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無心之失【六】

而且,既然另外兩支小隊是在提前沒有交流的情況下,選擇“聯盟”的,這就是說明他們兩者間,不存在所謂的戰術協同,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在一定的距離內,雙方攻擊的同時就極有可能誤傷對方,那麼這樣一來的話,相比是有極大可能直接將雙方的“同盟”關係打破,繼而引發雙方火併的。

若真是這樣的情況,再加上之前留下的傷員戰鬥參與到其中起到一個和麪的作用的話,那麼朱德他們的勝算可就更大了。

當然了,這是較好的估計,不能作數;而最壞的可能性,也不過就是他們兩方在最快的時間內解決三個傷員組成的防線,而後馬上進行追擊!可是即便是這樣,還是要耽擱他們一些時間的。

再加上必然存在的拋棄傷員之後,小隊移動速度上的優勢的話,無論是最好的估計亦或是最壞的估計,總體來說都是有利的。而且雖然部隊忌諱拋棄傷員,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可以捨棄幾個傷員而保全隊伍的話,還是可以如此的。

不過雖然是這樣,可是朱德在講出自己這個想法前,還是進行了權衡的,因爲他要準備好應對質疑的同時,儘可能的少在“爭論”上浪費時間。而且朱德也知道,自己這個想法一旦說出的話話,恐怕他面前的這些學員兵,是不能接受的。

果不其然,當他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後,便迎來了潮水一般的質疑與指責。這是這些眼高於頂的學員兵們稍有的一次統一了口徑。他們認爲朱德的想法是偏離了“團結”兩個字的,因爲他們在講武堂裡聽到的最多的兩個詞就是“服從”與“團結”!

但是,雖然是這樣,可是客觀的說,大家還是承認朱德想法是現在他們所能選擇的方式中最好的,而且也是最能保留實力的同時,去的勝利的;不過,可能是因爲“義氣”兩個字吧。這些學員兵還是反對朱德想法,他們寧可要與“敵人”拼死一戰,也不願意拋棄自己的戰友兄弟。

雖然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們就是整個小隊的“拖油瓶”,而且百分之九十的機率,會讓小隊“全軍覆滅”,從而失去了“作戰”以及“取勝”的可能。

而就在這個時候,就在“敵人”越來越接近他們的時候,朱德突然制止了其他人的,說出了那一席使得李根源對他產生興趣並且再後來異常擡愛、重視他的話。

朱德是這麼說的,他對衆人說:“各位兄弟,我知道我的做法是違背軍人的團結的,但是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選擇在這裡與武器裝備與我們相同,但是人數卻是兩倍於咱們的‘敵人’,進行一場決戰的話,那麼我們的結局是什麼?更何況,這還是要放在雙方地形優勢也持平的情況下,可是現在‘敵人’採用的是從我軍左右兩翼夾擊的方式,當然了,這沒有什麼好值得稱讚的,但是別忘了,咱們現在的形勢是無法進行戰術性撤退的,如此一來,我們既不能前進,快速脫離戰場,又無法藉助地勢,且戰且退的情況下,和‘敵人’硬碰硬的較量一場的話,我想,這纔是違背軍人戰爭理論的。”

“雖然拋棄戰友是可恥的行爲,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是最好的選擇,各位弟兄,請不要忘了,咱們是軍人,現在是在‘戰場’上,是戰爭,既然是戰爭,對於軍人來說,什麼纔是最重要的?戰友間的義氣嗎?不!別忘了,在戰場上勝利纔是第一!”

正是朱德的這句“勝利纔是第一”,使得李根源對他產生了重視,雖然那個時候,朱德小隊還是因爲大部分人的反對,從而與“敵人”進行了決戰,其結果不言自明,但是僅僅就是朱德這一句話,卻已經說明了他與常人的不同。

不過,雖然如此,可是那一次之後,朱德也被其他的學員認定成了“貪生怕死,不敢於敵人正面交戰”的膽小鬼。常常嘲笑他,不過當他們都從講武堂畢業,正式投入到軍隊中,經歷過戰爭以後,大家才發現,朱德當時的做法,纔是正確的。

而在那次之後,李根源則開始重視他這一個學生,常常在課後,單獨的教給朱德一些書本以外的東西,這其中甚至包括他自己在日本的時候,看到過的許多的名將的作戰方式,包括有被日本人視爲戰神的乃木希典將軍的秘密戰術方案。

這都是講武堂內沒有課程,同樣這也是十分高級的戰術方案,當時李根源把這些教給朱德時候,其實對此也是抱有賭博的心態的,因爲他從心而言,並不相信朱德這樣一個講武堂的學員兵能夠正確的理解以及體會那麼高深的戰術方案。

可朱德還真就是理解了,而且還能夠從中正確的學習到該學習的東西,這一點使得李根源喜出望外。更加的對於朱德這個人產生了傾囊相授的意思。而實際上他確實也是這麼的,而且不單單如此。

在朱德真是投入到軍隊中以後,他對朱德也是大力的提拔,當然了,這是在公平的情況下,他更願意把機會與機遇,交給朱德而不是別人。也正是這樣,這麼多年過去了,他與朱德之間的情感,是一般人無法相比的。

而且雖然這麼說,但是實際上即便是親屬關係,有些時候也是靠不住的,除非是自己的長輩,還要是親生爹孃那樣的長輩,所以現在說唐繼堯想要和他們成爲親屬關係,其實也是一種委婉的表達,至於到底是什麼意思嗎,相比大家都以偶經明白了。其實放低自己的姿態,放下自己的面子,看起來非常的難,是對自己的侮辱,但是這就看取捨了,誰要實,還是要虛,唐繼堯也好,蔡鍔也罷,亦或者是袁世凱,段祺瑞等等,這樣的個人,肯定都是務實的,哪怕是因爲他們的性格的不同,以及扮演的社會角色的不同,他們之間的行事方式會出現不同甚至是反差,但是實際上,也哦度是大同小異的,因爲他們都很清楚務實的必要性。

日復一日,就這麼,朱德已經就這麼待在家裡快要十天了;對於認識他,熟悉他的人來說,這是不可思議的。

朱德這個人本身就是那種閒不下來的人,再多的工作,再繁重的任務,交給他,他必然是毫無怨言的接下,並且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將事情完成好。想這個樣子就這麼頹廢的待在家裡面,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上一次在唐繼堯的辦公室裡,因爲李根源被撤職一事,他僭越身份的,面對面與之發生了一次言語上的衝突,而且頗爲激烈。不過,縱然他有禮有節的闡述出了自己的觀點。

但是沒辦法,常言說的好“官大一級壓死人”,唐繼堯畢竟是雲南督軍,而他只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特別行動團的團長罷了。雖然他是上校軍銜,可是這又有什麼用那?他手中的權利就那麼一點罷了。

這就如蔡鍔一樣,雖然位列北洋政,府陸軍上將,可是他還不過就是空有一個“昭威將軍”的名號嗎?沒有職位,再高的軍銜、爵位又有什麼用那?

所以當他無力抗爭的時候,他選在了自己最不願意選的方式,那就是像這樣,“自甘墮落”的待在家裡面,不作爲,不理軍務,他想用自己的行動表明自己的立場以及自己堅定的決心。

可是這真的是沒用的,快要十天了,特別行動團的正常運作沒有一個決策人管理,也已經十天了。雖然因爲之前一直處於嚴肅管理下,而井井有條,毫不紊亂,但是這卻也不能就表示這個隊伍不需要一個最高的決策人。

軍隊和地方上的組織是不一樣的,地方上,就算是最高領導不在的話,那麼只要不是極其特別的問題,一般的在職人員,都是可以照顧、處理的,可是軍隊不同,因爲軍隊裡面的內部體系的問題。

就決定了,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現實,多了一個兩個還可以,可是任何職位上要是少了一個兩個人的話,甚至可能導致整個體系上出現問題。因爲畢竟這是出於非戰爭的狀態下,軍隊的日常事務偏向行、政方面。

可如果是在戰場上的話,那麼這一切問題就不存在了,因爲再戰場上,如果一個軍官戰死的話,那麼很自然的就會有另外一個人來接替他指揮隊伍;當然了,這樣的前提是必須是在戰場上。而現在的情況自然是不可以的。

可即便是這樣,朱德就這麼在家裡呆了這麼多天,不但沒有人來找他,要求他馬上回到隊伍中去,甚至連一封申斥的文件都沒有。

這就不能不讓人覺得奇怪了。爲什麼會這樣那?其實朱德本人也是想不通的,但是可能吃出於他的英雄氣的問題,所以對於這件事他纔去的態度是四個字——不聞不問。可是朱德可以不聞不問,而他的手下卻不能如此啊。畢竟軍隊是朱德一手帶出來的,他自己可以因爲意氣而不做什麼,可是其他人,不行。

就在這一天,朱德手下的參謀長,就趕到了昆明城,來到了他的家中。

朱德還是依舊待在臥室裡,就在這接見了這名李姓的參謀長。看到參謀長,一來,朱德不由得先是一愣,因爲他沒想到李參謀長會到家裡來找自己,不過既然他已經來了,朱德自然還是要笑臉相迎了。畢竟他的“氣”與他手下這些兄弟們沒有關係。

說到這就必須要說一說朱德對於帶兵的態度了。有很多人,他們的帶兵的方式大概就是兩種,而且這兩種方式在地域區別上可以明顯的區分出來。

第一種帶兵的方式,就是皖系、滇系常用的辦法,那就是明確等級地位,軍人與長官之間的關係,然後用軍紀、軍令來約束隊伍,用功獎、罪罰的方式來激勵他們,同時按時關餉,來收攏隊伍中的人心。這是有着南方特點的帶兵方式。

而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和士兵交朋友,雖然也有明確的等級地位關係,但是長官和士兵間的關係更親近,而且作爲長官的也樂得和手下人稱兄道弟,常常打感情牌,打家鄉牌。對於隊伍約束力完全來自於長官的個人威望,而軍紀則是配合的一小部分罷了。

而且就關餉這個問題上,第一種帶兵方式在關餉上,是如期按期,嚴格按照規定的額度進行的。而第二種則不是這樣,雖然基本上第二種方式,關餉的時間也是要按照規定的時間與額度的。

但是在某些時候,他們因爲與隊伍中士兵的關係較爲親近,所以有時候可以提早或是延後關餉的日期,當然了,在額度上,也是可以利用情感牌來進行小幅度調整的,有錢的時候就多給點,提前給一點,沒錢的時候就少給一點,延後一些日期。

也可以說,第一種方式是中規中矩的,是嚴苛的規則性方式,而第二種方法則是帶有草莽氣息,綠林味、江湖氣較重的方式。

這也就使得南北方的軍隊的最高層,以及整個軍隊體系上,有着明顯的差異。舉例來說,比如南方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徐樹錚,和他手下的隊伍。就是中規中矩,所以這也導致了南方隊伍中,作爲軍官的人,多是科班出身,或是畢業於各個講武堂亦或是留洋派、士官派。

而北方的代表性人物就是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張作霖了,就拿二十七師舉例,二十七師的高級軍官中,大部分都是草莽出身有的甚至是由匪轉官的,這是因爲其最高領導也就是張作霖本身,就是綠林出身的緣故。而且他們的帶兵方式在很多時候都是富有江湖氣的。

由此就可以看的出,南北方帶兵的差異了,當然了,這原本也就是與最高領導者自身關係是分不開的,最高領導的出身是什麼,那麼他選取其他官員的時候,自然就會偏向什麼,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因爲他出身於此所以他了解這一類中的人!只有自己瞭解的人,他才能信得過!

而朱德方式那,既不是單一的第一種,也不是單一的第二種,當然了, 也不是所謂的兩者的結合體。他選取的帶兵方式首先就是將兩者相互結合,而後在加上第三種帶兵方式,那就是以家庭的模式來約束隊伍。

他所謂的家庭模式,並不是平常常說的那種“我們都是一家人、咱們就是親兄弟”這樣的話,他的家庭模式是真切實際的採用家庭的方式,讓自己手下的每一個人都成爲這個家庭中的一員。

最簡單的舉一個例子吧,那就是朱德手下的特別行動團裡,是沒有伙伕和炊事班的。這可能大家要問了,要是沒有伙伕和炊事班的話,那麼一個團數千人的伙食要怎麼解決那?

很簡單,就像是在家裡一樣,一家人,輪流做飯,將各自家鄉的菜、各自拿手的菜還有各自所懷念且熟悉的味道。

一起拿出來,輪流拿出來,給團裡的其他士兵分享,這樣一來,天南海北的味道匯聚到一處,這就首先解決了菜色單一的問題,而後也因爲是這裡面所有的菜品都是每一個不同的人自己所記憶、懷念的味道。

唐繼堯首先找到的是王文華的哥哥,王伯羣,雖然王伯羣也掛着軍職,但是實際上他啊應該算是一個文人,一個職業軍人與一個帶有軍職的文人之間的談話,而且兩個人又是上下級的關係,所以肯定是作爲職業軍人的一方,佔有優勢,也就是所謂的話語權,而實際上,也正是這樣的,王伯羣那個時候已經被唐繼堯說動了,其實真的說起來,與其說王伯羣是唄唐繼堯說動了,倒不如說他是想爲了自己的弟弟,纔會同意唐繼堯的提議的。

唐繼堯告訴王伯羣,如果他跟着自己去雲南上任的話,那麼對於他們兩家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唐繼堯首先肯定了王伯羣和他弟弟王文華的能力,同時表示,他們兩個都是貴州少有的人才,也是國家的幹才,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唐繼堯對王伯羣說,自己這一次去雲南代理督署總督的位置,實際上是在爲國家消除隱患,蔡鍔將軍去了北、京,雲南沒有了主、政的官員,長此以往下去的話,恐怕雲南湖出現不可預計的變故,畢竟雲南地理位置特殊,接連外域,所以那裡必須要有一個值得信任且非常有能力的人,坐鎮,不然的話,一旦出現了什麼問題,恐怕是來不及反應的。

而且唐繼堯還利用自己與蔡鍔之間的關係作爲切入點,他對王伯羣說自己。

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竊【八】第十七章 詭異之書——地理圖【上】第一千六十五章 大鬧天宮【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蕭蕭風【七】第二百三十一章 凌亂【七】第八百三十七章 水庫【三】第1184章 保險【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曲【九】第二十二章 手段第七百七十一章 多思【七】第一千一十四章 巡【十】第四百零九章 無的放矢【五】第三十二章 北洋六鎮第九十二章 蛟龍第九百二十五章 協同新軍【一】第六十章 朱德的帶兵方式第六百八十一章 盜【七】第八百三十一章 大戰前夕【七】第三十四章 魘【二】第一零九章 終開始第六百三十八章 風雲際會【四】第一千三十六章 遇難國【二】第1202章 動力【八】第1149章 山河動【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化雨【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冬風【四】第五百零一章 戮風【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裂【九】第七百六十四章 驚訝【十】第七章 大總統召見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風撩【三】第1050章 哆哆嗦嗦【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心之失【二】第1079章 大結局【五】第一千一十一章 巡【七】第六十九章 切戰第二十八章 莫名第1118章 哆哆嗦嗦【四】第八百五十五章 列戰【一】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難【十】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將熄滅【十】第四十九章 兵變之處第七百七十二章 多思【八】第六百八十五章 大竊【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武風【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盜【二】第九十七章 關戰第三十一(反)章 不公第二百六十九章 階梯【五】第九百九十四章 跟從【十】第二百七十九章 冬風【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雄渾【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倒行逆施【五】第八十六章 近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變化【八】第1049章 哆哆嗦嗦【五】第一千九十四章 面對【十】第二百四十一章 特戰【七】第八百八十八章 思戰【四】第二十章 刺殺;猴子第八百九十二章 思戰【八】第二十四章 虛·原罪【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變【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披肝瀝膽【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這纔是戰鬥【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戰難【八】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四十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思緒幾許【四】第七十九章 造勢外交第1055章 枯山惡水【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一輪【八】第九百零四章 戰團【十】第六百五十一章 雷霆之勢【七】第八百零二章 欏夫【八】第四百九十四章 百變【十】第八百零四章 欏夫【十】第七百五十五章 驚訝【一】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戰前夕【十】第六百七十九章 盜【五】第七百四十五章 瘴氣【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西去之風【九】第五十六章 激戰第九百三十章 協同新軍【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修【九】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分一秒【十】第九百六十章 鶴唳【六】第1052章 哆哆嗦嗦【八】第四章 袁世凱的意第九百四十八章 淮役【四】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二十一】第七十七章 比戰第三百九十章 披肝瀝膽【六】第一百三十章 時難【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蕭蕭風【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摺疊【五】第三十四章 魘【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化雨【二】第1029章 鬥夜叉【五】第一千四十六章 鏡片【二】
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竊【八】第十七章 詭異之書——地理圖【上】第一千六十五章 大鬧天宮【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蕭蕭風【七】第二百三十一章 凌亂【七】第八百三十七章 水庫【三】第1184章 保險【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曲【九】第二十二章 手段第七百七十一章 多思【七】第一千一十四章 巡【十】第四百零九章 無的放矢【五】第三十二章 北洋六鎮第九十二章 蛟龍第九百二十五章 協同新軍【一】第六十章 朱德的帶兵方式第六百八十一章 盜【七】第八百三十一章 大戰前夕【七】第三十四章 魘【二】第一零九章 終開始第六百三十八章 風雲際會【四】第一千三十六章 遇難國【二】第1202章 動力【八】第1149章 山河動【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化雨【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冬風【四】第五百零一章 戮風【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裂【九】第七百六十四章 驚訝【十】第七章 大總統召見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風撩【三】第1050章 哆哆嗦嗦【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心之失【二】第1079章 大結局【五】第一千一十一章 巡【七】第六十九章 切戰第二十八章 莫名第1118章 哆哆嗦嗦【四】第八百五十五章 列戰【一】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難【十】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將熄滅【十】第四十九章 兵變之處第七百七十二章 多思【八】第六百八十五章 大竊【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武風【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盜【二】第九十七章 關戰第三十一(反)章 不公第二百六十九章 階梯【五】第九百九十四章 跟從【十】第二百七十九章 冬風【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雄渾【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倒行逆施【五】第八十六章 近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變化【八】第1049章 哆哆嗦嗦【五】第一千九十四章 面對【十】第二百四十一章 特戰【七】第八百八十八章 思戰【四】第二十章 刺殺;猴子第八百九十二章 思戰【八】第二十四章 虛·原罪【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變【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披肝瀝膽【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這纔是戰鬥【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戰難【八】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四十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思緒幾許【四】第七十九章 造勢外交第1055章 枯山惡水【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一輪【八】第九百零四章 戰團【十】第六百五十一章 雷霆之勢【七】第八百零二章 欏夫【八】第四百九十四章 百變【十】第八百零四章 欏夫【十】第七百五十五章 驚訝【一】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戰前夕【十】第六百七十九章 盜【五】第七百四十五章 瘴氣【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西去之風【九】第五十六章 激戰第九百三十章 協同新軍【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修【九】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分一秒【十】第九百六十章 鶴唳【六】第1052章 哆哆嗦嗦【八】第四章 袁世凱的意第九百四十八章 淮役【四】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二十一】第七十七章 比戰第三百九十章 披肝瀝膽【六】第一百三十章 時難【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蕭蕭風【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摺疊【五】第三十四章 魘【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化雨【二】第1029章 鬥夜叉【五】第一千四十六章 鏡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