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歹毒手段

對於卡斯特的觀點,科爾斯表示認同:“我們困守金沙薩的三個月以來,整個金沙薩的軍事武裝只有六百多人,而敵人卻多達四五千人,我們卻以六百多人硬生生頂住了葡萄牙人長達三個月的進攻。”

“雖然這支葡萄牙軍隊只是一支混編着大量黑奴的雜牌部隊,但是他們的火力可比第一次東葡戰爭時期葡萄牙軍隊的武器上了一個檔次。”

科爾斯是參加過第一次東葡戰爭的老兵,所以對上一次葡萄牙人軍隊的情況非常清楚。

“而這僅僅是葡萄牙雜牌部隊的提升,葡萄牙本土有兩個旅駐紮在安哥拉,這應該就是安哥拉最頂級的軍事力量,目前還不確定這兩個旅在什麼位置,不過他們的武器裝備應該是能趕上歐洲平均水平的。”

“作爲後方,安哥拉的生命通道和殖民地首府,羅安達的兵力具體數量不容易知曉,但是在防禦工事和火炮數量,肯定是當前安哥拉最多的地方。”

“所以應對羅安達的話,我們應該保證一定數量的火炮,能夠對敵人形成壓制,所以火炮在戰爭中是必須的。”

在科爾斯看來,葡萄牙人就算在前期是主動發動進攻的一方,也不可能把全部主力投入到前線。

可惜剛果王國的命運不好,四面無路可走,北面是最殘暴的比利時人,東部是“臭名昭著”的東非人,這樣對比下來,反而葡萄牙人對剛果王國是最友善的勢力。

當然,說到底卡斯特的底氣是來自於安哥拉殖民地沒有什麼像樣的對手,如果葡萄牙人不能集中三倍以上兵力,卡斯特都有信心戰而勝之。畢竟331師作爲東非精銳部隊之一,戰鬥力是非常靠前的,如果連葡萄牙的雜牌軍都收拾不了,南非戰爭也沒有必要再打了。

漢斯格里芬:“這樣恐怕會耽誤我們的軍事行動。”

而且東非擋住了當時剛果王國東逃的道路,所以只能任人宰割,在非洲打不過是可以逃的,當初就有很多土著王國從東非逃亡西非。

雖然葡萄牙人吞併了剛果王國,但是安哥拉本身就有不少黑白混血後裔配合葡萄牙人統治。

而這些混血種族也成爲了331師南下最大的威脅,嚴重拖延了東非的行軍速度,這讓卡斯特將軍非常生氣。

卡斯特:“現在看來這些黑人明顯是要和葡萄牙人同生共死,所以我們不消滅他們,恐怕他們反而會得寸進尺,最後釀成大禍。”

“卡賓達對葡萄牙而言重要性肯定是不及羅安達的,所以我們只需要派出較少的兵力就可以完成對剛果河河口的控制。”

畢竟首府的安全肯定是殖民地第一位的,就像莫桑比克的馬普托一樣,說實話馬普托的位置在地理上是非常不適合作爲戰爭指揮中心的。

漢斯格里芬:“這樣是不是有一定的風險!”

卡斯特:“嗯,不過不管葡萄牙人怎麼樣,我們都應該更大膽一點,就在剛纔,我有一個想法,如果可以成功能極大節省我們的時間成本。”

“而羅安達方向,我們就需要多增加一些人員和裝備,同時發動進攻,這樣一來也能更快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

東非331師開始分成兩個部分同時向剛果河河口,以及羅安達方向而去。

卡斯特:“剛果河口四千多應該是足夠了,至於其餘部隊都向着羅安達方向進攻。”

卡斯特:“那就是我們是否可以兵分兩路,來實現戰略目的,在之前我們的想法是先北後南,但是我們爲什麼不同時對剛果河河口還有羅安達實行軍事行動呢!”

其實東非也是如此,位置過於偏東部,但是第一鎮市爲中心駐紮着最精銳的近衛師。

“這些黑人僕從軍的騷擾已經對我們造成嚴重威脅,爲了殺雞儆猴,我認爲應該對他們進行清剿。”卡斯特咬牙切齒的說道。

“所以葡萄牙的大部分軍隊恐怕都會被兄弟部隊拖在東南方向,這也是我們進軍羅安達的大好時機。”

東非雖然在非洲不幹人事,但是針對黑人的屠殺行爲幾乎沒有,而原區域內剛果王國,顯然是一個黑人人口比較稠密的區域,也就只有北部的比利時人下手狠,現在比利時境內的黑人數量已經大大減少。

“而且就算葡萄牙人想回援,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要知道西部軍區肯定會死死咬住他們的尾巴。”

“難道你要對當地土著進行屠殺!”漢斯格里芬有些膽戰心驚的問道。

這就是政治中心的特權,羅安達是安哥拉殖民地的政治中心,所以葡萄牙“貴族老爺”們,肯定也會優先安排兵力部署在羅安達地區,就算數量不太多,那也絕對是葡萄牙的精銳。

卡斯特:“風險肯定是有的,不過我們成功的概率更大,畢竟這次西線大反攻,又不止我們,西部軍區纔是真正的主力,他們可是葡萄牙人的重點關注方向。”

漢斯格里芬連忙勸說到:“這種容易髒手的事情還是不要做,現在我們確實拿這些黑人沒有辦法,但是等到戰爭結束後,我們有的是辦法炮製他們。”

但是奈何葡萄牙人幾百年的開發,使得馬普托各項條件遠超內陸其他地區,所以根據歷史延續性而地位不斷得到加強。

漢斯格里芬問道:“什麼想法?”

331師英軍路線主要在原剛果王國境內,葡萄牙人和東非是剛果王國覆滅的主要原因。

漢斯格里芬接着說道:“我們現在首要目標是解決葡萄牙人,至於這些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黑人,未來我們把他們全部送到比利時人的地盤上,讓他們見識什麼叫做殘忍。”

“而且我軍對羅安達的威脅更容易擾亂前方葡萄牙軍隊的士氣,讓他們更加無力抵擋我們的攻勢。”

漢斯格里芬問道:“那我們怎麼分配兵力?”

卡斯特:“如果可以這麼幹,我肯定會做,畢竟對於冥頑不靈的人,物理上消滅才能更加解氣。”

……

當然,葡萄牙在七十年代吞併剛果王國以補充被動的從南部割走的土地是直接原因。

1888年8月7日。

對於比利時,卡斯特和漢斯格里芬是相當服氣的,畢竟班吉距離比利時剛果殖民的不遠,所以對於比利時的殖民統治手段,331師很多人都一清二楚。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比利時人是天生的劊子手,在利奧波德二世的反動統治下,比屬剛果成功實現人口負增長,同時傷殘率極有可能是世界第一,所以說漢斯格里芬的歪招爲反對東非的安哥拉黑人未來悲慘命運埋下伏筆,這個計劃極其歹毒。

第195章 拜訪第713章 不畏戰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396章 推測第803章 威脅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488章 情報戰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539章 鄰居論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68章 餐具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926章 機耕路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742章 大捷第189章 佔領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210章 小丑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357章 索加第291章 “偷國”第30章 多多馬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64章 肉類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37章 戰爭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35章 牛馬第151章 在法國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861章 分贓第647章 準備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847章 畜牧業第803章 威脅第1117章 輿論第223章 瑞典之行請假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695章 納塔爾第809章 事後第300章 掠奪第523章 旱情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200章 電氣化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64章 勸說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396章 推測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67章 奧拓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24章 籌措資金第769章 籌碼第255章 五五開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
第195章 拜訪第713章 不畏戰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396章 推測第803章 威脅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488章 情報戰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539章 鄰居論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68章 餐具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926章 機耕路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742章 大捷第189章 佔領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210章 小丑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357章 索加第291章 “偷國”第30章 多多馬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64章 肉類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37章 戰爭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35章 牛馬第151章 在法國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861章 分贓第647章 準備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847章 畜牧業第803章 威脅第1117章 輿論第223章 瑞典之行請假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695章 納塔爾第809章 事後第300章 掠奪第523章 旱情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200章 電氣化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64章 勸說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396章 推測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67章 奧拓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24章 籌措資金第769章 籌碼第255章 五五開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