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浙系帥臣

陳子龍提出的建議,自然是趙銘所想。

他並非不關心隆武朝廷的局勢,知道朱以海的處境,明白他不可能違抗隆武朝廷的政策。

不過,朱以海爲了儲君之位,一味的小心謹慎,不給朱聿鍵對他下手的藉口的做法,趙銘其實並不看好。

皇帝一旦下定決心,要做什麼事情,總是能找到藉口,甚至沒有藉口,也能把事情做了。

殺岳飛,不就是莫須有麼?

朱以海沉聲道:“卿家之意,孤還得考慮,畢竟這得諸位帥臣同意!”

陳子龍見朱以海不提朝廷,而是考慮諸位帥臣能否接受,便知道朱以海並不反對這個提議,畢竟按着這個方法,浙系並沒有直接出兵,挑戰朝廷與滿清簽訂的合約。

這不僅能幫助東海鎮自己,也能增強浙系的戰力,方便浙系與隆武相抗。

“殿下,這些人馬依然由各位帥臣手派人統領,東海鎮負責全套裝備和補給,並支付各位帥臣一筆軍費,戰後裝備全部都可以帶回!”陳子龍當即說道。

這等於是東海鎮花錢請浙系諸鎮去幫忙打仗,而諸鎮不僅有錢糧拿,空手過去,還能得到全套裝備,以及一支經歷戰火的軍隊。

這讓朱以海動心了,明清議和後,朝廷以各種理由,限制非嫡系人馬的開銷,逼着浙系諸鎮消減開支,裁撤軍隊。

現在正好可以,將一批人馬,送到江東,等於是讓東海鎮,幫他們養兵。

儲君的位置坐不坐的安穩,關鍵還是看浙系諸鎮是否強大,有足夠的大軍支持,除非隆武想要打內戰,否則朱以海儲君的位置,便不可動搖。

這時,夏完淳也道:“殿下,臣以爲可行,這樣既幫助了東海鎮,滿清那邊也不能說是朝廷出兵!”

朱以海站起身來,在花廳內來回走了幾步,忽然停下腳步,下定決心道:“好,孤這就給幾位帥臣去信!”

陳子龍頓時大喜,“臣代東海軍民,謝過殿下援手!”

朱以海擺了擺手,“博安孤之臂膀,江東軍民,亦是孤之子民,孤只是支持孤的子民罷了!”

當下,朱以海便修書數封,並讓夏完淳與陳子龍一起,去江北和浙江,遊說諸位帥臣。

陳子龍得到朱以海的書信,心中總算鬆了口氣,有浙系兵馬暗中支持,東海鎮便不是單打獨鬥,不說擊敗關外清軍,奪取關外,保住旅順和朝鮮當沒有太大得的問題。

開發南洋,需要大批勞力,最好還是一批,有耕種經驗,或者一份技藝,能吃苦耐勞,且素質較高的勞力。

這些條件,南洋本地的土人,並不具備。

在趙銘看來,最適合在南洋開拓的人羣,只有中國、朝鮮、日本,連安南人都不太行。

受過中華文華影響的這些民族,民族特性普遍能夠吃苦耐勞,且善於建設。

要想迅速開發南洋,只望又懶又野蠻的土著,肯定不行,他們連種田都種不好,幾千年了也沒建立像樣的文明。

趙銘守旅順,主要的目標,還是保護朝鮮,以期望在佔據南洋後,從朝鮮輸出大量廉價又得力的勞動力,來幫助東海鎮開發南洋。

畢竟,東海鎮只控制江東三府,加上臺灣,在冊人口不到八百萬,要開發南洋還是十分吃力。

因爲東海鎮如今很難從北方,和隆武朝廷控制區域獲得人口,若是旅順失守,朝鮮不保,東海鎮即便擊敗了荷蘭和西班牙,短時間內也無力開發南洋。

朱以海手下有五大金剛,趙銘、方國安、張名振、李成棟、吳兆勝。

吳兆勝一鎮,駐軍於南京,屬於東宮衛隊,將帥都登記造冊,不便調動,所以主要是找剩下的三鎮兵。

這三鎮駐守於外,兵馬比冊子上登記的要多得多,半數兵馬朝廷都沒有檔案,正好方便實施計劃。

陳子龍得到朱以海的書信後,立刻就與夏完淳離開了南京,前往江北,首先見了鎮守泰州的老帥張名振。

張名振是趙銘的老上司,趙銘給他當過伙頭軍,張名振見了朱以海的書信,自然要幫趙銘,當即便令手下將領阮進化名阮虎,帶領一營兵,脫了盔甲器械,自南通渡江,前往江東。

在見了張名振後,陳子龍又北上淮安,面見李成棟。

李成棟的防禦防區,地處淮江前線,面對徐州阿濟格的壓力,需要維持一支人數衆多的大軍,可是隆武朝廷卻一再縮減他的糧餉。

如今朝廷只給他三萬人的錢糧,還時常拖欠,而他卻擁兵十萬,日子便過得十分艱難,正愁解決不了編制和吃飯問題,得到朱以海的書信後,立刻便同樣了陳子龍的提議,並藉此機會敲了東海鎮一次竹槓,要求東海鎮多給他一份錢糧。

陳子龍自然替藩府答應下來,李成棟遂即表示將派六千人馬前往江東,不過上次趙銘借了他幾個軍官,後來那些軍官一個都沒回來,這次李成棟留了個心眼,派李元胤秘密前往,令其牢牢抓住這六千人馬的指揮權,以免被趙銘吞併。

上次借的軍官,李成棟只是隨便挑選,並非心腹,所以被趙銘騙去,不想回來,不算趙銘有本事,這次他派自己兒子李元胤去,要是李元胤也不回來,那他李就真服趙銘了。

在說服了江北的張名振和李成棟後,陳子龍遂即又到了杭州,面見越國公方國安,並帶來了兩道指令。

一是讓方國安派兵去淮安,增加淮河一線的兵力,牽制徐州清軍,二是,希望方國安能派出一部人馬,加入東海鎮,以東海鎮的名義,增援遼東。

國公府節堂內,方國安看完朱以海的書信,面帶微笑,“即是殿下有令,本帥自然從命!”

陳子龍聞語大喜,“如此,東海鎮對國公感激不盡!”

方國安收了書信,對陳子龍道:“陳僉事且去休息,本帥這就安排!”

陳子龍聞語起身作揖告辭,方國安注視着陳子龍的背影走遠,等他離開節堂,立時將收好的書信拿出來,遞給旁邊心腹,沉聲說道:“將這兩封書信,立刻送去南京!”

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430章攻擊受挫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405章戰機在上游第380章激戰武進第1075章鈔能力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509章瀋陽大捷第461章海東八道第452章變相科舉第632章大將軍第466章接管朝鮮第172章兵不厭詐第六章僥倖逃離第1089章決戰前夜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504章僵持第515章第二次倒睿聯盟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190章三路突進第612章呂宋海戰中第237章游擊戰第561章戰後格局第586章緊急求援第457章海峽遭遇第934章給年輕的敵將上一課第一百零二章遊擊營第982章女真寨子第311章恢復海貿第十六章趙銘把妹第349章速定湖南第270章博安甚騷第632章大將軍第819章漢王攝政第1102章惠民政策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590章抵達臺灣第484章隔間對持第701章政變上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474章前鋒覆滅第441章閣部醒醒第247章殲滅西班牙小隊第六十六章金塘島種田第170章你是趙鐵棒第390章旅順失陷第384章暫輸一局第892章裡應外合第795章金陵春之陣十一第476章天意如此第一章煉獄模式第380章激戰武進第358章激戰長江第826章淮南礦脈第961章更大的危機第386章豐臺大營第633章軍心動搖第573章尋找航路第184章三路合擊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835章江淮綿業第1109章國宴第926章金陵冬之陣中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241章旅順第883章欲擒故縱第331章軍火生意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684章精銳之師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973章他們一直忠於大明第608章王牌內線。第223章攻陷淮安第561章戰後格局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481章彈劾多爾袞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1091章讓大明再次偉大第775章關鍵的一張牌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735章提前佈局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325章幕府插手第1086章總攻開始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195章金華陷落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243章太湖義軍覆滅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409章清軍突襲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865章至書招降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725章宜從衆議第674章孫可望兵敗第703章政變下第1015章進入戰場第703章政變下第397章戰火再起
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430章攻擊受挫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405章戰機在上游第380章激戰武進第1075章鈔能力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509章瀋陽大捷第461章海東八道第452章變相科舉第632章大將軍第466章接管朝鮮第172章兵不厭詐第六章僥倖逃離第1089章決戰前夜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504章僵持第515章第二次倒睿聯盟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190章三路突進第612章呂宋海戰中第237章游擊戰第561章戰後格局第586章緊急求援第457章海峽遭遇第934章給年輕的敵將上一課第一百零二章遊擊營第982章女真寨子第311章恢復海貿第十六章趙銘把妹第349章速定湖南第270章博安甚騷第632章大將軍第819章漢王攝政第1102章惠民政策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590章抵達臺灣第484章隔間對持第701章政變上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474章前鋒覆滅第441章閣部醒醒第247章殲滅西班牙小隊第六十六章金塘島種田第170章你是趙鐵棒第390章旅順失陷第384章暫輸一局第892章裡應外合第795章金陵春之陣十一第476章天意如此第一章煉獄模式第380章激戰武進第358章激戰長江第826章淮南礦脈第961章更大的危機第386章豐臺大營第633章軍心動搖第573章尋找航路第184章三路合擊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835章江淮綿業第1109章國宴第926章金陵冬之陣中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241章旅順第883章欲擒故縱第331章軍火生意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684章精銳之師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973章他們一直忠於大明第608章王牌內線。第223章攻陷淮安第561章戰後格局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481章彈劾多爾袞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1091章讓大明再次偉大第775章關鍵的一張牌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735章提前佈局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325章幕府插手第1086章總攻開始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195章金華陷落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243章太湖義軍覆滅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409章清軍突襲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865章至書招降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725章宜從衆議第674章孫可望兵敗第703章政變下第1015章進入戰場第703章政變下第397章戰火再起