖然只是個鹹水湖,但是面積也不算小,二者應該還是有相似性的。

所以現在就可以對圖爾卡納湖進行資源探索了,這方面肯定要請頂級專家來實施,而且最好能和東非的國防安全緊密結合。

同時恩斯特也想到了二戰時期德國的煤轉油技術,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路,東非的煤炭資源還算豐富,尤其是南非,津巴布韋,博茨瓦納三個國家煤礦都很豐富,後兩者雖然達不到南非的層次,卻也相當可觀。

畢竟前世南非的煤礦資源是可以和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在國際市場上一較高下的。

還有後世的生物燃油,東非的玉米產量雖然遠不及美國,但是種植面積也不小,所以在這兩個方向都可以有所考慮。

想到這裡,恩斯特同時想到了東非境內豐富得天然氣資源,天然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石油資源,而且天然氣資源東非相當豐富,在東非國內並不稀缺,包括東部都有大量的天然氣資源分佈。

根據前世經驗,天然氣尤其側重家庭燃料和工業生產這兩個領域,在交通領域發揮作用和石油相比雖然不大,但是很好的補充了石油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最主要的是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對環境保護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東非應該重視起來,越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天然氣這種清潔能源也越受到重視。

最後就是核能,現在談核能利用可能爲時尚早,甚至恩斯特都不敢確定自己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

但是東非在這方面優勢明顯,恩斯特甚至已經對未來東非核能產業佈局有了大概思路。

那就是放在西南非洲,其一是西南非洲地廣人稀,即便發生事故也不會對東非造成太大影響,大不了把廢棄物學習英國直接排進大西洋,東非主要依賴印度洋,所以這麼幹可以和後世英美日三個無賴學習,其二是西南非洲本來就是世界重要的鈾礦產區,一些河流甚至帶有從上游山體侵蝕的放射性元素,其三就是西南非洲有利於國防安全局佈局,隱秘性強,像二戰時德國核工廠被炸的情況很難發生在東非。

 

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96章 交戰第572章 停火線第13章 國際調停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574章 服軟第566章 比較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647章 準備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318章 朱壩鎮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598章 新年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695章 納塔爾第633章 “故”人第680章 緩衝區第524章 幸福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61章 檢閱第752章 軟柿子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355章 安卡村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31章 部落衝突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368章 插曲第29章 艱苦行軍第581章 “火車頭”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87章 西北之亂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9章 接觸戰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382章 渡河第552章 過往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351章 過往第451章 人口(續)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676章 摩托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606章 後悔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45章 援助團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343章 屯田第7章 擴大生產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609章 提升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492章 靜坐戰第110章 數據第353章 下一站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
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96章 交戰第572章 停火線第13章 國際調停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574章 服軟第566章 比較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647章 準備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318章 朱壩鎮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598章 新年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695章 納塔爾第633章 “故”人第680章 緩衝區第524章 幸福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61章 檢閱第752章 軟柿子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355章 安卡村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31章 部落衝突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368章 插曲第29章 艱苦行軍第581章 “火車頭”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87章 西北之亂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9章 接觸戰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382章 渡河第552章 過往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351章 過往第451章 人口(續)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676章 摩托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606章 後悔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45章 援助團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343章 屯田第7章 擴大生產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609章 提升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492章 靜坐戰第110章 數據第353章 下一站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