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

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

公孫珣失態大怒是有緣由的。

今日若非是遇到褚飛燕這個身在草莽卻志在廟堂的奇葩山賊,他差點便被那甄度給徹底矇混過去!

然而,甄度是個什麼玩意?!

區區五百石的縣長,連縣令都不是,卻試圖將他這個超品的亭侯給玩弄在鼓掌之中。

想這位無慮候今年不過二十四歲,從緱氏山到彈汗山, 從遼東到洛陽,雖然也遇到過一些變態的鞭撻,但不是長輩便是被人輕輕放過,何曾被一個不曾放在眼裡的人耍成這樣?!

更重要的是,他公孫珣這邊可是在收攏人心,辛苦爲政啊?怎麼就被人稀裡糊塗的又戲弄又搶功,還要被人當刀子使呢?!

“沮公祧!”公孫珣劈開几案後, 繼續手持利刃,也是怒氣不減。

“在下在此。”沮宗幾乎是用發顫的嗓音應聲。

可憐他一個世家公子,來到此處也只是整日陪公孫珣打個牌下個棋,如何見過對方如此盛怒?

“這件事情你已經想清楚了嗎?”公孫珣一手握刀另一手卻指向了對方。

“大略已經想通了!”沮宗趕緊低頭。

“複述一遍!”公孫珣冷冰冰的言道。“讓我看看你與你兄長到底差多少……”

“諸位,自申氏滅亡後,我本不想再殺人的,也不想在諸位面前露出此刀的刀刃。”公孫珣站定身子,乾脆利索的拔出了自己的那柄斷刀,也是開門見山。“但有些人實在是做過了頭,不殺不足以泄我心頭之恨……我今日叫諸位來,並不要求諸位做什麼,只求一個見證!待我殺人後,爾等儘管將此事說與你們的好友至交,故人舊識……只求不做修飾,直言不諱即可!”

“公孫縣令!”甄度勉力應道。“我大概知道你誤信了一個山賊和一個逃犯,對我有了誤會……”

邯鄲氏族長心知再無幸理,也是深呼吸了一口氣,挺直腰桿來到院子最中間,並對着公孫珣微微拱手:“君侯可是要問襄國縣一事?”

自魏氏以下,趙國大小宗族全都在忐忑不安中被邀請到了城中,而相聚的地點居然是滿是野草的郡府官寺……按照公孫珣派出去請人的義從所言,那裡地方寬敞,也是趙國名正言順的治所,正適合明正典刑!

沒有座椅,沒有几案,沒有宴席,更沒有大鍋煮羊,所有人都只是表情呆滯的站在滿是荒草官寺院中,忍受着螞蚱與蚊蟲,然後悄悄的跟面色慘白的邯鄲氏族長保持了一定距離……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事到如今,便是那些‘小門小戶’的人也都知道了,申氏餘孽刺殺公孫珣不成反被殺,而與此同時襄國縣長卻在治下蘇人亭的一個邯鄲氏莊園中圍殺了數百太行山賊!

怕是傻子纔會以爲這中間沒有關係!

實際上,邯鄲氏族長這幾日光是信件都寫出了七八封去,甚至還給冀州刺史王方寫了信……得虧公孫紙的出現讓這年頭寫信變得如此輕鬆……反正,就差請巫女做法將自己死了幾十年的親爹請回來了!

“或……或許……或許吧?”邯鄲氏族長結結巴巴應道。

實際上,便是呂範、婁圭等人也都對此事有一些不同看法,他們認爲或許真是邯鄲氏所爲也未必……只不過公孫珣盛怒之下,把刀子和‘故事’都送過去了,那呂子衡也只好捏着鼻子在宴席上將此人綁了回來。

“喏!”沮宗小心翼翼的接過這把頗爲知名的斷刀。

“說的好!”就在甄度氣色漸緩之時,公孫珣忽然失笑。“但是,你家中名聲也很不好。故此,那姓申的說你們潁川甄氏多爲賣友之人,你之所爲宛如你叔祖一般時,我也是難辨是非……”

公孫珣擡眼看了下此人,若非是此人武力、野心都超出一個山賊的範疇,否則他這位無慮亭侯今日怕是真要栽在那個甄度手中。但是,與脅迫他人相助自己的申虎相比,與用心歹毒,殺傷無辜的甄度相比,此人難道就很純良嗎?

“他還故意在公文日期上留下了極爲明顯的破綻。”王修也在一旁補充道。“便於推脫……”

要知道,儘管出於兔死狐悲之意對邯鄲氏有所同情,但平心而論,甄度也是一縣之長,從官府的角度來說,都是一面之詞,不信同僚難道要信別人嗎?

其實,這也是甄度計劃中的絕妙之處,儘管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滴水不漏,但他畢竟是一縣之長。所以從常理來說,公孫珣沒有理由去信一個明顯跟他有利益衝突的邯鄲氏、一個太行山中跑出來的陌生山賊、一個跟他有滅族之仇的申氏餘孽,卻去懷疑一個同僚。

然而,寫出去的信幾乎全部石沉大海,最期待的冀州刺史王方也同樣連個回信都沒有,這就難免讓邯鄲氏上下人心惶惶了。

要知道,邯鄲氏族長的親父,之前便說過的,可是官至兩千石的。

“我不是爲你。”恢復平靜的公孫珣丟下這句話,便轉身走入了房中。

“明白了!”沮宗猛地打了個寒顫,然後躬身一禮,便逃也似的捧着刀子離開了後院。

周圍圍觀衆人一時無言……乃至於議論紛紛。

聽到這裡,公孫珣的表情愈發陰暗,也就兀自接過了此言:“若是此事成了,那申虎明明是他僱傭褚燕殺的,卻在外人看來是褚燕有感於我的德行而動手了斷的;那盜匪明明是他引來的,也是他滅口的,卻成了他的功勞,我辛苦出兵卻只是白饒;最後還要嫁禍給邯鄲氏,讓我去找邯鄲氏的麻煩?!這算一石几鳥?!”

一連數日,平安無事。

“是。”沮宗乾嚥了一口口水後應道。“申虎本人應當只是個意外,但不知是巧合還是有心,他便去投奔了有些交情的甄縣長……”

“那來行刺我的太行盜匪也說自己是你甄縣長所傭……又做何解?”

原來,目光所及之處,居然有一位衆人的熟人被反綁着雙手給推了進來……此人出任襄國縣長已經兩年有餘,趙國境內的大族管事人,又有幾個不認識的呢?

“甄度因爲祖上的故事不得已收留了申虎,然後便陷入了到了兩難之地。一邊,他無論如何不能再讓甄氏擔上賣友之名,所以必須要保住申虎;另一邊,這個申虎卻要執意報仇,與君侯爲難, 這其實也是死路一條。”猜度到這裡,沮宗也是不由一嘆。“於是甄度便苦心設計了這一切……表面上是一力協助申虎報仇, 又是利用太行山匪轉移視線,又是突襲刺殺;而內裡卻有多重準備,大致是要借君侯與山匪之手了結此事,最後再滅口山匪,瞞過君侯。”

“且不說這個,邯鄲氏也是本地名族,他們也覺得是你勾結了太行山匪……”

“那此事便簡單了,”公孫珣從容打斷了對方話語,倒是依舊不喜不怒。“現如今是先有數百賊人犯案後消失不見,然後又有襄國縣長用印公文到我手中,直言在你家莊園放火圍殺了數百賊人……然後邯鄲公你又告訴我,是襄國縣官府之前讓你們清退了那個莊園?”

也是可憐!

就在衆人一邊忍受螞蚱,一邊學以致用般的暗暗研究邯鄲氏族長此時的‘死相’之時,公孫珣也是在一羣心腹和數十持刀武士的簇擁下忽然間涌入了官寺。隨即,前者隨着這位無慮亭侯堂而皇之的立在許久沒有打開的官寺大堂前的臺階上,後者則四散開來將所有人圍住。

聽到此處,一旁圍觀的趙國名族長老們也是紛紛愕然無語……看來這公孫珣居然以爲此事是襄國縣縣長所爲,而邯鄲氏無辜了?也不知道是得了什麼證據或證言,居然直接不顧法度,將人家一縣之長給捆縛到了此處。

“甄縣長,”公孫珣立在臺階上,居高臨下。“當日匆匆赴任,未曾拜訪,不想你我今日以如此局面相見。”

“放屁!”甄度怒斥道。“你們邯鄲氏仗着人口繁多,勢力龐大,肆意侵害鄉里,只因爲之前要你家清退侵佔河道的莊園,便勾引太行山匪荼毒我縣!如今更是惡人先告狀,反咬一口,如此作爲又有什麼資格自稱世族?!公孫縣君,請你明鑑!”

“是……”沮宗當即更正道。“申虎應該早就知道這位甄縣長祖上出過一個因爲賣友求榮而聞名天下的小人,明白對方無論如何都不會再作出類似之事,否則潁川甄氏花了幾十年重建的名聲便要毀於一旦,這才專門去投奔對方。甚至還可能把自己投奔此人的訊息提前通知了別人,逼得甄度不得不接納他,也不得不襄助於他!”

而到了今日,這邯鄲氏族長也是認命一般跟着來請之人入了城……據說,來時哭哭啼啼,重新檢查了一遍遺書不說,連個服侍在身邊的後輩都沒捨得帶,生怕到時候多送一個人頭。

“我父乃是兩千石,家中乃是世族……”

“所以你便退出去了?”

邯鄲氏的族長几乎搖搖欲墜。

“一個盜匪!”甄度再度重審了一遍自己的理由。“君侯何以信一盜匪,又信一殘民豪強,而不信一縣長?!如此,何以服天下人?”

“怎麼可能是巧合?”

“不錯。”公孫珣微微眯起眼睛質問道。“賊寇數百,隱匿在你家的莊子裡,此事你有何話可說?”

一個擁衆百萬的山賊沒有理由去刻意污衊一個五百石的縣長……這麼一想不就很自然了嗎?

“回稟君候。”事到臨頭,邯鄲氏族長再度長呼了一口氣,也算徹底放開了負擔。“此事我真不知曉,那個莊園因爲佔據河道,最近被襄國縣連發公文,要求退出……”

當然,和其他人因爲對山賊的輕視,而總是不願意相信那個關鍵證人的證言不同,公孫珣卻是從骨子裡更願意去相信那個綽號‘飛燕’的太行山賊的,因爲他知道這個人後來的成就……自家老孃是隱約說過一個黑山‘飛燕’的,雖然彼時姓張,但山賊嘛,改個姓似乎也沒什麼,關鍵是,公孫珣記得很清楚,此人居然在黃巾之亂後一度擁衆百萬。

“那你們邯鄲氏與襄國縣官府中必然有一個與太行山賊人有所勾結……對不對?”

“正是如此!”邯鄲氏族長恍然大悟,不顧禮儀連聲出言。“君侯明察秋毫,正是如此!”

王修目視自家這位君侯轉入房內,心中也是一時感嘆……其實,他早看的出來,自家主公心中向來有一股難以描述的傲氣,不是對某個人的,也不是對某些人,而是對這普天下萬事萬物的,故此今日險些被鄰縣縣長玩弄於鼓掌之後纔會如此震怒。

當然,此時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王叔治這人歷來勤懇忠謹,便趕緊招呼來婢女僕役,收拾几案,並安頓那隻‘飛燕’,又尋人來與他看傷……當然,人家褚燕既然號爲飛燕,便是公孫大娘都隱約提過的人物,那幾個想要滅他口的人又怎麼會是他對手,一身血跡到多是旁人的。

其餘人也是愈發用同情的目光關照起了此人……衆人皆是心思通透之輩,如何聽不懂公孫珣話中的意思?這位侯爺雖然言語平和,好像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決心卻是顯露無疑,更是早有準備,絕不動搖!

“邯鄲公……”公孫珣果然開口了。“你到前面來,我有話問你。”

“是!”邯鄲氏族長趕緊言道。“當時君侯剛剛在此地誅申氏立威不久,我怕襄國縣長有意仿效,爲以防萬一便趕緊……”

“正是如此。”

“多謝貴人爲我那些兄弟報仇……”褚燕此時方纔回過神一般,俯身叩謝不止。“褚燕感激不盡!”

“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卻反被聰明誤!”公孫珣看了一眼因爲甄度下手太快還頹廢在池塘邊上的褚燕,卻是將刀子轉手遞向了沮宗。“既然公祧對此事已經明瞭,那便好辦了……拿着這把刀子!”

“公孫縣令!”甄度趕緊反駁。“你不信一縣之長,反而要信一個屢次與你爲難的地方豪強之輩嗎?!”

“接着說。”

“做我的公車去,以使者的名義去襄國縣尋郡功曹掾呂範。”公孫珣忽然輕輕咧開嘴角笑了一聲,語氣也變得溫柔了不少。“將你剛纔所說的這個故事說與督軍的呂子衡聽,再把刀子給他……讓他把人與我帶到邯鄲來!”

衆人當即肅然,連魏鬆都在兒子的攙扶下低下了頭。

“把人帶上來。”公孫珣忽然一揮手,倒是讓滿院子人目瞪口呆。

但也僅僅就是數日後,隨着呂範、婁圭、沮宗、趙平還有三百車騎自襄國縣返回邯鄲城,然後那個大鬍子牽招也帶着幾十個義從匆忙從太行山中返回後,城中氣氛卻陡然變得緊張起來。

不止如此,後院安頓好後,王修還不忘轉到官寺前院,叫來所有縣吏,一邊讓他們調度了些許守城的郡卒來防衛官寺,一邊卻又安撫人心,準備迎接那三百車騎歸來後的風波。

“申虎無恥!”甄度額頭青筋暴露。

“你焉知此人喚做申虎?!”公孫珣忽然冷笑。

—————我是哭泣的分割線—————

“太祖爲邯鄲令,襄國長暗妒,乃遣刺客做使者至。逢太祖與沮宗棋於縣寺後院,見宗世家風範,風流倜儻,遂解印綬,戲使沮公祧代己,自捉刀立檐下雨中。既見,刺客入內,直棄刃於地,告以區直。宗奇而問之。刺客乃曰:‘君侯雅望非常,然雨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故不敢動。’太祖笑而赦之,復贈百金以慰。”——《世說新語》.詭譎篇

(本章完)

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36章 潁川論士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149章 清楚第53章 中流擊水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第109章 道旁第53章 中流擊水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95章 當走第188章 老雉望河嘆(補昨日)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11章 遠方的訊息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晚上別等第137章 直下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105章 渡口第145章 盛意(中)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42章 請和第400章 河北風清人自知(7k勉強2合1)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466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8k爲白銀盟加更)第260章 太守孝衣橫野渡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99章 小謀第134章 何去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416章 單騎偏能復十城第67章 大人(上)第63章 臨陣(中)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125章 無生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320章第21章 戲殺(5.5k)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29章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167章 祭旗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第94章 放火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117章 相邀第127章 巡遊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23章 不疑(6.6k)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134章 何去第483章 違天輒非凱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124章 待死第115章 夜訪第94章 放火第121章 崩壞(下)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42章 請和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155章 狂言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177章 背德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175章 國破第131章 求見第1章 楔子晚上別等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153章 無力(下)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168章 天命第87章 表文第10章 家暴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35章 夜涼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
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36章 潁川論士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149章 清楚第53章 中流擊水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第109章 道旁第53章 中流擊水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95章 當走第188章 老雉望河嘆(補昨日)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11章 遠方的訊息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晚上別等第137章 直下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105章 渡口第145章 盛意(中)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42章 請和第400章 河北風清人自知(7k勉強2合1)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466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8k爲白銀盟加更)第260章 太守孝衣橫野渡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99章 小謀第134章 何去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416章 單騎偏能復十城第67章 大人(上)第63章 臨陣(中)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125章 無生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320章第21章 戲殺(5.5k)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29章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167章 祭旗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第94章 放火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117章 相邀第127章 巡遊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23章 不疑(6.6k)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134章 何去第483章 違天輒非凱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124章 待死第115章 夜訪第94章 放火第121章 崩壞(下)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42章 請和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155章 狂言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177章 背德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175章 國破第131章 求見第1章 楔子晚上別等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153章 無力(下)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168章 天命第87章 表文第10章 家暴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35章 夜涼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