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大軍成騎虎

沒錯,此人就是當今的大唐天子李隆基。

原來他在朝堂上說要御駕親征,被大臣們以各種理由給否了。主要理由就是:你御駕親征沒什麼卵用,相反地大家還要派重兵保護你,得不償失。

但李隆基經歷了唐隆、先天兩場政變,頗以爲自己不含糊,雖然嘴裡沒說,但內心深處,對大臣們的說法嗤之以鼻。

這個情緒,敏銳地被崔把握到了。

於是乎,他給李隆基出了個主意:以太子李瑛爲太子監國,宰相劉幽求、崔日用、陸象先輔佐。姚崇、張說以及自己和李隆基一起,帶着萬騎兵奔赴前線,不擺皇帝的儀仗,也不用特殊的保護。

如果此戰打贏了,那就宣佈是皇帝陛下的功勞。

如果打輸了,那當然就是前方將領的過錯,皇帝陛下一直在長安,何嘗去過什麼前線?

什麼?你說這麼幹太上不得檯面?當初秦趙的長平之戰,秦軍以白起秘密爲將,那可是千古傳誦的奇謀妙計啊!

當然,秘密易將和皇帝秘密御駕親征是兩回事兒,但李隆基確實想去,還是揣着明白當糊塗的採納了這個建議。

他先找了張說商量,那暗含的意思:你要不同意沒關係,朕帶着姚崇去。張說心想那哪成呢?姚崇這老貨陰着呢,在皇帝身邊扇陰風、點鬼火,給我穿小鞋咋辦?於是乎,點頭應允。

姚崇聽說張說都同意了,也忙不迭地表示要和皇帝同行。

於是乎,李隆基、崔、姚崇、張說君臣四人一起,帶着五千名萬騎兵,秘密趕到了渭州城,見到張仁願,並且召王以及郭虔議事。

然而,還沒等李隆基展現過人的軍事之才呢,王海賓已經派人送來了消息殷利德背叛大唐,數量不明的吐蕃部隊攻佔了長春谷,唐軍的糧道已經被截斷。軍情緊急,自己來不及請示,已經趁着吐蕃軍立足未穩之際,對其發動猛攻。

李隆基聽了這個消息,一口老血好懸沒噴出來。

好麼,合着自己費了半天勁,從長安來到渭州城,就是爲了讓吐蕃人甕中捉鱉啊!

他趕緊調兵遣將,準備派遣大軍奪回長春谷。

可大軍剛剛集結完畢,又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傳來,壞消息是吐蕃人這次出動的大軍足有十萬人,好消息就是王海賓的進展然頗爲順利,吐蕃的十萬大軍,現在竟然已經潰不成軍!

幸福來得太快,李隆基簡直要樂瘋了。

首先,這場天大的危機已經被王海賓解除了。其次,五千唐軍破吐蕃軍十萬,這是多麼大的勝利?足以祭告太廟了。

還有最關鍵的,這場勝利是自己到了渭州之後取得的,從小的方面講,可以給自己臉上貼金,說是自己指揮有方所致。從大的方面講,簡直可以直接吹自己洪福齊天,保佑王海賓取得了這場大勝了。

所以,他不再隱藏身份,帶領羣臣,登上高山觀戰。

但見果然,唐軍五千縱橫沙場,將吐蕃軍十萬殺得狼奔豕突。李隆基心裡高興,不由得連連讚歎。

不過,李隆基這麼高興,其他人心裡就犯嘀咕了。

首先犯嘀咕的就是唐軍諸將,不誇張地講,這些人就沒一個看王海賓順眼的。現在可好,王海賓不僅五千破十萬,而且有了救駕之功,還有最關鍵的,此事是在皇帝陛下的眼皮底下發生的。王海賓日後平步青雲,是顯而易見的事兒,這大家如何能忍?

還有個不高興之人,就是當朝宰相崔。

沒錯,殷利貞的後臺就是他。當初那收人頭稅的主意,也是崔出的。

在崔耕等人看來,殷利貞此舉是禍國殃民。但在崔看來,卻是未雨綢繆,有大功於國的大好事。

大唐與四夷連年交戰,財政早晚有支撐不住的那一天。到時候,哪個官兒能聚斂錢財,哪個官兒就能得到皇帝的青睞。就在朝廷的財政捉襟見肘之際,殷利貞將一大筆錢財獻上去,豈不馬上就飛黃騰達?到時候,就是崔自己,也可以在皇帝面前盡顯先見之明瞭。

然而現在,殷利德叛變投敵,王海賓爭光露臉,有一天殷利貞和崔聯絡的事兒暴露出來,他還能有個好嗎?

這可咋辦?

正在崔發愁之際,忽然有王海賓派出的小校來報,王海賓已經陣斬了叛徒殷利德,更有郭子儀、張守聯手斬了吐蕃大將盆達延。

現在吐蕃軍羣龍無首,崩潰在即,還請陛下發兵,徹底殲滅吐蕃這十萬大軍,以求全勝。

崔馬上起了歪心思:殷利德已死,若是王海賓再死了,殷利德投吐蕃的事兒,不就死無對證了嗎?就是說王海賓公報私仇,故意陷害殷利德,也是非常符合邏輯地嘛。甚至用不着王海賓死,只要他在皇帝面前沒那麼大分量,此事都大有迴旋的餘地。

(殷利德背叛大唐的事兒總不會和崔商量,他現在還不知道殷家的家眷已經遷往吐蕃,根本就洗不白了。)

想到這裡。崔指着山下的戰場道:“陛下,微臣以爲,王先鋒的建議固然很好,但陛下最好還是不要發兵。”

“嗯?此言怎講?”

“陛下請想,王先鋒五千破十萬,這是多大的功績?就算配享武廟都不過分。現在陛下爲求全勝,派諸將出戰,知道的是陛下從大局考慮,不知道的,恐怕還會以爲陛下擔心王節度功高震主,以諸將分其功勞呢?”

“一派胡言!”姚崇怒道:“王海賓一個四品官兒,陛下會擔心他功高震主?”

張說對於要不要馬上出兵,是無可無不可。但現在聽姚崇這麼說了,就馬上唱反調道:“姚相您乃當世大賢,當然覺得此事不可能。但世間愚夫愚婦甚多,很可能就如此想。再者……讓王將軍獨得五千破十萬的大功,也更有利於鼓舞我軍士氣不是?若是諸將相助,就未免白璧微瑕了。”

最後這句打動了李隆基,畢竟王海賓立的功勞越大,越顯得自己這個皇帝受命於天啊!

不過,他直覺上還是隱隱感覺不妥,看向諸將道:“你們以爲呢?”

諸將哪有願意給王海賓幫忙啊?當即,齊齊跪倒在地,道:“陛下明鑑,還請讓王先鋒獨得此功。”

姚崇見諸將如此一致,也不敢說話了。這麼多人聯合起來,別說自己了,就是李隆基也不能輕易違逆啊。

當即,李隆基拍做出板決定,不派援軍,就由王海賓所部這五千人,將眼前這十萬吐蕃軍殲滅。

戰陣上,王海賓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一邊縱馬奔馳,一邊暗暗尋思,完了!現在俺老王已經騎虎難下了。

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753章 合同爲一家第137章 瑞獸麒麟威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661章 盧絢有毒計第620章 風雲再起時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1656章 張巡去復返第166章 文名動長安第322章 光烈有主張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544章 反轉再反轉第394章 壁龍有下落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512章 探明真禍首第038章 祖產不姓方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二)第299章 二美難得兼第1341章 名將真愛錢第1264章 密室大陰謀第1768章 鼓中藏天書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937章 這回虧大了第1384章 封禪百萬軍第999章 有幸見高僧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第374章 洛陽逢故人第090章 崔耕很清醒第1302章 劍拔弩未張第1186章 雙崔恩怨消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1266章 大唐鄙視鏈第1529章 汝功高震主第1783章 情理難兩全第134章 大師陳三和第220章 雨中跪聽旨第211章 迷醉溫柔鄉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456章 二郎獻三計第1495章 輕取娑勒城第839章 鄭愔再背主第1526章 阿布第二計第192章 盧雄有預言第353章 刀陣來迎客第1100章 看花滿眼淚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118章 理財小宰相第1670章 偶遇張說之第1664章 名相有私心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1714章 扶桑宋之問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1063章 神通與人心第204章 縣衙初亮相第260章 二郎好貼心第859章 錢財盡捐輸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814章 打油能退敵第1022章 一貨賣兩家第1450章 名硯可驚天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784章 小人張昌有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1179章 日用遭罷相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1811章 證人安波注第1409章 越王掌契丹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1562章 義親難分清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129章 要命不要錢第514章 二郎說公主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四)第118章 九月登高會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第1755章 終於到欽州第1681章 太子翻盤計第275章 利益驅人上第456章 二郎獻三計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383章 婚禮進行時第1627章 雙方都借刀第783章 牢中會盧雄第739章 暫借岳父威第1213章 猛將能託閘第1830章 滿嘴荒唐言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249章 百口也難辯第856章 佛像有汗流第1143章 數策定西南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
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753章 合同爲一家第137章 瑞獸麒麟威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661章 盧絢有毒計第620章 風雲再起時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1656章 張巡去復返第166章 文名動長安第322章 光烈有主張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544章 反轉再反轉第394章 壁龍有下落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512章 探明真禍首第038章 祖產不姓方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二)第299章 二美難得兼第1341章 名將真愛錢第1264章 密室大陰謀第1768章 鼓中藏天書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937章 這回虧大了第1384章 封禪百萬軍第999章 有幸見高僧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第374章 洛陽逢故人第090章 崔耕很清醒第1302章 劍拔弩未張第1186章 雙崔恩怨消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1266章 大唐鄙視鏈第1529章 汝功高震主第1783章 情理難兩全第134章 大師陳三和第220章 雨中跪聽旨第211章 迷醉溫柔鄉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456章 二郎獻三計第1495章 輕取娑勒城第839章 鄭愔再背主第1526章 阿布第二計第192章 盧雄有預言第353章 刀陣來迎客第1100章 看花滿眼淚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118章 理財小宰相第1670章 偶遇張說之第1664章 名相有私心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1714章 扶桑宋之問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1063章 神通與人心第204章 縣衙初亮相第260章 二郎好貼心第859章 錢財盡捐輸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814章 打油能退敵第1022章 一貨賣兩家第1450章 名硯可驚天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784章 小人張昌有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1179章 日用遭罷相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1811章 證人安波注第1409章 越王掌契丹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1562章 義親難分清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129章 要命不要錢第514章 二郎說公主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四)第118章 九月登高會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第1755章 終於到欽州第1681章 太子翻盤計第275章 利益驅人上第456章 二郎獻三計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383章 婚禮進行時第1627章 雙方都借刀第783章 牢中會盧雄第739章 暫借岳父威第1213章 猛將能託閘第1830章 滿嘴荒唐言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249章 百口也難辯第856章 佛像有汗流第1143章 數策定西南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