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移鎮

第89章 移鎮

監督工程是件異常乏味,甚至是讓人有些揪心的工作。

之前公孫珣在冀州時就曾經感慨過,如果一旦有戰事,當地老百姓被征伐徭役的話,不知道有多少民戶會因此破產……但那還只是河北,而河北終究算是大漢朝的腹心之地, 富庶程度根本不是幷州能相提並論的。

總而言之吧,爲了這場‘一勞永逸’的軍事行動,在熹平六年的上半年,公孫珣親眼目睹了整個雁門郡是如何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破敗下來的……前期徵募民夫造成大量民戶逃亡,中期徵收糧草使得不少中產之家都跟着破產,後期爲了加急完成工程, 又有很多官吏、大戶人家被牽連治罪。

一開始的時候,公孫珣還有些隱約捨不得這地方,畢竟是在這裡建起了軍營, 畢竟是在此地招募了大量兵員,畢竟是在雁門有了些人脈和根基,畢竟是每旬都在這裡看蹴鞠……但等到了後來,眼看着平城外面的市集漸漸消失,士卒們的比賽也漸漸無人問津,甚至於整個平城都變得灰敗下來,他後來根本就是想快速逃離此地!

“公孫司馬。”才半年的時間而已,郭縕就給人感覺老了三歲一樣。“這半年來多謝你體諒我們難處……你將要去幽州,我沒什麼別的可做的,一杯水酒相送。”

公孫珣雙手接過酒杯,一時苦笑:“郭太守客氣了,應該是在我雁門一年多有叨擾。再說了,高柳雖然屬於幽州轄治,但距此處不過區區九十里路, 又不是什麼山高路遠的地方,以後咱們依舊是鄰居。”

“怎麼可能還是鄰居?”郭縕強笑道。“雖然士民稍有疲敝, 但我漢軍終究甲仗鋒利, 士卒精悍, 便是不能一漢當五胡,也能當三胡……而彈汗山就在高柳塞以北三百里處,又有遼西一戰的大勝使得鮮卑中部空虛,所以此戰終究是我大漢勝面居多,屆時以公孫司馬的威名,遲早是要高升的。”

聽到這話,捧着酒杯的公孫珣也不由失笑……沒錯,不管如何,無論是自己的認識還是自家老孃的剖析,都表明這大漢,甚至於隨後百年的北地軍閥,都能對周圍異族保持壓制。所以這一仗,便是有些倉促,便是幷州這裡有些不對味,那想來總體大局上也不至於會有太多閃失的。

甚至那‘請託’大宦官王甫爲將的田晏,本身也是大漢僅存的一代名將,他和夏育都是涼州三明中段熲的麾下最出色的將領,正如董卓之於張奐一般。而且,不久前公孫珣還得到消息,臧旻那裡大概是覺得自己手裡沒有足夠的心腹漢軍壓陣,竟然把在下邳那邊當縣丞的故吏,江東猛虎孫堅孫文臺給叫來了!

後者前些日子剛剛帶着幾百個江淮遊俠來到了西河……話說,公孫珣這時候才隱約反應過來,爲什麼韓當和程普這哥倆能與孫堅有交集了,不是這倆人去了南方,而是那隻江東的老虎居然來過燕代之地!

“儘管講來。”郭縕不以爲意道。

“正是如此……前面就是夏公的校尉府了,小心他的親軍義從隊長高衡高玄卿,就是那個五短身材的,此人與我有隙,甚至一度拔刀對峙……不過沒辦法,此人頗有幾分勇力,手下又有百十個從渤海跟過來的遊俠,你不來之前,我手中無兵,還正愁如何壓他一頭呢!”

“這種人遲早要出禍事!”公孫珣壓低聲音答道。“打完這一仗,弄個出身後,你我兄弟趕緊離了他纔對!”

“寧城這裡,夏公基本上已經能一言九鼎,而幽州刺史劉公也頗爲和善,一方面很少過問這邊的軍務,另一方面錢糧卻是一點都不會少的……唯一麻煩的是代郡太守王澤王季道,此人與我們侯太守一起以‘知軍務’調來的,但他仗着自己是幷州名門,本人是天下名士,三番五次的和夏公彆着來。”

公孫珣聞言自然無話可說,公孫瓚雖然心有不甘卻也只能悻悻而走,兄弟二人一起下馬,直接步入校尉府去了。

公孫珣連連頷首。

“郭府君,”公孫珣指了指一旁的平城道。“這些人原本不過千人,我帶走了一二百青壯,之前徵發徭役時又逃了數百人,如今也不過就是數百婦孺而已……我聽說平城那邊之前因爲逃避徭役也空出了很多房子,不知道能不能讓他們分散移居到平城城內,妥善安置呢?”

最起碼以公孫珣的理解是輸不掉的。故此,他便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就當笑納了對方的好意。

話說,從這一點上來看,有漢一代,軍事上終究還是不虛的,無論是遼西的郡治陽樂城,還是着代郡的郡治高柳城,都是首當其衝的軍事要地,頗有幾分郡守守國門的味道。

“多謝府君了。”公孫珣誠心一揖。

“喏!”萬般心思,此刻都已經被公孫珣拋之腦後了。

“不說這些了。”公孫瓚繼續說道。“這要塞中我已經給你騰好了,現成的營房,讓子衡與義公他們忙活便是,你且輕騎隨我去拜會夏公!”

公孫珣肯定沒有蛋疼的去擺什麼官譜,實際上,他在見到公孫瓚的第一時間就直接下馬迎了上去。“大兄爲何在此處?”

“誰說不是呢?”公孫瓚也是搖頭。“文琪,我與你私下說一聲……我雖然只來這位夏公賬下區區數日,卻也看出了一點門道,此人治兵打仗雖然堪稱宿將,但於政爭一路,根本不入流……那王澤之事,之前一鬧出來我岳父就與我說了根底,但是一直到現在這夏公都還搞不清楚人家爲什麼跟他對着來呢!”

公孫珣先是連連點頭,然後又趕緊安慰了幾句:“大兄也不必在意,千石到兩千石,指不定要有多少年的宦海沉浮呢,我不過先行一步,等大兄你有了正途,終究會趕上來的。”

“不瞞府君。”公孫珣正色道。“我部中有三一之數俱取自於五原移民,他們之前所居的地方毗鄰我部軍營,我部在時自然無憂,可如今我們去了高柳,而匈奴人卻要來此……”

“大兄夾帶中想來如今也有不少人物了?”公孫珣不禁一怔。

“我可不像文琪你這麼年輕就配上官印了。”公孫瓚看了一眼自己族弟身上的黒綬銅印,忍不住連連感慨。“所以思前想後,終於還是去投了夏公,如今乃是夏公軍中屬吏,剛入幕中兩三日而已……他聽說你是我族弟,就讓我來迎你!”

“承文琪的吉言了。”

聽到此話,韓當與程普不禁面面相覷,卻也懶得多言,而呂範氣度極佳,根本不以爲意……至於公孫珣,看在對方那句少君與主母的稱呼上,權且原諒對方了。

“然也!”

公孫珣聞言冷笑不語,只見他先把綬印往腰間一藏,然後徑直加速打馬上前。

“我一個軍中屬吏,哪來的夾帶裝人?”公孫瓚不以爲然道。“不過這一年多確實在燕代一地結識了不少豪傑人物,且等我像你這般帶綬佩印以後再行招募。”

話說,這倆人真不是在客套,更不是在暗含嫉恨笑裡藏刀。實際上,原本這哥倆在遼西和洛陽的時候還是有這麼一點若有若無的競爭意味的(公孫越都能看的出來),但等到真正成了年,離開家鄉,以官吏的身份在外地廝混起來以後,他們才紛紛意識到,如果沒有真正靠的住的人相互支持,那麼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都是難上加難的。

“夏公本部其實也沒有多少漢軍,不過兩千餘步騎,加上你那一部,勉強三千漢軍。”一路行來,公孫瓚自然免不了沿途講解風物。

“來此處是奉命謁見夏公?”

公孫珣再度頷首不及……話說,夏育的駐地就在寧城,位於代郡與上谷郡的交界處,距離高柳不過數十里路,輕騎前往完全就是一個下午的事情,跟之前在幷州往西河送個信都要好幾天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此時自己剛剛正式被劃撥過來,公文什麼的且不提,大戰在即,總得見見自己的主將吧?

“都出塞了,還在乎什麼邊防空虛?”

“如此倒也是。”

“這也太少了點吧?”

“然也!”

公孫珣這邊帶着六七百人從平城出發,全程都沿着長城內沿行進,由於道路通暢、沿途安全,中間只歇了一晚上,第二日中午就從容到達了高柳塞……而在這裡,他居然在迎接自己的人中見到了兩個闊別已久的面孔。

“所以,”那高衡捂着臉壓着火氣問道。“這位千石的別部司馬便是伯圭兄的族弟了?”

更別說了,以此時二人的目光看過去,天下這麼大,難道還容不下一個公孫珣和一個公孫瓚嗎?便是公孫珣心中知曉的更多,那也是隱隱盼着對方撐得更久一點才更好吧?

而和公孫瓚見過禮以後,公孫珣卻又看向了對方身後的一人,不過卻不禁掛上了一絲古怪的笑意:“婁圭,你又爲何在此處呢?”

“每郡兩千。”

“……”

看到這一幕,公孫珣心裡登時就沒了興趣……一個粗人而已,還以爲是什麼出色的對手呢?於是便閉口不言,任由公孫瓚在那裡發揮。

“不是嗎?”公孫瓚忽然厲聲喝問道,聲音震得半條街都聽得清清楚楚。“你剛纔還想拔刀呢!不知道軍中階級何在?!”

“希望如此吧!”公孫瓚嘴上如此謙虛,但卻掩飾不住自己那一臉的躍躍欲試。“不管如何,這一戰我絕不會再錯過去了。”

“不好說,中樞的命令已經下了,出塞在即,可烏桓人和夏公卻還沒談妥,主要是賞賜沒有到位的緣故,所以他們現在只願意出四千突騎,而夏公希望他們能出七千,乃至於九千突騎……”

“所以說,這次出塞,還是要徵召大量烏桓突騎才能成行,而上谷烏桓與遼西烏桓也有些不同,他們生活在塞內,更加漢化,也更加溫順。”

公孫瓚不由失笑,卻是慢悠悠的跟在了後面,一直等到前面發生了馬匹撞人、爭吵,然後自己那位族弟一鞭子抽到了高玄卿臉上以後,他才忙不迭的趕到了現場。

“公孫司馬。”然而,沒過多久,一名軍吏就從校尉府中跑出解圍,儼然是這個高衡頗得賞識。“將軍請你和伯圭一起進去。”

“如此豈不是邊防空虛?”

總之吧,拋開這些人的人品、來路什麼的不提,現在的情況是,田晏、臧旻、夏育三位宿將兵分三路,董卓以幷州刺史的身份在幷州壓陣,劉虞以幽州刺史的身份在幽州壓陣,而且軍中還有孫堅、公孫瓚、韓當、程普等等大氣運的豪傑……如此陣容,配合着一萬多幽並漢軍精銳,一萬多烏桓、匈奴突騎,後面還有整個大漢做支撐,去打距離邊防線只有三百里的一個彈汗山。

“大兄必然能立下殊勳!”

“多少?”

“這本就是我這個太守的職責。”郭縕無奈搖頭道。“倒是司馬這邊,我之前就聽人說,你在此地一年,愈發顯出仁義之心了。”

“你家的賬房。”公孫瓚完全不曉得此人來歷,只是礙於義務插了句嘴。“嬸孃派人送來的,說是讓他幫你管個後勤什麼的……我如今也是看出來了,想要做事終究是需要收攏一些人手。”

“……”

“王澤出身太原王氏,他和他兄長當年靠黨人領袖郭林宗的協助才得以揚名天下,如今的局勢下他要是能對夏公有好臉色就怪了!”來到寧城城內,公孫珣不禁隨自己大兄放緩了速度。

“這明顯過了,上谷烏桓勉強九千餘落,這是出塞攻擊戰,又不是防守戰,一落一騎……”

“若只有幾百婦孺,此事倒也容易。”郭縕嘆道。“全都交給我便是。”

高柳塞與高柳縣,並非是一回事,高柳縣乃是代郡郡治,而高柳塞則特指緊挨着高柳縣的長城要塞,直面鮮卑王庭彈汗山,乃是是幽州最西部的軍事重鎮。

“文琪和我想的類似,我估計最終也就是五千烏桓突騎的樣子。”

公孫珣也是微微搖頭,然後再度躬身行禮,就此正式拜別了郭縕與平城,轉身朝着數十里外的高柳塞(後世山西陽高)去了。

於是乎,公孫珣不顧辛苦,卻是再度啓程,隨自己族兄去見那持節的護烏桓校尉夏育去了。

“一時失手撞到了我,然後是我高玄卿仗着人多勢衆,不識擡舉想要訛他?”

“回稟少君。”一年多不見,這婁圭也蓄起了鬍子,顯得明顯成熟了不少,只見他微微拱手道。“主母聽說你要出塞作戰,又曉得你身邊乏人,而我婁子伯又恰恰善於臨陣指畫,便將我遣過來在此處候着……”

這……怎麼看都沒理由輸掉吧?

“文琪一表人才,又與伯圭同族,乃是邊郡世族之後……既如此,多餘的話我就不講了。”夏育顯得格外利索。“朝廷旨意早已到了,一月之後便要兵分三路出塞。屆時,田中郎將出雲中,以圖阻礙戰力最強的西部鮮卑來援,然後臧中郎將出雁門,而我則將五千烏桓突騎、六千漢軍出高柳,兩路皆以騎兵爲主,又相距不過百里,可互爲奧援,然後直撲彈汗山!到時候,你自己整備好軍馬,隨我大軍出塞便是!”

“準備徵召多少呢?”

言罷,兄弟二人不禁相視大笑。

高衡當然不會說自己一開始沒看到對方的印綬,這不是他的脾氣,但如此一來,卻也無話可說了,只好一時間在圍觀的軍士、吏員的目光下漲的滿臉通紅。

“大兄!”

“我在校尉府接觸公文,看夏公的意思很可能還會徵調上谷、代郡兩郡的精銳郡卒。”

“不少了……相比較漢軍而言,還是有些多了,一旦出塞,這能壓得住嗎?”

“文琪想要如何?”郭縕微微蹙額問道。

而飲完送行酒,回頭看了看身後整列完畢,旗幟、鎧甲俱皆分明的六七百部屬,剛準備動身的公孫珣卻又忽然想起一事,便重新回過頭來:“郭府君,還有一事想要拜託你。”

—————————我是無辜的分割線—————————

“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蓋孫武之後也。會稽妖賊許昌起於句章,自稱陽明皇帝,與其子韶扇動諸縣,衆以萬數。堅以郡司馬募召精勇,得千餘人,與州郡合討破之。是歲,嘉平元年也。刺史臧旻列上功狀,詔書除堅監瀆丞,數歲徙盱眙丞,又徙下邳丞。熹平末,漢軍出塞擊鮮卑,以臧旻爲將,召堅而往,遂棄官聚豪傑三百趨邊塞。臣鬆之案:‘時,太祖、公孫瓚、程普、韓當、呂範、婁圭俱在軍中,復有後漢名臣王澤爲代郡守,郭縕爲雁門守,漢末豪傑董卓督幷州,劉虞督幽州,英雄匯聚,一時稱道也。’”——《典略》.燕裴松之注

PS:上章張歧和趙歧能混了……主要是漢末不僅有張歧也有趙歧,後者更牛一點,印象更深刻一點。抱歉。不過正版的立即就改過來了……希望沒影響太多人閱讀。

還有新書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本章完)

第74章 秋風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306章第142章 雷雨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53章 中流擊水第163章 岔口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52章 當歸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131章 求見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177章 背德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9章 戰後第133章 爭言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98章 處置(下)第143章 不取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114章 兇淫(9.6k假設羣裡有人考了700分的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541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全書完)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121章 崩壞(下)第118章 大事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162章 冬狩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153章 無力(下)第255章 時時鬥戰欲何須第101章 大事(中)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150章 明白第178章 定論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145章 盛意(中)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附錄3:漢燕演義標題集——燎原火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483章 違天輒非凱第517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續)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10章 家暴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350章 南轅咄咄欲何求第325章 萬里望河源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85章 首尾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152章 無力(上)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76章 撤屯(中)第43章 僞書盜印第139章 劫持(下)第130章 一招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4章 相談第98章 處置(下)第257章 盡道亡人在無極第112章 洶洶第316章 翩翩河邊走(上)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10章 家暴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261章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118章 大事第75章 撤屯(上)
第74章 秋風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306章第142章 雷雨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53章 中流擊水第163章 岔口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52章 當歸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131章 求見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177章 背德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9章 戰後第133章 爭言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98章 處置(下)第143章 不取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114章 兇淫(9.6k假設羣裡有人考了700分的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541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全書完)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121章 崩壞(下)第118章 大事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162章 冬狩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153章 無力(下)第255章 時時鬥戰欲何須第101章 大事(中)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150章 明白第178章 定論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145章 盛意(中)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附錄3:漢燕演義標題集——燎原火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483章 違天輒非凱第517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續)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10章 家暴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350章 南轅咄咄欲何求第325章 萬里望河源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85章 首尾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152章 無力(上)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76章 撤屯(中)第43章 僞書盜印第139章 劫持(下)第130章 一招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4章 相談第98章 處置(下)第257章 盡道亡人在無極第112章 洶洶第316章 翩翩河邊走(上)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10章 家暴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261章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118章 大事第75章 撤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