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小【六】

雷振春確實是將軍,確實他說的手中掌握兵權,但是那都是曾經了,而且那個時候他所持有的兵權也是袁世凱賦予他的,那些兵只會在他當值的時候纔回聽從他的命令。 也就是說,說到底,雖然現在雷振春看起來有着權勢。

我點點頭,還是沒有說話,只是這麼看着袁世凱,袁世凱也笑了笑,繼續說道:“咱們就給他九十天爲限,九十天查出來了,他會給你一個交代,要是查不出來……”說到這,袁世凱看向了雷振春。

對其道:“那就是你的問題了,那你就直接把這個責任擔下來吧。”雷振春點點頭,迴應道:“明白。”而後袁世凱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對我道:“你看這樣可以嗎?”可能是袁世凱認爲我有可能不會就此罷手吧。

他又對我說道:“現在是多事之秋啊,鬆坡啊,你也是軍人,有些話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國家爲重啊。”

這是真情實感的一句話,袁世凱今天從開始到現在唯一一句真情實感語重心長的話,就是這一句了,當然了,我也明白見好就收的道理,而且我相信我今天的表現已經足夠了,對於袁世凱的話,我也就自然不會否認了。

我點點頭,對袁世凱道:“大總統我明白。放心吧。”而後我便站起身子,對袁世凱敬了個軍禮,已做告別,不過當我轉身的剎那,我藉着這個時機,又對雷振春說了這樣的一句話。

雖然全國上下的呼聲有所不同,但是我知道,其實現在的局面相對來說已經是比較可觀且相對客觀的了,假如不是袁世凱的積極策略,恐怕到最後要簽訂的絕不是這個《民四條約》而是實打實的“二十一條”了。

雖然兩個條約看起來的差別並不大,但是實際上,對於國家利益來說,這個《民四條約》對於國家利益的傷害還是能夠比之“二十一條”要略微的減輕的,而且說起來,雖然上面的時間年限都是九十九年的最高年限,但是好在沒有來一個“無限制”的使用權不是。

塵埃落定下的《民四條約》,大街小巷上不斷留有非議的“二十一條”,這些都已經無關緊要了,雖然問題就此暫時擱置解決了,但是我還是看的出,這些天裡,那些沒日沒夜工作,爲了應對日本方面的那些大員們,一個個面目上的蔚然與落寞。

他們欣慰自己的行動,自己的努力最終還是爲國家爭取回了那麼一點點的權力與利益,使之落寞的,還是這個《民四條約》雖然大家都知道,心照不宣的清楚,無論其實過程如何,這個不平等條約還是要簽署的。

只不過就像現在這樣而已,或多或少的爲國家的利益,爲了民族的名譽爲了國人的骨氣,多爭取一下罷了。雖然結局對於局內人看來,已經算是不錯的了,至少他們的辛勤努力沒有白費。

可是這個結果,又如何能不讓人位置落寞那?或許有些人在怨恨吧,怨恨自己,假如在那個時間裡,自己能夠再多去一個地方,自己少抽一泡煙的功夫,可能就會讓這份條約加一步的修改……

可是一切,已經無所謂了,簽訂了條約,就好像是判決之後的結局,無法改變,可是這也絕不是永遠無法改變的。至少或許有一天,不,是會一定有這麼一天,當國家變得強大的時候。

能夠與世界列強比肩的時候,那麼這個所謂的條約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可是那一天需要多久?十年?二十年?亦或是三十年、四十年?沒人知道,可是大家依舊還是會爲了自己很可能看不到的那一天而努力。

或許掌權者可能在一些問題上的做法是口是心非的,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什麼,老百姓就是老百姓,而領導者就是領導者,接觸的不同,看到的不同,自然謀劃的也就不同了。或許這就是本分的問題吧,無論是什麼人,什麼樣的身份,其實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當然了,也只有做好本分之後,纔有權利亦或是有資格去進一步的參與到其他問題中,然而想要在新的領域擁有權威發言權的話。

那麼這個其中的過程的艱辛,自然不需要多說了;其實我知道,現在市井坊間的流言蜚語,真的很讓人難過,國、賊兩個字不是誰都能承擔的起,承受的住的。袁世凱是這樣的人,一個有血有肉卻又好像沒有情感的人一樣。

他選擇了承擔,其實本來這個時候我對於他的看法是有很大改變的,只不過,他召集內閣的一次重要會議上,讓我突然地頓悟了,或許我還是看錯了他這個人,他可以治理國家可是他做不到絕對的清醒。

或許金錢、色、欲、權利等等一切的一切,對於人的誘、惑力,都是有限的,唯獨生存與活着,對人的誘、惑彷彿是無限的,其實想來這並沒有錯,無論是怎樣的誘、惑,擁有的什麼亦或是可以把握什麼,如果沒有生命的話,那麼又該如何去消遣、享受啊。

那一次的內閣會議,是在《民四條約》簽訂後不久召開的,其實我在參會之前,本以爲袁世凱這次的內閣會議是爲了向大家解釋亦或者是說安撫《民四條約》之後,這些內閣人員的情緒的。

可是我萬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的內閣會議的主題,竟然與《民四條約》毫無關係,或許有關係吧,當然了,這個關係袁世凱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胡瑛以及李燮和這六個人,在內閣會議上的講話,以及他們所持有的堅定態度,使得原本可以略微讓衆人輕鬆下來的內閣會議,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且不需要廝殺的戰場。

會議上,楊度率先向衆人宣佈,正是成立“中華籌安會”,雖然籌安會打着“學術團體”的旗號,以研究國體爲切入點,但是實際上,從他們的講話中能夠很清楚的得知這樣的一個消息。

那就是這個所謂的學術團體籌安會的真正目的在於研究“君主、民、主兩個國家體制哪一個更適用於中國的同時,對於兩者進行公平且客觀的對比,與此同時在得到合理結論後從兩者中取其優而去其劣,以爲國家體制之衡準。”

而只是笑了笑,而後反之對雷振春開口,道:“雷將軍,不知道你對這件事的態度如何啊?”雖然楊度沒有理會段祺瑞這是非常錯誤的,但是可當段祺瑞聽到了他下面的問話的時候,不由得一怔,而後隨即挑了挑嘴角,不再說話了。

而雷振春被楊度這麼一問,卻是一愣,而後四下看了看,半晌,這纔算是“緩過神來”,憨笑着對楊度道:“晳子兄,這件事我還真不懂,什麼國體什麼東西的,我不知道啊,你也知道我是一個粗人,這些事我就聽大總統還有段總長的。”

“呵呵。”無論是袁世凱還是段祺瑞,在聽到了雷振春的回答之後,都不由得冷笑了起來,其實雷振春這一招非常高明,假如我的猜測不錯的話,那麼這個籌安會其實就是袁世凱授意組成的。

那麼也就表示之前楊度說的話,其實就是代袁世凱說出來的,那麼也就等於死袁世凱一直在和在場的衆人對話,而顯然的,楊度之所以會選擇詢問雷振春其實也是早就安排好的,因爲雷振春這個人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能量。

可是至少他心狠手辣,而且他和段祺瑞的關係比較複雜,也說不清楚他到底是完全的忠於袁世凱,還是和段祺瑞之間還有一些聯繫或者是他同時“忠誠”於兩人之間。這樣的人是無法信任的。

所以楊度纔會在當衆如此的詢問他,要的其實就是他的一句話,無論是雷振春支持或是不支持,其實這都無關緊要,段祺瑞的態度雖然沒有說明,但是基本航已經可以確定了。那麼雷振春假如要是是不支持的話,那麼就等於他承認了自己是站在段祺瑞一邊的,最差他也是同時“忠誠”與兩人的,那麼也就表示他雷振春這個中立派,是毫無用處的。

反而同理。其實這是非常狠的一招,因爲無論是袁世凱亦或是段祺瑞都不是他雷振春能夠得罪的起的,支持其中一個,那麼他必然就會成爲另一個的眼中釘,除掉他或是不除掉他已經不重要了,只要解除他的一切職務的話,那麼他的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恰恰這兩個人還都是能夠與輕易辦到的,雷振春的處境,已然不太妙了,但是,雖然楊度之詢問了雷振春一個人,但是也是殺雞儆猴的辦法,雖然沒有在繼續說下去,可是在場的人必然在心裡也都有了一個揣度。

輕重利弊恐怕已然清楚了。

場上隨着袁世凱與段祺瑞的冷笑而安靜了下來,一時間有了一絲尷尬,這是一場足以對碰出火花的鬥爭,段祺瑞也好,袁世凱也罷,他們兩個人的不同陣營就決定了中立派是無法立足的。這是逼迫,而且是毫無預兆無法更改周旋的逼迫。

此時此刻,或許是巧合,或許是故意而爲吧,袁世凱的目光與段祺瑞的目光竟然同時聚集在了我的身上,顯然的,他們是想用我來押寶。這是一場賭局嗎?或許是或許不是,但是這與我都無關。

我是一個賭注亦或是我就是一個試水的小船,亦或者我就是他們打算用來警告他人的靶子,但是無論如何,其實這都不重要了,雖然中立派固然無法立足,可是我,當我搞清楚了這其中的緣由之後。

雲南去,我要去做我一直想要做卻沒有機會以及時機去做的事。

就在前幾天,我聽說馮國璋來到了北、京,而且他竟然是披星戴月的連夜乘坐專列中途沒有停靠補給過,直接就來到了北、京車站。不用想也知道他肯定是來見袁世凱的,但是他到底是如何打算的還不得而知。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嗎,雖然這也算不得壞事,但是卻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據說馮國璋來到北、京之後,什麼安排都沒有做且沒有提前打招呼的情況下,徑直就去了袁世凱的大總統府。這裡要說一句,因爲二十一條的問題,馮國璋那段時間確實在北、京工作過一段時間。

但是自從二十一條的問題塵埃落定之後,他便沒有停留的,直接回了南京,繼續稱霸金陵的同時,也是爲了威懾那些南方黨派。言歸正傳據說馮國璋見到袁世凱的時候,是在一個深夜,袁世凱剛剛從一場什麼會議上回來。

馮國璋見到袁世凱之後,他們兩個人的對話的具體細節不得而知,但是能夠肯定有這樣的幾句對話。

其一,對於前幾日楊度等人聯名通電全國的籌安會的問題,馮國璋對袁世凱發問道:“大總統,我想問一問,楊度他們搞的那個什麼籌安會,是得到您的允許的嗎?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具體的是做一些什麼工作那?還有就是這是不是隸屬在內閣或者是整個政、府系統體制之內的那?”

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其實都不要說是袁世凱了,就是普通人恐怕都會覺得有些不耐煩,但是沒有拌飯,提出這樣一串問題的人,是馮國璋,是他大總統的基礎,是他袁世凱的弟兄,是北洋的忠誠、重臣。

所以雖然袁世凱也有一些不情願,但還是不動聲色的一一回答他,說:“華甫啊,這個籌安會嗎,我知道,但是他們這個聯名通電啊,是搞得有些過分了只是一個調研部門罷了,弄得好像是什麼政、治綜合體一樣。哎,明天我就告訴他們,讓他們公開的把這個聯名通電的問題,解釋解釋。把你都給驚動了,看來他們確實做得太過分了一點。”

“至於你說這個籌安會隸屬在那個系統啊,要我看,他們就算是一個民間組織罷了,當然了這與一般的民間組織還是有所不同的,畢竟這個籌安六君子啊,都是帶有政、治色彩的人,姑且算是政、府體制內的吧,也沒有職權,算給他們一個休養的地方吧。”

據說,袁世凱說話的時候,面色是帶着一絲無奈的,也不知道他是對於這個籌安會而感到無奈那,還是對於馮國璋的到來而感到無奈。說起來,其實我想楊度他們搞得那個聯名通電啊,應該是沒有經過或者是得到袁世凱允許的。

畢竟這樣的一封聯名通電,動靜實在是大了一點,而且籌安會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還是應該有一少部分人知道的,所以在這個時候還把這樣的一個機構,弄得如此高調,很顯然,必然的會招來麻煩,而袁世凱這一個人本來就是一個油滑且懂得進退的人,所以想來這件事應該不是他授意的,而是楊度等人自作主張了。

馮國璋與袁世凱的對話是從這裡開始的,當然了這其中必然是穿插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然而比較重要的對話中,第二段傳出來的版本是這樣的。一番無關緊要的談論之後,馮國璋再一次提起了有關籌安會的話題。

而且這一次,馮國璋是以籌安會作爲一個引子,進而說出自己這次來到北、京的真實目的,也就是親自面對面的確定一下,袁世凱到底有沒有稱帝的想法以及決心,同時也是要看一看內閣現在的勢力情況,以及自己是否需要做一些應急的準備。

馮國璋對袁世凱問道:“籌安會我聽說這是一個專門討論國體的機構啊,大總統啊,他們討論什麼君主制度,民、主制度的,說是要找到一個最適合現今中國的體制機構權力方式,這不是亂彈琴嗎。這才安靜幾天啊,本來就還處於內憂外患的情況,在他們要是再這麼攪和下去的,哎……”

馮國璋的一聲嘆息,可能說勾起了袁世凱對於昔年光景的回憶吧,沉默的許久,袁世凱纔對馮國璋開口,說:“華甫,我明白你的意思,咱們都是北洋軍人出身,說到根上,文、武同朝難同力,我其實也對於楊晳子那些人很頭痛,可是沒有辦法啊,現在的權力構成不就是這樣的嗎,我明白你的擔憂,可是怎麼說那,他們就是一幫子酸秀才,能有什麼大動靜?他們愛弄就讓他們弄去吧,總之你我同心同德,國家就還是國家,他們再怎麼鬧,還能比那些列強更可怕?那些列強都沒有毀壞或破壞的國土,豈是他們那些文人能做到的?”“我明白。”馮國璋點點頭,不過他還是對袁世凱道:“大總統,不,袁大哥,不是我擔心什麼只是現在的風聲實在。”

第八百一十八章 右翼【四】第七百五十五章 驚訝【一】第六章 《殘》【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限制【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曲【八】第八百一十三章 凜冬之左【九】第二十七章 是與非第八百六十二章 列戰【八】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絕武【四】第七百八十章 大戰場【六】第一千二十五章 困城【一】第一千三十八章 遇難國【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冷西【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層巒【一】第二百六十章 層巒【六】第九十七章 感慨無奈第一三七章 首戰告捷第1123章 哆哆嗦嗦【九】第一百五十九章 斷【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回憶【十】第八百三十九章 水庫【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情驚夢【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之勢【四】第一千七十六章 風霜【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右翼【四】第九百一十八章 青色行動【四】第三章 詭夢【八】第九百五十七章 鶴唳【三】第九十八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十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驚訝【九】第三十八章 會議與情境第四百九十六章 戮風【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南去北上【九】第六十七章 涉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戰色【十】第四百零七章 無的放矢【三】第六百九十章 大竊【六】第1187章 特殊隊伍【三】第九百一十五章 青色行動【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竊【三】第二百零四章 劫【十】第二章 談判第三百四十章 思緒幾許【六】第1128章 求救【四】第五十八(反)章 開啓【一】第1059章 枯山惡水【五】第十五章 暗流第三十(反)章 暫別第四十六(反)章 夢一場第七十五章 爭取第三百八十五章 披肝瀝膽【一】第一千一十七章 調查【三】第1191章 特殊隊伍【七】第二十四章 傷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南去北上【八】第一五九章 克黔陽第四百三十六章 戰色【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九】第十二章 戰火再燃第1066章 深思慮【二】第一千九十八章 控制權【四】第一千八十五章 面對【一】第一千九十四章 面對【十】第1178章 保險【四】第六百一十八章 摺疊【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戰場【七】第1201章 動力【七】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庫【十】第九百四十七章 淮役【三】第四十一(反)章 不願做的決定第一五八章 取蜈蚣關第八十七章 張作霖的狡猾第七百四十六章 瘴氣【二】第四十章 白玩第四百零二章 肝腦塗地【八】第四百六十六章 補充【二】第一千五十二章 鏡片【八】第一千一十章 巡【六】第九百六十章 鶴唳【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補充【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五】第1165章 越多越少【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瘴氣【九】第1057章 枯山惡水【三】第七百章 亂雲浮天【六】第五十二(反)章 無解第八百零四章 欏夫【十】第九十六章 完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難【十】第七百七十二章 多思【八】第二十三(反)章 南山南第一百九十章 小【六】第三十八章 會議與情境第八百八十三章 限制【九】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四十一】第四十五章 民間鬼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破雲【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變化【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斷【一】
第八百一十八章 右翼【四】第七百五十五章 驚訝【一】第六章 《殘》【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限制【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曲【八】第八百一十三章 凜冬之左【九】第二十七章 是與非第八百六十二章 列戰【八】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絕武【四】第七百八十章 大戰場【六】第一千二十五章 困城【一】第一千三十八章 遇難國【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冷西【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層巒【一】第二百六十章 層巒【六】第九十七章 感慨無奈第一三七章 首戰告捷第1123章 哆哆嗦嗦【九】第一百五十九章 斷【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回憶【十】第八百三十九章 水庫【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情驚夢【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之勢【四】第一千七十六章 風霜【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右翼【四】第九百一十八章 青色行動【四】第三章 詭夢【八】第九百五十七章 鶴唳【三】第九十八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十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驚訝【九】第三十八章 會議與情境第四百九十六章 戮風【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南去北上【九】第六十七章 涉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戰色【十】第四百零七章 無的放矢【三】第六百九十章 大竊【六】第1187章 特殊隊伍【三】第九百一十五章 青色行動【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竊【三】第二百零四章 劫【十】第二章 談判第三百四十章 思緒幾許【六】第1128章 求救【四】第五十八(反)章 開啓【一】第1059章 枯山惡水【五】第十五章 暗流第三十(反)章 暫別第四十六(反)章 夢一場第七十五章 爭取第三百八十五章 披肝瀝膽【一】第一千一十七章 調查【三】第1191章 特殊隊伍【七】第二十四章 傷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南去北上【八】第一五九章 克黔陽第四百三十六章 戰色【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九】第十二章 戰火再燃第1066章 深思慮【二】第一千九十八章 控制權【四】第一千八十五章 面對【一】第一千九十四章 面對【十】第1178章 保險【四】第六百一十八章 摺疊【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戰場【七】第1201章 動力【七】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庫【十】第九百四十七章 淮役【三】第四十一(反)章 不願做的決定第一五八章 取蜈蚣關第八十七章 張作霖的狡猾第七百四十六章 瘴氣【二】第四十章 白玩第四百零二章 肝腦塗地【八】第四百六十六章 補充【二】第一千五十二章 鏡片【八】第一千一十章 巡【六】第九百六十章 鶴唳【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補充【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五】第1165章 越多越少【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瘴氣【九】第1057章 枯山惡水【三】第七百章 亂雲浮天【六】第五十二(反)章 無解第八百零四章 欏夫【十】第九十六章 完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難【十】第七百七十二章 多思【八】第二十三(反)章 南山南第一百九十章 小【六】第三十八章 會議與情境第八百八十三章 限制【九】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四十一】第四十五章 民間鬼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破雲【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變化【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