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邀請

第41章 邀請

“不用你來,我自己穿。”洛陽南宮正宮廊外,五日一次的朝會之後,黑眼圈的劉寬笑着趕走了小黃門,將笏板放在了地上,然後自己蹲下來穿起了絲履。

“我也自己來好了。”就在此時,身旁忽然也有人仿效着自己蹲了下來。

劉寬不用擡頭也知道身邊的人是誰,畢竟太熟悉了:“光祿大夫怎麼如此不講禮儀啊,你不是向來爲人最方正的嗎?”

“方正也好,禮儀也罷,跟自己穿鞋子有什麼關係?你劉文繞就喜歡裝糊塗。”說話的正是弘農楊氏的楊賜。

那麼楊賜又是哪位呢?

答案是,其出身於弘農楊氏嫡流,其祖父楊震因爲經學水平卓著,尤其是家傳的《歐陽尚書》最爲出色,所以聞名海內,號稱關西孔子,並以此被拜爲太尉;其父親楊秉也做過當朝太尉;而楊賜自己則師從又一位太尉桓焉,然後在當今陛下十二歲從河間國被奉迎入朝立爲皇帝后,他更是和劉寬一樣位列三位帝師之一,並在前年一度出任司空!

這個出任使得弘農楊氏一躍成爲了繼汝南袁氏之後第二個達成‘三世三公’成就的家族,而考慮到他那才三十多歲的兒子楊彪也已經以‘通經’而聞名,四世三公想來也不遠了。

總之,這種人物,即便是遇到了災禍卸任了三公之位,那也要繼續當個光祿大夫的,而且還要額外加秩表示恩寵。

順便再說一句,這次熹平石經的工程就是這位來抓總……而根本不用懷疑,等明年,他肯定會以這個工程爲功勞再度拜爲三公。

這就是這年頭做官的規矩——你老子是什麼位置,那當兒子的只要不是廢物,一般就也能做到什麼位置。

所謂一個蘿蔔坑是對着一整家蘿蔔的!

南宮宮牆下,兩位大佬並肩緩緩而行,所有人都知機的沒有去打擾。

“那就好。”楊賜點點頭,也不再多言,直接手持笏板,邁開方步離開了。

“這倒也是。”劉寬忍不住嚥了下口水,要知道,即便是劉寬這種家世也很少能喝到葡萄酒的。

“他不是還自請了兩個助手嗎?”楊賜微微嘆了口氣道。“所謂‘將能書生二人,共詣東觀’……那就讓蔡邕和我嫡子楊彪去當他的助手好了!我連自己的嫡子都交給他了,他憑什麼不服氣?”

“那就讓《詩經》如何?”楊賜繼續嘲諷。“你劉文繞海內長者,這次就不要爲你家的《韓詩》爭位了,讓古文的《毛詩》來當官學如何?人家盧子幹不是在上表中提到了《毛詩》嗎……‘今《毛詩》、《左氏》、《周禮》諸古文各有傳記,其與《春秋》共相表裡,宜置博士,爲立官學,以助後來,以廣聖意’……我沒背錯吧?”

“是這樣的,兄長近日連得了數石涼州葡萄酒。”話到這裡,公孫越適當的笑了一下。“他知道老師最喜歡美酒,所以絕對不敢獨享。只是如今天熱,葡萄酒又存在深挖的地窖裡,既不敢輕易搬動到洛陽,又擔心天氣太熱地窖支撐不了太久……”

“公孫越是吧,你怎麼在此處?”劉寬好奇的問道。“我的車子,還有駕車的老僕呢?”

“哦?”劉寬心中難免有些警覺。“去緱氏幹嗎?”

“將計就計罷了。”楊賜板着臉答道。“他不是自請入東觀(東漢國家圖書館兼史學館,位於洛陽南宮)校訂經傳嗎?可是如今東觀之中非只是校訂經傳這件事情,還有修史這份大事的!所以,讓他進去就是了,下次朝會就讓他進去!但進去以後卻不讓他碰經傳,只讓專心修史就行,修個兩年史書,等到碑文都立起來了,他還能如何?!反正東觀在我等操控之下!”

“盧子乾的上表你怎麼看?”楊賜手持笏板,闆闆整整的邁着方步。

“這些我自然明白。”楊賜一臉的不以爲然。“我只是想問你劉文繞該如何應對此事?”

“這種先欺騙後以權勢壓人的小手段,失之於詭譎。”劉寬連連搖頭。“盧子幹會服氣?”

“希望不大。”劉寬再度搖頭。“甚至於說根本毫無可能,但你既然說了,我自然會去與他聊一聊……”

“太強硬了。”劉寬連連搖頭。“擺明車馬就是要請立古文爲官學,太強硬了。”

“老師。”公孫越趕緊從馬車上跳下來,笑着行禮道。“你那家人我讓他自己回去了……至於我爲何在此處,不瞞老師,是我兄長公孫珣讓我來接老師你去緱氏山的。”

劉寬低頭思索了一下:“你既然已經有了主意,爲何又要找我?”

“山東輿論洶洶怎麼辦?”劉寬那張始終帶着黑眼圈的臉也終於嚴肅了起來。

“時事變幻,我也不想說什麼古文悖逆聖人原意之類的話。”楊賜站住身子正色答道。“但是我們今文微言大義,字字珠璣,闡述聖人至理……是一個字都不能改的!”

然而,正當這位當朝光祿勳一邊想着該如何找藉口再去跟盧植見一面,一邊慢騰騰的踱步來到南宮門口的時候……他卻驚訝的發現,機會主動找上門來了。

“可要是這樣的話,盧子幹你又要如何應對?”劉寬緊皺眉頭緊追不捨。“你也知道他是古文在朝中唯一一個博士。況且此人海內名儒,負天下之望,還與陛下還是同鄉,今日陛下的猶疑七成倒是因爲盧子幹這個人的緣故。如此人物,當日決定修建石經時,我們也只能調虎離山而已,卻也被他從容破局!如今他在城外緱氏山上虎視眈眈,還如此擺明車馬,如此強硬,你又能有什麼法子鎖住他?”

“山東雖然洶洶,可想要切入此事卻只能從盧子幹一人身上發力而已,因爲盧子幹是在朝的唯一一位古文博士。”楊賜毫不猶豫地答道。“只要能將盧子幹鎖住,此事就可以安然渡過!”

“讓出哪本來?”楊賜冷冷的質問道。“《春秋》能讓嗎?”

“那老師?”

“守得了一時,守的住一世嗎?”劉寬搖了搖頭,轉過身來將插在脖頸後面的笏板拿下來,也是慢悠悠的離開了。

“總之。”公孫越再度躬身行禮道。“最近河南的蝗災已經過去,着實可賀;而天氣炎熱,洛陽城內又實在是暑氣太盛……因此,我那兄長決定就勢邀請諸位洛陽、緱氏的好友同門,今日一同去緱氏後山的陰涼小溪處避暑飲酒,而老師和盧師自然是要做主賓的,就不知道老師有沒有時間撥冗一去?”

“一來自然是知會你一聲,關中今文世家無外乎就是這幾家了,一定要共進退。”楊賜坦誠道。“二來,我知道你與盧子幹是酒友,私交甚篤,所以希望你再去與他談談,若是能勸他回心轉意,不再苦苦相逼,我又何必如此行事?”

“哎呀……”劉寬聞言再度將笏板插進了自己脖頸上,然後稍顯猶豫的搓了下黑乎乎的雙手。“這個蝗災過去確實可賀,而且師生共飲于山陰小溪處,頗有曾子的情趣啊!只是我這剛下朝,連官服都沒脫……”

“《春秋》是元經,斷然不能讓。”劉寬當即苦笑。

“這些天可不止是盧子幹上書。”劉寬搓着手答道。“整個關東,自河北到荊楚,幾乎都有名儒、世族聲援,便是以兩千石身份上書的人也不在少數。所以,我以爲不如讓出一兩本來,也算是給關東諸公一個交代……”

“那你意欲何爲呢?”劉寬無奈反問道。“你可是此次石經總攬之人,無論如何要給個答覆的。而且也實在是拖不得了,再拖下去,說不定陛下就會動搖!”

劉寬爲之愕然:“何至於此?”

“誰讓石經這件事是我主導的呢?”楊賜搖頭道。“既然要楊某負責,那楊某自然義不容辭。”

“走吧!”劉寬穿戴着全套光祿勳的官服綬印,脖子上插着笏板,竟然直接就跳上了對方的馬車。“夏日盛暑,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緱氏,風乎舞雩,醉而歸……到了那地方,再換衣服也不遲啊!”

饒是公孫越心中緊張萬分,看到如此情形也不禁哈哈大笑,於是他也翻身上去,親自趕車將這位剛下朝的光祿勳沿着官道一路送出洛陽,直奔緱氏去了。

“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論語》.先進

PS:感謝編輯大佬的愛護……上分強了。

還有新書羣,684558115,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54章 見識第336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107章 內堂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78章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296章 脫粟在傍書在前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77章 撤屯(下)第11章 遠方的訊息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61章 中軍第39章 虛驚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116章 驚動第447章 幾人虛費一生心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382章 定跨赤龍越長塬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128章 爺們第46章 幘巾第139章 劫持(下)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35章 夜涼第239章 戰左復戰右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21章 戲殺(5.5k)第4章 相談附錄3:漢燕演義標題集——燎原火第174章 兵臨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170章 失控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150章 明白第442章 卓哉光武真聖君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531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上)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293章 死生雖天命第116章 驚動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462章 吾疑漢室曾漏網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167章 祭旗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111章 災異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70章 大饗(中)第398章 莫將生死較疏親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131章 求見第241章 盜馬亦盜人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30章 花明柳暗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41章 邀請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139章 劫持(下)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112章 洶洶
第54章 見識第336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107章 內堂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78章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296章 脫粟在傍書在前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77章 撤屯(下)第11章 遠方的訊息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61章 中軍第39章 虛驚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116章 驚動第447章 幾人虛費一生心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382章 定跨赤龍越長塬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128章 爺們第46章 幘巾第139章 劫持(下)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35章 夜涼第239章 戰左復戰右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21章 戲殺(5.5k)第4章 相談附錄3:漢燕演義標題集——燎原火第174章 兵臨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170章 失控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150章 明白第442章 卓哉光武真聖君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531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上)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293章 死生雖天命第116章 驚動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462章 吾疑漢室曾漏網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167章 祭旗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111章 災異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70章 大饗(中)第398章 莫將生死較疏親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131章 求見第241章 盜馬亦盜人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30章 花明柳暗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41章 邀請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139章 劫持(下)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112章 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