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小人心難測

樑國公府,後宅花廳。

狄仁傑親手給崔耕斟了一杯酒,道:“今日之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崔著作你居功至偉啊。來,老夫敬你一杯!”

“哪裡,其實主要還是廬陵王表現得好,下官只是出了個小主意而已。”

狄仁傑道:“關鍵當然是廬陵王。其實陛下也知道,廬陵王說的那些話,十有八九,是你崔耕出的主意。但那又如何?只要廬陵王願意當衆表態,維持大周的存在以及與武家和睦共處,她就心滿意足了。”

說着話,狄仁傑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繼續道:“老太太也是沒辦法,只能是自個兒騙自個兒了。無論廬陵王說這話的時候是真心還是假意,她都當真的聽!”

崔耕也明白這個道理,“唉,陛下也是一代英主,淪落到這個地步,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啊。”

“誰說不是呢?不過……生死輪迴,枯榮循環,乃是世間正理,誰也免不了的。”

頓了頓,狄仁傑似乎想到自己也來日無多,不由得一陣鬱郁,轉移話題道:“好了,莫說陛下了。還是說說二郎你吧?你究竟是怎麼想到,來個“三箍周萬年”的呢?真是神來之筆!”

崔耕的靈感來源,當然是後世的典故“一桶萬年青。”

當時,大清康熙帝在位,羣臣獻上各種珍貴的禮物。名臣高士奇家貧,又爲官清廉,沒什麼珍寶送上,就靈機一動,獻上一個木桶。木桶裡面裝着青草,起名爲“一統萬年青”。

青乃是“清”的諧音,康熙帝大喜,重賞高士奇。

崔耕今天同樣是獻出了桶裝青草,不過是把其“寓意”做了幾個變化。

後世對武則天關於身後事的安排,記載的非常詳盡。崔耕略施小計,就能讓廬陵王句句都搔到武則天的癢處。

當然了,這番前因後果就沒必要對狄仁傑解釋清楚了,崔耕輕笑一聲,道:“也是廬陵王洪福齊天,在下一時僥倖想到的。”

“哪裡,崔著作過謙了。你智計百出,哪是“僥倖”二字,所能形容的?恐怕這日後的大唐江山,要要多靠你輔佐了。”

說着話,狄仁傑突然從懷裡拿出來一張紙,道:“崔著作,你看看這樣東西什麼?”

“這是?”

崔耕接過來一看,卻是一份文契,說某年某某月某日,某人願意拜某人爲師。日後,爲師的定然誠心教導弟子,爲弟子的,也定當尊師重道。如違此契,人神供奉。空口無憑,立字爲證。

上面的師徒人名都是空的,只有保人那裡,寫了三個大字:狄仁傑。

崔耕沉吟道:”“狄大人的意思……是有人想拜下官爲師,託到了您這邊?這位的面子,還真夠大的啊!”

狄仁傑微微搖頭,滿不在乎地道:“崔著作收幾個弟子也可,拜人爲師也行,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

“什麼?”

“你得在這上面簽名兒!”

“嗯?”崔耕心中一動,道:“那下官若是收弟子,可以收誰呢?”

“太多了,比如左威衛大將軍薛思行的孫兒薛萬剛,魏相的孫兒魏明方……等等,”

“那下官要是拜師呢?”

狄仁傑笑吟吟地道:“張柬之、崔玄、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崔著作,你自己隨便選一個吧。”

“我……”

如果說崔耕不知道薛思行是什麼來頭的話,那對“張柬之、崔玄、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就太瞭解了。

這五個人,乃是日後發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讓位給李顯的關鍵人物。

既然如此,狄仁傑爲何要自己籤這份文契,也就昭然若揭了。

崔耕苦笑道:“狄大人,您這是要下官我籤一個投名狀啊!”

“不錯,就是投名狀,一旦事敗,陛下就可以照着這些文契抓人了。”狄仁傑正色道:“老夫恐怕是看不到復興李唐的那一天了,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崔著作這些青年才俊的身上。不知……你可不肯籤這份文契呢?”

……

……

這邊狄仁傑和崔耕密談,那邊李顯卻被武則天留了下來。母子重逢,密室相會,雖不到抱頭痛哭的地步,但暢敘別情,也是充滿了天倫之樂。

母子倆談了一個多時辰,武則天又賞賜了李顯不少東西,並且道:“顯兒你在京裡的廬陵王府,雖然破敗了。但朕想你在那兒也待不了幾天,就沒命人休整,你暫且忍耐幾日。過幾天,朕再給你尋一個更好的去處。”

比廬陵王府更好的去處,可不就是太子的東宮嗎?李顯再次跪倒謝恩,道:“聖人對兒臣的天高地厚之恩,兒臣真是粉身難報!”

武則天擺了擺手,道:“行了,自家母子,無須這番客套。呃……朕乏了,你跪安吧。”

“是!”

李顯又磕了幾個頭,辭了武則天,在小太監的引領之下,出了宮門。

“王爺,您的馬。”

“嗯。”

李顯接過隨從遞過來的繮繩,就要翻身上馬。

可正在這時,忽然遠方傳來一聲大喊,道:“廬陵王,廬陵王,等等下官,等等下官啊!”

李顯循聲望去,但見一個身量頗高,身着緋袍的官員,向自己跑來。

今天的接風宴上,李顯倒是見過此人。只是,他到底姓字名誰,官居何職,就不甚了了了。

他疑惑道:“請問你是……”

那官員趕緊賠笑道:“微臣叫吉頊,因誅來俊臣有功,被陛下提拔爲右肅政臺御史中丞。”

“吉頊?”

“不錯,吉頊就是微臣,微臣就是吉頊。我身材高大,好昂頭行,視高而望遠,人送綽號“望柳駱駝”……”

吉頊不斷絮絮叨叨,卻見廬陵王李顯面上全是茫然之色,過了一會兒,自己也就沒什麼興致了。

他想了一下,索性直接了當地道:“難道廬陵王沒聽崔著作,提起過微臣?當初爲了讓張氏兄弟和您和解,微臣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啊!”

當初崔耕本來要和李顯提吉頊的,但李顯當時心裡有鬼,急於說自己“兩不相幫”,就把話題岔開了,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吉頊在這裡面真發揮了什麼作用。

現在見吉頊主動對自己表功,他一下子就想歪了,只以爲吉頊是個貪崔耕之功爲己有的無恥小人。

現在,李顯對崔耕是一千一萬個感激,又怎容此等事情發生?

他臉色一沉,冷然道:“哦?是嗎?崔著作還真沒提起過你。難不成……張氏兄弟和本王和解,還有你吉頊吉中丞的功勞?”

“他這……”

吉頊是小人不假,但他和其他小人不一樣,並非是靠溜鬚拍馬上位,而是見縫插針無所不用其極。這等人物,從不會認爲自己人品有問題。相反地,他們心高氣傲,目無餘子。

聽了李顯這話,頓時一股無名火,涌上了吉頊的心頭,寒聲道:“哦,原來都是崔著作的功勞啊,那下官實在是太唐突了。呃……時候不早,王爺請便,下官告辭!”

言罷,草草行了一禮,直奔宮門,要求面見張昌宗。

吉頊如今的官職是御史中丞,着實算得上朝中的顯貴了,守宮門的太監不敢怠慢,速速通稟。

沒費什麼勁兒,吉頊就在迎仙亭內見到了張氏兄弟。

“來,吉中丞,這邊坐!”張昌宗主動起身相迎,道:“我們兄弟正準備好好謝謝你呢,你還就主動來了,這可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哦?謝謝下官?爲什麼?”

張昌宗先是美美地喝了一盞酒,才揭開了謎底,道:“吉中丞你這可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這事兒不是明擺着的嗎?陛下有意立廬陵王李顯爲太子,這裡面就有我們兄弟勸諫陛下之功。立下如此大功,我們兄弟不就能長享富貴了嗎?”

張易之補充道:“而我們兄弟之所以能立下如此大功,都要靠吉中丞你的指點。難道不該謝謝你?”

頓了頓,又道:“,對了,那崔耕甚得廬陵王看中,你說……我們要不要找個機會,也和崔耕和解呢?”

二張和崔耕和解?

吉頊怎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

他心中暗想,崔耕啊,崔耕,本官殫精竭慮爲你辦事,你卻掩了本官之功!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本官不義了!

想到這裡,他面色肅然道:“萬萬不可!”

“有何不可?

“呃……崔耕那廝最是記仇不過,陛下的侄兒武三忠得罪了他,被他設下毒計,抄家滅族。來俊臣不過是和他爭個女人,就被他整得死無葬身之地。另外還有孫彥高、範光烈、九公子……等等。即便你們想和解,人家崔二郎能答應嗎?”

張昌宗和張易之對吉頊頗爲信任,對視一眼,也覺得此事沒那麼簡單。

張易之道:“話雖如此,不試試怎麼知道?畢竟崔耕是廬陵王的心腹,若是老太太有什麼意外。我們就得靠廬陵王討生活了。真跟崔耕弄得關係太僵,那也不大好吧?”

吉頊微微一笑,道:“有什麼不好的?廬陵王之所以把崔耕當心腹,不過是因爲他有用罷了。咱們若是把他弄得沒用了,用不了多長時間,崔耕就得失寵!”

張昌宗道:“計將安出?”

“下官有一計,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二位只要這麼……這麼……跟陛下說,保管能把崔耕治的沒脾氣!”

第1331章 贊普已親政第135章 各方神妙算第035章 萬一有戲呢第1348章 四面楚歌際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741章 套路太深了第853章 賀婁內將軍第1658章 欽定鴛鴦譜第1312章 龍困淺水中第1214章 大唐雙耀星第1779章 一貨賣兩家第173章 峰迴路且轉第328章 起行謁壁龍第137章 瑞獸麒麟威第1023章 佳人善解意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949章 都有好藉口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1608章 真源會美人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705章 磨刀已霍霍第597章 秘室講秘聞第1045章 得道真多助第441章 黃雀終在後第007章 梅姬的憤怒第063章 你是嫌疑人第676章 崔耕有新職第982章 禍水引女巫第696章 胡商有後臺第147章 嶺南肅政使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437章 一語破迷津第523章 提前得消息第1214章 大唐雙耀星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第1089章 一番真風順第176章 作繭來自縛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7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181章 毛仲終授首第737章 吐蕃的內情第1346章 謀劃盡落空第013章 清源董縣丞第1617章 扶桑遣唐使第1764章 人火與天火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382章 崔耕講故事第437章 一語破迷津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456章 二郎獻三計第086章 除賊我有功第472章 二郎有寶物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921章 崔耕打啞謎第1782章 禍事起紅顏第1301章 平衡終打破第1654章 二郎德報怨第1680章 魚傳尺素書第1648章 鋤頭揮的好第1515章 阿布想翻盤第1376章 私會瀟相林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第1461章 尊號天可汗第620章 風雲再起時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091章 三岔口兵營第268章 忽有強援至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897章 造起勢頭來第1230章 溪州陷公主第560章 眉州肖五娘第1694章 危機忽然至第785章 婉兒來求救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953章 異想天開計第1262章 病急亂投醫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415章 同是有情人第353章 刀陣來迎客第726章 公主無蹤影第1652章 附加之條件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910章 隆基四傻眼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495章 後車可爲鑑第1627章 雙方都借刀第1072章 韋后自作孽第346章 真假壁龍令(兩章合一)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599章 恰逢二宰相第1410章 最佳背鍋俠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038章 祖產不姓方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1418章 魚兒自投網
第1331章 贊普已親政第135章 各方神妙算第035章 萬一有戲呢第1348章 四面楚歌際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741章 套路太深了第853章 賀婁內將軍第1658章 欽定鴛鴦譜第1312章 龍困淺水中第1214章 大唐雙耀星第1779章 一貨賣兩家第173章 峰迴路且轉第328章 起行謁壁龍第137章 瑞獸麒麟威第1023章 佳人善解意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949章 都有好藉口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1608章 真源會美人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705章 磨刀已霍霍第597章 秘室講秘聞第1045章 得道真多助第441章 黃雀終在後第007章 梅姬的憤怒第063章 你是嫌疑人第676章 崔耕有新職第982章 禍水引女巫第696章 胡商有後臺第147章 嶺南肅政使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437章 一語破迷津第523章 提前得消息第1214章 大唐雙耀星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第1089章 一番真風順第176章 作繭來自縛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7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181章 毛仲終授首第737章 吐蕃的內情第1346章 謀劃盡落空第013章 清源董縣丞第1617章 扶桑遣唐使第1764章 人火與天火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382章 崔耕講故事第437章 一語破迷津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456章 二郎獻三計第086章 除賊我有功第472章 二郎有寶物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921章 崔耕打啞謎第1782章 禍事起紅顏第1301章 平衡終打破第1654章 二郎德報怨第1680章 魚傳尺素書第1648章 鋤頭揮的好第1515章 阿布想翻盤第1376章 私會瀟相林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第1461章 尊號天可汗第620章 風雲再起時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091章 三岔口兵營第268章 忽有強援至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897章 造起勢頭來第1230章 溪州陷公主第560章 眉州肖五娘第1694章 危機忽然至第785章 婉兒來求救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953章 異想天開計第1262章 病急亂投醫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415章 同是有情人第353章 刀陣來迎客第726章 公主無蹤影第1652章 附加之條件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910章 隆基四傻眼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495章 後車可爲鑑第1627章 雙方都借刀第1072章 韋后自作孽第346章 真假壁龍令(兩章合一)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599章 恰逢二宰相第1410章 最佳背鍋俠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038章 祖產不姓方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1418章 魚兒自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