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

羅安達市。

在羅安達市的一家茶館裡,幾個德國人正在討論東非近幾年的變化,在羅安達市最常見的外國人就是德國,法國和葡萄牙人,不過他們各有各的圈子。

“通過一五計劃,東非的城市建設水平有了明顯提升,當初我到羅安達市投資的時候,工廠的南邊還都是荒地,短短五年時間裡,大量各種類型的工廠和建築拔地而起。”

“現在東非正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我也到訪過西海岸和東海岸的一些城市,這些城市和羅安達一樣顯示着勃勃生機。”

“這些城市人口和歐洲的城市一樣,都在快速膨脹,但是又不像歐洲社會的城市那樣無序增長,大量廉價工人從農村轉移到城市,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這在歐洲的城市很普遍。”

“但是東非進城人口的素質顯然是比較高的,這受益於義務教育的推行,但是教育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尤其是就業和城市管理。”

“東非這種指令性國家,反而通過行政手段避開了失業率的問題,在羅安達這座非洲西部最大城市,沒有一個失業人口,絕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是分配的,並且東非政府希望通過輿論手段來消除工作差異而引發的歧視。”

“包括提高工人地位,擡高部分職業待遇,以及通過報紙等媒介歌頌在歐洲社會普遍受到歧視的一些職業。”

“不過我並不看好東非政府的這種行爲,這不利於社會的競爭和進步,不過當下東非政府也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作爲落後國家,東非政府當下的主要工作還是對其他國家進行追趕,所以還不至於頻繁遇上這種煩惱。”

作爲德國商人,克洛維見證了一五計劃期間羅安達市的高速發展,同時也賺了不少錢,在這種高速發展之下,機遇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克洛維這種從事商業貿易的人。

東非存在不少外資企業,不過除了投資中高端實業從而獲得東非政府補助和政策優惠以外,也只有克洛維這種二道販子獲利頗豐。

當然,克洛維對東非的國家政策是喜憂參半的,東非毫無疑問是一個大市場,但是這個市場並不像歐洲那樣自由,所以東非限制了克洛維這種商人的發揮,但是因爲東非和德國的關係,所以克洛維這種商人才能有機會從東非獲利。

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要發生變化,在1905年6月12日,東非政府進一步就“開放”問題進行了拓展。

歡迎包括英國,葡萄牙,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商業羣體或者個人到東非進行貿易活動,同時東非將進一步開放港口城市作爲通商地點,放開一批商品的關稅壁壘,加大和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

貌似東非積極擁抱國際市場,實際上是一五計劃之後,很多工業品東非可以自行生產,並且具有較高的市場競爭力,所以東非政府纔會放開部分商品進入東非,同東非相關國有企業進行競爭。

所以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還是東非工業化的提升,目前東非城市化水平顯然比歐洲要低很多,但是通過九十年代和一五計劃的工業建設,東非工業體量已經不輸世界上絕大多數工業強國。

雖然工業化水平依舊偏低,但對應東非的人口規模,即便偏低的工業化水平也也意味着東非工業體量達到驚人的效果。

在1904年,東非城鎮化率大約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在一五計劃之前,就已經達到百分之二十三,一五計劃之後,這個數據顯然不會低於百分之二十三。

東非政府的預估大概在百分之二十五或者百分之二十七左右,雖然只增加了幾個百分點,但是按照當下東非人口數據,最少也能增加上百萬工業人口。

東非政府的數據大約是三百萬以上,這代表着東非一五計劃取得的輝煌成就,雖然不如前世蘇聯一五計劃那樣誇張,但放在彼時世界上也是無出其右了。

蘇聯一五計劃期間至少有一千多萬人口涌入城市,東非目前人口或許比蘇聯要少很多,但應該也相差不遠。

主要是目前東非沒有展開相關的人口數據普查工作,按照東非人口普查慣例,現在是每十年進行一次全國性人口普查,所以東非人口數據應該在1910年前後纔會更新。

不過即便不通過準確的數據,肉眼可見,東非社會的變化是巨大的,像克洛維這樣的商人,他們對東非沿海城市的變化或許有很深的感觸,但是東非廣大內陸地區的變化纔是更加驚人的。

在東非韜光養晦的政治下,東非經濟也喜歡遮遮掩掩,包括國防工業,汽車製造業,電力工業等等重要產業,絕大部分都放在內陸地區。

只有各國外交人員或許通過中央鐵路能對東非發展進行管中窺豹,像克洛維這種商人活動範圍也僅限於東非沿海城市。

目前東非城市有近六百多座,而沿海開放的港口城市加起來也不過才二十多座,所以想通過沿海分析東非的真正實力,顯然是不大可能。

就拿東部來說,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等城市雖然獨佔鰲頭,但是東部沿海城市數量加起來也不過十幾座,而且這些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很大。

這些城市放在東非版圖上,也不過就是二十幾個點而已,刨除這二十多點都屬於東非內陸區域,這種區域的劃分並不完全是按照海岸線來劃分的,而是開放程度。

這樣一來東非內陸經濟佔比遠超沿海城市,就拿東非工業最發達的中部地區,重工業佔比就達到了全國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包括坦桑尼亞西部,贊比亞,津巴布韋,剛果南部和東部,莫桑比克西部的廣大區域)。

雖然沿海地區有非比尋常的優勢,但不至於像前世很多國家那麼誇張,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工業主要還是圍繞資源豐富地區展開,而東非的工業發展資源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區,這也使得東非中部工業佔比要遠超過沿海。

這種情況,在這個時代並非東非特例,就比如德國的工業區也在內陸,奧匈帝國工業更是集中分佈在波西米亞地區(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區)。

而想窺探東非內陸發展情況,對於其他國家而言難度十分大,首先就是身份問題,也就是東非遷都以後,萊茵市的位置深處內陸,從而給其他國家外交人員得以深入東非腹地的機會,在第一鎮市爲首都的時候,外國人最遠也就抵達第一鎮市,而第一鎮市距離海岸線只有區區七十公里左右,基本上和沿海城市沒有太大區別。

即便是東非遷都萊茵市之後,各國外交人員的活動範圍也被限制在萊茵市以內,對於防止國外勢力對東非的滲透一直是東非的重要工作。

所以事實上來講,東非就和前世東亞某半島國家一樣,屬於大號的朝鮮,只不過東非沒有朝鮮那種惡劣外交環境,也沒有美國那種強國對東非進行封鎖。

英國雖然是此時的世界霸主,但是對世界的控制力遠遠達不到前世美國那種過於誇張的效果。

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878章 無線電第27章 地圖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30章 蓄水池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523章 旱情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35章 牛馬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402章 妥協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961章 危與機第802章 爭論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184章 通吃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207章 換牌第867章 推銷第9章 接觸戰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992章 入籍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802章 爭論第113章 野望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165章 抵押物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967章 奧拓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472章 備戰第103章 “大殺器”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976章 開始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36章 道路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15章 清倉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293章 入關!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75章 大逃亡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837章 颱風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496章 交戰第187章 勸說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84章 談判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231章第9章 接觸戰第164章 肉類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867章 推銷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810章 海岸線第487章 太特城
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878章 無線電第27章 地圖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30章 蓄水池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523章 旱情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35章 牛馬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402章 妥協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961章 危與機第802章 爭論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184章 通吃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207章 換牌第867章 推銷第9章 接觸戰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992章 入籍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802章 爭論第113章 野望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165章 抵押物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967章 奧拓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472章 備戰第103章 “大殺器”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976章 開始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36章 道路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15章 清倉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293章 入關!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75章 大逃亡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837章 颱風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496章 交戰第187章 勸說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84章 談判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231章第9章 接觸戰第164章 肉類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867章 推銷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810章 海岸線第487章 太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