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搶佔租界

譚延闓、鄧錫侯、李宗仁,這三個人看起來十分有趣,譚延闓成名日久,當初和譚嗣同,陳三立並稱“湖湘三公子”,到了民國之後,更是數次出任湖南督軍,在湖南算是名望最高,資格最老的政壇元老。

這些還都沒什麼,但是有一點卻是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湖南的聯省自治,譚延闓居功甚偉。而這一次張廷蘭則是高舉反對聯省自治的旗號,按理說譚延闓不被清算,已經算是不錯了,怎麼還能有機會得到重用,實在是讓人費解。

另外鄧錫侯和李宗仁兩個人,只能算是一方的土皇帝而已,到了省外,知道的人都不多,可是張廷蘭偏偏提拔了這兩個後輩。

老的新的一起用,實在是讓人『摸』不着張廷蘭的套路。外人看不透,張廷蘭這麼安排自然有原因,這次討伐南方,其實算得起是統一天下的第一步。

想要統一天下,就要廣納各種人才,不能侷限於東三省,南方可用的人才,也不能錯過,更何況鄧錫侯早早的就和奉軍搭上了線,張廷蘭也要提拔他。

另外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軍事才能都不弱,張廷蘭也有意拉攏過來,而且正巧李宗仁的發跡比較晚,還沒有成爲一方諸侯,也正好可以下手。

在一年多之前,奉軍和李白搭上了線,給他們提供了兩百萬貸款,又將一批淘汰的水連珠步槍送了過去,而且還暗中派遣了一些軍事教官過去,毫不客氣的說,李白就是奉軍在廣西的代言人。

眼下時機成熟了,正好把這些牌亮出來,他們一路在四川,一路在兩廣,其實正好對江浙的這些叛軍,形成了一個月牙形的包圍圈。同時也打碎了一些人割據南方的『迷』夢,長江以南,照樣有大量親近奉軍的勢力,想要隔江而治,那是癡心妄想。

至於譚延闓,張廷蘭並沒有多少好印象,這傢伙簡直就是八面玲瓏的水晶球。伴食畫諾的活馮道。十足的老官僚一個,對於這樣的人,張廷蘭本來是不想用的。

不過就在奉軍剛剛開始南下的時候,王永江特別給張廷蘭發了一份密電,如果別人或許張廷蘭會不在乎,但是亦師亦友的王永江。張廷蘭可不敢不當回事。

電報中王永江分析了形式,他也認爲這次是把勢力伸向全國的好時機。但是王永江也直言不諱的提醒張廷蘭,憑着現有的實力,想要掌控全國,難度還是太大了,因此必須儘可能的少結怨,多籠絡人心。

其實提倡聯省自治的那些官僚士紳。多數都是牆頭草,如果能成,就乘機擴大手中權力,如果不成,就立刻改換門庭,從民國以來,這幫傢伙就在南北之間,不停的搖擺。這個動作已經嫺熟至極。

雖然對牆頭草王永江也很看不起,但是把他們『逼』上絕路,也沒有必要,特別是在手中實力還不夠的時候。

正是因爲王永江的警告,張廷蘭才決定任用譚延闓,爲的就是給騎牆派一個榜樣,只要能改弦更張。一樣還有機會。

譚延闓這個老狐狸也是聽絃歌而知雅意,立刻就發表了通電,聲稱自己原本倡導聯省自治,是想爲了桑梓之地。謀求福祉。但是這個主張已經被一羣分裂國家之輩盜用,成了他們的庇護傘。因此譚延闓表示收回之前的觀點,一心支持北京,全力平等『亂』局,還天下一個太平。

這個老狐狸能這麼聽話,還是被奉軍強大武力懾服了,連英國人都不在話下,更何況國內的這些軍閥呢!

不過譚延闓也有所保留,他嘴上喊得響,真正的動作卻沒有多少,這條老狐狸還在觀察,想要看看奉軍究竟能不能抗住英國人的報復,最後他在決定何去何從。

其實相比國內的輿論,世界上也是掀起了軒然大波,中國擊沉了英國的軍艦,一個世界眼中的公共殖民地,竟然去挑戰世界霸主,怎麼看都像是以卵擊石。

很多保守的英國媒體就紛紛叫囂,要嚴懲中國,再度組織八國聯軍,讓東方人嚐到西方拳頭的厲。當然此時和1900年已經完全不同了,美國掌控的不少媒體則是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

英國人獨霸中國最富庶的長江流域,早就引起了美國的不滿,此時終於有人出來挑戰英國,而且還把英國人弄得灰頭土臉,美國很多人都感到除了一口氣。畢竟在國聯的問題上,英法擺了美國一道,讓這個新興國家衝擊霸主的美夢暫時破裂了,現在看到英國人倒黴,他們自然幸災樂禍。

媒體的爭論,其實也代表了列強之間的分歧,從軍艦遇襲開始,英國上下頓時就被驚動了,作爲老牌霸主,英國人的官僚體系還是相當高效的,對於這些突發事件,英國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應對措施。

首先英國人就以列強一致的旗號,把各國公使都召集起來,想要拉上所有人,一同對中國施壓。

英國公使艾斯頓首先就說道:“諸位先生們,中國人無恥的偷襲了大英帝國的軍艦,這是非常嚴重的挑釁行爲,我認爲必須採取嚴厲的措施,制裁膽大包天的中國人。”

“我支持艾斯頓先生的看法,如果必要的話,我認爲應該立刻對中國宣戰,徹底將張廷蘭政權推翻,建立了一個能夠尊重各國利益的新政權。”

說話的正是日本公使芳澤謙吉,中日之間剛剛做了一場深入友好的國際交流,日本上下已經被張廷蘭視作了生死大敵。這段時間日本人一直都在厲兵秣馬,『舔』舐傷口,準備着在合適的時機,再和奉軍較量一場。

中英發生衝突之後,日本人認爲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因此方澤顯得比英國人還要積極,大聲的說道:“無論什麼時候,日本帝國,都願意和英國站在一起,共同維護遠東的秩序。”

艾斯頓可不是傻瓜,要是能宣戰,英國人早就宣戰了。何必再把這些人都召集過來呢!日本人看起來十分支持英國,其實說白了就是想把英國放在火上烤,讓中英爆發戰爭,他們纔好從中漁利。

在一旁法國公使祁樂業也說道:“卑賤的中國,最需要的就是教訓,英國龐大的艦隊應該立刻採取行動,用大炮和鮮血。把他們打醒。”

正所謂看熱鬧的不怕事大,法國也跳出來,鼓動英國出兵。祁樂業也顯得義憤填膺。

美國新任駐華公使舒爾曼則是一臉的不以爲然:“艾斯頓先生,中國攻擊英國艦隊,這當然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但是英國艦隊出現在中國的內戰之中。並且幫助南方的叛軍,我認爲這同樣是不妥當的。”

艾斯頓一下子就愣住了,他也沒有想到美國人竟然會是這麼一個態度,說實話美國人在世界上的分量越來越重,作爲第一大工業國,英國人的債主,美國不願意和英國站在一起。對於英國來說,絕對是一個悲劇。

不過就在艾斯頓想着怎麼說服舒爾曼的時候,意大利公使愛德華也說話了:“英國單方面介入中國的內戰,會給中國民衆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甚至會激起中國民衆的怨恨,就像他們在1900年做的那樣。不過我要說的是,恐怕意大利的小夥子,不願意在漂洋過海。來到這片未知的土地作戰了。”

此時意大利的總理已經是墨索里尼了,作爲和奉軍簽署了大量合作協議的國家,意大利是顯然不會和英國站在一起。愛德華的幾句話,就已經讓八國聯軍的『迷』夢徹底破碎了。

時代不同了,再也不會有什麼列強的聯軍。排除了德國,俄國和奧匈之外,只有日本和法國站在了英國一邊。

日本是因爲有仇恨。因此才極力攛掇英國,而法國則是因爲張廷蘭否決了金法郎案,讓法國人敲詐一筆的美夢破碎,才惱恨在心。和英國站在了一起。不過這兩國雖然支持英國,但是也各有算計,並不是真心願意充當英國的小夥伴。

至於美國和意大利,則是更看重和中國之間的合作,不願意替英國人火中取栗。

艾斯頓心中暗暗感嘆,其實不只是這些國家變了,就連大英帝國也變了,被一戰掏空的英國,是真的沒有勇氣,跨越半個地球,和中國打一場生死之戰了。

“諸位先生們,對於中國的挑釁,英國自然要保留使用武力的權力,但是在這之前,強有力的制裁也是非常重要的,各國停止一切和中國的貿易往來,另外各國的軍艦要一同出動,封鎖長江,阻止奉軍南下。”

一說這話,舒爾曼和愛德華都微微低下了頭,眼光落在皮鞋尖上,彷彿從裡面能夠看出一朵來,很顯然,這兩位對這些有損經濟利益的提議,並不情願。

艾斯頓臉『色』嚴峻的看着他們:“先生們,你們必須要清楚,今天針對大英帝國的挑戰,明天就可能落到大家的頭上,要在一味縱容中國人,我們就會永遠失去這裡!”

面對艾斯頓的威脅,舒爾曼和愛德華全都勉強點頭同意,不過是不是真的這麼做,還要依據情況而定。

……

“副總統,英國人提出了強烈抗議,還列出了幾項條件,要求我們立刻答覆。”榮臻向張廷蘭介紹着情況。

張廷蘭臉上則是『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以往我們總是抗議別人,現在突然被英國人強烈抗議了,這個感覺還真不錯。等到什麼時候,英國的街頭到處都是遊行示威的隊伍,打着反對中國的標語,我們可就修成正果了啊!”

榮臻一聽這話,也是笑道:“副總統明鑑,英國人只是提出了抗議,並沒有真的宣戰,其實就是『色』厲內荏的表現。”

張廷蘭微微一笑,看了看英國人提出的條件,其中包括賠償軍艦損失,向英國致歉,交還俘虜,嚴懲肇事飛行員,將擱淺的雅茅斯號還給英國,並且保證永遠不會再發生這種事情……

看了幾眼之後,張廷蘭就撇在了一邊,冷笑道:“英國人是癡心妄想,不但不能賠償他們,還要讓他們吞下更大的苦果!從此之後,把英國的勢力趕出國內。”

榮臻也十分敏銳,頓時笑道:“副總統,您的意思是對列強的租界下手麼?”

“不是列強,而是英國!”張廷蘭糾正道:“暫時還不宜樹敵過多,英國搶佔租界最早,割佔的面積也最大,把英國人解決了,別的也就容易了。”

榮臻急忙點頭:“副總統,您看該怎麼收回,是直接把軍隊開進去嗎?”

“不。”張廷蘭還是搖了搖頭:“軍隊進去之後,容易刺激到其他的列強,而且英國租界遍佈全國,很多地方我們的部隊還沒有到。我看不妨就利用民意吧,現在各地不都有反英有行麼,要是老百姓一時憤慨,衝進了租界,恐怕誰也沒什麼好說的吧。”

張廷蘭這個主意正是和北伐戰爭的時候學的,漢口和九江兩地的民衆就衝進了租界,將英國人的軍警全都趕走,造成了既定事實,而後英國人也不得不低頭,把兩處租界交還給了中國方面。

不過張廷蘭的手筆顯然更大,漢口和九江肯定不夠,天津,鎮江,廈門,廣州全都在張廷蘭的計劃之中,這些大大小小的國中之國,早就成了張廷蘭的一塊心病,好好的中國土地,憑什麼被列強給搶佔一塊。

現在有了機會,就絕對不能放過,首先開始行動的就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天津,作爲北京的門戶,天津的租界數量在全國數一數二

從1860年開始,英國人就在天津搶佔租界,經過了數次擴張,英租界東臨海河,南沿馬場道至佟樓,西至海光寺大道(今西康路),北沿寶士徒道與法租界毗鄰,共佔地六千餘畝,是各國租界中最大的一個。

不過這個昔日燈紅酒綠的租界區,此時卻遭到了最嚴重的威脅,在租界外面,聚集了成千上萬憤怒的民衆,人山人海,而且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揚州慘案還在持續的發酵,民衆的怒火已經被點燃,而且還有『政府』在背後撐腰,這些民衆一無所懼,將英國的租界區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臭雞蛋,爛殘葉,石頭,土塊,甚至是大便,像是雨點冰雹一樣,落到了租界裡頭。。)

第322章 重炮逞威第453章 名聲掃地第657章 有些人坐不住了第284章 搬運進行時第556章 大豐收第549章 主動權第731章 廢約第396章 奉軍的價值第23章 武器分配第633章 海軍之夢第622章 人頭滾滾第110章 俄國技工第816章 軍售大單第275章 叢林法則第55章 送禮的學問第155章 赤峰易手第99章 火車來了第333章 美國客人第452章 兩場記者會第489章 破城第391章 俄國驚變第636章 沉了第370章 昔日皇商第742章 撒錢第328章 狼狽相見第561章 勝利的滋味第六把九十章 磁性水雷第57章 混蛋總統第494章 秀才來訪第410章 蘇霍伊第463章 通車了第77章 人選第77章 人選第196章 拐賣人口第234章 激戰第271章 整編進行時第527章 生死大敵第475章 紅色浪潮第603章 更大的野心第326章 縱兵搶掠第401章 牽着不走打着倒退第733章 傅作義第168章 弄殘宗社黨第558章 破城第234章 激戰第445章 變天了第172章 遼南烽火第638章 佈雷行動第537章 誰嚇誰第537章 誰嚇誰第429章 爭吵第349章 目標航校第420章 三軍齊備第137章 陰魂不散第685章 橡膠第423章 一戰終結第767章 一飛沖天第202章 乾坤挪移第783章 上海灘第807章 光明正大的偷襲第492章 甕中之鱉第315章 打出國門去第711章 直搗黃龍第816章 軍售大單第399章 美國人的險惡第822章 雪域新曲第438章 梟雄歸天第316章 鐵道游擊隊第372章 爭着送錢第740章 一邊熱鬧,一邊悲哀第769章 人海戰術第785章 一道大餐第265章 打賭第90章 錢和槍第295章 出擊第630章 亂了陣腳第369章 土包子第440章 奉軍新局第677章 猶太第634章 回國路第181章 援兵來了第75章 殺器第221章 百分之一第781章 民族融合第198章 種田的學問第25章 大清剿 大收穫第137章 陰魂不散第305章 新的主人第192章 一統奉天(二)第126章 真相第85章 大忽悠第124章 遼陽民變第139章 造不如買第481章 拔劍斬仇人第192章 一統奉天(二)第533章 人財兩得第126章 真相第798章 阿拉山口第434章 倒戈將軍第535章 邊境戰火
第322章 重炮逞威第453章 名聲掃地第657章 有些人坐不住了第284章 搬運進行時第556章 大豐收第549章 主動權第731章 廢約第396章 奉軍的價值第23章 武器分配第633章 海軍之夢第622章 人頭滾滾第110章 俄國技工第816章 軍售大單第275章 叢林法則第55章 送禮的學問第155章 赤峰易手第99章 火車來了第333章 美國客人第452章 兩場記者會第489章 破城第391章 俄國驚變第636章 沉了第370章 昔日皇商第742章 撒錢第328章 狼狽相見第561章 勝利的滋味第六把九十章 磁性水雷第57章 混蛋總統第494章 秀才來訪第410章 蘇霍伊第463章 通車了第77章 人選第77章 人選第196章 拐賣人口第234章 激戰第271章 整編進行時第527章 生死大敵第475章 紅色浪潮第603章 更大的野心第326章 縱兵搶掠第401章 牽着不走打着倒退第733章 傅作義第168章 弄殘宗社黨第558章 破城第234章 激戰第445章 變天了第172章 遼南烽火第638章 佈雷行動第537章 誰嚇誰第537章 誰嚇誰第429章 爭吵第349章 目標航校第420章 三軍齊備第137章 陰魂不散第685章 橡膠第423章 一戰終結第767章 一飛沖天第202章 乾坤挪移第783章 上海灘第807章 光明正大的偷襲第492章 甕中之鱉第315章 打出國門去第711章 直搗黃龍第816章 軍售大單第399章 美國人的險惡第822章 雪域新曲第438章 梟雄歸天第316章 鐵道游擊隊第372章 爭着送錢第740章 一邊熱鬧,一邊悲哀第769章 人海戰術第785章 一道大餐第265章 打賭第90章 錢和槍第295章 出擊第630章 亂了陣腳第369章 土包子第440章 奉軍新局第677章 猶太第634章 回國路第181章 援兵來了第75章 殺器第221章 百分之一第781章 民族融合第198章 種田的學問第25章 大清剿 大收穫第137章 陰魂不散第305章 新的主人第192章 一統奉天(二)第126章 真相第85章 大忽悠第124章 遼陽民變第139章 造不如買第481章 拔劍斬仇人第192章 一統奉天(二)第533章 人財兩得第126章 真相第798章 阿拉山口第434章 倒戈將軍第535章 邊境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