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悽慘

要說明的是,但是姜華不單單手下八百人都是老弱殘兵,而且還是在沒有糧餉,彈藥不足的情況下,而且這其間姜華的手下還有三百人叛離,在這樣的情況下,姜華還能帶人堅守二十天,這就足以說明他的能力了。

而且說起來,其實姜華當時轉入孫文的麾下,並不是出於他的本意,說起來,如果當時清廷能夠對他這個小小的管帶公平一些的話,或者說是他的上司能夠對於姜華再寬容一點的話,或許他真的也就不會加入到孫文的帳下了。說起來,當時那件事還是真的非常值得推敲的,姜華當時帶着自己的手下,去剿匪,當然了,這個匪肯定說的就是那些進步人士了,姜華當時還是清廷武官,這本就是他的責任。

當時那一夥進步人士躲在一處山坳裡,而且哪出山坳的邊上還有一處天井的地形,這樣的情況下,在加上那個時候姜華的部下並沒有配備火槍,大刀長矛的讓他們去和那些有槍的進步人士在這樣的地形裡面展開激烈的戰鬥,其實是非常難爲他的,而且不單單是這樣,其實那個時候姜華說要面對的絕不僅僅是這些。

因爲那個時候清廷內部出現了極大地問題,從內到外,從上至下,都是紛紛擾擾的,結黨營私這是家常便飯一樣,所以那個時候姜華作爲一個正直的武官,這樣的從上至下的官場爭肯定的非常不適他的,所以像他這樣的人就自然而然的成爲了鬥爭的犧牲品。

姜華的任務完成的非常漂亮,不但剿滅了那一夥“匪徒”而且還拿到了他們的一些機密文件,按道理說,這本該是值得表彰獎賞的,可是姜華非但沒有得到獎賞、表彰,還差一點遭到了殺身之禍,而且不單單如此,雖然到最後姜華僥倖逃脫了死罪,而且因爲由上面的人作保他還得到了晉升,可是即便是這樣,姜華所付出的代價也是他自己不願意承受的。姜華的一家老小都被人控制了起來,當場了人質。

原本這樣一來的話,姜華就更不可能背離清廷背離他的“老闆”了,雖然姜華也是這麼做的兢兢業業的,可是就是這樣,他還是最後因爲一個意外,從而使得他不單單親手殺了自己的“老闆”而且還帶着自己的兵丁叛離了清廷,從而投到了孫文先生的帳下。

說起來其實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說起來姜華導致他最後投入孫文帳下的還是因爲他的妻子,這與當年陳圓圓與吳三桂之間的故事非常的相似,只不過一個是結髮妻子,一個是家中小妾罷了。

昔年時,封建士大夫不惜重金購置美妾已成爲一種風氣。陳圓圓既是吳三桂以千金之資所購得,而他本人又是擁兵數萬的封疆大吏,在自己的這一特殊財產受到侵犯之時,在感情上無論如何是不能與之合作的。因此,否認或是忽視陳圓圓被劉宗敏所擄掠這一事件對吳三桂舉兵反李的作用,也是失之於片面的。

在政、治上和李自成相決裂使得吳三桂處於腹背受敵的局面。山海關之西,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一場惡戰迫在眉睫。山海關之東,又有日益逼近的宿敵強大的清軍。降李的道路既已堵塞,爲圖本身生存之計,吳三桂被迫把目光轉向了雄踞東北的清朝政、權。

到底是吳三桂因一個女人投降了清朝,還是李自成、劉宗敏因一個女人而失去了到手的政、權,誰自種了更大的悲劇和遺憾,實在一目瞭然。此前吳三桂多次受清朝勸降卻未同意,而吳三桂因陳圓圓反李,有人提出“借北兵進關,共殲‘李賊’”。有記載吳三桂在清兵統一全國後對當時決策的回憶:“正值闖賊構亂,召衛神京,計不能兩全,乃乞師本朝,以雪君父大仇。”然而事實上,他未能全力救君,也放棄李自成的和解而導致父親和全家被殺,最終一心復仇。

當然了,姜華的妻子不是陳圓圓那樣的絕代佳人,而他姜華也不是曾經那個殊關生死的吳三桂,他們所面對的只有清軍,沒有闖王也沒有曾經的攝政王多爾袞,但是無論如何,就是因爲姜華的妻子,她的失、身使得姜華本人放棄了一家老下其餘人的性命,而轉投了孫文德帳下。

當然了,當姜華才投入到孫文帳下時他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就被清廷全部斬首了,而起當時的劊子手還將他的兒子,活生生的拋入了火盆裡,並且在孩子哭喊掙扎的時候,用一塊大石頭將那個足以轉裝下半個成年人的火盆,不,或許可以稱之爲火桶的口,給封死了。那個時候,姜華的兒子,才七歲,一個七歲的孩子,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親人一個個身首異處的同時,還要聽着監斬官將事情的原委始末顛倒黑白的講述給他,而後將一切的一切都推到他的父親可就是姜華的身上,一切的責任,一切!

卻不肯將公正的態度與當時的政、治爭鬥講述給他,從而使得一個七歲的孩子竟然在這樣的情況下破口大罵自己的父親,而這個時候,監斬官卻說,辱罵父親,乃是不孝,逆子。放任這樣一個孩子成長下去的話,那麼不要說會不會對朝廷有什麼影響,就是對於姜華,也就是孩子的父親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監斬官還說,雖然姜華其罪當誅,但是決不允許尤爲人子者,傷害自己父親的情況,所以監斬官笑着命令劊子手將那個小孩子活活的扔到火盆裡,當然了,肯定不是劊子手用手扔進去的。

而是用刀挑進孩子的後背,而後甩到火桶之內的,那一天到底是有多悽慘,沒有人知道,或許斬首的那一天,根本就沒有圍觀的百姓,或許那刑場就設立在某一處的軍營中,總而言之吧,姜華一家人,到最後就只剩下一個人了。

可以這麼說,姜華這一家人的死與他肯定是有分不開的關係的,但是吳三桂一家人的性命最後還是換來了他與陳圓圓的重逢,可是姜華換來的又是什麼?他的妻子知道了這樣的情況,飲恨服毒而死。而且值得一說的就是,陳圓圓與吳三桂後來還有人留下了《圓圓曲》,當然了,這其中矛頭直指吳三桂,可是姜華,雖然沒有人如此對他,或許有人如此,可是卻沒有外人知道。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

圓圓曲,還在傳唱,而吳三桂與陳圓圓卻早已成爲了灰土,姜華還在爲了自己的理想,馳騁疆場,可是他的夫人卻早已經化作了白骨骷髏,不知道掩埋在何處,不知道是否有墳冢,清明連雨之時,也不知道除了姜華那沉默的懷念之外,是否還有人記得她這樣一個女子,她這樣一個能夠肩比秦淮八豔之一的陳圓圓的女人。

之前說過,孫文回到國內之後,便開始召集舊部已被策應蔡鍔的護國軍,可是護國軍已經開始大舉的討袁行動許久之後,革、命軍卻沒有響應,其實這還是因爲孫文手裡的資金、資源實在是太少了,而且說起來也是因爲他選擇的那個地方,他總是喜歡在金陵附近召集起、義軍真不知道這是爲什麼,難不成他就真的想和馮國璋分一個高低嗎?

這沒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這一次孫文還是決定在南京附近着急有可能倒戈的將領,從而擴充自己的軍隊,而後向袁世凱放棄討伐,而這一次作爲先鋒的就是姜華部,姜華可謂上說的上是第一個相應孫文號召率領手下投入到孫文帳下的那個人,而且這一次打開了南京附近進軍通路的人,也正是他。

說起來,其實雖姜華最近纔剛剛將北洋軍駐軍擊潰,可是實際上他這一場大戰可以說得上是已經打了很長時間了,但是吳佩孚第一次領兵到前線去進攻袁祖銘部的時候,姜華的軍隊在那個時候就已經與北洋軍駐軍展開了十餘天的戰鬥了,而且那個時候姜華的兵馬非常的少,而且武器裝備有限,所以他只能屢戰屢退,一面逃避北洋軍駐軍的追擊,一面尋找機會,聯繫更多的人,從而對北洋軍展開攻擊。

雖然姜華這個人是炮兵科出身,但是他在陸軍作戰上確實並不比任何專修陸軍作戰的軍官差,反而因爲他的炮兵專業知識,所以他手下的部隊,步炮協同方面是其他軍隊所淵源不能企及的,而且說起來假如一直軍隊的正常武器配備是一個營配屬三門炮的話,那麼姜華只需要一門炮就能夠準確的發揮三門炮的威力。

而且姜華這個人雖然是從日本的陸軍學院畢業的,但是他對於國內的軍事教育也是非常的投入的,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在前朝的時候放棄自己那個時候唯一的晉升機會,從而去到武備學堂當一個小小的教習了。

姜華的部隊,雖然起初的時候人數很少,但是畢竟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而且孫文先生說起來雖然自己不帶兵,但是當年追隨他的人並不算少,再加上他那個時候他已經接到了洪家的支援,在這樣的條件下,來歸屬他的部隊也就越來越多了,只不過因爲他生在南京附近所以那些明確表示支持他的人,也不敢將自己的部隊待到孫文處,這就使得孫文的處境變得尷尬了。

而正在這個時候,姜華部傳來的消息,卻是給了孫文一劑定心丸,那就是姜華在迂迴遊弋於北洋軍駐軍追擊之下的時候,一次不經意奇襲,竟然找到了北洋軍的軍械庫,從而擴充了武器裝備,而後又收編了不少的流寇,擴大了隊伍,從而打開了北洋軍駐軍的防線!

這個消息足夠讓孫文解決很多難題的了,但孫文將這個消息通告出去的時候,那些原本表明了支持他但是卻不敢用兵的將領們,也開始變得蠢蠢欲動了,但是這樣的情況雖然是孫文最想要看到的,但是卻也給他帶來了他意想不到的後果。

那就是孫文想着如何再添一把火,使得那些將領們能夠出兵討袁的時候,他竟然接到了一封南京的來電,而且這份通電標明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要他做好戰鬥的準備,北洋軍要開始對他進行攻擊了,其實這並不能使得孫文如何,畢竟大風大浪都走過來了,而且作爲領袖又怎麼會被一封電文就嚇的畏首畏尾了那?

可是但孫文看到這封電文的署名的時候,他卻不由的感嘆了一聲,一臉的無奈,更多的還是焦急,因爲那電文的署名不是別人,正是馮國璋!

第1167章 越多越少【三】第一五三章 譁變第1198章 動力【四】第八百一十三章 凜冬之左【九】第五百三十二章 九錫之樣【八】第一零一章 路與逃第一一五章 祭天第九十三章 就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折【五】第八百三十八章 水庫【四】第六百一十九章 摺疊【五】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五十三】第一一零章 逃離前夕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分一秒【四】第三十章 未熟黃粱第一千三十九章 遇難國【五】第1151章 山河動【七】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控制權【十】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分一秒【九】第八百五十三章 飄搖【九】第四百六十五章 補充【一】第三十六章 上海風雲動第二百零九章 戰難【五】第一千六十三章 脈脈【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風撩【三】第四十四章 我意已決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四十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小【四】第九百二十八章 協同新軍【四】第一五九章 克黔陽第六十二章 士戰第八百零三章 欏夫【九】第四十九章 離語第七百五十五章 驚訝【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多磨【二】第七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時【四】第四百九十章 百變【六】第七百八十三章 大戰場【九】第四十八(反)章 十一天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禍【九】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竊【九】第一五二章 蜈蚣關第八百八十五章 思戰【一】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三】第九百一十二章 列團【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之勢【四】第一章 追憶與現實第八百六十五章 張弛有度【一】第五章 東北之虎【一】第一千八十二章 風霜【八】第六十章 朱德的帶兵方式第四百八十三章 躊躇【九】第二百三十六章 特戰【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盜【四】第八十八章 不知所措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六】第八百六十九章 張弛有度【五】第一千四十五章 鏡片【一】第第一百章 耘戰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七】第二十八章 莫名第七百六十七章 多思【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這纔是戰鬥【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劫【一】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十二】第九百九十九章 多磨【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武風【八】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五十二】第九百五十章 淮役【六】第八百八十一章 限制【七】第九百二十三章 青色行動【九】第七百一十一章 風雲變幻時【七】第特別章 白松雨文集【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蕭蕭風【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水庫【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冷西【十】第四百七十章 補充【六】第八十五章 更換第一千五十一章 鏡片【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折【六】第五十九(反)章 講述【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武風【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多磨【十】第五百八十五章 冷西【一】第四百零五章 無的放矢【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戰場【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冷西【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妖氛【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裂【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九錫之樣【五】第1136章 熱鬧了【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裂【十】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戰場【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變【二】第七十三章 增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這纔是戰鬥【三】第十八(反)章 相處之道第一千六十四章 脈脈【十】第三十(反)章 暫別
第1167章 越多越少【三】第一五三章 譁變第1198章 動力【四】第八百一十三章 凜冬之左【九】第五百三十二章 九錫之樣【八】第一零一章 路與逃第一一五章 祭天第九十三章 就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折【五】第八百三十八章 水庫【四】第六百一十九章 摺疊【五】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五十三】第一一零章 逃離前夕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分一秒【四】第三十章 未熟黃粱第一千三十九章 遇難國【五】第1151章 山河動【七】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控制權【十】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分一秒【九】第八百五十三章 飄搖【九】第四百六十五章 補充【一】第三十六章 上海風雲動第二百零九章 戰難【五】第一千六十三章 脈脈【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風撩【三】第四十四章 我意已決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四十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小【四】第九百二十八章 協同新軍【四】第一五九章 克黔陽第六十二章 士戰第八百零三章 欏夫【九】第四十九章 離語第七百五十五章 驚訝【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多磨【二】第七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時【四】第四百九十章 百變【六】第七百八十三章 大戰場【九】第四十八(反)章 十一天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禍【九】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竊【九】第一五二章 蜈蚣關第八百八十五章 思戰【一】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三】第九百一十二章 列團【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之勢【四】第一章 追憶與現實第八百六十五章 張弛有度【一】第五章 東北之虎【一】第一千八十二章 風霜【八】第六十章 朱德的帶兵方式第四百八十三章 躊躇【九】第二百三十六章 特戰【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盜【四】第八十八章 不知所措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六】第八百六十九章 張弛有度【五】第一千四十五章 鏡片【一】第第一百章 耘戰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七】第二十八章 莫名第七百六十七章 多思【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這纔是戰鬥【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劫【一】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十二】第九百九十九章 多磨【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武風【八】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五十二】第九百五十章 淮役【六】第八百八十一章 限制【七】第九百二十三章 青色行動【九】第七百一十一章 風雲變幻時【七】第特別章 白松雨文集【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蕭蕭風【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水庫【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冷西【十】第四百七十章 補充【六】第八十五章 更換第一千五十一章 鏡片【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折【六】第五十九(反)章 講述【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武風【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多磨【十】第五百八十五章 冷西【一】第四百零五章 無的放矢【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戰場【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冷西【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妖氛【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裂【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九錫之樣【五】第1136章 熱鬧了【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裂【十】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戰場【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變【二】第七十三章 增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這纔是戰鬥【三】第十八(反)章 相處之道第一千六十四章 脈脈【十】第三十(反)章 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